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情景下的电解铝行业低碳路径探究——以山西省为例
1
作者 姚茜 贾永斌 +2 位作者 狄子琛 杨凤玲 吴海滨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5,共8页
在“双碳”背景下,铝冶炼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以山西省某电解铝企业为例,对2021年该企业各环节碳排放进行核算,识别影响电解铝行业碳减排的主要因素。采用情景分析法,对2021-2030年山西省电力结构调整、电解铝低碳技术升级及再... 在“双碳”背景下,铝冶炼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以山西省某电解铝企业为例,对2021年该企业各环节碳排放进行核算,识别影响电解铝行业碳减排的主要因素。采用情景分析法,对2021-2030年山西省电力结构调整、电解铝低碳技术升级及再生铝应用进行预测,建立电解铝碳排放多因素分析模型,探究在基准情景、政策情景下各控制变量对降低企业吨铝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力结构变化对该企业温室气体减排量贡献最大,2030年基准情景下减排量可占总排放量的31.63%,政策情景下减排量占总排放量的40.66%;电力结构变化及再生铝占比变量耦合时,减排效果最为显著,2030年政策情景中减排量占总排放量的67.82%;三耦合情况下,该企业碳排放逐步趋于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电解铝 碳排放 情景分析 低碳路径
下载PDF
2000—2020年山西省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树芬 高冠龙 +1 位作者 李伟 刘思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82-1892,共11页
为探讨山西省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采用排放因子法,基于种植业、畜牧业10类碳源,测算山西省2000—2020年农业碳排放量,并运用STIRPAT模型对2021—2030年全省农业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2020年山西省农业碳排放... 为探讨山西省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采用排放因子法,基于种植业、畜牧业10类碳源,测算山西省2000—2020年农业碳排放量,并运用STIRPAT模型对2021—2030年全省农业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2020年山西省农业碳排放量总体呈先缓慢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农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年均降幅4.1%。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别占农业碳排放总量的42.2%和57.8%。其中施用化肥是种植业碳排放最重要的来源,年均占比26.9%。牛、羊养殖是畜牧业碳排放最主要的两大来源,平均贡献率为28.4%、21.9%。山西省农业碳排放总量高值区多分布于晋北及晋南地区,低值区分布于中部地区,农业碳排放强度呈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基于STIRPAT模型对山西省2010—2020年农业碳排放估算结果的精确度较高,由此预测2021—2030年山西省农业碳排放量,结果显示其呈下降趋势,在基准情景、低碳情景1和低碳情景2中,到2030年农业碳排放量分别为277.2万、268.5万、252.3万t。研究表明,山西省农业已实现碳达峰,随着低碳措施的进一步强化,未来农业碳排放呈持续降低趋势,有助于加速实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时空特征 STIRPAT模型
下载PDF
山西省农业源PM_(10)排放清单及特征研究
3
作者 王树芬 高冠龙 +1 位作者 李伟 刘思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5-194,共10页
文章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了山西省2014-2018年农业源PM_(10)的排放量,分析了PM_(10)的变化趋势及排放特征,并编制了2018年山西省农业源PM_(10)的排放清单。结果表明:(1)2018年山西省农业源PM_(10)年排放总量为6.1×10^(4) t,运城市... 文章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了山西省2014-2018年农业源PM_(10)的排放量,分析了PM_(10)的变化趋势及排放特征,并编制了2018年山西省农业源PM_(10)的排放清单。结果表明:(1)2018年山西省农业源PM_(10)年排放总量为6.1×10^(4) t,运城市和临汾市是排放量最大的2个地区,分别贡献了总量的16.85%和16.70%。秸秆焚烧和整地环节是产生PM_(10)的主要来源,贡献率为42%和37%。2014-2018年山西省农业源PM_(10)年平均排放量为6.3×10^(4) t,且年际变化小。(2)山西省农业源PM_(10)排放量空间分布特征整体呈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运城市、临汾市和忻州市为高排放区,平均排放量为0.94×10^(4) t。晋城市、太原市和阳泉市是低排放区,其他各市为中度排放区。山西省各市农业源PM_(10)排放密度范围在14.5~18.7 kg/hm^(2),其中长治市、临汾市和忻州市为高排放密度区,平均排放密度为18.6 kg/hm^(2)。中度排放密度区分布在山西省东部地区(晋中市、晋城市和阳泉市),其他各市排放密度相对较低。(3)山西省农业源PM_(10)排放主要集中在4、9、10月,分别占全年排放总量的18.94%、16.47%、27.07%。(4)研究估算各农业源PM_(10)排放量的平均不确定性为2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源 排放清单 PM_(10) 山西省 排放特征
原文传递
接种污泥和pH值对CMC-Na厌氧降解的影响及菌群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班巧英 张思雨 +2 位作者 王洋 张立国 闫瑞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658-4665,共8页
为揭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的厌氧降解效率,本研究采用间歇培养方式考察了不同类型接种污泥和初始pH值对其厌氧降解的影响,并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揭示了主要功能微生物对初始pH值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CMC-Na初始浓度为5g/L条件... 为揭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的厌氧降解效率,本研究采用间歇培养方式考察了不同类型接种污泥和初始pH值对其厌氧降解的影响,并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揭示了主要功能微生物对初始pH值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CMC-Na初始浓度为5g/L条件下,絮状污泥具有较强的水解、发酵产酸能力.但该系统的产氢产乙酸作用和产甲烷作用较差,导致甲烷产率仅为10.0mL/g CMC-Na.相反,颗粒污泥具有较高的甲烷发酵能力,甲烷产率达到了100.2mL/g CMC-Na.初始pH值对CMC-Na厌氧降解影响试验表明,初始pH 4.5和9.5对甲烷生成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初始pH 7.5和8.5条件下,甲烷产率达到了最大值(123.4和123.2mL/g CMC-Na).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表明,不同初始pH值环境中的微生物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在初始pH 7.5条件下,Methanothrix和Methanobacterium为优势产甲烷菌,而Macellibacteroides,Petrimonas,Trichococcus,Anaerofilum和Brooklawnia为优势产酸发酵菌.当初始pH值为4.5和9.5时,Methanosarcina也成为优势产甲烷菌,且主要产酸发酵菌的相对丰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 接种污泥 初始PH值 厌氧降解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1982—2017年典型干旱年的中国GPP变化
5
作者 曹玉娟 司文洋 +4 位作者 杜自强 梁寒雪 雷添杰 孙斌 武志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77-1590,共14页
干旱导致的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减少会对陆地碳汇产生重大影响。基于全国618个站点的月气象数据计算的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2套公开的GPP数据集(EC-LUE GPP和GLASS GPP),系统分析了中国1982—2017年典型干旱年的GPP在不同时间尺度... 干旱导致的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减少会对陆地碳汇产生重大影响。基于全国618个站点的月气象数据计算的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2套公开的GPP数据集(EC-LUE GPP和GLASS GPP),系统分析了中国1982—2017年典型干旱年的GPP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受不同程度干旱影响的变化。结果表明:(1)基于SPEI的5个选取指标,选出1982—2017年典型干旱的年份为2001年和2011年。(2)在年和季节尺度上,2001年的GPP受干旱影响严重区域主要在华北、东北和中东部地区的北部,2011年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的东南部和中东部地区。月尺度上,2001年5月的GPP受干旱影响最严重,主要集中在华北和东北的大部分区域。2011年1月GPP受干旱影响最为严重,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的大部分区域。(3)无论是年、季节还是月尺度,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导致GPP的下降率越大,极端干旱的影响最大。从季节尺度看,2001年夏季极端干旱造成GPP下降率分别为19.96%(EC-LUE GPP)和15.57%(GLASS GPP);2011年春季极端干旱造成GPP下降率分别为14.32%(EC-LUE GPP)和8.75%(GLASS GPP)。研究结果可进一步加深不同时间尺度下不同等级干旱对GPP影响的认识,对了解干旱条件下陆地与大气之间的碳交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总初级生产力 中国
下载PDF
高盐有机废水蒸发结晶过程中有机物对碳酸钙结垢的影响
6
作者 韦铭志 刘阳 +3 位作者 耿春香 吴友斌 徐毅 赵华章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1-237,共7页
蒸发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控制蒸发结垢,其中有机物对碳酸钙结垢的影响并不清晰。选取3种典型有机物即牛血清蛋白、海藻酸钠和腐殖酸,通过模拟碳酸钙结垢试验,探究高盐有机废水蒸发结晶过程中有机物对碳酸钙结垢的影响。结... 蒸发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控制蒸发结垢,其中有机物对碳酸钙结垢的影响并不清晰。选取3种典型有机物即牛血清蛋白、海藻酸钠和腐殖酸,通过模拟碳酸钙结垢试验,探究高盐有机废水蒸发结晶过程中有机物对碳酸钙结垢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碳酸钙结垢速率来看,牛血清蛋白对碳酸钙结垢速率几乎没有影响,而海藻酸钠和腐殖酸均对碳酸钙结垢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有机物和反应时间对碳酸钙结垢的影响效果差异较大;3种典型有机物均能够改变碳酸钙的晶型和形貌,其中牛血清蛋白在高浓度条件下对碳酸钙形貌和结构的影响较大,而海藻酸钠对碳酸钙晶型的影响较为不稳定,腐殖酸可以改变碳酸钙的形貌且影响较大,但其仅在反应较长时间后才可改变碳酸钙晶型。通过分析不同有机物对碳酸钙结垢的影响效果,可为优化处理工艺参数提供参考,以减缓高盐有机废水蒸发结晶过程中碳酸钙结垢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有机废水 有机物 碳酸钙 结垢
下载PDF
漂浮型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宁 吴海滨 +2 位作者 李钰 李剑锋 程芳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75-2485,共11页
漂浮型光催化材料以高效光催化剂为核心,以太阳光等绿色清洁能源为驱动力,克服了纳米光催化剂难以回收利用这一瓶颈问题,通过吸附、光催化等耦合作用高效原位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是实现光催化高级氧化技术规模化应用最有前景的途径之一... 漂浮型光催化材料以高效光催化剂为核心,以太阳光等绿色清洁能源为驱动力,克服了纳米光催化剂难以回收利用这一瓶颈问题,通过吸附、光催化等耦合作用高效原位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是实现光催化高级氧化技术规模化应用最有前景的途径之一。本文从载体类型出发,概括总结了近年来漂浮型光催化材料的轻质特性构建策略、形貌结构和不同载体利弊;分析比较了典型光催化剂-载体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分类阐述了漂浮型光催化剂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通过归纳漂浮型光催化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漂浮型光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应重点关注环境友好型载体和材料性能稳定性;同时可通过构建多功能复合材料或采取多工艺耦合的方式以推动高效光催化剂在水处理方面的规模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 光催化 催化剂载体 复合材料 水污染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焦化污染土壤淋洗技术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雅鑫 李媛媛 +4 位作者 赵文婧 宁义茹 杨婷 韩智超 马晓杰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3年第3期26-33,共8页
为综合评估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的环境影响,针对焦化场地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利用绿色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及黄腐酸进行溶液及泡沫模拟淋洗修复,并应用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淋洗修复全过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污染... 为综合评估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的环境影响,针对焦化场地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利用绿色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及黄腐酸进行溶液及泡沫模拟淋洗修复,并应用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淋洗修复全过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前提下,溶液及泡沫两种淋洗方式的环境影响由大到小排序均为:不可再生资源消耗(ADP)>全球变暖效应(GWP)>人体毒性效应(HTP)>富营养化效应(EP)>酸化效应(AP)>光化学臭氧形成潜值(POCP)。在使用不同淋洗剂时,均表现为溶液淋洗的环境影响大于泡沫淋洗。淋洗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具有明显差异,淋洗后处理阶段75%的环境影响指标占全程的影响比例均超过60%。因此,绿色表面淋洗剂的优选及对淋洗后处理阶段的改进有助于加强淋洗修复技术的环境友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表面活性剂 污染土壤 淋洗 泡沫 土壤修复
下载PDF
生物电芬顿系统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武诗宇 杜志平 +3 位作者 申婧 李剑锋 程芳琴 赵华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929-5942,共14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废水的类型和排放量日益增加,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亟需开发经济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生物电芬顿(BEF)系统是将生物电化学系统与芬顿氧化工艺耦合的水处理技术,其因高效、绿色、节能的特点而受...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废水的类型和排放量日益增加,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亟需开发经济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生物电芬顿(BEF)系统是将生物电化学系统与芬顿氧化工艺耦合的水处理技术,其因高效、绿色、节能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BEF系统的基本原理,讨论了阳极和阴极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过程、阳极材料、阴极材料、芬顿反应催化剂和系统运行条件),总结了BEF系统在各类废水(染料废水、制药废水、垃圾渗滤液、煤化工废水、养猪废水等)处理中的应用,最后指出BEF系统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发高效的电极材料和催化剂、耦合其他水处理工艺、降低膜材料成本和开展中试研究等,旨在为BEF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芬顿系统 阳极性能 阴极性能 影响因素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枯落物干馏过程中微量元素钴、镍、镉、铬、铅的分异特征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10
作者 王姣 闫冉 +2 位作者 王硕 金镇杨 王航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1418-1425,共8页
果树枝、秸秆、城市景观绿化所产生的枯落物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其所含微量元素在干馏过程中含量、赋存状态和结构会发生变化,甚至从枯落物中迁移沉积至生物炭、草木灰中或进入大气气溶胶,造成生态健康风险。试验采集山西省太原市核... 果树枝、秸秆、城市景观绿化所产生的枯落物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其所含微量元素在干馏过程中含量、赋存状态和结构会发生变化,甚至从枯落物中迁移沉积至生物炭、草木灰中或进入大气气溶胶,造成生态健康风险。试验采集山西省太原市核桃树叶、柳树叶、槐树叶、梧桐叶、高粱秆、大豆蔓等16种常见枯落物样品,以Co、Ni、Cd、Cr、Pb等5种元素为例,在实验室干馏模拟条件下研究环境敏感性元素的迁移变化,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枯落物及干馏产物中5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枯落生物质中Cr元素平均含量最高,且经过干馏处理后产物中Cr含量也最高,是需要防护的元素。富集因子结果表明,灰分中5种元素的富集程度为Co 0.38~1.05,Ni 0.38~1.02,Cd 0.41~1.01,Cr 0.12~1.03,Pb 0.44~1.05。挥发率结果表明,枯落物中Cr元素挥发率最高,为88%;其他元素为56%~62%。通过计算慢性非致癌效应的危害系数及致癌效应风险系数进行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干馏过程中Co、Cd、Cr的释放会产生慢性非致癌效应,16种生物质中超93.75%在干馏过程中存在元素致癌效应危害。从16种常见枯落物生物质干馏过程的环保程度分析可知,大豆蔓是最优质的生物质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微量元素 ICP-OES 环境健康风险
下载PDF
基于跨膜压差变化的超滤膜污泥污染特性研究
11
作者 秦佳雯 刘阳 +2 位作者 陶立军 李赛赛 孙慧芳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3年第2期63-68,共6页
通过构建错流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在恒通量运行模式下,研究了跨膜压差变化条件下活性污泥对超滤膜的污染特性。在跨膜压差分别为20、40、60和80 kPa条件下考察了活性污泥对超滤膜的膜污染速率、膜阻力分布,并对膜污染物进行了解析,研... 通过构建错流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在恒通量运行模式下,研究了跨膜压差变化条件下活性污泥对超滤膜的污染特性。在跨膜压差分别为20、40、60和80 kPa条件下考察了活性污泥对超滤膜的膜污染速率、膜阻力分布,并对膜污染物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跨膜压差条件下,活性污泥对超滤膜的污染机制不同,跨膜压差为20 kPa时膜污染速率最低;40~80 kPa范围内,膜污染速率、滤饼层与膜孔堵塞阻力上升速率在60 kPa时均达到最低;活性污泥主要造成滤饼层过滤阻力,其在总过滤阻力中占92%以上;分析滤饼层组分发现,松散结合型胞外聚合物是引起滤饼层污染的主要物质;膜孔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随过滤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污泥代谢产物直接影响膜孔污染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压差 活性污泥 超滤膜 膜污染速率 膜阻力分布
下载PDF
工业企业拆除活动环境管理探讨
12
作者 赵文婧 侯文浩 +3 位作者 杨婷 张雅鑫 马晓杰 韩智超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2期21-24,共4页
工业企业拆除活动环境管理是我国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在对我国工业企业拆除活动环境管理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山西省某焦化厂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工业企业拆除活动中的污染防治要点,重点阐述了遗留物料、遗留... 工业企业拆除活动环境管理是我国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在对我国工业企业拆除活动环境管理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山西省某焦化厂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工业企业拆除活动中的污染防治要点,重点阐述了遗留物料、遗留设备及建(构)筑物的污染风险点识别和相应污染防治措施,为我国工业企业拆除活动的污染防治提供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拆除活动 环境管理 污染防治
下载PDF
脱水Ni‑Fe类水滑石的制备及其作为环保型催化剂用于生物质糠醛的高选择性缩醛化反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淑艳 寇佳伟 程芳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92-2100,共9页
合成了含硝酸根离子的脱水Ni-Fe类水滑石(Ni-Fe HTLCs)并将其应用于室温下的糠醛缩醛化反应。脱水Ni-Fe HTLCs对糠醛缩醛化反应显示出高选择性并基本实现糠醛的完全转化。作为耐水的路易斯酸和脱水剂,脱水Ni-Fe HTLCs被证明是适用于糠... 合成了含硝酸根离子的脱水Ni-Fe类水滑石(Ni-Fe HTLCs)并将其应用于室温下的糠醛缩醛化反应。脱水Ni-Fe HTLCs对糠醛缩醛化反应显示出高选择性并基本实现糠醛的完全转化。作为耐水的路易斯酸和脱水剂,脱水Ni-Fe HTLCs被证明是适用于糠醛缩醛化反应的高效双功能催化剂。通过研究发现,脱除Ni-Fe HTLCs中水分导致颗粒收缩并增强层板间硝酸根离子间的电荷互斥,Ni-Fe HTLCs中弱酸性位点在糠醛缩醛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脱水可改变酸性位点结构并增强其活性。脱水Ni-Fe HTLCs可吸收缩醛化反应中产生的大部分水分,但吸水后Ni-Fe HTLCs的结构并不能完全恢复,这可能是由扩散进入HTLCs层板间的有机分子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糠醛 缩醛 双功能催化剂 生物油
下载PDF
氧化还原介体强化厌氧活性污泥发酵产氢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立国 艾冰凌 +1 位作者 李建政 班巧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96-2202,共7页
为提高厌氧污泥的发酵产氢能力,采用间歇培养方式考察了氧化还原介体(ROMs)对厌氧污泥发酵葡萄糖产氢效能的影响,并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揭示了ROMs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液体积为100mL及葡萄糖初始浓度500mg/L条件下,... 为提高厌氧污泥的发酵产氢能力,采用间歇培养方式考察了氧化还原介体(ROMs)对厌氧污泥发酵葡萄糖产氢效能的影响,并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揭示了ROMs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液体积为100mL及葡萄糖初始浓度500mg/L条件下,对照的累计产氢量和最大产氢速率(R_(max))分别为11.0mL和0.28mL/h.当腐殖酸和蒽醌-2-磺酸钠(AQS)作为ROMs加入发酵体系后,厌氧污泥的产氢能力显著提高,其累计产氢量和R_(max)分别比对照高出56.4%、13.6%和53.6%、10.7%.相反,氧化石墨烯(GO)、指甲花醌和蒽醌-2,6-二磺酸钠(AQDS)导致厌氧污泥的产氢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Illumina MiSeq测序揭示了发酵系统的优势菌群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系统中的优势菌群主要来自5个属(Thermomarinilinea、Longilinea、Defluviimonas、Gimesia、Planctomicrobium),腐殖酸、AQS和指甲花醌发酵系统的主要优势菌群为Thermomarinilinea、Longilinea、Ottowia,而Thermomarinilinea、Longilinea、Ottowia、Defluviimonas为AQDS和GO发酵系统的主要菌群.冗余分析的结果表明,产氢量与Longilinea、Macellibacteroides、Trichococcus、Thioflavicoccus和Ottowia呈正相关,而与Defluviimonas、Pirellula、Gimesia和Ignavibacterium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活性污泥 氧化还原介体 发酵产氢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黏结剂对免烘干型煤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路广军 刘昆 杨凤玲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58,共8页
利用黄原胶基黏结剂和聚乙烯醇基黏结剂制备免烘干型煤,确定最佳黏结剂配方并进行黏结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黄原胶基黏结剂各组分的质量占型煤质量的百分比为黄原胶1.0%、蔗糖0.6%、钠基膨润土3.0%时,型煤湿强度为43.3 N/个;聚乙烯醇基... 利用黄原胶基黏结剂和聚乙烯醇基黏结剂制备免烘干型煤,确定最佳黏结剂配方并进行黏结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黄原胶基黏结剂各组分的质量占型煤质量的百分比为黄原胶1.0%、蔗糖0.6%、钠基膨润土3.0%时,型煤湿强度为43.3 N/个;聚乙烯醇基黏结剂各组分的质量占型煤质量的百分比为聚乙烯醇1.5%、快干水泥3.0%时,型煤湿强度为83.7 N/个;在自然晾干条件下24 h内黄原胶基型煤强度可达到130 N/个,聚乙烯醇基型煤强度可达到300 N/个;黏结剂可充分填充到煤粒间隙中,与型煤中部分自由水结合生成结合水,从而在未烘干条件下快速提高型煤强度,黏结剂与煤粒结合没有产生新的化学键,黏结剂在煤粒间形成的骨架结构可使型煤保持一定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烘干型煤 黏结剂 湿强度 抗压强度 结合水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矿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预测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畅 张红 +2 位作者 张霄羽 杨国婷 刘勇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2-300,共9页
半干旱地区矿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在采矿干扰下发生着巨大变化,以全国八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的山西省大同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1985—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以及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构建RF(Random Forest,RF)-FLUS(Future Lan... 半干旱地区矿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在采矿干扰下发生着巨大变化,以全国八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的山西省大同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1985—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以及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构建RF(Random Forest,RF)-FLUS(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FLUS)模型模拟预测半干旱区矿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1)1985—2015年,矿区的林地、耕地和水域面积减少,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2)林地、草地分布受气候及距离水系和设施点的距离影响较大;耕地分布受气候、高程及距水域、居民点的距离影响较大;水域分布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降水;建设用地分布主要受生产能力和距设施点的距离影响较大。(3)FLUS模型和RF-FLUS模型拟合精度均较高,但RF-FLUS模型比FLUS模型精度更高,更接近实际土地格局变化结果。(4)根据RF-FLUS模型对矿区2025年土地利用变化预测表明,矿区内林地、草地和耕地均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变化不大;水域保持不变,建设用地与其他类型(裸地和未利用地)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本研究为探究矿区土地格局复杂动态演变机制、探索小尺度土地资源优化路径、促进区域生态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地利用变化 模型预测 随机森林模型 驱动因子
下载PDF
亲水/疏水复合膜强化膜蒸馏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任静 刘状 +2 位作者 郭淑娟 李剑锋 程芳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347-6357,共11页
工业废水中通常含有多种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及表面活性剂,传统疏水微孔膜用于膜蒸馏处理工业废水的过程中,这些污染物容易沉积在膜表面引发膜污染和膜润湿,导致膜蒸馏过程的低效甚至失败。亲水/疏水复合膜是一种表层亲水而底层疏水的非对... 工业废水中通常含有多种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及表面活性剂,传统疏水微孔膜用于膜蒸馏处理工业废水的过程中,这些污染物容易沉积在膜表面引发膜污染和膜润湿,导致膜蒸馏过程的低效甚至失败。亲水/疏水复合膜是一种表层亲水而底层疏水的非对称膜材料,可通过在膜表面形成水合层减缓污染物的吸附累积,同时保留疏水基底膜对污染物的高截留率,用于膜蒸馏过程可有效强化其处理复杂工业废水的效果。本文概述了构筑亲水/疏水复合膜的仿生学原理与表面润湿理论,介绍了复合膜常用的制备方法,重点分析了多种亲水材料改性制备的复合膜用于膜蒸馏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强化效果及强化机制,认为复合膜表面形成的亲水层可有效抑制工业废水中疏水性污染物与膜表面的疏水-疏水相互作用,减轻膜污染及膜润湿倾向,提高污染物截留效率,而氧化石墨烯等亲水物质可加速水分子通过,提升膜蒸馏产水通量。最后指出未来亲水/疏水复合膜的发展可以通过建立污染物在复合膜中的传递模型,进一步探究复合膜对工业废水处理过程的强化机制,通过优化调控复合膜结构,提升复合膜对工业废水中多种污染物的截留率和抗污染性能,实现膜蒸馏抗污染性、截留率和产水通量的同步提升,并通过开展中试研究验证复合膜用于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的经济性和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废水 有机化合物 界面 过程强化
下载PDF
新工科建设推动地方高校能源环境类专业本科教育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淑艳 程芳琴 郭彦霞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6期43-45,共3页
地方高校本科教育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秉承新工科建设理念,在现有学科体系建构的基础上,融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推动学科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山西大学能源环境类专业针对传统能源经济转型的战略需求,结合煤基资源化高值利用的科... 地方高校本科教育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秉承新工科建设理念,在现有学科体系建构的基础上,融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推动学科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山西大学能源环境类专业针对传统能源经济转型的战略需求,结合煤基资源化高值利用的科研基础,调整专业结构,更新课程体系,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交叉融合 课程套餐 实践平台
下载PDF
煤矸石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增澳 李萍 +2 位作者 贾一雪 和建宇 耿红 《环境保护前沿》 2021年第2期363-371,共9页
煤矸石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对于控制煤矸石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煤矸石产量巨大,需要不断发掘新的利用途径。利用煤矸石制作填充材料,发电,生产砖、水泥等建筑材料是目前国内主要的无害化处理手段,从中获得高附加值产... 煤矸石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对于控制煤矸石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煤矸石产量巨大,需要不断发掘新的利用途径。利用煤矸石制作填充材料,发电,生产砖、水泥等建筑材料是目前国内主要的无害化处理手段,从中获得高附加值产品是未来努力的方向。本文对不同类别、不同特性煤矸石的利用方式进行了综合分析,再结合现有的利用技术,在具有高附加值的农用肥料、微生物肥料和以分子筛及吸附性材料为代表的化工产品等方面提出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发展建议,旨在为国内外煤矸石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处理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综合利用 资源化处理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人工湿地植物生长及水质净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宁 刘洋 +3 位作者 续京平 宋慧平 冯政君 程芳琴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34-1441,共8页
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是湿地植物的主要共生菌,可以强化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促进植物的生长,是一种潜在的提高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微生物,然而目前关于AM真菌在实际人工湿地中应用及其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鉴于此,在北京某人工湿地... 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是湿地植物的主要共生菌,可以强化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促进植物的生长,是一种潜在的提高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微生物,然而目前关于AM真菌在实际人工湿地中应用及其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鉴于此,在北京某人工湿地进行了现场实验,以水葱、黄菖蒲两种湿地植物为对象并分别施加AM真菌菌剂,考察了植物菌根侵染状况,植物株高、根长、鲜物质量等植物生长指标以及COD、氨氮、TP浓度等水质指标;基于AM真菌接种与未接种区域的各指标差异,探讨了接种AM真菌对人工湿地植物生长和水质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湿地植物(水葱、黄菖蒲)均能与AM真菌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接种AM真菌后,植物根系中的菌根侵染率和菌根侵染强度均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水葱和黄菖蒲的菌根侵染率分别达到了37.67%和23.91%;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植物的株高、根长、鲜物质量(P>0.05),分别提高了17.79%—31.35%、18.79%—29.14%、54.56%—116.43%;与未接种组相比,接种AM真菌提高了人工湿地对COD、氨氮、TP的去除,污染物去除分别提高了12.32%—24.19%、5.45%—45.31%、5.30%—57.06%;污水原水质状况属于劣V类,经人工湿地处理6个月后,实验区域水体的COD浓度、氨氮浓度以及TP浓度均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研究表明:接种AM真菌促进了人工湿地植物的生长,且对水质净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在实际运行人工湿地中丛枝菌根真菌对湿地植物生长和水质净化的影响,可为中国人工湿地的高效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人工湿地 植物生长 水质净化 COD 氨氮 T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