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理念与创新能力驱动的生态环境观测实验教学探索
1
作者 王琰 郑洪波 +2 位作者 王辉 熊巍 金若菲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4期43-46,共4页
创新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环境专业的神圣使命。该研究提出以实际环境问题为导向、学生兴趣为依托、自主研究为方法及创新能力培养和生态理念构建为目的的野外实验课程建设探索。将习近平生... 创新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环境专业的神圣使命。该研究提出以实际环境问题为导向、学生兴趣为依托、自主研究为方法及创新能力培养和生态理念构建为目的的野外实验课程建设探索。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思政元素融入实验教学,通过自主研究的方式,由学生根据指定研究对象自主选题、自主设计,针对校内外实际水、气、声等环境问题开展自主研究和分组汇报,任课老师点评指导;通过自主研究显著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实践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得到学生良好的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生态文明思想 问题导向 自主研究 实验教学
下载PDF
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6
2
作者 谭峰 张新 《大学教育》 2021年第1期69-71,共3页
课题组以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为例,就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旨在提高环境监测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环境监测问题的能力,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下的现代环境监测人才。
关键词 环境监测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实验室模拟制备环境持久性自由基及其生物毒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溪 张瑛 +3 位作者 孟甜甜 杨瑞新 司小会 周集体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95-2102,共8页
一些表面吸附有机物的颗粒物在不完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但是目前关于这些EPFRs的水生生物毒性的报道还很有限.为了更好地了解EPFR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采用邻苯二酚-二氧化硅(CT-SiO_2)模拟体系在限氧条件... 一些表面吸附有机物的颗粒物在不完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但是目前关于这些EPFRs的水生生物毒性的报道还很有限.为了更好地了解EPFR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采用邻苯二酚-二氧化硅(CT-SiO_2)模拟体系在限氧条件下制备EPFRs,考察金属离子(Fe、Cu、Ni、Zn)及其氧化物、热解温度和CT/SiO_2质量比对颗粒物表面EPFRs生成的影响,并对EPFRs悬浮液中·OH的产生以及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进行了测定.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对制备的EPFRs进行表征的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能够促进EPFRs的生成,而金属离子则恰好相反;热解温度以及CT/SiO_2质量比是EPFRs的生成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对CT-SiO_2热解体系中EPFRs的生成浓度和类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EPFRs的生成浓度在热解温度为400℃且CT/SiO_2质量比为0.032时,达到最高值5.04×10^(15)spins·g^(-1).本研究所制备的EPFRs在环境空气中的半衰期,能够达到18—80 d,这可能是因为其与颗粒物的结合增加了其稳定性;发光细菌(P.phosphoreum T3spp.)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含有EPFRs的颗粒物对发光细菌的发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发光抑制率与EPFRs浓度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并推测可能与EPFRs悬浮液中活性氧物种(ROS)的产生有关.该结果为研究EPFRs在环境过程中的形成因素及其生物毒性提供了基础,为研究EPFRs的潜在环境风险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 影响因素 半衰期 发光细菌 水生生物毒性
原文传递
生态工业园规划方法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1
4
作者 项学敏 杨巧玲 +1 位作者 周集体 王刃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101,共7页
文章在对生态工业园概念、内涵和特征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园区规划的原则,研究讨论了国内外生态工业园规划的角度和方法,将生态工业园的规划方法划分为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两大类,并详细论述了从面向对象的角度出发,解决园区建设中水网、... 文章在对生态工业园概念、内涵和特征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园区规划的原则,研究讨论了国内外生态工业园规划的角度和方法,将生态工业园的规划方法划分为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两大类,并详细论述了从面向对象的角度出发,解决园区建设中水网、交通道路网、景观生态网布局,生物多样性保护,能量和水集成,主产品和废物代谢,污染控制等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规划方法 面向对象 面向过程
下载PDF
化工生态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郁 刘素玲 +3 位作者 张树深 张芸 程磊 王焕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6-90,共5页
化学工业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高,对环境的负效应大,因此有必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化学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对可持续发展评价现有研究结果的总结,根据化工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建立了包括园... 化学工业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高,对环境的负效应大,因此有必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化学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对可持续发展评价现有研究结果的总结,根据化工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建立了包括园区发展现状、发展协调度及发展潜力的生态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经济、环境、生态、技术及意识等方面,并给出了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为客观分析评价化工生态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正确的系统管理调控措施和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生态工业园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评价
下载PDF
钢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的设计与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芸 游春 +2 位作者 张树深 刘素玲 张敬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77,79,共5页
基于生态工业技术构建了"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该产业链的特点是:产业链一端输入的是园区的废物,另一端输出的产品用来处理园区(或区域)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提高废品资源化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双重作用。利用循环经济和生态学... 基于生态工业技术构建了"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该产业链的特点是:产业链一端输入的是园区的废物,另一端输出的产品用来处理园区(或区域)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提高废品资源化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双重作用。利用循环经济和生态学原理,构建了包含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以及"以废治废"产业链的钢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并对"以废治废"产业链引入前后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可以有效提高钢铁工业园区的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园 以废治废 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 生态工业技术
下载PDF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 被引量:14
7
作者 谭峰 张新 张瑛 《大学教育》 2016年第11期-,共2页
分析了目前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就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体系改革、环境监测实验与专业实习、创新实验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旨在提高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的质... 分析了目前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就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体系改革、环境监测实验与专业实习、创新实验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旨在提高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能力培养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下载PDF
生态工业园网络式空间体系规划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巧玲 项学敏 +2 位作者 周集体 王刃 吴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2-85,共4页
结合生态工业园空间环境特点,从垂直生态过程角度对园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划分,建立了园区土地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框架;提出构建园区空间体系的方法——三网络策略(S3N),并分析园区三网络的构成要素,建立了2种布局模式——分散组团模式... 结合生态工业园空间环境特点,从垂直生态过程角度对园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划分,建立了园区土地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框架;提出构建园区空间体系的方法——三网络策略(S3N),并分析园区三网络的构成要素,建立了2种布局模式——分散组团模式和圈层拓展模式;归纳出网络式空间体系的设计参数、影响因素及设计依据,最后用图解法说明网络式空间体系构建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网络策略 网络式空间体系 生态工业园 规划
下载PDF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9
作者 吕红 周杨 王奕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8期391-392,共2页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课程之一,伴随着环境污染现状的变化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其现有的实验内容已经难以满足其对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支撑,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环境复合污染问题的能力。结合相关学科...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课程之一,伴随着环境污染现状的变化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其现有的实验内容已经难以满足其对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支撑,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环境复合污染问题的能力。结合相关学科的发展,在科研成果以及教学条件的支撑下,对其实验内容进行改革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内容 改革 实践
下载PDF
采用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吸光性环境介质对多环芳烃光降解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邵建平 陈景文 +1 位作者 谢晴 张思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46-1252,共7页
多环芳烃(PAHs)在环境中的光降解动力学受环境介质吸光组分的影响.为揭示介质吸光组分对PAHs光降解影响的内在机制,以吸光很弱的甲醇和吸光较强的丙酮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模拟环境介质,考察不同吸光性溶剂介质对3种PAHs(菲、芘和苯并[a... 多环芳烃(PAHs)在环境中的光降解动力学受环境介质吸光组分的影响.为揭示介质吸光组分对PAHs光降解影响的内在机制,以吸光很弱的甲醇和吸光较强的丙酮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模拟环境介质,考察不同吸光性溶剂介质对3种PAHs(菲、芘和苯并[a]芘)光解的影响;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分析了溶剂分子光敏化能量/电子转移反应对PAHs光解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激发态的丙酮分子抑制了菲和芘的光解,而加快了苯并[a]芘的光解;激发态的DMSO分子抑制了菲的光解,促进了芘和苯并[a]芘的光解.过滤掉DMSO所吸收的部分光谱频段后,PAHs在DMSO中的光解速率与甲醇中的接近.DFT计算表明,激发态的丙酮或DMSO主要作为电子受体与PAHs发生光敏化电子转移反应,是影响PAHs光解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光解 吸光性介质 DFT计算
原文传递
化工生态工业园区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磊 陈郁 +1 位作者 张芸 张树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2-85,共4页
基于生态化化工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全面"绿化"的理念,即对化工生态工业园区工业系统构建生态产业链(内部绿化)及园区环境景观布局(外部绿化)的规划设计。工业系统方面,针对典型的4个化工门类,分别给出了子系统产业... 基于生态化化工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全面"绿化"的理念,即对化工生态工业园区工业系统构建生态产业链(内部绿化)及园区环境景观布局(外部绿化)的规划设计。工业系统方面,针对典型的4个化工门类,分别给出了子系统产业链的构建模型;景观布局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区带式与组团式结合的分区模式。最后把生态学理论和相应的化工园区典型特征结合,总结出规划化工生态工业园区总体步骤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 生态工业园 规划设计 产业链 景观
下载PDF
油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现状与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洪涛 张树深 张岩松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9期271-272,共2页
以中石化中海燃供大连新港油库一期工程建设项目为实例,结合环境监理行业发展现状和油库工程建设的特点,对油库工程建设及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环境监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油库工程建设项目 环境监理 现状 实践 建议
下载PDF
工程纳米颗粒生物负荷量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淑君 李瑞香 +5 位作者 伍天翔 朱朗辰 蒲宇杰 杨静媛 陈景文 李雪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06-3415,共10页
工程纳米颗粒(ENPs)在生物体内的动态浓度即负荷量(BB),是评估ENPs生物积累的基础参数.大多数研究都通过实验手段来测定BB,其过程繁琐复杂.构建BB预测模型成为代替动物实验的有效途径.现有预测模型涵盖的ENPs以及生物种类较少,而且是基... 工程纳米颗粒(ENPs)在生物体内的动态浓度即负荷量(BB),是评估ENPs生物积累的基础参数.大多数研究都通过实验手段来测定BB,其过程繁琐复杂.构建BB预测模型成为代替动物实验的有效途径.现有预测模型涵盖的ENPs以及生物种类较少,而且是基于生物整体的BB数据构建的,很难用于预测关键组织器官的负荷情况.了解ENPs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以及在关键靶器官中的积累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文献挖掘,构建了涵盖17种ENPs以及23种水生生物的BB数据集(n=1303),采用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并结合SHAP方法解析了不同特征对lgBB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要优于线性模型,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模型的效果最佳(R_(adj-train)^(2)=0.971,Q_(test)^(2)=0.909,Q210-CV=0.887).通过模型特征重要性分析,发现ENPs的本征特性(密度、粒径、电负性、分子量)、暴露参数(暴露浓度、暴露时间)、生物种类以及组织器官类型是影响ENPs负荷量的关键因素.其中,密度是影响ENPs负荷量的首要本征特征,负荷量会随着材料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本研究通过增加数据集中生物种类,扩大了模型应用域,实现特定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下ENPs负荷量的预测,并将预测结果精准到组织器官水平(脑、脾脏、肌肉等),为ENPs生物积累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纳米颗粒 生物积累 负荷量 组织器官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新疆伊犁全新规划生态农业园区产业链环境评价研究
14
作者 许玉荣 邵帅 +3 位作者 张芸 高秋凤 徐晓晨 靳文尧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431,共8页
发展生态农业园区有助于减少农业废弃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政府强调农业废弃物多层次利用,尽可能延链、补链、壮链、优链。然而,上述策略是否环境友好值得考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 发展生态农业园区有助于减少农业废弃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政府强调农业废弃物多层次利用,尽可能延链、补链、壮链、优链。然而,上述策略是否环境友好值得考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以新疆伊犁全新规划生态农业园区产业链为例,构建了8种情景,从环境角度探讨各情景环境负荷。结果表明:从资源消耗和物质消耗角度来看,产业链延伸能够提高资源和物质利用率;但是,从对大气和水资源的影响、毒性效应的角度来看,产业链延伸并未带来环境效益;此外,根据LCA贡献效应,不同指标下最优情景不同。本研究可以为生态农业园区从生命周期角度设计新的产业链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规划产业链 产业生态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产业链延伸
原文传递
化工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探讨——以大连松木岛化工园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磊 王宁 陈郁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0期146-147,150,共3页
指出了化学工业适宜于建设化工生态园以满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对改变化工产业高污染、高能耗等现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大连松木岛化工园区的实例,阐述了化工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原则、理念和思想方法,着重对园区不同阶段的产... 指出了化学工业适宜于建设化工生态园以满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对改变化工产业高污染、高能耗等现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大连松木岛化工园区的实例,阐述了化工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原则、理念和思想方法,着重对园区不同阶段的产业链进行了规划设计,并简要提出了园区的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 生态工业园 规划设计
下载PDF
荧光指纹溯源技术在北方某工业园区的应用
16
作者 刘梦轩 张捍民 +3 位作者 刘嘉玮 刘芳 郑鹏凯 孙风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5-50,共6页
荧光指纹溯源技术基于水质荧光图谱的指纹特异性,即三维荧光图谱中荧光峰的位置与相对强度随污水中荧光污染物种类与浓度的不同而变化,以此进行水质污染源的判别。以北方D市S工业园区及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各企业污水对应其独特的三... 荧光指纹溯源技术基于水质荧光图谱的指纹特异性,即三维荧光图谱中荧光峰的位置与相对强度随污水中荧光污染物种类与浓度的不同而变化,以此进行水质污染源的判别。以北方D市S工业园区及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各企业污水对应其独特的三维荧光图谱,利用这种显著差异性,以荧光峰作为荧光指纹指标,确立各企业污水的特异性荧光峰及强度阈值,构建荧光指纹数据库,结合LabVIEW溯源系统,实现污染源回溯自动化。荧光指纹溯源技术能够从源头上发现污染问题,有效提升水质监管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指纹 溯源 三维荧光 工业园区 污水处理厂
原文传递
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水环境光化学转化:pH值及溶解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17
作者 尉小旋 陈景文 +4 位作者 王如冰 郭芳婕 曾宇飞 李雨昕 吴英格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8-454,共7页
在模拟日光照射下,考察了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纯水和天然水中的光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光降解随p H增加(p H=4—10)先增快后减慢,两种抗生素以两性离子形态存在时光解最快.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天然水中的光降解显... 在模拟日光照射下,考察了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纯水和天然水中的光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光降解随p H增加(p H=4—10)先增快后减慢,两种抗生素以两性离子形态存在时光解最快.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天然水中的光降解显著慢于其在相似p H条件下(p H=8)纯水中的光降解,天然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对两种抗生素的光降解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以Suwannee河富里酸为例,研究了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影响机制,发现淡水中高浓度的DOM主要通过竞争光吸收抑制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光解,而海水中低浓度的DOM可以通过淬灭活性物种抑制两种抗生素的光解.天然水中的金属阳离子(Ca2+和Fe3+)和NO-3分别通过配位作用和光致生成·OH影响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降解.由此可见,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天然水中的光化学行为依赖于水体p H值和溶解性物质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 光解 PH值 溶解性物质
原文传递
基于主导生态功能与生态退化程度的生态修复分区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田美荣 高吉喜 +2 位作者 宋国宝 邹长新 郑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4,共8页
生态修复分区是科学高效地开展生态修复的前提,以科尔沁沙地源头巴林右旗为例,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分区思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手段,在主导生态功能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 生态修复分区是科学高效地开展生态修复的前提,以科尔沁沙地源头巴林右旗为例,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分区思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手段,在主导生态功能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生态退化程度,并根据区域气候特征、地势地貌和植被类型,划定不同等级的生态修复分区空间分布。一级分区按照立地条件即考虑地形地貌和植被覆被类型划定,是区域环境主导生态类型的组合;二级分区按照主导生态功能即水源涵养功能、防风固沙功能、土壤保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划定,是中尺度下区域环境主导生态功能类型的组合;三级分区按照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划定,以此划分修复难易型小区,即生态修复预防小区、生态修复调控小区和生态修复重点小区。将巴林右旗共划分为3个一级区、7个二级区和29个三级区,既体现了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异规律,又使得恢复具有针对性,为制定植被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等不同调控措施和生态修复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生态退化 分区 巴林右旗
下载PDF
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与评价 被引量:26
19
作者 林倩 张树深 刘素玲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6,共6页
综合考虑生态系统健康标准及河口湿地的生态特征,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压力、环境状态以及生物响应3方面构建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突变级数法,对1996年和2000年辽河口湿地生态... 综合考虑生态系统健康标准及河口湿地的生态特征,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压力、环境状态以及生物响应3方面构建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突变级数法,对1996年和2000年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度为0.979 1,2000年则降至0.961 8,即由健康状态转为亚健康状态,其主要原因为水资源不足和石油类污染加剧。应加强对辽河口湿地区域石油开采的管理,并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保障湿地生态用水,促进辽河口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口湿地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突变理论 PSR模型
下载PDF
基于AHP和熵权的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20
20
作者 邵磊 陈郁 张树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5-138,共4页
提高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分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可以对下一步合理分配有限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对风险源进行分级实时监控提供有力依据。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进行风... 提高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分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可以对下一步合理分配有限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对风险源进行分级实时监控提供有力依据。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该方法首先通过构造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得到主观权值;再利用熵权法对主观权值进行修正,得到综合权值;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的风险等级。采用熵权来调整主观赋权法给出的权重系数,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合理。运用此法对大连市T化学有限公司30 t液氯储罐、X化工厂8 t液氯储罐和S化工厂200 t液氨储罐3个潜在跨界大气环境风险源以瞬时爆炸事故排放情形进行风险评价,确定了其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风险源 跨界污染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