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数据和标杆分析法的市级医院病种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侯冷晨 沈婷 +4 位作者 何慧敏 成月佳 余松轩 马延斌 沈兵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3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推动公立医院从粗放型管理转变为强调医疗质量和运营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法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核心,以病种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医疗大数据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模型构建、标杆分析等方... 目的推动公立医院从粗放型管理转变为强调医疗质量和运营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法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核心,以病种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医疗大数据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模型构建、标杆分析等方法对医疗质量管理的指标体系、评价方式、运行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构建了一种基于“病种-专科-医院”的区域分层医疗质量评价方法,开发了一套基于实时数据的标杆分析法,用于区域医疗质量的评价和持续改进,并通过信息化平台向全市市级医院展示。结论依托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临床大数据平台,开展从病种、专科到医院的上海市级医院医疗质量评价及促进的实证研究,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标杆分析法 医疗质量 评价体系 信息化平台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市级医院小儿肺炎住院患儿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福兴 王飞 +2 位作者 何薇 卞竹利 余松轩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3年第1期36-38,55,共4页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市级医院小儿肺炎住院患儿的影响。方法依托上海市级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与促进平台,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海市级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住院患儿病案首页信息,并以2019年同期数据作为对照。所得数据采...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市级医院小儿肺炎住院患儿的影响。方法依托上海市级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与促进平台,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海市级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住院患儿病案首页信息,并以2019年同期数据作为对照。所得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0年上海市级医院小儿肺炎住院人数为9894例,明显少于2019年;次均总住院费用为12428.46元,同比增加11.89%;次均抗菌药物费用为1357.65元,同比增加24.16%;平均住院日为7.58 d,同比增加7.21%;31 d内重返住院率为5.21%,同比增加1.65个百分点;住院死亡率为0.14%,同比升高0.02个百分点。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市级医院小儿肺炎住院治疗产生了显著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儿科诊疗模式,促进了分级诊疗体系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市级医院 小儿肺炎 住院患儿
下载PDF
上海市级医院重点病种31天内重返住院调查与分析
3
作者 朱春龙 沈怡 +1 位作者 赵爽 张礼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3年第3期36-41,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36家市级医院205个重点病种住院患者31天内重返住院的疾病构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2021年上海市36家市级医院205个重点病种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使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发现肿瘤、泌尿生... 目的了解上海市36家市级医院205个重点病种住院患者31天内重返住院的疾病构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2021年上海市36家市级医院205个重点病种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使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发现肿瘤、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眼和附器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占比较高。影响因素包括疾病的严重程度、病理结果、分期手术、对侧器官手术、治疗周期长短等。因相同或相关疾病再住院对于不同的重点病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31天重返不宜直接用于评价医疗质量,因相同或相关疾病再住院的情况亦需结合不同病种进行调整,以此建立非计划重返目录。规范病案首页填写是提升数据质量的关键,不断优化监测指标可以提升重返数据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级医院 住院患者 疾病分类 重返住院 医疗质量 病案首页
下载PDF
临床专科评价的DRG细化分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沈婷 于海跃 +4 位作者 钟力炜 朱佳云 张娴静 李群 朱乐兰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3期12-14,20,共4页
目的将细分后的DRG分组作为临床专科评价工具,为专科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邀请20余名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讨论,将CHS-DRG现有的376组ADRG组按国家《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细分为460组,分入42个专科。结果有277组归属唯一专科;有57组被拆分... 目的将细分后的DRG分组作为临床专科评价工具,为专科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邀请20余名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讨论,将CHS-DRG现有的376组ADRG组按国家《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细分为460组,分入42个专科。结果有277组归属唯一专科;有57组被拆分为两个专科;有19组被拆分为两个以上专科;另有23组不进行细分,其中5组在国家医疗保障局细分组方案中未见具体编码。结论基于细分后的DRG分组,可准确归属专科并开展临床专科评价,有利于促进优势专科能力建设。依据不同专科特点,增加更具有针对性的考核要素,有助于进行精细化绩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细分组 专科评价 专科建设
下载PDF
中心化平均住院日和标准化平均住院日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于海跃 沈婷 +5 位作者 马艺瑗 徐博 荣鹰 郑欢 万国华 钟力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43,共6页
目的提出中心化平均住院日和标准化平均住院日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研究二者作为绩效指标的有效性,为科学评价医院运行效率提供思路。方法基于统计理论给出中心化平均住院日和标准化平均住院日的计算方法,利用2021年上海市30余家三级甲... 目的提出中心化平均住院日和标准化平均住院日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研究二者作为绩效指标的有效性,为科学评价医院运行效率提供思路。方法基于统计理论给出中心化平均住院日和标准化平均住院日的计算方法,利用2021年上海市3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数据,比较中心化平均住院日、标准化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及时间消耗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心化平均住院日和标准化平均住院日具有消除数据偏移和量纲差异的优势,可以更合理地反映医院工作效率,减少医方为降低平均住院日指标,进而挑选患者、推诿疑难危重症患者的可能性。结论中心化平均住院日和标准化平均住院日可以作为医院绩效评价中较为合理、有效的指标,有助于提高医院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医疗管理和运营决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住院日 中心化平均住院日 标准化平均住院日 时间消耗指数
下载PDF
综合医院和中医类医院日间手术病种住院费用及结构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嘉麟 杨巍 +2 位作者 钟力炜 金文琪 沈婷 《华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 对综合医院和中医类医院日间手术病种住院费用及结构进行分析,为中医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政策制定和医院经营管理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上海市1家综合医院与1家中医类医院2019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的日间手术住院费用、费用... 目的 对综合医院和中医类医院日间手术病种住院费用及结构进行分析,为中医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政策制定和医院经营管理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上海市1家综合医院与1家中医类医院2019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的日间手术住院费用、费用结构等相关数据,分析中医类医院与综合医院日间手术住院费用及结构。结果 共纳入日间手术患者95 232例,包括中医类医院患者1 389例和综合医院患者93 843例。中医类医院日间手术患者的年龄比综合医院患者小(P<0.001)。中医类医院日间手术患者的住院总费用[4 379.6(2 293.2,7 563.4)vs. 7 629.5(4 467.5,14 154.0)元]、药品费用[343.0(65.0,1 107.0)vs. 749.0(64.0,1 419.0)元]、耗材费用[858.8(162.2,1 630.1)vs. 1 951.0(620.1,5 720.7)元]、技术劳务性费用[1 994.8(1 116.8,3 252.4)vs. 3 943.3(2 510.8,6 123.4)元]比综合医院患者低(P<0.001),检查检验费用比综合医院患者高[432.0(0.0,898.5)vs. 40.0(0.0,418.0)元,P<0.001]。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总费用结构方面,中医类医院以技术劳务性费用占比最高(42.5%);综合医院以耗材费用占比最高(43.7%)。中医类医院日间手术开展的专业以妇科、普外科、肛肠科、疼痛科为主,均次费用以眼科最高。综合医院日间手术开展的专业以泌尿外科、胆胰胃肠外科、眼科、妇科为主,均次费用以骨科最高。中医类医院痔切除术日间手术患者年龄与综合医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类医院痔切除术日间手术患者的住院总费用[7 177.4(6 057.5,8 225.7)vs. 10 730.3(8 895.7,14 291.4)元]、药品费用[838.0(441.0,1 342.0)vs. 1 532.0(1 335.0,1 698.0)元]、耗材费用[4 518.7(4 268.3,5 084.9)vs. 5 550.9(4 066.6,8 340.7)元]、技术劳务性费用[1 138.8(911.3,1 414.2)vs. 3 793.9(2 997.1,4 410.3)元]比综合医院患者低(P<0.05),检查检验费用比综合医院患者高[329.0(0.0,598.0)vs. 40.0(40.0,40.0)元,P<0.05]。痔切除术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总费用结构方面,中医类医院和综合医院均以耗材费用占比最高(分别为63.8%和53.6%)。结论 中医类医院日间手术的住院费用与综合医院存在差异。中医类医院日间手术优势病种有待进一步培育,未来在中医医疗机构推行按医疗保险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病种分值付费时,应充分结合医疗机构实际情况与病种特点,同时需进一步建立基于病种质量评价的医疗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综合医院 中医类医院 住院费用
原文传递
疫情防控管理下日间手术的管理探索 被引量:3
7
作者 沈婷 李群 +3 位作者 钟力炜 王慧新 钟臻 顾捷飞 《华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88-294,共7页
目的 探讨上海特色日间手术目录,为进一步推进日间手术的发展、聚焦适宜病种提供政策支撑。方法 收集2021年1月1日—9月30日和2022年1月1日—9月30日上海市级医院收治的24 h内出院的日间手术患者数据。比较2021年和2022年的日间手术病... 目的 探讨上海特色日间手术目录,为进一步推进日间手术的发展、聚焦适宜病种提供政策支撑。方法 收集2021年1月1日—9月30日和2022年1月1日—9月30日上海市级医院收治的24 h内出院的日间手术患者数据。比较2021年和2022年的日间手术病例数、均次费用以及手术病种趋势变化,归类总结适合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进行的日间手术病种。结果 共纳入35家市级医院,包括175 201例患者。2021年共开展手术107 101例,2022年共开展手术68 100例。2022年第2季度受疫情影响,日间手术的病例数明显下降,均次费用受疫情影响不明显。2022年在上海市级医院开展的日间手术中有27个手术未出现在国家推荐目录中,其中6个病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手术量恢复迅速。结论 大力推行日间手术,能够提高病床使用率,加快患者周转,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同时也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手术等待时间以及家属陪护时间,符合防疫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管理 日间手术管理 国家推荐目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