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世奇 秦佳涌 +1 位作者 张宝禹 邓筱凡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529-533,共5页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推进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弊端已初见端倪,而作为“新工科”的典型代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本文结合当代的...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推进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弊端已初见端倪,而作为“新工科”的典型代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本文结合当代的科技与社会需求,通过建设特色实验室、构建食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途径,探索以“新工科理念”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建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能力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探索——以岭南师范学院“食得初心”社会实践队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俊荣 苏俊华 +7 位作者 曾普升 胡家敏 洪婉纯 杨晓东 廖蔚 陈晓娜 万伟斌 陈冰 《创新教育研究》 2022年第9期2113-2122,共10页
该文以岭南师范学院“食得初心”社会实践队为例,开展立德树人理念下的新工科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食品类专业课外实践课程思政探索。该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从计划、准备、开展、总结、反思五个方面... 该文以岭南师范学院“食得初心”社会实践队为例,开展立德树人理念下的新工科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食品类专业课外实践课程思政探索。该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从计划、准备、开展、总结、反思五个方面,阐述新工科OBE“食得初心”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坚定意志、解决实际问题、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的协同育人经验。该探索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组织与开展提供参考,为新工科OBE课外实践课程思政提供借鉴模式,也为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社会实践 新工科 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大学生课外科研之道——以岭南师范学院“JM挑战杯”剑麻研究团队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梅枝 郑建滨 +2 位作者 卢嘉贤 涂传明 陈冰 《热带农业工程》 2022年第2期120-122,共3页
以“JM挑战杯”剑麻研究团队为例,浅谈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科研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结合大学生参与教师项目和课外科研实践的相关经历,从勤交流、勤观察、勤动手、勤思考以及坚持总结经验,感悟“JM挑战杯”剑麻... 以“JM挑战杯”剑麻研究团队为例,浅谈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科研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结合大学生参与教师项目和课外科研实践的相关经历,从勤交流、勤观察、勤动手、勤思考以及坚持总结经验,感悟“JM挑战杯”剑麻研究团队的科研之道,以期为大学生课外科研实践的组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课外科研实践 四勤一坚持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创新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世奇 徐嘉洛 +1 位作者 杨晓东 李寿文 《创新教育研究》 2022年第8期1945-1949,共5页
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授课已成为当前普通高校课程教学的主要授课模式,如何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形成一种新的现代化教学模式,科学高效地应用在日常的教学授课当中,是目前每一位教育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授课已成为当前普通高校课程教学的主要授课模式,如何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形成一种新的现代化教学模式,科学高效地应用在日常的教学授课当中,是目前每一位教育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分析该课程当前的教学现状,针对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展开讨论与研究,以期为食品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较有价值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常态化 教学模式 食品专业 “互联网+”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
5
作者 张世奇 《创新教育研究》 2021年第3期621-625,共5页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国内高校理工科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弊端已初见端倪,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热点。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国内高校理工科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弊端已初见端倪,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热点。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使他们更快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对其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321”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就业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以岭南师范学院与中海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湛江配餐分公司基地建设为例
6
作者 王标诗 李锐 +3 位作者 胡小军 马景球 刘淑敏 银家柏 《食品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227-229,共3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以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类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为例,分析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以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类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为例,分析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思路,结合岭南师范学院与中海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湛江配餐服务分公司的建设经验提出具体的做法和改革措施,尤其是结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践,探讨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行之有效的做法,显著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同育人效果,对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为高质量食品类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产教融合 现代产业学院 校外实践基地
原文传递
新工科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以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彭元怀 张世奇 温亚萍 《创新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使高校变革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科课程教学新方法,从而满足我国制造业对新时代工科人才需求。本文以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为例,阐明案例教学法在工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食品工程原理是我国本科高校食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使高校变革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科课程教学新方法,从而满足我国制造业对新时代工科人才需求。本文以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为例,阐明案例教学法在工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食品工程原理是我国本科高校食品相关专业开设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均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综合性和理论性强,内容繁杂,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案例教学法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中的应用,丰富了课程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对新工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食品工程原理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法
下载PDF
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食品机械与设备”实验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标诗 杨胜远 +4 位作者 胡小军 彭元怀 张世奇 刘淑敏 江敏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8期106-108,共3页
从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出发,结合作者多年对“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从优化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改进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加强实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进的方法和具体措施,实践表明,这种... 从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出发,结合作者多年对“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从优化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改进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加强实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进的方法和具体措施,实践表明,这种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教育认证 食品机械与设备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实践类课程微课模式设计——以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为例
9
作者 韩志萍 金蓓 《现代食品》 2024年第9期50-53,共4页
一些地方性院校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条件不足,不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借助微课形式,将精简的实验操作视频上传至教学平台,便于学生自主观看学习。此外,微课的互动性和个性化特点使学生能够按照自身进度和兴趣进行学习,提升学习... 一些地方性院校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条件不足,不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借助微课形式,将精简的实验操作视频上传至教学平台,便于学生自主观看学习。此外,微课的互动性和个性化特点使学生能够按照自身进度和兴趣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果。本文详述微课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食品微生物学 实验课程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JZXJ-7对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小鼠肠道功能及菌群的影响
10
作者 周奎 王润东 +5 位作者 宫梦学 牟景远 邓义佳 李学鹏 张宇昊 励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101,共12页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ZXJ-7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本实验将2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使用标准毒力株ATCC33847构建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模型,干预组分别灌胃低(10^(6) CFU...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ZXJ-7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本实验将2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使用标准毒力株ATCC33847构建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模型,干预组分别灌胃低(10^(6) CFU)和高剂量(10^(8) CFU)JZXJ-7,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肠道(回肠、盲肠和结肠)副溶血性弧菌载量、结肠病理损伤情况、结肠细胞因子含量、氧化应激抑制能力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结果显示,高剂量JZXJ-7对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优于低剂量,高剂量JZXJ-7可以显著降低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小鼠的DAI、肠道副溶血性弧菌载量,改善结肠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症状,增加肠上皮杯状细胞数(P<0.05);高剂量JZXJ-7还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过度炎症,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改善肠壁通透性;此外,JZXJ-7能够显著增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部分逆转菌群紊乱现象,富集阿克曼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梭菌属等有益菌群,重塑肠道微生态稳定。综上,JZXJ-7可有效缓解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小鼠的结肠病理损伤,维系肠道功能,其作用机制与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JZXJ-7 副溶血性弧菌 感染 肠道微生态 保护作用
下载PDF
基于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研究虾头自溶活性多肽对小鼠抗疲劳的作用及其机制
11
作者 彭元怀 王睿 +4 位作者 王凤妮 罗智鑫 蒋浩天 郑亚男 张世奇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4-370,共7页
为研究虾头自溶活性多肽(SAP)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经灌胃给予小鼠低、中、高剂量虾头自溶活性多肽28 d后,分别测定其负重游泳时间、肝组织液中丙二醛含量、血乳酸含量、血尿素氮含量、乳酸脱氢酶活力、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肝/肌糖原含... 为研究虾头自溶活性多肽(SAP)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经灌胃给予小鼠低、中、高剂量虾头自溶活性多肽28 d后,分别测定其负重游泳时间、肝组织液中丙二醛含量、血乳酸含量、血尿素氮含量、乳酸脱氢酶活力、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肝/肌糖原含量以及Keap1、Nrf2、HO-1和NQO-1 mRNA表达,并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形态。结果表明:与正常空白组相比,虾头自溶活性多肽各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显著延长(P<0.05),虾头自溶活性多肽高剂量组(600 mg/kg·d)丙二醛、血乳酸、血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脱氢酶、还原型谷胱甘肽、肝糖原含量显著升高(P<0.05),Nrf2、HO-1和NOQ-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Keap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抗疲劳效果与牛磺酸阳性对照组相当。此外,观察各组小鼠肝脏切片组织形态,虾头自溶活性多肽各剂量组与正常空白组形态类似,表明短期持续摄入适量虾头自溶活性多肽不影响小鼠的肝脏正常代谢功能,不会对其肝脏造成损伤。结果表明,虾头自溶活性多肽可激活小鼠体内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伤以及调节能量代谢,从而缓解其疲劳症状,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自溶活性多肽 抗疲劳作用 Keap1/Nrf2/ARE 信号通路 昆明小鼠 机制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簕菜粉黄酮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2
作者 方桂婷 黎俏灵 +3 位作者 林厚存 陈芊 李春兰 李锐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25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以广东恩平的簕菜粉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簕菜粉黄酮的工艺条件,并进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70%,超声时间为50 min,料液比为1:80,超声功率为450 w时,簕菜粉黄酮提取率为5.65% ± 0.41... 以广东恩平的簕菜粉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簕菜粉黄酮的工艺条件,并进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70%,超声时间为50 min,料液比为1:80,超声功率为450 w时,簕菜粉黄酮提取率为5.65% ± 0.41%。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随着簕菜粉黄酮浓度增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越高,证明提取的簕菜粉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活性。Using leaves of 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 Merr. from Enping, Guangdong, the process conditions for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tea flour were optimized through single-factor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assess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70% ethanol concentration, 50 minutes of ultrasonic time, a solid-to-liquid ratio of 1:80, and 450 watts of ultrasonic power, yielding a flavonoid extraction rate of 5.65% ± 0.41%.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tes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rate increased with flavonoid concentration, indicating goo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extracted flavonoids from 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tea flo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簕菜粉 黄酮提取 正交试验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疫情防控背景下《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7
13
作者 金蓓 韩志萍 +1 位作者 杨胜远 彭元怀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3期301-302,共2页
在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食品微生物学作为食品科学类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在线教学工具的出现推动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而笔者的教学团... 在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食品微生物学作为食品科学类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在线教学工具的出现推动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而笔者的教学团队利用"Blackboard"平台和雨课堂,构建"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实践检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将科研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增加实践实训与翻转课堂的比例,通过"全过程考核"方式,充分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食品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在线教学工具 “Blackboard”平台 翻转课堂 实践实训
下载PDF
我国城乡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俊华 林霞 +4 位作者 曾普升 廖蔚 黎颖欣 陈冰 彭燕 《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1068-1076,共9页
该文主要分析我国城乡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通过分析我国城乡冷链食品,超市、商铺和农贸市场食品,智慧食堂,外卖送餐食品五方面的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现状,找出城乡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痛点。同时,该文结合相... 该文主要分析我国城乡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通过分析我国城乡冷链食品,超市、商铺和农贸市场食品,智慧食堂,外卖送餐食品五方面的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现状,找出城乡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痛点。同时,该文结合相关食品法律法规,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暨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探究我国城乡食品安全监管对策。该文研究旨在引起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更多关注,并为相关部门提供相关信息,以便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共同建设我国城乡健全的食品安全体系,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行业 新型模式 食品安全 监管 市场监督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类专业大学生课外实践课程思政的探索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冰 杨胜远 +1 位作者 王标诗 胡小军 《热带农业工程》 2022年第3期104-107,共4页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以大学生课外实践为载体,开展立德树人理念下的新工科食品类专业课程思政探索。将大学生课外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以大学生课外实践为载体,开展立德树人理念下的新工科食品类专业课程思政探索。将大学生课外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人文科学素养以及专业素养,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协同育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创新创业训练 社会实践 课程思政 乡村振兴战略
下载PDF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初探——以“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志萍 金蓓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51期81-84,共4页
“食品微生物学”是我国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学生在实践中表现的思维滞后、操作不连贯、自主性差的问题,将实验教学从实验室搬到了现实生产环境中,引... “食品微生物学”是我国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学生在实践中表现的思维滞后、操作不连贯、自主性差的问题,将实验教学从实验室搬到了现实生产环境中,引导学生从取样开始到检测完成出具报告为止,设计整个流程。经过三个学年的评估,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检验 本科生培养 实践教学 应用能力
下载PDF
“新工科”理念下“食品微生物学”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志萍 金蓓 《现代食品》 2022年第22期33-36,共4页
“食品微生物学”是高校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对于构建本科生的食品微生物知识体系和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需求,将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引入教学过程,从课前、课... “食品微生物学”是高校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对于构建本科生的食品微生物知识体系和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需求,将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引入教学过程,从课前、课中、课后、实验及考核5个环节入手,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新工科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本科生“食品微生物”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志萍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6期109-111,114,共4页
实验是“食品微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基于案例教育(Case-based Teaching,CBD)理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进行了改革。新课堂以当地特色水产品为案例,由教师指导学生去检验判断... 实验是“食品微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基于案例教育(Case-based Teaching,CBD)理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进行了改革。新课堂以当地特色水产品为案例,由教师指导学生去检验判断批次养殖产品的微生物指标是否符合国标GB/T 4789要求。教学效果评估及问卷调查显示,该改革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岗位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本科生培养 案例教育 学生主体教学模式
下载PDF
健康中国战略下国民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探讨
19
作者 曾普升 胡家敏 +9 位作者 凌安清 朱志毅 陈锦文 胡悦欣 万伟斌 石智康 崔睿琪 卢嘉贤 陈冰 彭燕 《社会科学前沿》 2023年第1期301-307,共7页
该文基于“健康中国规划纲要”视角,以国民食品营养与健康为落脚点,综合分析当前国民健康现状,剖析国民食品营养与健康及饮食习惯。该文还指出其中存在威胁健康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国民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建议。该探讨旨在就“如何保障国民... 该文基于“健康中国规划纲要”视角,以国民食品营养与健康为落脚点,综合分析当前国民健康现状,剖析国民食品营养与健康及饮食习惯。该文还指出其中存在威胁健康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国民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建议。该探讨旨在就“如何保障国民食品与营养”提供思路见解,为促进建设“健康中国”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营养与健康 健康中国 健康现状 合理膳食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食品安全与健康社区科普活动的探索——以“岭师食范”服务队为例
20
作者 黄校灵 张雯艳 +9 位作者 林佩莉 陈彩娣 黄俊荣 卿佳 李缘君 梁梓欣 洪婉纯 陈冰 陈道海 陈燕 《社会科学前沿》 2023年第1期230-236,共7页
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突出,老龄化程度加深与留守老年人群体增加问题并重,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但老年人群体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缺乏相应关注。该文以“岭师食范”服务队为例,对湛江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简称老科协)科普活动项目在乡... 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突出,老龄化程度加深与留守老年人群体增加问题并重,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但老年人群体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缺乏相应关注。该文以“岭师食范”服务队为例,对湛江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简称老科协)科普活动项目在乡镇社区实施工作进行介绍。该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从科普活动计划、前期准备、如期进行、总结反思四个方面进行浅析,阐述该次食品安全与健康社区科普活动。该文以此抛砖引玉促使更多专业人士对该方面问题的共鸣,以期共同为推动并保障老年人群体食品安全与健康作出贡献,同时引起社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科普活动 老年人群体健康 食品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