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子县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绍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24期149-149,151,共2页
目的:分析长子县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抽样调查结果。方法:采取群体抽样的方法,选取长子县五个乡镇5005名22-64岁已婚妇女,抽取其中在22-35岁、35-45岁、46-55岁、56-64岁年龄带妇女400例,各个年龄段妇女人数为100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分析长子县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抽样调查结果。方法:采取群体抽样的方法,选取长子县五个乡镇5005名22-64岁已婚妇女,抽取其中在22-35岁、35-45岁、46-55岁、56-64岁年龄带妇女400例,各个年龄段妇女人数为100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妇科体检及实验室检查,了解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状况,为下一步的健康教育干预提供参考。结果:长子县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病率为57.34%,其中35-45岁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55-64岁的绝经期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病率最高的是宫颈炎,患病率16.8%;各类生殖道感染疾病中,滴虫阴道炎占7.66%,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占5.58%,细菌性阴道病占5.90%,萎缩性阴道炎占2.55%,盆腔炎占3.98%;其生殖道感染发病因素中,多与女性有人工流产史、文化程度低、个人卫生习惯差等有关,且中年女性绝经后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结论:长子县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病严重,感染因素为多方面,相关部门应对目标人群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预防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改善长子县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妇女 生殖道感染 抽样调查 结果分析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用于孕晚期促宫颈成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贾玉萍 曹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24期41-41,共1页
目的探讨孕晚期引产宫颈成熟不良时,比较使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和低浓度缩宫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217例未临产的孕妇,分为米索组109例和缩宫素组108例,对比观察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的促宫颈成熟效果。结果米索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 目的探讨孕晚期引产宫颈成熟不良时,比较使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和低浓度缩宫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217例未临产的孕妇,分为米索组109例和缩宫素组108例,对比观察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的促宫颈成熟效果。结果米索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晚期使用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缩宫素,适宜于宫颈成熟不良的孕晚期妇女引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促宫颈成熟
下载PDF
子宫局部缝扎法治疗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贾玉萍 曹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11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子宫局部缝扎法
下载PDF
儿童血铅水平与排铅治疗效果1569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段素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了解儿童铅中毒的发病率及排铅治疗效果。方法对本县范围1569例儿童行血铅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将检出的铅中毒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其排铅效果。结果4~7岁铅中毒检出率28.9%显著高于0~3岁组的11.7%和8~1... 目的了解儿童铅中毒的发病率及排铅治疗效果。方法对本县范围1569例儿童行血铅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将检出的铅中毒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其排铅效果。结果4~7岁铅中毒检出率28.9%显著高于0~3岁组的11.7%和8~14岁组的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排铅治疗2个月后复查,治疗组治疗后铅正常率91.4%高于对照组的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铅中毒在儿童中有一定的发病率,其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定期对儿童进行血铅检测及同时给予积极的排铅治疗,是做好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治疗 效果 儿童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2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贾亚俊 张慧林 +2 位作者 贾俊丽 赵妍 何艳青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血管并发症的机理和疗效。方法:58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格列本脲片、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降糖方治疗。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空腹及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血管并发症的机理和疗效。方法:58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格列本脲片、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降糖方治疗。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血脂,改善血清炎症状态,是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消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