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关怀服务对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实习带教质量、实习护生工作责任感的影响价值评价
1
作者 王子文 周佳 李悦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7期0025-0027,共3页
目的:评估人文关怀服务对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实习带教质量和实习护生的工作责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06月~2022年06月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实习的200名实习护生,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人文关怀服务干预,对照组则按... 目的:评估人文关怀服务对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实习带教质量和实习护生的工作责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06月~2022年06月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实习的200名实习护生,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人文关怀服务干预,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方式实习。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法,对比两组实习带教质量和工作责任感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带教质量和工作责任感上都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人文关怀服务可以显著提高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实习的带教质量和实习护生的工作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心脏大血管外科 护理实习 带教质量 工作责任感
下载PDF
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评价
2
作者 张巍馨 刘媛 全祎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3期0005-0008,共4页
探究在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将CBL 教学与PBL教学模式联合应用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筛选2020年8月1日——2022年5月31日为研究时间,筛选上述时间内,在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进行护理实习的实习护士98人作为参与者纳入本次研究。分... 探究在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将CBL 教学与PBL教学模式联合应用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筛选2020年8月1日——2022年5月31日为研究时间,筛选上述时间内,在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进行护理实习的实习护士98人作为参与者纳入本次研究。分组标准以随机抽取为准,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在护理带教中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为常规组(49例),另外一组将CBL 教学与PBL教学模式联合应用,为联合组(49例)。统计两种模式的教学效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进行对比。结果 相比于常规组,联合组的考核情况更为理想,分别为理论知识(91.87±2.49)分、实践操作能力(91.48±2.08)分;联合组护生的满意度93.88%(46人)明显高于常规组79.59%(39人)。结论 将CBL 教学与PBL教学模式联合应用于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不仅能促进实习护生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还能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获得了护生的高度认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大血管外科 CBL 教学 PBL教学模式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情景教学法联合多媒体教学法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带教中的教学应用价值
3
作者 刘小凤 田丽绢 梁维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3期0014-0017,共4页
分析情景教学法联合多媒体教学法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带教中的教学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0名在本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实习的实习护生开展研究工作,随机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进行传统临床带教,实验组进行情景教学法联合多媒体教学法带... 分析情景教学法联合多媒体教学法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带教中的教学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0名在本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实习的实习护生开展研究工作,随机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进行传统临床带教,实验组进行情景教学法联合多媒体教学法带教,对比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效果。结果 实验组出科理论测试优秀率、临床实践操作测试优秀率均高于参照组,对比P<0.05;实验组专业技能、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学习氛围、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等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对比P<0.05。结论 在心脏大血管外科的临床护理代教工作中,采取多媒体教学法与情景模教学法开展带教工作,能够提到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效果,提高他们自我效能感以及综合能力,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心脏大血管外科 护理带教 教学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病例教学法应用于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4
作者 罗紫菡 李悦 田丽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0032-0035,共4页
在心脏大血管外科,实施病例教学法,观察护理带教价值。方法 在2022年,共有56名护士参与心脏大血管外科的临床带教,28名在上半年接受普通教学,记录为普通教学阶段。另28名在下半年接受病例教学,记录为病例教学阶段。研究效果。结果 病例... 在心脏大血管外科,实施病例教学法,观察护理带教价值。方法 在2022年,共有56名护士参与心脏大血管外科的临床带教,28名在上半年接受普通教学,记录为普通教学阶段。另28名在下半年接受病例教学,记录为病例教学阶段。研究效果。结果 病例教学法阶段,各护理指标水平,对比普通教学阶段显著改善(p<0.05)。结论 开展基于病例教学法的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护理带教,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教学法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临床护理带教 带教质量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教学法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教学当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孙利梅 刘小凤 周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3期0010-0013,共4页
探究循证护理教学法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教学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择取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实习护生64人,分为管理组(循证护理教学模式)与参照组(普通护理教学模式),对比护理教学效果。结果 管理组考核成绩得分... 探究循证护理教学法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教学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择取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实习护生64人,分为管理组(循证护理教学模式)与参照组(普通护理教学模式),对比护理教学效果。结果 管理组考核成绩得分高于参照组,(P<0.05);管理组自学能力得分高于参照组,(P<0.05);管理组护理教学模式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教学法应用于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教学中,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学生教学模式认可度度大幅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心脏大血管外科 护理教学
原文传递
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的临床作用研究
6
作者 李悦 罗紫菡 田丽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3期0022-0025,共4页
分析多元化教学策略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抽选出本院心外科在2021.6-2021.12之间接收的70例实习护生,将其设置成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带教模式;接下来,还需要抽选出本院心外科在2022.1-2022.6之间接收的70... 分析多元化教学策略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抽选出本院心外科在2021.6-2021.12之间接收的70例实习护生,将其设置成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带教模式;接下来,还需要抽选出本院心外科在2022.1-2022.6之间接收的70例实习护生,将其设置成实验组,对其以生为本的多元化教学策略;随后需要对比2组护生的综合能力、核心胜任力等评分,而且还需要统计对比2组的临床满意度等。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临床操作成绩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95.71%明显超过对照组82.86%,其之间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实验组护生的临床胜任力的评分是(92.05±1.04)分明显超过对照组(81.09±2.31)分,其之间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带教中,选择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最大化地增强护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促使护生的满意度大大提升,为保障其核心胜任力提升带来支持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大血管外科 护理教学 多元化教学策略
原文传递
ORBIT评分与HAS-BLED评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比较
7
作者 赵慧明 刘勇 +3 位作者 粟丽 夏浩然 陈婷 王亚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3-87,共5页
目的比较ORBIT评分与HAS-BLED评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行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根据ORBIT评分和HAS-BLED评分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和分组,分析基于不同... 目的比较ORBIT评分与HAS-BLED评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行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根据ORBIT评分和HAS-BLED评分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和分组,分析基于不同评分的风险分层与术后华法林抗凝出血事件的相关性,比较2种评分方法风险分层的一致性及其对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304例患者中,出血患者32例、未出血患者272例,出血患者的术后ORBIT评分、HAS-BLED评分均高于未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ORBIT评分划分的中危、高危患者的出血风险分别为低危患者的6.092(95%CI:2.694~13.775)倍、9.373(95%CI:1.465~59.943)倍,基于HAS-BLED评分划分的中危、高危患者的出血风险分别为低危患者的3.750(95%CI:1.383~10.166)倍、14.250(95%CI:5.489~36.995)倍。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ORBIT评分预测华法林抗凝出血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46(95%CI:0.589~0.699),敏感度为46.88%,特异度为87.87%,最佳截断值为3分;HAS-BLED评分预测华法林抗凝出血风险的AUC为0.768(95%CI:0.717~0.814),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69.85%,最佳截断值为2分;Delong检验结果显示,2种评分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0.122,95%CI:0.001~0.245,Z=1.962,P<0.05)。结论ORBIT评分和HAS-BLED评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出血风险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HAS-BLED评分的预测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 抗凝 ORBIT评分 HAS-BLED评分 出血事件
下载PDF
云南省58262名3~14岁儿童的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勇 张雅永 +4 位作者 韩燊 张蕊 肖本山 曹宇 蒋立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对云南省不同民族和不同海拔地区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对2016年3月至12月参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流行病学调查的云南省58262名3~14岁儿童进行分析。包括11个民族,... 目的分析云南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对云南省不同民族和不同海拔地区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对2016年3月至12月参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流行病学调查的云南省58262名3~14岁儿童进行分析。包括11个民族,海拔高度70~3200 m。采用体格检查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结果总共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4例,总患病率为6.96‰,其中房间隔缺损(ASD)是3~14岁年龄段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为4.38‰。患病率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1,P<0.001)。高海拔地区(OR=1.802,95%CI 1.517~2.141)、出生时低体重(OR=1.527,95%CI 1.062~2.194)、早产(OR=2.001,95%CI 1.108~3.936)、高龄产妇(OR=1.505,95%CI 1.104~2.052)、孕期感染(OR=1.251,95%CI 1.139~1.374)和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OR=1.269,95%CI 1.157~1.391)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高海拔地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低海拔地区,ASD是云南3~14岁年龄段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在高海拔地区出生、出生低体重儿、早产、高龄产妇、孕期感染、CHD家族史等因素增加CHD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流行病学 筛查
下载PDF
NLRP3/Caspase-1/IL-1β炎症小体通路在小鼠主动脉夹层形成中的作用
9
作者 向军 何玲 +3 位作者 许宏志 梁维维 彭泰峦 魏蜀亮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5-714,共10页
目的探讨NLRP3/Caspase-1/IL-1β炎症小体通路在小鼠主动脉夹层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3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0~13 g)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10,无干预)、β-氨基丙腈(β-aminopropionitrile,BAPN)组[n=20,饮水中加入1 ... 目的探讨NLRP3/Caspase-1/IL-1β炎症小体通路在小鼠主动脉夹层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3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0~13 g)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10,无干预)、β-氨基丙腈(β-aminopropionitrile,BAPN)组[n=20,饮水中加入1 g/(kg·d)BAPN]、BAPN+MCC950组[n=20,饮水中加入1 g/(kg·d)BAPN、腹腔注射NLRP3抑制剂MCC95020 mg/(kg·d)]。记录各组小鼠饮水量、体质量、主动脉夹层发生率、夹层相关病死率。采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壁炎症浸润;弹力纤维(elastic Van Gieson,EVG)染色观察主动脉壁弹力纤维断裂。采用免疫荧光检测NLRP3、IL-1β、α-SMA、OPN的平均荧光强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pase-1、ASC、IL-1β、α-SMA、OPN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无主动脉夹层发生及死亡,BAPN组主动脉夹层发生率为80%,夹层相关病死率为35%,且主动脉血管壁弹力纤维断裂、明显炎症浸润。与对照组比较,BAPN组中NLRP3、Caspase-1、ASC、IL-1β蛋白表达增加,收缩型蛋白α-SMA减少而合成型蛋白OPN增加(P<0.05)。而给予NLRP3特异性抑制剂MCC950后,主动脉夹层发生率下降(80%vs 35%,P=0.004),夹层相关病死率下降(35%vs 15%,P=0.144),血管壁弹力纤维断裂、炎症浸润减少;与BAPN组比较,BAPN+MCC950组NLRP3、Caspase-1、ASC、IL-1β蛋白表达降低,收缩型蛋白α-SMA表达增加而合成型蛋白OPN表达降低(P<0.05)。结论小鼠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NLRP3/Caspase-1/IL-1β炎症小体通路活化有关,而NLRP3抑制剂MCC950能减少主动脉夹层发生,具有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炎症 NLRP3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心肺复苏救治致死性肺栓塞1例
10
作者 王浩 杨明川 +4 位作者 侯明 严雨 张宁 刘勇 赖应龙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07-109,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因“反复胸闷、气促1周,突发呼吸困难1 h”于2023年4月10日入院。入院前1周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有咳嗽、咳痰,为少量白色泡沫痰,无咳血、发热等不适,至当地医院予以对症处理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前1... 1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因“反复胸闷、气促1周,突发呼吸困难1 h”于2023年4月10日入院。入院前1周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有咳嗽、咳痰,为少量白色泡沫痰,无咳血、发热等不适,至当地医院予以对症处理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前1 h,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随后出现意识丧失,遂急送至我院。患者1个月前行左肺上叶恶性肿瘤切除术,10余年前行左侧乳腺癌切除术,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泡沫痰 左肺上叶 对症处理 意识丧失 乳腺癌切除术 心肺复苏 入院前 呼吸困难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法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
11
作者 李明悦 黄文肖 刘小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2期0171-0174,共4页
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法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实际价值。方法 筛选出本院心外科在2021.6-2021.12之间接收的80例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对比组,对其实施传统的讲学式带教模式。接下来筛选出本院心外科在2021.6-2... 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法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实际价值。方法 筛选出本院心外科在2021.6-2021.12之间接收的80例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对比组,对其实施传统的讲学式带教模式。接下来筛选出本院心外科在2021.6-2021.12之间接收的80例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对其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法,然后通过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带教教师对护生综合表现的评分(知识掌握能力、病情观察能力等)、护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展开全面评估。结果 除了病情观察能力之外,实验组的其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比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带教工作中,选择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明显地提升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并且还能够提升其知识掌握能力,所以该带教模式的应用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导向 互动式教学法 心脏大血管 外科护理带教
原文传递
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在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应用实践
12
作者 田丽绢 刘小凤 梁维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2期0171-0174,共4页
观察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用于心脏大血管外科,观察效果。方法 对象是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收的实习护生,共50名,其中25名接受常规常规临床护理带教,命名为带教①组。另25名接受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带教... 观察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用于心脏大血管外科,观察效果。方法 对象是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收的实习护生,共50名,其中25名接受常规常规临床护理带教,命名为带教①组。另25名接受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带教,命名为带教②组。比较效果。结果 带教②组中各项护理指标评分,同带教①组比较而言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将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用于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 临床护理带教 心脏大血管外科 效果
原文传递
标准化教学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士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13
作者 周佳 刘小凤 孙利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2期0171-0174,共4页
探析标准化教学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士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护士30名,15名实施常规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护理带教,纳入普通组。另15名实施标准化教学,纳入标准化教学组。比较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理论考核... 探析标准化教学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士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护士30名,15名实施常规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护理带教,纳入普通组。另15名实施标准化教学,纳入标准化教学组。比较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理论考核成绩、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操作考核成绩、临床护理综合能力评分、学习积极性评分、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带教满意度评分。结果 带教3个月后,标准化教学组护理效果各项指标水平,同普通组比较均更佳(p<0.05)。结论 在心脏大血管外科,利用标准化教学法开展临床护理带教活动,能够取得更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教学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临床护理带教 教学质量
原文传递
PBL教学法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教学中对带教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刘媛 张巍馨 李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2期0181-0184,共4页
分析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带教中采取PBL教学法对临床带教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心脏大血管外科纳入的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生入院时间段分组,前半年入院护理人员进入对照组,后半年入院护理人员进入... 分析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带教中采取PBL教学法对临床带教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心脏大血管外科纳入的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生入院时间段分组,前半年入院护理人员进入对照组,后半年入院护理人员进入观察组,两组各有3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PBL教学模式,观察临床护理质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护理带教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PBL教学法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可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该带教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心脏大血管外科 带教质量
原文传递
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对行体外循环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血液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玲 向军 赵婧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64-167,188,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对行体外循环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将17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101例、对照组77例。所有患儿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在手术开始前30 min,氨甲环酸组单次输注25 m...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对行体外循环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将17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101例、对照组77例。所有患儿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在手术开始前30 min,氨甲环酸组单次输注25 mg/kg氨甲环酸,对照组输注等容生理盐水。于术前、术后24 h,检测患儿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记录患儿术后总引流量、二次开胸情况、血液制品输注情况、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两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下降,而INR较术前升高,但氨甲环酸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INR低于对照组(均P<0.05)。氨甲环酸组患儿术后总引流量、红细胞悬液输注量及血浆输注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的血小板输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二次开胸率、围手术期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可减少患儿术后的引流量及输血量,并可促进凝血功能的恢复,具有血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氨甲环酸 术前 血液保护 儿童
下载PDF
左颈位主动脉弓动脉瘤外科治疗1例
16
作者 谭雄 赖应龙 +6 位作者 李金洁 金伟涛 何光杰 王亮 梅波 王亚莉 张建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89-91,共3页
颈位主动脉弓(cervical aortic arch, CAA)是一种及其罕见的先天性主动脉发育畸形,其发病约占人群1/10 000^([1-2])。它是主动脉弓在胚胎发育时期离开原来的位置,向上延伸至胸廓入口甚至颈根部。颈位主动脉弓患者中有80%伴分支血管开口... 颈位主动脉弓(cervical aortic arch, CAA)是一种及其罕见的先天性主动脉发育畸形,其发病约占人群1/10 000^([1-2])。它是主动脉弓在胚胎发育时期离开原来的位置,向上延伸至胸廓入口甚至颈根部。颈位主动脉弓患者中有80%伴分支血管开口异常^([3-4]),20%合并动脉瘤存在,动脉瘤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出血甚至死亡。目前,传统外科手术和腔内修复术是CAA动脉瘤主要治疗方法^([5-6])。本文报告1例左颈位主动脉弓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并复习国内外颈位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位主动脉弓 动脉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成人心脏瓣膜术后低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文军 赖应龙 +5 位作者 梅波 何光杰 谭雄 王亮 金伟涛 张建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术后低蛋白血症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CPB心脏瓣膜手术的1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按照术后... 目的探讨成人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术后低蛋白血症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CPB心脏瓣膜手术的1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按照术后48 h内的最低血清PA水平分为低蛋白血症组(<150 mg/L)和非低蛋白血症组(≥150 mg/L),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基本资料,并对两组围术期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173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48例,发病率为27.74%,无院内死亡。成人心脏瓣膜术后低蛋白血症单因素分析提示体重(P=0.04)、术前血红蛋白(HGB)水平(P=0.001)、术前胆碱酯酶(ChE)水平(P=0.039)、术前PA水平(P<0.001)、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P=0.017),经统计学分析,与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有关。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低PA水平(OR=0.985,95%CI:0.977~0.993,P<0.001)、术前低LVEF(OR=0.945,95%CI:0.896~0.996,P=0.036)是成人心脏瓣膜术后低蛋白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低PA水平、术前低LVEF是成人心脏瓣膜术后低蛋白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射血分数 左心功能不全 心脏瓣膜手术 低蛋白血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术后肝功能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文军 首云蓝 +8 位作者 丁任重 谭雄 赖应龙 梅波 何光杰 王亮 金伟涛 张建 张宁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63-269,共7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术后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根据这些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以期为术后肝功能损伤的预测、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CPB下行心脏直视瓣膜置换或...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术后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根据这些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以期为术后肝功能损伤的预测、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CPB下行心脏直视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的160例成人患者,统计其人口学资料及相关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48h内转氨酶或胆红素任意一项超过正常即为肝功能损伤,将患者分为肝损伤组与非肝损伤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筛选出较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结果:①160例心脏瓣膜患者术后出现肝功能损伤128例,发生率为80%,其中1级损伤48例,2级损伤71例,3级损伤9例,无4级损伤;院内死亡2例,死亡率为1.2%。②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术前总胆红素(TBIL)水平、三尖瓣反流程度、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与CPB心脏瓣膜术后肝功能损伤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TBIL水平(OR=1.152,95%CI:1.014~1.309,P=0.03)、CPB时间(OR=1.072,95%CI:1.025~1.121,P=0.002)、主动脉阻断时间(OR=0.945,95%CI:0.900~0.992,P=0.021)是CPB心脏瓣膜术后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③双瓣置换或成形患者比单瓣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肝功能损伤(P<0.05);术后发生肝功能损伤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更长(P<0.05)。④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95%CI:1.025~1.121,P<0.001),截断点为0.5,模型的敏感度为53.1%,特异度为96.9%。结论:①术前TBIL水平、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是CPB心脏瓣膜术后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②双瓣患者比单瓣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肝功能损伤;术后发生肝功能损伤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更长。③预测模型的建立对预测术后肝功能损伤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瓣膜置换 瓣膜成形 心脏手术 肝功能损伤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心房颤动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混合消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宁 侯明 +6 位作者 梅波 金伟涛 谭雄 杨明川 王亮 刘勇 赖应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6-1145,共10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已有研究证明其与严重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心力衰竭、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有关,目前全球心房颤动的患病人数超过了3300万,预计未来40年内其患病率将增加1倍以上。多年来,医学相关人员在探究心房颤动的病理生...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已有研究证明其与严重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心力衰竭、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有关,目前全球心房颤动的患病人数超过了3300万,预计未来40年内其患病率将增加1倍以上。多年来,医学相关人员在探究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开创改进其治疗方法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努力。目前心房颤动的治疗管理仍是临床医学上的一个难题,尽管心房颤动治疗的手术消融和导管消融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但对于心房颤动最佳的治疗方式、消融能量的选择尚无统一定论。导管消融通常需要多次手术且成功率低,而手术消融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近年来,鉴于心脏外科医生和电生理学家之间的密切合作,结合导管及微创手术消融诞生了一种治疗心房颤动的新型策略——混合消融模式。混合消融克服了导管消融和微创手术消融的缺点,减少了不良结局,在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尤其是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上取得了可观的成效。本文主要通过回顾心房颤动消融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目前混合消融模式治疗心房颤动的现有研究成果,归纳总结这种新型心房颤动治疗策略的优势与挑战,以期为临床心房颤动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血管疾病 导管消融术 心内导管消融 外科手术消融 混合消融 综述
下载PDF
右心房巨大黏液瘤表现为慢性肺动脉栓塞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明 金伟涛 +2 位作者 张小燕 赖应龙 刘勇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559-561,共3页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活动后心累气促、心前区不适1+月”入院。未孕,既往无浅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口服避孕药及抗凝药病史。入院查体:T 36.8°,P 88次/min,R 20次/min,BP 123/67 mmHg,心前区无隆起,节律整齐,于胸骨左...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活动后心累气促、心前区不适1+月”入院。未孕,既往无浅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口服避孕药及抗凝药病史。入院查体:T 36.8°,P 88次/min,R 20次/min,BP 123/67 mmHg,心前区无隆起,节律整齐,于胸骨左缘4、5肋间闻及舒张期杂音。血D-二聚体 1.74 μg/ml;血浆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率 1.21;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室和右心房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期杂音 右心房 抗凝药 黏液瘤 超声心动图 国际标准化比率 浅静脉血栓 口服避孕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