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基斯坦斑岩型铜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潜力分析
1
作者 张晶 李天虎 +4 位作者 王志华 Naghmah HAIDER 洪俊 张辉善 梁楠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4,共14页
本文首次应用巴基斯坦国家尺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分析了研究区铜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和大型斑岩型铜矿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了该区内主要地层、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巴基斯坦主要基岩出露区铜元素平均值为2... 本文首次应用巴基斯坦国家尺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分析了研究区铜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和大型斑岩型铜矿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了该区内主要地层、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巴基斯坦主要基岩出露区铜元素平均值为23.48×10^(-6),背景值为18.6×10^(-6),与我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的铜元素丰度相当。与成矿斑岩体有关的岩浆岩主要为新生代酸性岩和中生代酸性岩,铜元素的地球化学平均值分别为39.09×10^(-6)和28.28×10^(-6),富铜斑岩体是主要物质来源。应用1∶1000000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异常信息进行建模,元素组合为Cu、Au、Mo、Ag、Pb、Zn、Co和Cr,说明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异常对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具有指示意义。以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为基础,计算了铜异常的成矿有利度和致矿物质量,对区内铜资源量进行了预测和排序。在梳理典型斑岩型铜矿地球化学模型的基础上,以Cu、Mo、Au和Ag为主要指示元素,以Pb、Zn、Co和Cr为参考指示元素,结合地质背景圈定斑岩型铜矿找矿预测区4处,并对找矿预测区进行了成矿潜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地球化学异常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潜力分析 斑岩铜矿地球化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