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赋能海南自由贸易港农业开放可行性与路径研究
1
作者 刘瀛弢 丁小霞 《世界农业》 CSSCI 2024年第6期142-144,共3页
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农业在海南产业结构中占比超过30%,深化现代农业对外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海南自由... 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农业在海南产业结构中占比超过30%,深化现代农业对外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应有之义。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是以新型举国体制打造的,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种业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大国重器”,将为海南农业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提供新的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港 产业结构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自立自强 稳步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 海南农业 崖州湾
下载PDF
打造全球种业科研战略高地——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钱前
2
作者 罗江 钱前 《瞭望》 2024年第22期49-51,共3页
努力把南繁硅谷建设成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种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种业科技国际合作大平台和种业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育种4.0时代要实现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A/+BT+IT”融合,这就要从资源入手,加快支撑智能设计育种的种质资... 努力把南繁硅谷建设成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种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种业科技国际合作大平台和种业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育种4.0时代要实现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A/+BT+IT”融合,这就要从资源入手,加快支撑智能设计育种的种质资源表型和基因型数字化,将种质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育种创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战略高地 新引擎 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 创新基地 崖州湾 育种创新
原文传递
德国国家级科研机构管理的经验及借鉴
3
作者 刘瀛弢 王方宏 金楷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5,218,共11页
国家实验室体系是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需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德国国家级科研机构由四大科学联合学会组成,对支撑德国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丰富经验值得借鉴。总结归纳了德国四大... 国家实验室体系是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需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德国国家级科研机构由四大科学联合学会组成,对支撑德国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丰富经验值得借鉴。总结归纳了德国四大科学联合学会在发展历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近年来面临的挑战。结合国家级科研机构的德国发展经验,在法律基础、地方支持、产业合作、经费管理、人员培养、绩效考核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推动我国国家实验室体系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科研机构 德国科学联合学会 国家实验室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下载PDF
水稻环阿屯醇C-24甲基转移酶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4
作者 智博洋 雷龙 +2 位作者 黄思曙 刘贤青 罗杰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植物甾醇是一类植物中保守的天然化合物,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药理学功能,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水稻(Oryza sativa)中植物甾醇合成相关基因尚未被完全解析,这阻碍了高植物甾醇水稻品种... 植物甾醇是一类植物中保守的天然化合物,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药理学功能,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水稻(Oryza sativa)中植物甾醇合成相关基因尚未被完全解析,这阻碍了高植物甾醇水稻品种的创制进程。为了进一步挖掘水稻中与植物甾醇合成相关的基因,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533份水稻品种中的3种主要植物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的含量进行了精确测定。在此基础上,利用代谢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并克隆了水稻OsSMT1基因。进一步的体外重组蛋白酶活实验和烟草瞬时表达实验,证实了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催化植物甾醇生物合成中关键中间体24-亚甲基环阿屯醇合成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物甾醇 甾醇C-24甲基转移酶 代谢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下载PDF
水稻泛基因组学的发展与前景:重要工具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贺文闯 许强 +1 位作者 钱前 商连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8,共10页
与单个基因组不同,泛基因组一般是指包含一个物种或群体中全部基因组信息的数据集。近十年来,泛基因组学在水稻中已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相关泛基因组成果和工具已在群体遗传学、进化生物学和生物育种实践等多个下游研究领域中获得广泛应... 与单个基因组不同,泛基因组一般是指包含一个物种或群体中全部基因组信息的数据集。近十年来,泛基因组学在水稻中已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相关泛基因组成果和工具已在群体遗传学、进化生物学和生物育种实践等多个下游研究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本文聚焦于水稻泛基因组学的发展历程与应用前景,回顾了水稻泛基因组学的内涵发展和研究成果的时间线,总结了现有的水稻泛基因组代表性重要成果工具及其在多个领域中的主要应用,展望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泛基因组 图形泛基因组 数据库 结构变异 生物育种
下载PDF
玉米无基因型限制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和应用
6
作者 杨雅文 朱东杰 +10 位作者 潘弘 张云涛 夏梦吟 韩宝柱 金敏亮 李梦娇 董鲁朋 杨宁 周英 许洁婷 严建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74-2683,共10页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自交系遗传转化具有基因型依赖性。形态发生基因Baby boom(Bbm)和Wuschel2(Wus2)显著提高了转化效率,拓宽了可转化自交系的范围。然而,多数玉米自交系仍然难以得到转基因苗,且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目标载体与...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自交系遗传转化具有基因型依赖性。形态发生基因Baby boom(Bbm)和Wuschel2(Wus2)显著提高了转化效率,拓宽了可转化自交系的范围。然而,多数玉米自交系仍然难以得到转基因苗,且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目标载体与Bbm和Wus2的辅助载体按10∶1比例混合能使大部分自交系产生体细胞胚。瞬时侵染效率和筛选是影响体细胞胚形成和成苗的关键因素。通过利用Bbm和Wus2混转以及优化侵染和延迟筛选的方式,建立了一个快速、不受基因型限制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利用该技术体系对131个自交系进行遗传转化,其中104个自交系获得阳性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遗传转化 形态发生基因 侵染效率 筛选
下载PDF
植物氮代谢与氮素利用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7
作者 胡书婷 王青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植物养分高效利用的分子调控机理是植物科学中重大的基础科学问题,同时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氮元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大量营养元素,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后,伴随氮肥在农业生产... 植物养分高效利用的分子调控机理是植物科学中重大的基础科学问题,同时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氮元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大量营养元素,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后,伴随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规模化使用,全球粮食产量逐年稳步提升,但同时造成土壤酸化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空气污染等系列生态安全问题。近些年,聚焦植物氮素利用效率调控机制或氮高效育种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热点。植物氮素利用效率是受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互作调控的复杂性状,涉及到氮素的吸收、转运、同化、再利用等多个代谢过程。文章综述了调控植物氮素吸收与转运、氮素同化、氮素再分配或再利用的关键因子及其分子网络,重点总结近些年我国植物科学家在解析作物氮素利用效率遗传基础上取得的重要进展,探讨植物氮素利用效率调控基因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氮高效与高产协同育种中的应用潜力。最后,展望了未来作物高产高效育种设计策略,强调遗传资源在氮素利用效率改良中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代谢 氮素利用效率 遗传基础 产量 作物
下载PDF
中科发早粳1号分子设计育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明江 刘贵富 +2 位作者 肖叶青 余泓 李家洋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9-834,共6页
双季早稻生产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双季早粳稻品种培育取得了重要进展,育成了兼具高产、优质、高抗的中科发早粳1号等双季早粳稻新品种/系。中科发早粳1号是利用分子设计育种体系,针对双季早稻生产中长期难以解决的经济效益... 双季早稻生产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双季早粳稻品种培育取得了重要进展,育成了兼具高产、优质、高抗的中科发早粳1号等双季早粳稻新品种/系。中科发早粳1号是利用分子设计育种体系,针对双季早稻生产中长期难以解决的经济效益低、稻米品质差、早期耐寒差和易穗萌等问题,选取含有不同优异基因的空育131、南方长粒粳与吉粳88为亲本,通过关键基因筛选聚合培育而成。中科发早粳1号株型紧凑,株高90厘米,每穗粒数120粒,结实率85%,千粒重26克,每公顷产量8.25吨,主要米质指标达到部颁粳稻品种品质等级二级及以上。中科发早粳1号的成功培育将为双季早稻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双季早稻 双季早籼稻 双季早粳稻 分子设计育种
下载PDF
“稻薯猪”生态循环农业的设想 被引量:3
9
作者 樊自尧 李奎 +1 位作者 李家洋 黄三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067-4071,共5页
在杂交马铃薯育种技术已获突破和水稻育种进入分子设计育种阶段的背景下,笔者提出“春夏种稻、冬闲种薯、薯糠喂猪、粪尿肥田”的“稻薯猪”新型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以期缓解我国饲粮进口压力,助力破解种养脱节导致的资源浪费、效益不高... 在杂交马铃薯育种技术已获突破和水稻育种进入分子设计育种阶段的背景下,笔者提出“春夏种稻、冬闲种薯、薯糠喂猪、粪尿肥田”的“稻薯猪”新型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以期缓解我国饲粮进口压力,助力破解种养脱节导致的资源浪费、效益不高、环境危害等问题。文中分析了“稻薯猪”模式利用水稻冬闲田种植马铃薯并用于动物蛋白生产的可行性,探讨了该模式的运行特点和落地形式。按照农业系统工程设计原理,“稻薯猪”全系统可分为大田种植管理、马铃薯贮藏、马铃薯主饲化和猪饲养、粪尿处理和还田等4个子系统。通过对子系统进行分头优化、集成和建模,探索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展因地制宜、规模适中的“稻薯猪”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交马铃薯 冬闲田 生态循环农业 农业系统
下载PDF
管理会计政策目标由体系建设到深化应用的转型要点剖析——基于2014年与2024年《指导意见》的对比研究
10
作者 刘瀛弢 《中国农业会计》 2025年第9期3-7,共5页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对于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治理效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企业的经营决策、资源分配、绩效评估等诸多关键环节都离不开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支持与策略指导。我国自2014年财政部首次出台《关于全...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对于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治理效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企业的经营决策、资源分配、绩效评估等诸多关键环节都离不开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支持与策略指导。我国自2014年财政部首次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后,逐步搭建起涵盖“理论、指引、案例、信息化”四个重要方面的管理会计体系,这一体系犹如一座大厦的基石,为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框架。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如同汹涌的浪潮席卷而来。在这个全新的经济时代,数据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产,市场竞争的节奏急剧加快,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传统管理会计工具在这样的大变革下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在数据整合方面,传统工具往往只能处理相对简单、分散的数据,难以应对海量且复杂的数据集合;在动态决策支持上,由于缺乏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和灵活的分析模型,无法及时为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2024年《关于全面深化管理会计应用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是管理会计发展道路上一个新的信号灯,标志着管理会计政策的重心开始从“制度构建”这种基础性的工作,向真正在企业实践中落地生根、发挥实际效能的方向转移。本文以财政部分别在2014年与2024年发布的两版指导意见为研究蓝本,深入分析政策文本,并结合过去十年间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实践经验总结,揭示我国管理会计政策目标从“体系构建”向“深化应用”转型背后的内在逻辑以及核心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企业对业财融合不断升级的需求以及绩效管理日益精细化的要求,是促使政策发生转向的关键因素。2024年的《关于全面深化管理会计应用的指导意见》犹如一个全方位的支持系统,通过强化技术赋能、完善标准框架、聚焦价值创造这三个重要的手段,为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落地提供了系统性的支持。最后,本文从技术适配性、组织协同性、数据治理能力这三个重要方面提出有助于深化管理会计应用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管理会计政策的有效执行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会计 政策转型 深化应用 业财融合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迈向育种5.0:智能品种的智能培育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泓 白世伟 李家洋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687-4690,共4页
粮食安全一直是世界人口增长面临的最严峻挑战.1927年世界人口首次达到20亿,2022年突破80亿.在这100年人口的快速增长背后,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作物单产的大幅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1,2]).根据联合国数据,预计2050年世界人... 粮食安全一直是世界人口增长面临的最严峻挑战.1927年世界人口首次达到20亿,2022年突破80亿.在这100年人口的快速增长背后,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作物单产的大幅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1,2]).根据联合国数据,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7亿,现有粮食增长率将无法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3]),函需下一代的育种革命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那么下一代育种技术核心是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粮食安全 世界人口增长 作物单产 育种技术 增长率
原文传递
古麦今用:小麦种质资源的育种应用与展望
12
作者 王永红 桂松涛 李家洋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0-1314,共5页
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起源和演化过程非常复杂,与小麦相关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23000年前[1].普通小麦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异源六倍体,由四倍体小麦(AABB)和节节麦(DD)于约公元前9000年杂交形成.也正是由于小麦异源多倍体的特性,由... 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起源和演化过程非常复杂,与小麦相关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23000年前[1].普通小麦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异源六倍体,由四倍体小麦(AABB)和节节麦(DD)于约公元前9000年杂交形成.也正是由于小麦异源多倍体的特性,由于长期进化、驯化及历史或地理原因而形成的小麦遗传和表型多样性尤其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六倍体 小麦种质资源 小麦遗传 四倍体小麦 节节麦 异源多倍体 普通小麦 表型多样性
原文传递
基因的“魔术手”——瘤牛的进化“日记”
13
作者 刘学玮 陈宁博 +1 位作者 雷初朝 韩建林 《知识就是力量》 2024年第5期44-45,共2页
你是否在乡村田野间或是媒体上,见过一种强壮的动物?它颈部上方有突出的瘤峰,颈部下方拖着长长的皮,这就是瘤牛。“驼背”的瘤牛瘤牛的“瘤”,指的是它颈部上方重达几十千克的瘤峰,看起来好像是瘤牛驼背了。瘤峰的作用与骆驼的驼峰、绵... 你是否在乡村田野间或是媒体上,见过一种强壮的动物?它颈部上方有突出的瘤峰,颈部下方拖着长长的皮,这就是瘤牛。“驼背”的瘤牛瘤牛的“瘤”,指的是它颈部上方重达几十千克的瘤峰,看起来好像是瘤牛驼背了。瘤峰的作用与骆驼的驼峰、绵羊的脂尾类似,可储存脂肪,在营养匮乏时给瘤牛补充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牛 骆驼 绵羊 颈部
原文传递
高光效等位基因HPY1:人工诱导新突变,水稻高产新资源
14
作者 邢永忠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831-3833,共3页
如何实现水稻单产持续增产一直是水稻研究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水稻的矮化育种、株型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育种和超级杂交稻育种历程使水稻的单产得到了迅速提升,这得益于矮杆基因、理想株型基因、雄性不育和恢复基因... 如何实现水稻单产持续增产一直是水稻研究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水稻的矮化育种、株型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育种和超级杂交稻育种历程使水稻的单产得到了迅速提升,这得益于矮杆基因、理想株型基因、雄性不育和恢复基因、高产优质基因等各种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优良等位基因的发掘和应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化育种 理想株型 超级杂交稻 水稻单产 人工诱导 恢复基因 株型育种 雄性不育
原文传递
收放自如的明星战车
15
作者 周俭民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346,共4页
植物免疫受体感知病原信号分子并迅速激活自身免疫反应,对植物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至关重要。但在未受到病原侵染时,这些免疫受体的活性需受到严密控制,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水稻(Oryza sativa)受体激酶OsCERK1是重要的免疫受体或共受... 植物免疫受体感知病原信号分子并迅速激活自身免疫反应,对植物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至关重要。但在未受到病原侵染时,这些免疫受体的活性需受到严密控制,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水稻(Oryza sativa)受体激酶OsCERK1是重要的免疫受体或共受体,可感知病原真菌细胞壁组分几丁质。同时, OsCERK1还对感知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信号菌根因子不可或缺。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OsCERK1的一个精密调控机制,既能在植株正常生长时有效抑制OsCERK1活性,又能保证病原入侵时OsCERK1充分激活免疫反应。他们发现,正常情况下,水稻E3泛素连接酶OsCIE1通过泛素化修饰OsCERK1的激酶结构域,抑制后者的激酶活性,从而抑制免疫过度激活以保持稳态;被几丁质激活后,OsCERK1又能通过特异磷酸化OsCIE1的关键位点,阻断后者的E3连接酶活性,进而解除OsCIE1对OsCERK1的抑制。该发现对利用免疫受体进行水稻抗病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受体 水稻 抗病 翻译后修饰 泛素化 磷酸化
原文传递
建设种业硅谷 助力乡村振兴
16
作者 李家洋 《中国政协》 2023年第14期29-30,共2页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去年9月,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海南设立了集科研、示范推广、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我们努力通过生物育种技术在...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去年9月,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海南设立了集科研、示范推广、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我们努力通过生物育种技术在更短时间内研发新一代动植物新品种、好品种、大品种,让更好更多的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到千家万户,让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科技交流 国家粮食安全 成果转化 农民增收 粮食增产 崖州湾 农业增效
原文传递
2024年中国植物科学重要研究进展
17
作者 顾红雅 陈凡 +11 位作者 林荣呈 漆小泉 杨淑华 陈之端 陈学伟 丁兆军 萧浪涛 左建儒 姜里文 白永飞 种康 王雷 《植物学报》 2025年第2期151-171,共21页
2024年中国科学家在植物科学主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相比2023年大幅提升,在植物激素调控、病理学、合成生物学、耐逆性机制、系统发育与基因组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其中,“紫杉醇生物合成”和“实现一年生与多年生植物的自由转... 2024年中国科学家在植物科学主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相比2023年大幅提升,在植物激素调控、病理学、合成生物学、耐逆性机制、系统发育与基因组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其中,“紫杉醇生物合成”和“实现一年生与多年生植物的自由转换”入选2024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该文总结了2024年度我国植物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简要介绍了50项有代表性的重要进展,以帮助读者了解我国植物科学的发展态势,进而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下阶段研究工作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植物科学 研究进展 2024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