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2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钢管混凝土混合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
作者
袁辉辉
程军
+3 位作者
吴庆雄
杜雨鸿
陈宝春
吴祎贤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7-180,共14页
钢管混凝土(CFST)混合柱是在柱底一定高度内采用钢筋混凝土(RC)腹板、其余节段采用空钢管缀杆连接CFST柱肢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为研究CFST混合柱的抗震性能,以RC腹板高度系数(腹板高度与柱高的比值)和柱肢纵向间距为参数,进行了6个CFS...
钢管混凝土(CFST)混合柱是在柱底一定高度内采用钢筋混凝土(RC)腹板、其余节段采用空钢管缀杆连接CFST柱肢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为研究CFST混合柱的抗震性能,以RC腹板高度系数(腹板高度与柱高的比值)和柱肢纵向间距为参数,进行了6个CFST混合柱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CFST混合柱的抗震性能良好,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呈饱满梭形,主要破坏形式表现为格构段的剪切型破坏、柱肢塑性铰区域钢管的局部鼓曲变形以及RC腹板顶部刚度过渡段混凝土开裂、剥落;当RC腹板高度系数从0.0变化到0.3时,CFST混合柱的塑性铰区域由柱底截面上移至RC腹板顶部,试件弹性刚度和水平峰值荷载分别增大了约53%和31%,极限位移延性系数略微提高了约5%;而当RC腹板高度系数从0.3变化至0.7时,CFST混合柱的塑性铰区域均出现在RC腹板顶部,试件弹性刚度和水平峰值荷载显著增大,分别增加了约172%和98%,相同位移下的累积滞回耗能也明显增加,但极限位移延性系数减少了约16%;当柱肢纵向间距从650 mm减小至250 mm,柱肢塑性铰区域由RC腹板顶部转移至柱底截面,且结构的破坏形态逐渐转变为整体失稳破坏,弹性刚度和水平峰值荷载分别减小了约67%和47%。根据结构受力特点,提出了CFST混合柱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混合柱
拟静力试验
腹板高度系数
柱肢纵向间距
抗震性能
水平承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字梁组合刚构桥墩梁节点传力机理与设计方法
2
作者
黄育凡
陈凌杰
+1 位作者
吴庆雄
林飞鸿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9,共13页
工字梁组合刚构桥墩梁节点受力复杂,墩梁节点传力机理与荷载分配规律尚不明确,且缺乏相应的墩梁节点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工字梁组合刚构桥墩梁节点试验结果,采用验证后的实体有限元计算模型,根据墩梁节点各部件在桥墩轴力、弯矩、剪力单...
工字梁组合刚构桥墩梁节点受力复杂,墩梁节点传力机理与荷载分配规律尚不明确,且缺乏相应的墩梁节点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工字梁组合刚构桥墩梁节点试验结果,采用验证后的实体有限元计算模型,根据墩梁节点各部件在桥墩轴力、弯矩、剪力单独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分析墩梁节点的传力机理和荷载承担占比,建立各部件的设计计算方法,并开展工字梁组合刚构桥试设计.结果表明:墩梁节点的轴力和弯矩传递机理和路径接近,剪力传递机理有所区别;纵梁与横梁各承担45%~55%荷载传递,轴压力和轴拉力作用下纵梁传力路径及荷载承担占比有所变化,直接由纵梁传递的荷载主要通过纵梁下翼缘传递,传递至横梁的荷载主要由横梁腹板栓钉承担.纵梁设计应考虑桥墩截面附加应力,横梁按照简支梁均布荷载受力模式计算,横梁腹板连接件设计按承担所有传递至横梁的荷载计算,纵梁腹板栓钉及下翼缘栓钉按照构造要求配置.试设计桥梁墩梁节点验算满足要求,有限元分析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建立的墩梁节点设计方法可适用于工字梁组合刚构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桥梁
节点
有限元分析
传力机理
计算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机器视觉的钢结构焊缝疲劳开裂检测系统开发研究
3
作者
唐瑜
吴庆雄
+2 位作者
许永吉
黄宛昆
王渠
《福建建筑》
2022年第9期55-59,91,共6页
在钢节点疲劳试验过程中,人工检测必须中止加载,才能对裂缝进行测量,且不易及时准确预知疲劳裂缝。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钢节点疲劳裂缝检测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图像采集软件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系统三部分。在图像采集过程中...
在钢节点疲劳试验过程中,人工检测必须中止加载,才能对裂缝进行测量,且不易及时准确预知疲劳裂缝。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钢节点疲劳裂缝检测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图像采集软件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系统三部分。在图像采集过程中,采用自主研发的FJIMS-FV6M20裂缝监测仪进行裂缝检测,并利用裂缝角度修正和图像标定提高裂缝几何尺寸的检测精度。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基于LabVIEW程序开发开台,通过引入灰度处理、非线性滤波和阈值划分等措施,利用形状侦测获取裂缝的几何尺寸。基于某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疲劳性能足尺模型试验,通过与人工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开发裂缝检测系统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圆形钢管的焊缝开裂测量,必须考虑焊缝形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检测
钢节点
焊缝
疲劳试验
裂缝监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3D打印的连续梁桥V形结构光弹性模型试验研究
4
作者
陈康明
吴庆雄
+1 位作者
王渠
郭新泽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1年第3期234-240,共7页
针对传统光弹性试验模型制作方法存在的制作周期较长、精确度低以及人工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作精确光弹性试验模型的新方法。通过光弹性模型试验加载及应力冻结法得到了清晰的等差条纹图像,运用光弹性原理测定了...
针对传统光弹性试验模型制作方法存在的制作周期较长、精确度低以及人工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作精确光弹性试验模型的新方法。通过光弹性模型试验加载及应力冻结法得到了清晰的等差条纹图像,运用光弹性原理测定了模型应力,并与实体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V形结构各主要构件的应力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取代原有机械加工制作的木制模型,能够有效改善传统光弹性模型制作技术的缺点,在够提高光弹性模型质量的同时能使模型制作成本降低1/2,制作周期缩短2/3;光弹性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较吻合,相互验证了二者的正确性与合理性;V形结构总体受力性能合理,安全储备较大,上下弦杆交汇处由于刚度变化较大,应力集中较明显,建议加强该处配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结构
3D打印技术
光弹性模型试验
数值分析
受力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预应力CFRP平板式锚具优化设计与应用
5
作者
王渠
吴庆雄
+2 位作者
陈康明
黄育凡
黄锦涛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针对平板式锚具存在需在混凝土表面开槽、有效行程短、不可重复利用等问题,开展了平板式锚具优化设计与应用研究,提出了一种无须在结构基面设置扣槽,占用空间小、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板有效利用长度更长,轻质高强、可重复利用的预应力C...
针对平板式锚具存在需在混凝土表面开槽、有效行程短、不可重复利用等问题,开展了平板式锚具优化设计与应用研究,提出了一种无须在结构基面设置扣槽,占用空间小、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板有效利用长度更长,轻质高强、可重复利用的预应力CFRP平板式锚具。有限元分析表明:在计算荷载作用下,锚具性能满足预应力CFRP加固需要,锚固支座、锚板和锚栓最大应力值分别为133、76、94 MPa,总体应力分布均匀,均小于其屈服强度,最大变形值为0.056、0.024、0.028 mm,保证锚具不先于结构破坏。随着锚栓直径与锚板厚度增大,锚具内部应力与变形均有所改善,其中锚栓直径变化对锚栓与锚板接触部分受力影响较大;锚板厚度对混凝土表面与锚栓接触部分受力影响较大,故建议锚栓直径为18 mm,锚板厚度为20 mm。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锚具使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CFRP板
平板式锚具
优化设计
数值分析
实桥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高墩塑性铰长度计算方法
6
作者
袁辉辉
程军
+3 位作者
蔡丁锡
吴庆雄
詹远辉
袁朝阳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6,共10页
针对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尚未明确给出钢筋混凝土(RC)薄壁空心高墩塑性铰长度计算方法的问题,首先收集整理了既有RC桥墩塑性铰长度计算方法以及试验数据,分析影响塑性铰计算长度的主要因素;同时对实际桥梁工程采用的RC薄壁空心墩构造...
针对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尚未明确给出钢筋混凝土(RC)薄壁空心高墩塑性铰长度计算方法的问题,首先收集整理了既有RC桥墩塑性铰长度计算方法以及试验数据,分析影响塑性铰计算长度的主要因素;同时对实际桥梁工程采用的RC薄壁空心墩构造参数进行统计归纳.在验证有限元建模方法准确性后,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高度为40~120 m的8种典型RC薄壁空心高墩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开展非线性推覆分析,得到不同高度桥墩的等效塑性铰长度.最后讨论不同塑性铰长度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发现Eurocode 8规范的计算公式精度最高,可用于计算RC薄壁空心高墩的塑性铰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铰长度
连续刚构桥
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高墩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界面焊接环向钢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抗剪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程军
许志坤
+1 位作者
吴庆雄
袁辉辉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2-149,共8页
为研究界面焊接环向钢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抗剪性能,以环向钢筋的布置间距和直径为研究参数,对6根叠合柱试件进行了横向剪切静力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各参数对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荷载-跨中挠度曲线以及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
为研究界面焊接环向钢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抗剪性能,以环向钢筋的布置间距和直径为研究参数,对6根叠合柱试件进行了横向剪切静力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各参数对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荷载-跨中挠度曲线以及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界面环向钢筋布置方案不同的叠合柱试件破坏形态基本相同,均发生斜压破坏;试件的受力过程可划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强化阶段和破坏阶段四个阶段;随着界面环向钢筋布置间距的减小,试件的抗剪承载力提高显著,最大增幅达22%;增大界面环向钢筋的直径可提高试件的抗剪承载力,但作用效果有限,最大增幅仅为6.1%。通过试验数据对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阶段有限元模型的应力状态,明确了此类叠合柱的受剪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界面环向钢筋
抗剪性能
试验研究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拟动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
15
8
作者
袁辉辉
吴庆雄
+1 位作者
陈宝春
蔡慧雄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7-78,共12页
在平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拟静力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2个1∶8缩尺模型的拟动力试验,分别采用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地震动时程记录作为输入地震波,研究在不同强度地震和主余震作用下此类结构的变形、强度、刚...
在平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拟静力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2个1∶8缩尺模型的拟动力试验,分别采用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地震动时程记录作为输入地震波,研究在不同强度地震和主余震作用下此类结构的变形、强度、刚度、耗能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平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8度多遇、基本、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在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肢发生屈服,结构进入弹塑性工作状态;随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加,柱底钢管应变急剧增加,柱顶最大响应位移非线性增长;直至试验加载结束,柱肢底部塑性铰区域未形成屈服环,结构无明显破坏。主余震作用加剧了结构的累积损伤,结构的刚度退化现象比较明显,在经历1次9度罕遇主震和2次同等强度的余震作用后,结构弹性阶段刚度相比初始弹性刚度减小约50.0%,最大位移增大约41%。通过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各地震工况下的强度与变形的验算,进一步表明此类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储备和良好的变形能力,在经历多次强震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承载能力,在我国高烈度地区的桥梁工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格构柱
平缀管
拟动力试验
主余震
抗震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空心板桥试验研究
被引量:
8
9
作者
王渠
吴庆雄
+1 位作者
黄宛昆
陈康明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9年第3期247-252,共6页
以装配式简支空心板桥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制作了1跨8m足尺模型,开展车辆荷载作用下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空心板桥受力特点和破坏模式试验研究,验证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空心板桥的破...
以装配式简支空心板桥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制作了1跨8m足尺模型,开展车辆荷载作用下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空心板桥受力特点和破坏模式试验研究,验证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空心板桥的破坏可分为4个主要阶段,包括弹性工作阶段、裂缝开展阶段、结构胶失效阶段和空心板塑性阶段;由于空心板跨径小、抗弯刚度大,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空心板的破坏形式为强度破坏,达到破坏荷载时,碳纤维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结构胶失效;与未加固的空心板相比,空心板开裂荷载提高167%、挠度减小32%,加固后空心板原有的裂缝宽度减小了31%。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空心板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均得到提高,且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可闭合空心板底部已产生的裂缝。因此,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空心板桥是有效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板桥
预应力碳纤维板
加固
足尺模型试验
破坏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超高墩设计与静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
17
10
作者
吴庆雄
佘智敏
+1 位作者
袁辉辉
黄育凡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89,共6页
为了解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超高墩的设计理念和结构静力性能,以金阳河特大桥为背景,分析该类桥墩各部分作用和受力特性,并开展静力性能研究。该类桥墩内部的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为主要受力结构,并作为外包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劲性骨架;各柱肢...
为了解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超高墩的设计理念和结构静力性能,以金阳河特大桥为背景,分析该类桥墩各部分作用和受力特性,并开展静力性能研究。该类桥墩内部的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为主要受力结构,并作为外包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劲性骨架;各柱肢钢管外包薄层钢筋混凝土以提高桥墩承载力;连接各柱肢的钢筋混凝土腹板参与抗剪。采用MIDAS Civil软件分析对比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超高墩和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超高墩的静力性能。结果表明:最大悬臂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超高墩的一阶弹性稳定系数大于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超高墩;从墩顶向墩底分段增大钢管管径和壁厚,可使钢管和外包混凝土应力沿墩高方向不变;外包混凝土应力远小于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超高墩,可采用较薄的低强度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超高墩
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墩
结构设计
静力性能
有限元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墩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11
作者
袁辉辉
佘智敏
+2 位作者
吴庆雄
黄育凡
陈康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0-213,共14页
以腊八斤特大桥11号主墩为原型,进行几何缩尺比例为1∶9.43的钢管混凝土(CFST)箱形叠合墩模型振动台试验,并结合空间杆系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开展强震作用下CFST箱形叠合墩的地震响应特性和地震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E2设计地震动作用下...
以腊八斤特大桥11号主墩为原型,进行几何缩尺比例为1∶9.43的钢管混凝土(CFST)箱形叠合墩模型振动台试验,并结合空间杆系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开展强震作用下CFST箱形叠合墩的地震响应特性和地震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E2设计地震动作用下,缩尺模型和原型桥墩墩底塑性铰截面大部分处于受压状态,墩身表面未发现裂缝,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地震动特性对CFST箱形叠合墩的地震响应有显著影响,9条经典地震波(PGA=0.05 g)中,Wenchuan-NS地震波作用下墩顶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均达到最大,分别为最小地震响应工况的1.8倍和5.4倍;随着Wenchuan-NS地震波强度按照0.05 g的增量逐级增大,墩顶加速度响应和墩顶位移响应基本呈线性增加,且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基本保持在6左右;采用基于纤维梁柱单元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开展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可知,PGA=0.30 g时墩底潜在塑性铰区域外包混凝土受拉侧发生开裂,在PGA=0.75 g时受拉侧钢管开始屈服;与单向地震作用相比,双向地震作用下墩顶位移响应峰值增大约6%,墩底截面最大内力响应增大约4%,说明双向地震同时作用对CFST箱形叠合墩地震响应的影响较小,在进行CFST箱形叠合墩的地震反应分析时,可沿顺桥向和横桥向分别输入水平地震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墩
振动台试验
地震动特性
非线性地震响应
破坏机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减振阻尼器的斜拉索索力测定方法
被引量:
6
12
作者
黄宛昆
吴庆雄
陈宝春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6-424,共9页
为了准确地计算斜拉索索力值,利用数值法对考虑垂度和弯曲刚度影响的斜拉索运动方程式进行求解,同时还考虑了斜拉索上安装减振阻尼器对斜拉索基频的影响。本文基于整体割线坐标系下同时考虑垂度和弯曲刚度影响的斜拉索面内运动方程式,...
为了准确地计算斜拉索索力值,利用数值法对考虑垂度和弯曲刚度影响的斜拉索运动方程式进行求解,同时还考虑了斜拉索上安装减振阻尼器对斜拉索基频的影响。本文基于整体割线坐标系下同时考虑垂度和弯曲刚度影响的斜拉索面内运动方程式,将斜拉索装设的减振阻尼器简化为弹性支撑,并在运动方程式的荷载项中考虑该弹性支撑作用,采用数值法进行离散化处理和求解,确定斜拉索索力。通过对泉州晋江大桥进行索力测量,利用数值法计算得到的索力值与公式法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等效计算索长的差别不超过2%,索力值的偏差不超过5%,验证了提出的考虑减振阻尼器影响的斜拉索索力测定方法的正确性和开发的测试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索力测定
减振阻尼器
数值方法
系统开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管混凝土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
4
13
作者
陈康明
黄汉辉
+1 位作者
吴庆雄
郑樵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4-104,共11页
以钢管混凝土K形(CFST-K)节点为研究对象,进行了7个CFST-K形节点和1个钢管K形(ST-K)节点足尺模型试验和实体有限元分析;分析了现有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适用性;基于管内混凝土约束作用对CFST-K形节点变形形态的影响,提出了CFST-K...
以钢管混凝土K形(CFST-K)节点为研究对象,进行了7个CFST-K形节点和1个钢管K形(ST-K)节点足尺模型试验和实体有限元分析;分析了现有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适用性;基于管内混凝土约束作用对CFST-K形节点变形形态的影响,提出了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缓解系数,并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推导得到考虑管内混凝土约束作用的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结果表明:CFST-K形节点的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均出现在受拉支管与主管相贯焊缝靠近主管侧冠点位置;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与壁厚比呈正相关关系,而径厚比与管径比对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影响较小;CFST-K形和ST-K形节点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分别为3.98和6.08,管内混凝土能使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下降约34.5%。现有CFST-K形和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未能充分考虑管内混凝土约束作用对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且未考虑几何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采用其进行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时精度较低;所提出的考虑管内混凝土约束作用的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可将计算误差由现有计算方法的58.0%降低至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K形节点
应力集中系数
缓解系数
理论推导
计算方法
原文传递
大跨径独塔斜拉桥成桥5年实桥试验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14
作者
黄宛昆
吴庆雄
陈宝春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8年第4期343-348,36,共7页
为了对某大跨径独塔混凝土斜拉桥的实际承载能力和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在2008年和2013年进行了外观检查和荷载试验。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外观检查、斜拉索索力测试和荷载试验,对测试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对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
为了对某大跨径独塔混凝土斜拉桥的实际承载能力和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在2008年和2013年进行了外观检查和荷载试验。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外观检查、斜拉索索力测试和荷载试验,对测试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对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并对桥梁健康状况的变化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海洋气候会造成钢结构腐蚀,海水的潮汐作用会对桥梁下部结构特别是基础和墩台造成明显影响。全桥斜拉索索力值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荷载作用下主梁的挠度规律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实测主梁的挠度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值;应变、挠度和主塔偏位校验系数均满足规范的限值要求。与2008年实测频率相比,2013年大桥的实测频率未发生明显改变;与理论结果相比,实测振型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实测频率略大于理论计算结果,说明荷载试验的理论计算准确,桥梁整体动力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运营阶段
外观检查
索力测试
荷载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斜拉索动位移实时测定方法研究和系统开发
被引量:
2
15
作者
黄宛昆
吴庆雄
陈宝春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3-409,共7页
基于单相机多测点动位移测定技术,建立斜拉索动位移实时测定方法.基于Lab VIEW程序开发平台,编制单相机测定多测点动位移的程序,开发斜拉索动位移实时测定系统.通过与激光位移计进行室内试验比较,验证该测定方法的有效性、多目标测定的...
基于单相机多测点动位移测定技术,建立斜拉索动位移实时测定方法.基于Lab VIEW程序开发平台,编制单相机测定多测点动位移的程序,开发斜拉索动位移实时测定系统.通过与激光位移计进行室内试验比较,验证该测定方法的有效性、多目标测定的实用性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并讨论相机拍摄角度对于测量精度的影响.利用单相机多测点动位移测定系统对泉州晋江大桥的拉索动位移进行实桥测量,验证了该测定方法应用于实桥测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动位移测量
高速相机
多测点
实时测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阵列式布设内栓钉的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足尺模型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16
作者
吴庆雄
郑樵风
+2 位作者
陈康明
中村聖三
吴志添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49,72,共20页
为研究阵列式布设内栓钉的钢管混凝土K型(CFST KS)节点疲劳性能,进行CFST KS节点和不布设内栓钉的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CFST K)足尺模型的疲劳试验和有限元研究,对比分析了2种节点的热点应力分布、疲劳裂纹扩展过程和疲劳破坏模式,研究了...
为研究阵列式布设内栓钉的钢管混凝土K型(CFST KS)节点疲劳性能,进行CFST KS节点和不布设内栓钉的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CFST K)足尺模型的疲劳试验和有限元研究,对比分析了2种节点的热点应力分布、疲劳裂纹扩展过程和疲劳破坏模式,研究了内栓钉布设区域与排布方式对热点应力的影响,采用基于热点应力的S-N曲线探讨疲劳寿命的判定标准与疲劳寿命评价方法。结果表明:CFST KS节点的热点应力宜采用3点外插法计算,最大热点应力位于冠点处;CFST KS节点的疲劳性能演化过程可以分为疲劳裂纹的萌生、扩展和破坏三个阶段,CFST KS节点较CFST K节点在裂纹扩展阶段荷载反复次数更高,在裂纹破坏阶段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更低,由于布设了内栓钉,疲劳裂纹扩展至鞍点附近后不再继续沿着相贯线方向扩展,而往主管环向且与主管轴线呈一定角度发展;建议采用CFST K节点冠点应变峰值变化15%对应的荷载反复次数作为疲劳破坏的判定基准;提出了基于热点应力的CFST K节点疲劳设计S-N曲线,并依据S-N曲线预测在同等热点应力幅下,布设内栓钉可以使CFST K节点的疲劳寿命提高45%;减少支管侧内栓钉的轴向间距和径向间距可以提高节点的疲劳性能,非支管侧的栓钉布置、栓钉的尺寸以及栓钉的轴向布置范围对疲劳性能的影响较小,栓钉的轴向布置范围对栓钉自身的受力状态有所影响;基于CFST KS节点静力与疲劳性能提出了内栓钉的合理布置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
栓钉
疲劳性能试验
热点应力
应力集中系数
疲劳寿命
原文传递
钢-混凝土混合变截面连续梁桥钢箱梁段合理长度研究
被引量:
2
17
作者
陈康明
杨洋
+1 位作者
吴庆雄
罗健平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7-243,共7页
为简便估算恒载作用下钢-混凝土混合变截面连续梁桥的合理钢箱梁段长度,基于现有三弯矩方程推导适用于变截面连续梁的改进三弯矩方程;建立基于改进三弯矩方程的变截面连续梁弯矩简化计算方法,构建不同跨径的变截面钢-混凝土混合标准连...
为简便估算恒载作用下钢-混凝土混合变截面连续梁桥的合理钢箱梁段长度,基于现有三弯矩方程推导适用于变截面连续梁的改进三弯矩方程;建立基于改进三弯矩方程的变截面连续梁弯矩简化计算方法,构建不同跨径的变截面钢-混凝土混合标准连续梁桥,并给出其钢箱梁段合理长度的预估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三弯矩方程的变截面连续梁弯矩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偏差小于10%,可以便捷且准确地计算恒载下变截面连续梁弯矩;预估公式计算得到的钢箱梁段合理长度与实桥使用的钢箱梁段长度之间的误差在12.5%以内,预估公式具有良好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连续梁桥
钢-混凝土混合梁桥
改进三弯矩方程
钢箱梁段合理长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凝土结合段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18
作者
唐瑜
吴庆雄
袁辉辉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47-252,共6页
以某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Midas Civil和ANSYS建立全桥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和钢混凝土结合段的精细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受力性能分析。研究表明:钢-混凝土结合段在最不利荷载组合工况下各组成部分受...
以某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Midas Civil和ANSYS建立全桥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和钢混凝土结合段的精细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受力性能分析。研究表明:钢-混凝土结合段在最不利荷载组合工况下各组成部分受力均衡、变形连续协调;钢-混凝土结合段的钢箱梁应力满足要求,各钢板无屈曲现象发生;钢-混凝土结合段中混凝土箱梁节段在混凝土顶板与隔板结合部及翼缘倒角位置会出现较大的主拉应力,最大可达到4.84 MPa,超过C50混凝土抗拉强度,建议必要时应增加钢筋用量,进一步优化局部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混凝土结合段
有限元
变形
应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模数化安装的节点疲劳性能试验加载装置研究
被引量:
1
19
作者
黄汉辉
吴庆雄
+1 位作者
陈康明
程浩德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0-236,共7页
以T型、 Y型和K型节点为研究对象,统计和对比分析节点疲劳性能试验加载装置的优缺点.结果发现,现有装置难以用一台装置适配不同型式及几何参数节点,且缺少保证节点不受面外弯矩影响的相关装置.为此提出一种可模数化安装的节点疲劳性能...
以T型、 Y型和K型节点为研究对象,统计和对比分析节点疲劳性能试验加载装置的优缺点.结果发现,现有装置难以用一台装置适配不同型式及几何参数节点,且缺少保证节点不受面外弯矩影响的相关装置.为此提出一种可模数化安装的节点疲劳性能试验加载装置.通过与实桥同尺寸的钢管K型节点疲劳性能试验,验证该加载装置能够减小面外弯矩和设备振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且边界条件和施加荷载符合实桥中以轴力为主、弯矩小的受力模式,能真实反映节点疲劳破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
疲劳性能试验
加载装置
模数化安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跨混合连续箱梁桥钢混结合段传力机理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
2
20
作者
袁辉辉
黄珍珍
+1 位作者
吴庆雄
林镇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4-56,共13页
依托福州马尾大桥设计制作了几何缩尺比为1∶3.5的钢混结合段大比例模型,采用精细化实体有限元方法,开展不同设计荷载组合工况下的静力加载分析,以揭示此类新型钢混结合段在大跨混合连续箱梁桥中的传力机理.结果表明:承载能力极限最大...
依托福州马尾大桥设计制作了几何缩尺比为1∶3.5的钢混结合段大比例模型,采用精细化实体有限元方法,开展不同设计荷载组合工况下的静力加载分析,以揭示此类新型钢混结合段在大跨混合连续箱梁桥中的传力机理.结果表明:承载能力极限最大弯矩组合工况下,试验模型混凝土梁段全截面受压,结合面处顶板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23.6 MPa、底板钢板最大拉应力为115.8 MPa,均小于材料的设计强度;加载至1.4倍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工况,钢混结合段试验模型并未出现明显破坏,各关键截面测点的荷载-位移/应变曲线基本呈线性关系,结构始终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表明该钢混结合段的设计具有充足的安全储备;同时钢混结合段沿纵桥向分布的各截面竖向变形没有明显突变,说明该钢混结合段传力平顺,可保证主梁刚度从混凝土箱梁段到钢箱梁段的平稳过渡.相关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此类混合连续箱梁桥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合连续箱梁桥
钢混结合段
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传力机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管混凝土混合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
作者
袁辉辉
程军
吴庆雄
杜雨鸿
陈宝春
吴祎贤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厦门市市政
工程
设计院有限公司
福建
诚铄建设
工程
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7-180,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169)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H6021)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019)。
文摘
钢管混凝土(CFST)混合柱是在柱底一定高度内采用钢筋混凝土(RC)腹板、其余节段采用空钢管缀杆连接CFST柱肢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为研究CFST混合柱的抗震性能,以RC腹板高度系数(腹板高度与柱高的比值)和柱肢纵向间距为参数,进行了6个CFST混合柱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CFST混合柱的抗震性能良好,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呈饱满梭形,主要破坏形式表现为格构段的剪切型破坏、柱肢塑性铰区域钢管的局部鼓曲变形以及RC腹板顶部刚度过渡段混凝土开裂、剥落;当RC腹板高度系数从0.0变化到0.3时,CFST混合柱的塑性铰区域由柱底截面上移至RC腹板顶部,试件弹性刚度和水平峰值荷载分别增大了约53%和31%,极限位移延性系数略微提高了约5%;而当RC腹板高度系数从0.3变化至0.7时,CFST混合柱的塑性铰区域均出现在RC腹板顶部,试件弹性刚度和水平峰值荷载显著增大,分别增加了约172%和98%,相同位移下的累积滞回耗能也明显增加,但极限位移延性系数减少了约16%;当柱肢纵向间距从650 mm减小至250 mm,柱肢塑性铰区域由RC腹板顶部转移至柱底截面,且结构的破坏形态逐渐转变为整体失稳破坏,弹性刚度和水平峰值荷载分别减小了约67%和47%。根据结构受力特点,提出了CFST混合柱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混合柱
拟静力试验
腹板高度系数
柱肢纵向间距
抗震性能
水平承载力
Keywords
CFST hybrid column
quasi-static test
coefficient of web height
longitudinal spacing of column limbs
seismic performance
horizontal bearing capacity
分类号
TU398.9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字梁组合刚构桥墩梁节点传力机理与设计方法
2
作者
黄育凡
陈凌杰
吴庆雄
林飞鸿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08125)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J01093)。
文摘
工字梁组合刚构桥墩梁节点受力复杂,墩梁节点传力机理与荷载分配规律尚不明确,且缺乏相应的墩梁节点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工字梁组合刚构桥墩梁节点试验结果,采用验证后的实体有限元计算模型,根据墩梁节点各部件在桥墩轴力、弯矩、剪力单独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分析墩梁节点的传力机理和荷载承担占比,建立各部件的设计计算方法,并开展工字梁组合刚构桥试设计.结果表明:墩梁节点的轴力和弯矩传递机理和路径接近,剪力传递机理有所区别;纵梁与横梁各承担45%~55%荷载传递,轴压力和轴拉力作用下纵梁传力路径及荷载承担占比有所变化,直接由纵梁传递的荷载主要通过纵梁下翼缘传递,传递至横梁的荷载主要由横梁腹板栓钉承担.纵梁设计应考虑桥墩截面附加应力,横梁按照简支梁均布荷载受力模式计算,横梁腹板连接件设计按承担所有传递至横梁的荷载计算,纵梁腹板栓钉及下翼缘栓钉按照构造要求配置.试设计桥梁墩梁节点验算满足要求,有限元分析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建立的墩梁节点设计方法可适用于工字梁组合刚构桥设计.
关键词
组合桥梁
节点
有限元分析
传力机理
计算方法
Keywords
composite bridges
joint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alculation method
分类号
U443.3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机器视觉的钢结构焊缝疲劳开裂检测系统开发研究
3
作者
唐瑜
吴庆雄
许永吉
黄宛昆
王渠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福建省
智能养护
工程
有限公司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福建建筑》
2022年第9期55-59,91,共6页
基金
福州市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20-PT-140)
福建省自然基金项目(2019J01060166)。
文摘
在钢节点疲劳试验过程中,人工检测必须中止加载,才能对裂缝进行测量,且不易及时准确预知疲劳裂缝。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钢节点疲劳裂缝检测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图像采集软件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系统三部分。在图像采集过程中,采用自主研发的FJIMS-FV6M20裂缝监测仪进行裂缝检测,并利用裂缝角度修正和图像标定提高裂缝几何尺寸的检测精度。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基于LabVIEW程序开发开台,通过引入灰度处理、非线性滤波和阈值划分等措施,利用形状侦测获取裂缝的几何尺寸。基于某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疲劳性能足尺模型试验,通过与人工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开发裂缝检测系统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圆形钢管的焊缝开裂测量,必须考虑焊缝形状的影响。
关键词
非接触检测
钢节点
焊缝
疲劳试验
裂缝监测
Keywords
Non-contact detection
Steel joint
Weld joint
Fatigue experiment
Crack measuring
分类号
U445.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3D打印的连续梁桥V形结构光弹性模型试验研究
4
作者
陈康明
吴庆雄
王渠
郭新泽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1年第3期234-24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8137)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资助项目(2019J06009)
福州市科技局产学研项目(2020-GX-27)。
文摘
针对传统光弹性试验模型制作方法存在的制作周期较长、精确度低以及人工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作精确光弹性试验模型的新方法。通过光弹性模型试验加载及应力冻结法得到了清晰的等差条纹图像,运用光弹性原理测定了模型应力,并与实体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V形结构各主要构件的应力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取代原有机械加工制作的木制模型,能够有效改善传统光弹性模型制作技术的缺点,在够提高光弹性模型质量的同时能使模型制作成本降低1/2,制作周期缩短2/3;光弹性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较吻合,相互验证了二者的正确性与合理性;V形结构总体受力性能合理,安全储备较大,上下弦杆交汇处由于刚度变化较大,应力集中较明显,建议加强该处配筋。
关键词
V形结构
3D打印技术
光弹性模型试验
数值分析
受力性能
Keywords
V-shaped structure
3D printing technology
Photoelastic model test
Numerical analysis
Mechanical performance
分类号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应力CFRP平板式锚具优化设计与应用
5
作者
王渠
吴庆雄
陈康明
黄育凡
黄锦涛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中国铁塔有限公司莆田市分公司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8137、51808126)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J01093、2019J01236)。
文摘
针对平板式锚具存在需在混凝土表面开槽、有效行程短、不可重复利用等问题,开展了平板式锚具优化设计与应用研究,提出了一种无须在结构基面设置扣槽,占用空间小、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板有效利用长度更长,轻质高强、可重复利用的预应力CFRP平板式锚具。有限元分析表明:在计算荷载作用下,锚具性能满足预应力CFRP加固需要,锚固支座、锚板和锚栓最大应力值分别为133、76、94 MPa,总体应力分布均匀,均小于其屈服强度,最大变形值为0.056、0.024、0.028 mm,保证锚具不先于结构破坏。随着锚栓直径与锚板厚度增大,锚具内部应力与变形均有所改善,其中锚栓直径变化对锚栓与锚板接触部分受力影响较大;锚板厚度对混凝土表面与锚栓接触部分受力影响较大,故建议锚栓直径为18 mm,锚板厚度为20 mm。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锚具使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预应力CFRP板
平板式锚具
优化设计
数值分析
实桥应用
Keywords
prestressed CFRP
plate anchorage
optimization design
numerical analysis
real bridge application
分类号
TU3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高墩塑性铰长度计算方法
6
作者
袁辉辉
程军
蔡丁锡
吴庆雄
詹远辉
袁朝阳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州海峡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8169)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H6021)
福建省交通科技项目(202211)。
文摘
针对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尚未明确给出钢筋混凝土(RC)薄壁空心高墩塑性铰长度计算方法的问题,首先收集整理了既有RC桥墩塑性铰长度计算方法以及试验数据,分析影响塑性铰计算长度的主要因素;同时对实际桥梁工程采用的RC薄壁空心墩构造参数进行统计归纳.在验证有限元建模方法准确性后,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高度为40~120 m的8种典型RC薄壁空心高墩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开展非线性推覆分析,得到不同高度桥墩的等效塑性铰长度.最后讨论不同塑性铰长度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发现Eurocode 8规范的计算公式精度最高,可用于计算RC薄壁空心高墩的塑性铰长度.
关键词
塑性铰长度
连续刚构桥
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高墩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plastic hinge length
continuous rigid bridges
reinforced concrete high piers with thin-walled hollow section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TU442.54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界面焊接环向钢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抗剪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程军
许志坤
吴庆雄
袁辉辉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2-14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169)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H6021)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211)。
文摘
为研究界面焊接环向钢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抗剪性能,以环向钢筋的布置间距和直径为研究参数,对6根叠合柱试件进行了横向剪切静力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各参数对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荷载-跨中挠度曲线以及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界面环向钢筋布置方案不同的叠合柱试件破坏形态基本相同,均发生斜压破坏;试件的受力过程可划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强化阶段和破坏阶段四个阶段;随着界面环向钢筋布置间距的减小,试件的抗剪承载力提高显著,最大增幅达22%;增大界面环向钢筋的直径可提高试件的抗剪承载力,但作用效果有限,最大增幅仅为6.1%。通过试验数据对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阶段有限元模型的应力状态,明确了此类叠合柱的受剪机理。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界面环向钢筋
抗剪性能
试验研究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omposite column
interface annular rebar
shear 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stud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TU398.9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拟动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
15
8
作者
袁辉辉
吴庆雄
陈宝春
蔡慧雄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福建省
交通规划设计院
出处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7-7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104,51678154)
文摘
在平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拟静力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2个1∶8缩尺模型的拟动力试验,分别采用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地震动时程记录作为输入地震波,研究在不同强度地震和主余震作用下此类结构的变形、强度、刚度、耗能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平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8度多遇、基本、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在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肢发生屈服,结构进入弹塑性工作状态;随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加,柱底钢管应变急剧增加,柱顶最大响应位移非线性增长;直至试验加载结束,柱肢底部塑性铰区域未形成屈服环,结构无明显破坏。主余震作用加剧了结构的累积损伤,结构的刚度退化现象比较明显,在经历1次9度罕遇主震和2次同等强度的余震作用后,结构弹性阶段刚度相比初始弹性刚度减小约50.0%,最大位移增大约41%。通过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各地震工况下的强度与变形的验算,进一步表明此类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储备和良好的变形能力,在经历多次强震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承载能力,在我国高烈度地区的桥梁工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格构柱
平缀管
拟动力试验
主余震
抗震性能
Keywords
CFST lattice column
flat lacing tube
pseudo-dynamic test
main-after shock
seism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TU398.9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空心板桥试验研究
被引量:
8
9
作者
王渠
吴庆雄
黄宛昆
陈康明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9年第3期247-25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08126,5167815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J01060166)
福州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GXRC-17041)
文摘
以装配式简支空心板桥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制作了1跨8m足尺模型,开展车辆荷载作用下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空心板桥受力特点和破坏模式试验研究,验证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空心板桥的破坏可分为4个主要阶段,包括弹性工作阶段、裂缝开展阶段、结构胶失效阶段和空心板塑性阶段;由于空心板跨径小、抗弯刚度大,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空心板的破坏形式为强度破坏,达到破坏荷载时,碳纤维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结构胶失效;与未加固的空心板相比,空心板开裂荷载提高167%、挠度减小32%,加固后空心板原有的裂缝宽度减小了31%。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空心板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均得到提高,且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可闭合空心板底部已产生的裂缝。因此,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空心板桥是有效合理的。
关键词
空心板桥
预应力碳纤维板
加固
足尺模型试验
破坏模式
Keywords
hollow slab bridge
prestressed CFRPplate
reinforce
full-scale model test
failuremode
分类号
TU3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超高墩设计与静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
17
10
作者
吴庆雄
佘智敏
袁辉辉
黄育凡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89,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E0130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154,51978169,51608125)~~
文摘
为了解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超高墩的设计理念和结构静力性能,以金阳河特大桥为背景,分析该类桥墩各部分作用和受力特性,并开展静力性能研究。该类桥墩内部的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为主要受力结构,并作为外包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劲性骨架;各柱肢钢管外包薄层钢筋混凝土以提高桥墩承载力;连接各柱肢的钢筋混凝土腹板参与抗剪。采用MIDAS Civil软件分析对比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超高墩和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超高墩的静力性能。结果表明:最大悬臂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超高墩的一阶弹性稳定系数大于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超高墩;从墩顶向墩底分段增大钢管管径和壁厚,可使钢管和外包混凝土应力沿墩高方向不变;外包混凝土应力远小于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超高墩,可采用较薄的低强度混凝土。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超高墩
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墩
结构设计
静力性能
有限元法
Keywords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
high-rise pier
CFST-RC pier with box section
structural design
static performance
finite element method
分类号
U443.2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墩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11
作者
袁辉辉
佘智敏
吴庆雄
黄育凡
陈康明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0-213,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E0130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169)。
文摘
以腊八斤特大桥11号主墩为原型,进行几何缩尺比例为1∶9.43的钢管混凝土(CFST)箱形叠合墩模型振动台试验,并结合空间杆系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开展强震作用下CFST箱形叠合墩的地震响应特性和地震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E2设计地震动作用下,缩尺模型和原型桥墩墩底塑性铰截面大部分处于受压状态,墩身表面未发现裂缝,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地震动特性对CFST箱形叠合墩的地震响应有显著影响,9条经典地震波(PGA=0.05 g)中,Wenchuan-NS地震波作用下墩顶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均达到最大,分别为最小地震响应工况的1.8倍和5.4倍;随着Wenchuan-NS地震波强度按照0.05 g的增量逐级增大,墩顶加速度响应和墩顶位移响应基本呈线性增加,且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基本保持在6左右;采用基于纤维梁柱单元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开展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可知,PGA=0.30 g时墩底潜在塑性铰区域外包混凝土受拉侧发生开裂,在PGA=0.75 g时受拉侧钢管开始屈服;与单向地震作用相比,双向地震作用下墩顶位移响应峰值增大约6%,墩底截面最大内力响应增大约4%,说明双向地震同时作用对CFST箱形叠合墩地震响应的影响较小,在进行CFST箱形叠合墩的地震反应分析时,可沿顺桥向和横桥向分别输入水平地震动。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墩
振动台试验
地震动特性
非线性地震响应
破坏机理
Keywords
CFSTRC-HBS pier
shaking table test
ground motion characteristics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
damage mechanism
分类号
TU398.9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减振阻尼器的斜拉索索力测定方法
被引量:
6
12
作者
黄宛昆
吴庆雄
陈宝春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6-42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815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13-0737)
文摘
为了准确地计算斜拉索索力值,利用数值法对考虑垂度和弯曲刚度影响的斜拉索运动方程式进行求解,同时还考虑了斜拉索上安装减振阻尼器对斜拉索基频的影响。本文基于整体割线坐标系下同时考虑垂度和弯曲刚度影响的斜拉索面内运动方程式,将斜拉索装设的减振阻尼器简化为弹性支撑,并在运动方程式的荷载项中考虑该弹性支撑作用,采用数值法进行离散化处理和求解,确定斜拉索索力。通过对泉州晋江大桥进行索力测量,利用数值法计算得到的索力值与公式法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等效计算索长的差别不超过2%,索力值的偏差不超过5%,验证了提出的考虑减振阻尼器影响的斜拉索索力测定方法的正确性和开发的测试系统的可靠性。
关键词
斜拉索
索力测定
减振阻尼器
数值方法
系统开发
Keywords
stay cable
cable force measurement
damper
numerical method
system exploitation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管混凝土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
4
13
作者
陈康明
黄汉辉
吴庆雄
郑樵风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福州大学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4-104,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E0130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8137)
+1 种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2019J06009)
福州市科技局产学研项目(2020-GX-27)。
文摘
以钢管混凝土K形(CFST-K)节点为研究对象,进行了7个CFST-K形节点和1个钢管K形(ST-K)节点足尺模型试验和实体有限元分析;分析了现有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适用性;基于管内混凝土约束作用对CFST-K形节点变形形态的影响,提出了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缓解系数,并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推导得到考虑管内混凝土约束作用的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结果表明:CFST-K形节点的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均出现在受拉支管与主管相贯焊缝靠近主管侧冠点位置;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与壁厚比呈正相关关系,而径厚比与管径比对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影响较小;CFST-K形和ST-K形节点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分别为3.98和6.08,管内混凝土能使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下降约34.5%。现有CFST-K形和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未能充分考虑管内混凝土约束作用对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且未考虑几何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采用其进行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时精度较低;所提出的考虑管内混凝土约束作用的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可将计算误差由现有计算方法的58.0%降低至19.6%。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K形节点
应力集中系数
缓解系数
理论推导
计算方法
Keywords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K-joint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
relief coefficient
theoretical derivation
calculation method
分类号
U441.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大跨径独塔斜拉桥成桥5年实桥试验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14
作者
黄宛昆
吴庆雄
陈宝春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8年第4期343-348,3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8154)
文摘
为了对某大跨径独塔混凝土斜拉桥的实际承载能力和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在2008年和2013年进行了外观检查和荷载试验。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外观检查、斜拉索索力测试和荷载试验,对测试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对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并对桥梁健康状况的变化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海洋气候会造成钢结构腐蚀,海水的潮汐作用会对桥梁下部结构特别是基础和墩台造成明显影响。全桥斜拉索索力值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荷载作用下主梁的挠度规律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实测主梁的挠度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值;应变、挠度和主塔偏位校验系数均满足规范的限值要求。与2008年实测频率相比,2013年大桥的实测频率未发生明显改变;与理论结果相比,实测振型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实测频率略大于理论计算结果,说明荷载试验的理论计算准确,桥梁整体动力性能良好。
关键词
斜拉桥
运营阶段
外观检查
索力测试
荷载试验
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operation stage
observational inspection
cable force measurement
field test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斜拉索动位移实时测定方法研究和系统开发
被引量:
2
15
作者
黄宛昆
吴庆雄
陈宝春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3-40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815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3-0737)
文摘
基于单相机多测点动位移测定技术,建立斜拉索动位移实时测定方法.基于Lab VIEW程序开发平台,编制单相机测定多测点动位移的程序,开发斜拉索动位移实时测定系统.通过与激光位移计进行室内试验比较,验证该测定方法的有效性、多目标测定的实用性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并讨论相机拍摄角度对于测量精度的影响.利用单相机多测点动位移测定系统对泉州晋江大桥的拉索动位移进行实桥测量,验证了该测定方法应用于实桥测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斜拉索
动位移测量
高速相机
多测点
实时测定
Keywords
stay cable
dynamic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high-speed camera
multi-targets
real-time measurement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阵列式布设内栓钉的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足尺模型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16
作者
吴庆雄
郑樵风
陈康明
中村聖三
吴志添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福州大学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福州大学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长崎大学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49,72,共2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E0130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8137)
+1 种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2019J06009)
福州市科技局产学研项目(2020-GX-27)。
文摘
为研究阵列式布设内栓钉的钢管混凝土K型(CFST KS)节点疲劳性能,进行CFST KS节点和不布设内栓钉的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CFST K)足尺模型的疲劳试验和有限元研究,对比分析了2种节点的热点应力分布、疲劳裂纹扩展过程和疲劳破坏模式,研究了内栓钉布设区域与排布方式对热点应力的影响,采用基于热点应力的S-N曲线探讨疲劳寿命的判定标准与疲劳寿命评价方法。结果表明:CFST KS节点的热点应力宜采用3点外插法计算,最大热点应力位于冠点处;CFST KS节点的疲劳性能演化过程可以分为疲劳裂纹的萌生、扩展和破坏三个阶段,CFST KS节点较CFST K节点在裂纹扩展阶段荷载反复次数更高,在裂纹破坏阶段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更低,由于布设了内栓钉,疲劳裂纹扩展至鞍点附近后不再继续沿着相贯线方向扩展,而往主管环向且与主管轴线呈一定角度发展;建议采用CFST K节点冠点应变峰值变化15%对应的荷载反复次数作为疲劳破坏的判定基准;提出了基于热点应力的CFST K节点疲劳设计S-N曲线,并依据S-N曲线预测在同等热点应力幅下,布设内栓钉可以使CFST K节点的疲劳寿命提高45%;减少支管侧内栓钉的轴向间距和径向间距可以提高节点的疲劳性能,非支管侧的栓钉布置、栓钉的尺寸以及栓钉的轴向布置范围对疲劳性能的影响较小,栓钉的轴向布置范围对栓钉自身的受力状态有所影响;基于CFST KS节点静力与疲劳性能提出了内栓钉的合理布置形式。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
栓钉
疲劳性能试验
热点应力
应力集中系数
疲劳寿命
Keywords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K-joint
stud
fatigue performance experiment
hot spot stress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
fatigue life
分类号
TU392.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17.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钢-混凝土混合变截面连续梁桥钢箱梁段合理长度研究
被引量:
2
17
作者
陈康明
杨洋
吴庆雄
罗健平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7-24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8137)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2019J06009)
福州市科技局产学研资助项目(2020-GX-27)。
文摘
为简便估算恒载作用下钢-混凝土混合变截面连续梁桥的合理钢箱梁段长度,基于现有三弯矩方程推导适用于变截面连续梁的改进三弯矩方程;建立基于改进三弯矩方程的变截面连续梁弯矩简化计算方法,构建不同跨径的变截面钢-混凝土混合标准连续梁桥,并给出其钢箱梁段合理长度的预估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三弯矩方程的变截面连续梁弯矩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偏差小于10%,可以便捷且准确地计算恒载下变截面连续梁弯矩;预估公式计算得到的钢箱梁段合理长度与实桥使用的钢箱梁段长度之间的误差在12.5%以内,预估公式具有良好适用性.
关键词
变截面连续梁桥
钢-混凝土混合梁桥
改进三弯矩方程
钢箱梁段合理长度
Keywords
variable cross-section continuous beam bridge
steel-concrete hybrid beam bridge
improved three-moment equation
reasonable length of steel box girder section
分类号
U448.2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凝土结合段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18
作者
唐瑜
吴庆雄
袁辉辉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47-25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154)
福建省自然基金项目(2018J01772)
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FBJG20180082)
文摘
以某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Midas Civil和ANSYS建立全桥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和钢混凝土结合段的精细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受力性能分析。研究表明:钢-混凝土结合段在最不利荷载组合工况下各组成部分受力均衡、变形连续协调;钢-混凝土结合段的钢箱梁应力满足要求,各钢板无屈曲现象发生;钢-混凝土结合段中混凝土箱梁节段在混凝土顶板与隔板结合部及翼缘倒角位置会出现较大的主拉应力,最大可达到4.84 MPa,超过C50混凝土抗拉强度,建议必要时应增加钢筋用量,进一步优化局部受力。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混凝土结合段
有限元
变形
应力
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steel-concrete joint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deformation
stress
分类号
U443.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模数化安装的节点疲劳性能试验加载装置研究
被引量:
1
19
作者
黄汉辉
吴庆雄
陈康明
程浩德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福建省
土木
工程
多灾害防治
重点
实验室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0-23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8132
51678154)
文摘
以T型、 Y型和K型节点为研究对象,统计和对比分析节点疲劳性能试验加载装置的优缺点.结果发现,现有装置难以用一台装置适配不同型式及几何参数节点,且缺少保证节点不受面外弯矩影响的相关装置.为此提出一种可模数化安装的节点疲劳性能试验加载装置.通过与实桥同尺寸的钢管K型节点疲劳性能试验,验证该加载装置能够减小面外弯矩和设备振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且边界条件和施加荷载符合实桥中以轴力为主、弯矩小的受力模式,能真实反映节点疲劳破坏状态.
关键词
节点
疲劳性能试验
加载装置
模数化安装
Keywords
joint
fatigue performance test
loading apparatus
modular installing
分类号
U446.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跨混合连续箱梁桥钢混结合段传力机理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
2
20
作者
袁辉辉
黄珍珍
吴庆雄
林镇海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
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福州三江口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4-56,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816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E0130300)
+1 种基金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2020-MS1-002)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034)。
文摘
依托福州马尾大桥设计制作了几何缩尺比为1∶3.5的钢混结合段大比例模型,采用精细化实体有限元方法,开展不同设计荷载组合工况下的静力加载分析,以揭示此类新型钢混结合段在大跨混合连续箱梁桥中的传力机理.结果表明:承载能力极限最大弯矩组合工况下,试验模型混凝土梁段全截面受压,结合面处顶板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23.6 MPa、底板钢板最大拉应力为115.8 MPa,均小于材料的设计强度;加载至1.4倍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工况,钢混结合段试验模型并未出现明显破坏,各关键截面测点的荷载-位移/应变曲线基本呈线性关系,结构始终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表明该钢混结合段的设计具有充足的安全储备;同时钢混结合段沿纵桥向分布的各截面竖向变形没有明显突变,说明该钢混结合段传力平顺,可保证主梁刚度从混凝土箱梁段到钢箱梁段的平稳过渡.相关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此类混合连续箱梁桥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合连续箱梁桥
钢混结合段
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传力机理
Keywords
bridge engineering
hybrid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steel-concrete joint
model test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分类号
U443.2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钢管混凝土混合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袁辉辉
程军
吴庆雄
杜雨鸿
陈宝春
吴祎贤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工字梁组合刚构桥墩梁节点传力机理与设计方法
黄育凡
陈凌杰
吴庆雄
林飞鸿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机器视觉的钢结构焊缝疲劳开裂检测系统开发研究
唐瑜
吴庆雄
许永吉
黄宛昆
王渠
《福建建筑》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3D打印的连续梁桥V形结构光弹性模型试验研究
陈康明
吴庆雄
王渠
郭新泽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预应力CFRP平板式锚具优化设计与应用
王渠
吴庆雄
陈康明
黄育凡
黄锦涛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高墩塑性铰长度计算方法
袁辉辉
程军
蔡丁锡
吴庆雄
詹远辉
袁朝阳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界面焊接环向钢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抗剪性能研究
程军
许志坤
吴庆雄
袁辉辉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平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拟动力试验研究
袁辉辉
吴庆雄
陈宝春
蔡慧雄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空心板桥试验研究
王渠
吴庆雄
黄宛昆
陈康明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超高墩设计与静力性能分析
吴庆雄
佘智敏
袁辉辉
黄育凡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钢管混凝土箱形叠合墩振动台试验研究
袁辉辉
佘智敏
吴庆雄
黄育凡
陈康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考虑减振阻尼器的斜拉索索力测定方法
黄宛昆
吴庆雄
陈宝春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钢管混凝土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
陈康明
黄汉辉
吴庆雄
郑樵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原文传递
14
大跨径独塔斜拉桥成桥5年实桥试验对比分析
黄宛昆
吴庆雄
陈宝春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斜拉索动位移实时测定方法研究和系统开发
黄宛昆
吴庆雄
陈宝春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阵列式布设内栓钉的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足尺模型疲劳性能研究
吴庆雄
郑樵风
陈康明
中村聖三
吴志添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原文传递
17
钢-混凝土混合变截面连续梁桥钢箱梁段合理长度研究
陈康明
杨洋
吴庆雄
罗健平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凝土结合段受力性能研究
唐瑜
吴庆雄
袁辉辉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可模数化安装的节点疲劳性能试验加载装置研究
黄汉辉
吴庆雄
陈康明
程浩德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大跨混合连续箱梁桥钢混结合段传力机理试验与分析
袁辉辉
黄珍珍
吴庆雄
林镇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