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GLT2抑制剂对心血管风险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1
作者 杨小凤 王林江 +3 位作者 陈颖 牟川 袁媛 王浩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3-160,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对心血管风险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sodium glucose transporter 2 inhibitors”、“inflammation”... 目的系统评价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对心血管风险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sodium glucose transporter 2 inhibitors”、“inflammation”及“inflammatory biomarkers”等检索词,搜索了所有关于SGLT2抑制剂对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之日至2023年11月30日,筛选并纳入相关文献,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共计2766例患者(男性占比61.3%),其中SGLT2抑制剂治疗组1491例,安慰剂或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12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SGLT2抑制剂的治疗能够降低心血管风险患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标准化均数差(SMD):-0.21;95%置信区间(CI):-0.39~-0.03,P=0.0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加权均数差[(WMD:-0.63;95%CI:-0.95~-0.32,P<0.0001)]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WMD=-0.55,95%CI:-0.84~-0.26,P=0.0002)]水平均降低;②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非吡格列酮对照组中,SGLT2抑制剂组提高了脂联素水平(SMD=0.17,95%CI:0.02~0.32,P=0.02);③SGLT2抑制剂对瘦素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LT2抑制剂的治疗能够降低心血管风险患者炎症因子hs-CRP、TNF-α以及IL-6的水平,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SGLT2抑制剂在心血管风险患者中显示出抗炎作用,有望改善患者心血管事件及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心血管疾病 炎症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心血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欣东 刘涛 +2 位作者 蔡苓 陈颖 余新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020-025,共6页
利拉鲁肽是一种新兴的降糖药,通过激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而产生作用,目前已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利拉鲁肽不仅降糖效果显著,而且单独应用时引起低血糖的危险性也很小,同时具有减轻体重、调理血脂、降低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对抗... 利拉鲁肽是一种新兴的降糖药,通过激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而产生作用,目前已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利拉鲁肽不仅降糖效果显著,而且单独应用时引起低血糖的危险性也很小,同时具有减轻体重、调理血脂、降低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对抗炎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能够显著降低高危心血管风险人群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就利拉鲁肽对心血管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GLP-1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不同时相治疗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朗 刘康 +4 位作者 陈梅 刘涛 吴迅 王晓珊 陈红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422-1428,共7页
目的 抗血管生成药物使用后可使肿瘤内部血管趋于正常化,在血管正常化窗口期内联合抗肿瘤药物可增强抗肿瘤疗效。本研究初步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在不同用药时相治疗Lewis肺癌细胞(Lewis lung cancer cell,LLC... 目的 抗血管生成药物使用后可使肿瘤内部血管趋于正常化,在血管正常化窗口期内联合抗肿瘤药物可增强抗肿瘤疗效。本研究初步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在不同用药时相治疗Lewis肺癌细胞(Lewis lung cancer cell,LLC)移植瘤鼠的不同疗效及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30只LLC移植瘤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DDP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1~d3)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4~d6)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7~d9)组,共6组,每组5只。测量不同组别小鼠体质量变化,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不同组别移植瘤肿瘤细胞坏死状况。TUNEL法检测不同组别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实验结束时(d13),生理盐水组。DDP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1~d3)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4~d6)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7~d9)组小鼠体质量分别为(19.40±1.29)、(18.42±0.76)、(19.05±0.74)、(18.59±0.71)、(17.57±0.82)和(18.87±0.63)g,抑瘤率分别为15.91%、14.26%、28.65%、53.91%和24.61%。其中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4~d6)组小鼠体质量最小(P>0.05),肿瘤生长最慢。抑瘤率最高(F=3.30,P<0.001),肿瘤坏死最为明显。TUNEL染色后肿瘤凋亡细胞分散于癌细胞间,胞体变小,呈黄绿色。生理盐水组。DDP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1~d3)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4~d6)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7~d9)组凋亡指数分别为(1.80±0.80)%、(2.98±1.43)%、(3.18±1.57)%、(3.88±1.60)%、(6.80±1.96)%和(4.05±1.68)%,其中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4~d6)组凋亡指数最高,F=24.39,P<0.001。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使用后的不同时机联合用药将出现不同的治疗效果,但在用药后d4~d6这一血管正常化时间窗联合给药能显著增加抗瘤效果,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LEWIS肺癌细胞 血管正常化 疗效 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