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科毕业生专业-工作匹配与工资溢价--基于Shift-share工具变量的估计
1
作者 杨素红 叶晓阳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33,190,191,共29页
当前我国本科毕业生专业—工作不匹配现象较为普遍,这不利于实现高质量就业,而就业质量又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之一,深入剖析不同类型高校和专业毕业生就业匹配对工资收入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有关... 当前我国本科毕业生专业—工作不匹配现象较为普遍,这不利于实现高质量就业,而就业质量又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之一,深入剖析不同类型高校和专业毕业生就业匹配对工资收入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有关于专业—工作匹配影响工资收入的研究大多忽视了专业—工作匹配选择的内生性问题,没有采用因果推断解决内生性问题的相关结论可能有偏甚至是错误的,识别因果效应是助推专业—工作匹配研究的关键步骤。本文基于江苏省2014—2018届全体本科毕业生就业派遣数据和大规模就业调查数据,利用Shift-share工具变量估计专业—工作匹配的工资溢价效应。平均来讲,本科毕业生专业—工作匹配能够带来工资溢价,但院校类型、同伴竞争者规模、专业类别、行业划分都对工资溢价产生异质性影响。同一年相同高校相同专业大类学生规模增加会稀释培养过程和求职环节的教育资源,降低专业—工作匹配的可能性。同时,专业—工作匹配通过学以致用获得工资溢价。本文的政策意涵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现阶段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调整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需要全局思维,同时更多参考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等因素,推动本科专业布局与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专业—工作匹配 Shift-share工具变量 工资溢价
下载PDF
高校与区县经济增长——基于主要城市新建校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东阳 哈巍 叶晓阳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5-153,191,192,共31页
高校扩招后,部分本科院校由于办学资源紧张选择到城市郊区新建校区。本文以此为研究契机,在区县一级的微观层次重新讨论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增长这一经典议题。本文使用国内主要城市的148个区县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多期DID模型、事件研... 高校扩招后,部分本科院校由于办学资源紧张选择到城市郊区新建校区。本文以此为研究契机,在区县一级的微观层次重新讨论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增长这一经典议题。本文使用国内主要城市的148个区县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多期DID模型、事件研究和合成控制法进行分析,发现新建校区对所在区县整体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活动影响最为明显。高校融入所在地的经济增长存在时间滞后性,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高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断扩大。新建校区的影响效果存在一定异质性,中西部地区新建校区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已有老校区的存在有可能削弱新建校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校区 经济增长 区县 高校
下载PDF
新冠疫情是否提高了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来自全国临床医学本科生调查数据的发现 被引量:9
3
作者 马璇璇 吴红斌 叶晓阳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112,共9页
基于2020年2月至3月开展的中国临床医学本科生调查和国内各地区疫情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多元线性回归和工具变量等方法,就新冠疫情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冠疫情对中国医学生职业认同具有明显影响,有71.18%的... 基于2020年2月至3月开展的中国临床医学本科生调查和国内各地区疫情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多元线性回归和工具变量等方法,就新冠疫情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冠疫情对中国医学生职业认同具有明显影响,有71.18%的临床医学生表示疫情让自己更加坚定了从事医生职业的信念。OLS回归结果显示,疫情关注度高的医学生职业认同提高程度显著更高,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平均显著高0.450个标准差。进一步分析显示,疫情前具有从医意愿会显著增强疫情关注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正向影响。师长参与疫情防控对医学生职业认同具有显著影响,但不会增强关注度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使用各地疫情数据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分析获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鉴于此,医学教育工作者可从本次疫情获得启示,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学教育工作以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医学生 职业认同 临床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