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推进分级诊疗 全面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卫芳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1期111-113,共3页
随着二胎政策的逐渐开放,各地累积生育需求也将集中释放,尤其随着高龄孕产妇比例的增加,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任务将进一步加重,如何做好妇幼健康服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当前推行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探讨妇幼健康服务体... 随着二胎政策的逐渐开放,各地累积生育需求也将集中释放,尤其随着高龄孕产妇比例的增加,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任务将进一步加重,如何做好妇幼健康服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当前推行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探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措施,希望能为我区妇幼保健工作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 妇幼健康服务 体系建设 促进作用
下载PDF
学龄前期儿童近视现状及早期治疗干预
2
作者 朱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94-097,共4页
分析学龄前期儿童的近视现状及早期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6月16家幼儿园筛查的4455例学龄前期儿童作为观察对象,筛查后获取297例异常儿童数据,分析此类儿童近视影响因素及实施早期治疗措施,并评估此类儿童的视力改... 分析学龄前期儿童的近视现状及早期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6月16家幼儿园筛查的4455例学龄前期儿童作为观察对象,筛查后获取297例异常儿童数据,分析此类儿童近视影响因素及实施早期治疗措施,并评估此类儿童的视力改善情况。结果 4455例学龄前期儿童,近视297例,近视率为15%,说明学龄前期儿童近视问题依旧比较严峻。对297例近视儿童进行调查,自危险因素上看,生活采光、营养、睡眠时间、观看电子屏幕时间、与电子屏幕距离均是引起其近视的因素。近视儿童经干预后,其视力状态明显改善,黄斑区平均厚度、黄斑体积、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相比对照组更好,p<0.05。干预后,近视患儿的用眼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龄前期儿童近视的影响因素多,近视也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还需早期筛查近视,尽早干预,以免学龄前期前儿童近视持续发展,影响其视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期儿童 近视 因素 早期治疗
下载PDF
孕妇年龄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艳 蒋健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24期5781-5783,共3页
目的了解孕妇年龄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以及对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发生风险。方法收集常州市某分娩医院2015年分娩的全部活产儿,共9861例,应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对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值(O... 目的了解孕妇年龄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以及对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发生风险。方法收集常州市某分娩医院2015年分娩的全部活产儿,共9861例,应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对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值(OR值)。结果孕妇年龄越大剖宫产比例越大;<20岁组和≥40岁组的孕产妇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风险分别是3.885和1.880,35~39岁组孕产妇所生巨大儿的风险是1.419,<20岁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身长最小,均值为(48.85±3.15)cm,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新生儿出生身长有增高趋势,≥35岁后又下降;高龄组、适龄组和低龄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率分别是0.1%、0.09%和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最适宜妊娠的年龄为20~29岁,高龄和低龄妊娠均使得母婴风险增加,在关注高龄妊娠的同时关注低龄妊娠,积极更新高危标准,提高母婴保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低龄孕妇 分娩方式 新生儿
原文传递
戊二酸血症Ⅰ型的异卵双胞胎的临床表型及新基因变异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瑛 泱淑君 +4 位作者 杨宇奇 王淮燕 张瑜平 周红 虞斌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 探讨1例经串联质谱新生儿筛查发现并确诊的戊二酸血症Ⅰ型双胞胎的临床表现和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定制的常见遗传代谢病基因包进行捕获测序和致病变异分析,用Sanger法对双胞胎及其父母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男... 目的 探讨1例经串联质谱新生儿筛查发现并确诊的戊二酸血症Ⅰ型双胞胎的临床表现和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定制的常见遗传代谢病基因包进行捕获测序和致病变异分析,用Sanger法对双胞胎及其父母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男胎血片戊二酰基肉碱(C5DC+C6OH)初筛值为3.26 μmol/L,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戊二酸547.51,颅脑B超检查示“室管膜下出血可能”,尚未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诊断为予特殊奶粉喂养、加用左卡尼汀口服后生长发育情况良好.患儿GCDH基因存在两处杂合变异:c.109_110delCA和c.416C>G,其中c.416C>G为疑似致病变异,c.109_110delCA为未经报道的变异,分别来源于其父母.女胎存在一个c.416C>G位点杂合变异.结论 血串联质谱、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影像学、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戊二酸血症Ⅰ型,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本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二酸血症Ⅰ型 串联质谱筛查 GCDH基因 双胞胎
原文传递
电子阴道镜宫颈照相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玫 张丽娜 +2 位作者 周蓓蓓 来艺青 强贤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873-876,共4页
目的分析电子阴道镜宫颈照相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2015年采用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的妇女共47 006例,2016—2017年采用电子阴道镜宫颈照相联合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镜-巴联合检查)筛查宫颈癌的妇女共55 33... 目的分析电子阴道镜宫颈照相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2015年采用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的妇女共47 006例,2016—2017年采用电子阴道镜宫颈照相联合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镜-巴联合检查)筛查宫颈癌的妇女共55 339例。以阴道镜下取活检行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宫颈病变诊断结果。结果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为诊断标准,镜-巴联合检查诊断宫颈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巴氏涂片法(91.8%vs.65.9%和76.1%vs.16.2%)(P<0.05),假阴性率低于巴氏涂片法(8.2%vs.83.8%)(P<0.05)。镜-巴联合检查诊断宫颈病变的病理符合率高于巴氏涂片法(77.5%vs.19.7%)(P<0.05)。结论电子阴道镜宫颈照相技术廉价、方便,联合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能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筛查和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电子阴道镜 巴氏涂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