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2008-2010年临床分离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蔚 卫英 +3 位作者 秦兴国 金立钢 涂春莲 张有志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2008-2010年常见临床分离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收集本院2008-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中非重复菌株的药敏试验资料,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9852株,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 目的:调查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2008-2010年常见临床分离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收集本院2008-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中非重复菌株的药敏试验资料,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9852株,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检出率明显上升(P<0.01)。56.9%的大肠杆菌和17.1%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日趋严重,2010年该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39.2%,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0.7%。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高达78.1%~93.6%。屎肠球菌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2010年检出2株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溶血葡萄球菌,以及2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结论:本院临床分离菌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并于2010年出现多耐药菌株和泛耐药菌株,增加了临床抗菌治疗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菌群分布 抗药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上海市二级医院医院获得性肺炎1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有志 梁永杰 秦兴国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5-458,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二级医院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上海市14所二级医院150例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34~96岁,男87例,女63例。早发HAP36例(24.0%),晚发HAP 114例(76.0%)。发热124例(82.7%),... 目的分析上海市二级医院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上海市14所二级医院150例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34~96岁,男87例,女63例。早发HAP36例(24.0%),晚发HAP 114例(76.0%)。发热124例(82.7%),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148例(98.7%),有乏力、纳差等非特异性症状48例(32.0%)。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9/L)78例(52.0%),白细胞计数正常而中性粒细胞升高42例(28.0%),白细胞计数减少(≤4×109/L)7例(4.7%),两者均正常23例(15.3%)。合并基础疾病139例(92.7%),死亡27例(18.0%)。分离出致病菌152株,革兰阴性菌占86.6%,革兰阳性菌占13.4%。前5位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32株)、鲍曼不动杆菌(28株)、肺炎链球菌(22株)、铜绿假单胞菌(16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早发HAP致病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晚发HAP致病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菌占10.5%(16/152),其中54.5%(12/22)的肺炎链球菌存在耐药。患者病情转归与肺部炎症范围有关,双肺炎症患者的病死率较高(χ2=17.361,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是二级医院HAP的主要致病菌,除肺炎链球菌外总体耐药率不高,早期应用含有针对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有利于改善HAP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医院 医院获得性肺炎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哮喘的预防 被引量:6
3
作者 肖平 常晶 +3 位作者 周奇兴 程克文 张有志 唐平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导哮喘发作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58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87例)和试验组(B组,171例),患者出现急性上感症状后3天内来诊,B组于就诊当天即予:大剂量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抗胆碱能药... 目的探讨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导哮喘发作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58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87例)和试验组(B组,171例),患者出现急性上感症状后3天内来诊,B组于就诊当天即予:大剂量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抗胆碱能药物,用药3~7 d。两组哮喘发作按常规处理,随访观察7~14 d。结果两组各失访3例,B组出现声音嘶哑3例。最终观察84例A组患者,哮喘发作48例(57.1%),轻度18例,中度21例,重度9例,165例B组患者,哮喘发作54例(32.7%),轻度30例,中度24例,无重度发作。A、B两组哮喘发作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感染诱导哮喘发作窗内给予大剂量吸入激素及抗胆碱能药物可有效而安全的避免相当多的哮喘患者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哮喘 急性发作 预防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致病菌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涂春莲 方旭晨 +5 位作者 沈励 刘新兵 吴焱 陈蔚 何银华 秦兴国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843-1844,1857,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特点及细菌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ICU于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分离的致病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 ICU收治的812例患者中,184例(22.66%)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特点及细菌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ICU于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分离的致病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 ICU收治的812例患者中,184例(22.66%)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生以第3季度最高(34.39%)。共分离致病菌239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1.92%,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多,鲍曼不动杆菌其次;革兰阳性球菌占31.38%;真菌占6.6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见,其次为泌尿系统。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表现;全部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保持高敏感性;全部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ICU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致病菌 耐药性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未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有志 陈小东 +3 位作者 秦兴国 张斯为 周瑛 张静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未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的原因并探讨对策。方法随访2005年1月—2006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市东医院诊治的78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使用ICS的情况及未用原因,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支气...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未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的原因并探讨对策。方法随访2005年1月—2006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市东医院诊治的78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使用ICS的情况及未用原因,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ICS使用率仅为19.1%。支气管哮喘患者未继续使用ICS的主要原因有担心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438例,69.0%)、感觉起效不快或效果不显著(324例,51.0%)以及虽使用有效但自认为支气管哮喘已控制或痊愈而停药(87例,13.7%)、费用较高难以承受经济负担(86例,13.5%)。就诊于三级医院及呼吸科专家门诊患者的ICS使用率分别为20.7%和33.3%,明显高于就诊于二级医院及普通门诊患者的11.6%和14.1%(P值均<0.05)。结论应通过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支气管哮喘和ICS抗炎作用的认知、提供方便且有效的ICS使用方案、降低药物价格等措施,提高患者使用ICS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依从性
下载PDF
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CC16、SP-D、MSP与患者肺功能、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0
6
作者 周海 郏琴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7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人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血清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SP)水平变化与肺功能、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确诊的120例重度C...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人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血清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SP)水平变化与肺功能、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确诊的120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COPD组)、60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对象(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的血清CC16、SP-D、MSP、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6min步行距离。结果COPD组的血清SP-D、MS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的血清CC16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患者的FEV1、FVC、6MWD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的SGRQ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的COPD组患者血清CC16水平与FEV1、FVC、6MWD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SGRQ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稳定期的COPD组患者血清SP-D、MSP与FEV1、FVC、6MWD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SGRQ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CC16水平降低,血清SP-D、MSP升高,并且与患者病情程度、肺功能恶化具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人Clara细胞分泌蛋白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巨噬细胞刺激蛋白 肺功能
下载PDF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增加哮喘患者肺炎风险 被引量:3
7
作者 周瑛 常晶 +4 位作者 洪庆 唐平 周海 肖平 秦兴国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3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长期吸入激素(ICS)是否增加肺炎发生风险。方法选择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07年1月~07年12月哮喘患者共300例,其中使用ICS者156例(A组),未使用者144例(B组),并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50例(C组)。结果随访6、12、18、24个月...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长期吸入激素(ICS)是否增加肺炎发生风险。方法选择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07年1月~07年12月哮喘患者共300例,其中使用ICS者156例(A组),未使用者144例(B组),并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50例(C组)。结果随访6、12、18、24个月结束时,A组患者ICS使用总量分别为28.50 g、50.10 g、61.30 g、69.10 g,发生肺炎分别为10、23、37、53例次;B组发生肺炎分别为7、14、22、29例次;C组发生肺炎分别为9、16、26、33例次。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ICS增加肺炎风险,随着剂量和时间增加,肺炎发病机会增高,但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吸入激素 肺炎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加重与昼夜节律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瑛 张有志 +2 位作者 常晶 秦兴国 龙丰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6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病情加重与昼夜节律的相关性。方法对154例慢阻肺患者随访3年,记录每位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病情加重的情况,分析吸烟、年龄、性别与慢阻肺病情加重昼夜节律的相关性。结果 154例患者共出现急性加...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病情加重与昼夜节律的相关性。方法对154例慢阻肺患者随访3年,记录每位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病情加重的情况,分析吸烟、年龄、性别与慢阻肺病情加重昼夜节律的相关性。结果 154例患者共出现急性加重次数1401次,觉醒型512次(36.5%),睡眠型889次(63.5%)。其中82例为睡眠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53.2%),32例为觉醒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20.8%),40例为弥散型慢阻肺急性加重(26.0%)。高龄(≥70岁)、吸烟和男性均较低龄(<70岁)、非吸烟和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夜间病情加重(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病情加重存在昼夜节律性,病情恶化更容易出现在夜间,睡眠型加重患者更为多见,尤其是吸烟、高龄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昼夜节律
下载PDF
IL-1、IL-6、IL-8、IL-17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相关性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海 郏琴 《中外医疗》 2018年第6期193-195,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在全球是一种高发病率疾病和人群主要死因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基础是不断进展的气道炎症,从而导致气道阻塞或者气流受限。许多炎症因子参与了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但它们并不是特异性的生物标记物。近...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在全球是一种高发病率疾病和人群主要死因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基础是不断进展的气道炎症,从而导致气道阻塞或者气流受限。许多炎症因子参与了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但它们并不是特异性的生物标记物。近期的许多研究发现COPD与许多炎症因子有关,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为IL-1、IL-6、IL-8、IL-17。因此该文对这些炎症因子与COPD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炎症因子 IL-1、IL-6、IL-8、IL-17
下载PDF
橡皮条搭扣固定法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学泳 高莺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5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橡皮条搭扣固定法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6月-2009年4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89例需要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引流管给予橡皮条搭扣固定法,对照组在... 目的探讨橡皮条搭扣固定法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6月-2009年4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89例需要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引流管给予橡皮条搭扣固定法,对照组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引流管给予传统缝合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固定期间置管部位疼痛程度及引流管固定的效果。结果固定期间,观察组置管部位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引流管滑脱与移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橡皮条搭扣固定法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固定胸腔引流管,能克服传统缝合法的弊端,减轻患者伤口疼痛程度及降低脱管率,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固定牢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管 橡皮条搭扣:护理
下载PDF
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状况分析
11
作者 陈蔚 卫英 +3 位作者 蔡峥 秦兴国 方旭晨 俞春芳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布特征与药敏结果。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所分离的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资料,用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获得大肠埃希杆... 目的:调查和分析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布特征与药敏结果。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所分离的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资料,用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获得大肠埃希杆菌696株和肺炎克雷伯菌409株,在菌株总数中排名第一和第三。大肠埃希杆菌检出率较高的科室为普外科(20.3%)、急诊科(14.1%)、风湿肾病科(12.6%),主要分离自尿(46.3%)、脓液(11.6%)和痰(10.8%)等标本。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的科室为急诊科(17.6%)、呼吸科(14.2%)、肿瘤内科(11.7%),主要分离自痰(40.8%)、咽拭子(26.4%)和尿(9.5%)等标本。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6.0%和17.1%,两者的检出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本院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科室分离率高,其耐药率水平主要受产ESBLs菌株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药物耐受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以肺部表现首发的NK/T细胞淋巴瘤合并口腔病变1例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周海 郏琴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582-1584,共3页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有许多临床表现,鼻腔是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其次常见于鼻咽部、腭部、皮肤、软组织、胃肠道和睾丸,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有许多临床表现,鼻腔是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其次常见于鼻咽部、腭部、皮肤、软组织、胃肠道和睾丸,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2001年)将其命名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鼻腔以外与鼻腔内的ENKTL患者在种族、年龄、性别及免疫表型上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淋巴瘤 肺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文献复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 被引量:7
13
作者 虞晓燕 孟健 +1 位作者 杨伟刚 郏琴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593-595,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幽门螺杆菌(Hp)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接受治疗的经13C尿素呼气试验Hp阳性的11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标准...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幽门螺杆菌(Hp)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接受治疗的经13C尿素呼气试验Hp阳性的11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标准四联疗法抗Hp治疗2周,停药4周后复查检测阴性者98例;至1年后再次行Hp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p再感染组23例和Hp阴性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INS)、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尿酸(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尿病病程等疾病相关资料及吸烟史、饮酒史等生活习惯,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HP再感染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男性比例、BMI、收缩压、舒张压、吸烟比例、饮酒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感染组和阴性组患者的病程[15(11,19)年vs 10(6,10)年]、INS[(12.26±2.34)mIU/L vs(9.78±1.32)mIU/L]、C肽[(1.97±0.22)ng/mL vs(1.73±0.29)ng/mL]、HbAlc[(8.42±0.96)%vs(7.12±0.56)%]、HOMA-IR(4.49±1.02 vs 3.09±0.65)比较,再感染组明显长于或高于阴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BG、TG、TC、LDL-C、HDL-C、U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病程、HOMA-IR、HbAlc为Hp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HOMA-IR、HbAlc是T2DM患者发生Hp再感染的危险因素,在治疗中,应强化对血糖的控制,并维持适当运动量以降低胰岛素抵抗,进而减少HP再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幽门螺杆菌 再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下载PDF
院内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萍 庄伟荣 +3 位作者 金小玲 周瑛 秦兴国 李惠萍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76-880,共5页
目的探讨院内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共收集2006年10月—2007年10月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和市东医院呼吸科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978例,对其中符合院内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的78例进行... 目的探讨院内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共收集2006年10月—2007年10月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和市东医院呼吸科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978例,对其中符合院内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的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8.0%(78/978),合格痰标本感染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61.9%(164/265)。产ESBLs细菌39株,占革兰阴性菌株数的31.7%;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1.5%(17/33)、45.2%(14/31)、17.6%(3/17)。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90%,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54.7%,但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90%,对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80%,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71.7%,但对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结论本研究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严重,且大多呈多重耐药。如果痰培养分离到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且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时,应疑为产ESBLs阳性菌,避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果药物敏感实验报告革兰阴性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但治疗后失败,也应考虑ESBLs阳性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下载PDF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治疗效果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萍 张雅娟 +4 位作者 李强 陈元菁 肖平 周瑛 李惠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801-2805,共5页
目的探讨肺康复治疗对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上海市杨浦区一、二、三级医院等10余家医疗单位收治的ILD患者248例进行前瞻性多中心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4)... 目的探讨肺康复治疗对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上海市杨浦区一、二、三级医院等10余家医疗单位收治的ILD患者248例进行前瞻性多中心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4)和干预组(n=124)。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肺康复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肺总量(TLC)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运动能力[6 min步行试验(6MWT)步行距离]、呼吸困难程度[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RC)评分]、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及焦虑抑郁状态[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血氧饱和度(Sa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各项指标(包括VC、FEV1、TLC、DLCO)、6MWT步行距离、MR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C、FEV1、TLC、DLCO、MR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6MWT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GRQ临床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DS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但在改善肺功能方面效果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间质性 肺康复 呼吸功能试验 运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COPD应用家庭无创机械通气适宜社区管理模式探讨
16
作者 肖平 常晶 +9 位作者 洪庆 唐平 周海 程克文 石宝平 马佳韵 梁丽 刘萍 周奇兴 张有志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1377-1378,共2页
目的 评估家庭无创通气(NIV)适宜社区管理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性.方法 98例稳定期 COPD 患者,随机分为 NIV 适宜社区管理模式组(治疗组)50例和NIV 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8例,随访1年.评价两组动脉血气、肺功能、呼吸困难... 目的 评估家庭无创通气(NIV)适宜社区管理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性.方法 98例稳定期 COPD 患者,随机分为 NIV 适宜社区管理模式组(治疗组)50例和NIV 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8例,随访1年.评价两组动脉血气、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年住院次数、总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1年后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PaCO2、PaO2、年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分别为 (3.35±0.24)分、(2.39±0.32)分、(41.53±3.50)mm Hg、(73.57±5.35)mm Hg、(2.03±0.38)次/年、(13.8±3.5)d /次,较对照组 (3.62±0.25)分、(2.83±0.37)分、(46.74±4.05)mm Hg、(69.38±4.21)mm Hg、(2.68±0.37)次/年、(16.5±4.1) d /次明显减少(t=、、、、、,均P〈0.05).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因急性加重而再入院治疗费用、 病期总费用分别为 (0.58±0.09)万元和(1.35±0.21)万元、 (0.75±0.11)万元和(1.67±0.35)万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均 P〈0.05).结论 NIV 适宜社区管理模式较常规NIV 治疗COPD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更为有效,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功能不全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氧疗二年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8
17
作者 邓星奇 蔡映云 +4 位作者 方宗君 秦兴国 罗艳蓉 王树云 莫和凤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55-659,共5页
目的 观察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6 1例缓解期COPD低氧血症患者 ,分为氧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31例。治疗前、1年后及 2年后分别测定肺功能 ,周围血象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心理情绪评分及生... 目的 观察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6 1例缓解期COPD低氧血症患者 ,分为氧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31例。治疗前、1年后及 2年后分别测定肺功能 ,周围血象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心理情绪评分及生命质量 (QOL)评分。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 ,此外 ,氧疗组用双侧鼻导管家庭氧疗 ,氧流量 (0 5~ 2 5 )L min ,每日吸氧时间至少 15h。结果  2年后氧疗组死亡 13例 ,病死率 43% ,对照组死亡 11例 ,病死率 35 % (P >0 0 5 )。氧疗组在 1年后和 2年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与试验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 1年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与试验前比较无明显变化 ,而 2年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高于试验前(P <0 0 5 )。氧疗组在 1年后和 2年后心电图的RV1+SV5与试验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 1年后和 2年后心电图的RV1+SV5均高于试验前 (P <0 0 5 ) ,2年后高于 1年后 (P <0 0 5 )。超声心动图显示氧疗组患者 1年后和 2年后的肺动脉平均压 (mPAP)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2年后亦低于 1年后 (P <0 0 5 ) ,2年后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内径较治疗前降低 (P <0 0 5 )。对照组患者 1年后和 2年后的右心室内径、右心室流出道大于治疗前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家庭氧疗 低氧血症 氧疗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不同表型的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海 王妍敏 +2 位作者 郏琴 常晶 杨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0期3867-3870,3911,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表型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差异以指导临床干预。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呼吸内科门诊重度(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稳... 目的:分析不同表型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差异以指导临床干预。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呼吸内科门诊重度(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稳定期患者79例,按照临床表型分为慢性支气管炎表型(chronic bronchitis,CB)组(48例)与非CB组(31例),进行肺功能检查和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CAT)、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级量表(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MMR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测量握力和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OPD非CB组的MNA评分、CAT评分、ADL评分、mMRC评分均优于CB组(P<0.05),6分钟步行距离也优于CB组(t值为2.256,P<0.05)。CB组MNA评分与FEV1/预计值、FVC、6分钟步行距离、ADL评分、握力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441、0.379、0.442、0.511、0.316,P<0.05),与CAT评分、mMRC评分有显著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385、-0.460,P<0.05);非CB组MNA评分与CAT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性(r值为-0.376,P<0.05),而与FEV1、FVC、6分钟步行距离、mMRC评分、ADL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非CB表型的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均优于CB表型患者。CB表型的COPD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表型 生活质量 营养状况
原文传递
稳定期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行家庭肺康复训练临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萍 张雅娟 +4 位作者 李强 陈元菁 肖平 周瑛 李惠萍 《国际呼吸杂志》 2017年第19期1480-1484,共5页
目的探究针对稳定期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实施医师、家属共同督导肺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门诊复诊的ILD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训练组2组,每组46例。在医师和... 目的探究针对稳定期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实施医师、家属共同督导肺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门诊复诊的ILD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训练组2组,每组46例。在医师和家属的共同督导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在家按时服药,训练组服药加肺康复训练治疗。比较2组患者半年后的肺功能、运动能力、呼吸困难程度、生活质量。结果半年后复测结果:2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呼吸困难程度、生活质量、DLCO均较开始时有改善,且训练组各项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肺总量较训练开始时有改善。结论医师家属共同参与督导的肺康复训练治疗能够减轻ILD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肺康复训练 肺功能 运动能力 呼吸困难程度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