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州市产妇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等4种传染性疾病感染趋势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一鸣 张铭 +6 位作者 史文中 刘勇 承晓京 宋海英 潘慧筠 魏梓文 傅云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9-469,共1页
关键词 常州市 产妇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梅毒 艾滋病 传染性疾病 感染率
下载PDF
血清Hcy、Cys-C、NAG及mALB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检验诊断价值 被引量:48
2
作者 张文蓉 王苏建 +2 位作者 董燕芬 史剑雷 魏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986-3989,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Hcy、Cys-C、NAG及mALB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检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尿蛋白水平进一步细分为妊娠糖尿病组(尿蛋白<0.3 g/24 h)27例、子痫... 目的探究血清Hcy、Cys-C、NAG及mALB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检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尿蛋白水平进一步细分为妊娠糖尿病组(尿蛋白<0.3 g/24 h)27例、子痫前期轻度组(尿蛋白<5 g/24 h)29例、子痫前期重度组(尿蛋白≥5 g/24 h)30例;根据肌酐清除率(Ccr)进一步细分为肾功能正常组(Ccr> 80 m L/min)45例,肾功能异常组(Ccr≤80 mL/min)41例。另选取我院同期的正常妊娠者8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Hcy、Cys-C及NAG、mALB、尿Cr、mALB/尿Cr数值,探究其与肾损伤间的联系。结果观察组血清Hcy、Cys-C及NAG、mALB、尿Cr、mALB/尿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痫前期重度组血清Hcy、Cys-C及NAG、m ALB、尿Cr、mALB/尿Cr均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痫前期轻度组血清Hcy、Cys-C及NAG、mALB、尿Cr、mALB/尿Cr均高于妊娠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肾功能异常组血清Hcy、Cys-C及NAG、mALB、尿Cr、mALB/尿Cr均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清Hcy、Cys-C及NAG、mALB、尿Cr、mALB/尿Cr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cy、Cys-C及NAG、mALB、尿Cr、mALB/尿Cr有利于诊断早期肾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Y CYS-C NAG MALB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分析
3
作者 孟珍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0053-0054,共2页
对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以及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8年5月15日-2020年5月15日我院门诊妇科接诊的139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临床检查、妇科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记录各项检查的结果。结果... 对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以及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8年5月15日-2020年5月15日我院门诊妇科接诊的139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临床检查、妇科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记录各项检查的结果。结果:经分析发现,139例患者中,检出阳性135例,检出率为97.12%,生殖道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包括淋菌、滴虫、衣原体、支原体、细菌性阴道病、梅毒、需氧菌、霉菌等,其中以细菌性阴道病感染占比最高,为25.19%;135例感染中,有19例患者合并存在2种以及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情况,占比是14.07%。结论:通过加强女性临床检查,良好掌握女性生殖道感染检验方法,可预防疾病的发生,保证女性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感染 临床检验 结果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尿液肾损伤分子-1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于运 张铭 王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2期34-39,共6页
目的研究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在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4例有肾小管间质损伤的HDP患者为肾损伤组,86例无肾... 目的研究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在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4例有肾小管间质损伤的HDP患者为肾损伤组,86例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HDP患者为非肾损伤组,另选取常规体检孕妇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于孕22~26周比较三组的CysC水平、KIM-1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ysC、KIM-1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肾损伤组CysC水平、KIM-1水平高于非肾损伤组和健康对照组,非肾损伤组高于健康对照组(F值分别为84.712、516.732,P<0.05);肾损伤组内重度29例,轻度45例;重度患者CysC水平、KIM-1水平高于轻度患者(t值分别为5.301、5.706,P<0.05);经Cox回归分析显示CysC水平、KIM-1水平是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7.412(3.547~11.236)、7.215(2.842~13.985),P<0.05;经ROC分析显示,CysC、KIM-1评估HDP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截断值分别为1.57mg/L、6.08ng/mL,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4、0.783,且两指标均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血清CysC、尿液KIM-1在诊断HDP患者的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中有着重要价值,能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和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 血清胱抑素C 尿液肾损伤分子-1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俊 张文蓉 +2 位作者 樊菊香 孟珍珍 张铭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12期33-40,共8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6月到2022年12月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待产的343例合并糖尿病家族史的GDM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6月到2022年12月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待产的343例合并糖尿病家族史的GDM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分为对照组(185例)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组(158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X-tile软件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父母生育年龄较大、月收入较低;孕妇有流产史、职业毒物接触史、孕期使用特殊药物、孕期焦虑/抑郁占比较高、孕期被动吸烟占比较低;子代出现早产、新生儿窒息占比较高,血清HbA1c、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介于3.889~134.941之间,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较高的生育年龄、HbA1c、FT3及FT4是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介于1.132~2.427之间,P<0.05),TSH水平是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保护因素(OR=0.661,P<0.05);依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使用X-tile软件确定最佳临界值,可将患者分为三个组,依次为<162.3分(低危),≥162.3分且<204.2分(中危),≥204.2分(高危),总分越高的产妇新生儿发生甲亢的风险越高。结论GDM孕妇HbA1c水平增加为新生儿甲亢的独立影响因素,结合母亲生育年龄、TSH、FT3、FT4等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甲状腺功能亢进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血常规及贫血三项联合检测在预防妊娠合并贫血中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高茜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及贫血三项联合检测在预防妊娠合并贫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1例妊娠合并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3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常规及贫血三项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联合贫血三项... 目的探讨血常规及贫血三项联合检测在预防妊娠合并贫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1例妊娠合并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3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常规及贫血三项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联合贫血三项检测符合30例,符合率为96.77%,血常规检测符合23例,符合率为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叶酸、铁蛋白(Fer)、维生素B_(12)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体积(MCV)指标分别为(74.41±10.25)g/L、(76.58±4.47)fl,均低于对照组的(141.36±11.97)g/L、(86.28±4.89)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及贫血三项联合检测有利于妊娠合并贫血的诊断、鉴别,基于血常规及贫血三项联合检测的结果,临床可以制定系统的预防方案或实施相应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贫血三项 联合检测 妊娠合并贫血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胎盘生长因子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的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一鸣 袁小松 +1 位作者 蒋雅琴 蒋丽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75-1477,1480,共4页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与子痫前期患者不同孕周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以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的水平,探讨二者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并比较31...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与子痫前期患者不同孕周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以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的水平,探讨二者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并比较31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2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20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PLGF和sFlt-1水平。结果:在孕12~16周、孕20~24周、孕28~32周、孕37~41周,轻度与重度组PLGF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水平(P<0.01);除孕12~16周,各组sFlt-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期轻度与重度组均高于正常妊娠组水平(P<0.01);轻、重度子痫前期组,各阶段sFlt-1/PLGF的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结论:孕妇血清中PLGF和sFlt-1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原文传递
宫颈癌组织中Slug基因及其蛋白质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铭 张一鸣 +5 位作者 董一善 王梅 赵崇辉 丁小青 钱晖 许文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8-620,640,共4页
目的检测Slug基因在宫颈癌和慢性宫颈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在宫颈癌诊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1例宫颈癌组织和17例慢性宫颈炎症组织标本,用RT-PCR、实时定量PCR检测Slug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分析S... 目的检测Slug基因在宫颈癌和慢性宫颈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在宫颈癌诊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1例宫颈癌组织和17例慢性宫颈炎症组织标本,用RT-PCR、实时定量PCR检测Slug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分析Slug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lug mR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高危型HPV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织中Slug mRNA表达阳性率及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症组织(χ2=9.872;U=140,P均<0.01);western blot也证实Slug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慢性宫颈炎症组织(U=98,P<0.01)。在宫颈癌组织中,Slug的阳性表达与国际妇产科学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肿瘤分期相关,Ⅱ期阳性率高于Ⅰ期(χ2=4.037,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细胞转移和病理类型无关;而Slug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与高危型HP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554,P<0.01)。结论宫颈癌组织中Slug的表达上调,且与宫颈癌的FIGO分期相关,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中,可能存在Slug和高危型HPV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G基因 宫颈癌 上皮-间质转化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酸浆醇提取物诱导人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彩凤 孔静 +3 位作者 王华 刘辉 陈晨 邵世和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83-986,共4页
目的探讨酸浆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s of physalis alkekengi linn,EPL)能否诱导食管癌细胞株EC-1.71凋亡。方法用显微镜观察经EPL作用24、48、72 h后的EC-1.71细胞生长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EC-1.7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酸浆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s of physalis alkekengi linn,EPL)能否诱导食管癌细胞株EC-1.71凋亡。方法用显微镜观察经EPL作用24、48、72 h后的EC-1.71细胞生长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EC-1.7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EC-1.71细胞PARP(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裂解状况。结果在EPL作用下,EC-1.71细胞数量减少,细胞间接触疏松,凋亡细胞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EPL作用后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作用48、72 h的细胞凋亡率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均<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EPL作用48 h时可检测到相对分子量(Mr)为89 000的PARP片段。结论 EPL可以诱导EC-1.71细胞发生凋亡,其凋亡程度呈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醇取物 食管癌 细胞凋亡 PARP 线粒体膜电位
下载PDF
内脏素和脂联素浓度作为潜在指标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志平 张一鸣 张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早孕期间母体血清内脏素和脂联素浓度作为潜在指标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最终发展为GDM的孕妇为病例组,100例没有发生GDM的孕妇为对照组,在妊娠11~13周使用ELISA试剂盒... 目的:探讨早孕期间母体血清内脏素和脂联素浓度作为潜在指标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最终发展为GDM的孕妇为病例组,100例没有发生GDM的孕妇为对照组,在妊娠11~13周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母体血清内脏素和脂联素浓度,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内脏素和脂联素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结果:GDM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母体血清内脏素浓度上升[(1.25±0.20)μg/L vs(0.81±0.11)μg/L,P<0.01],血清脂联素浓度下降[(7 631±758)μg/L vs(11 034±986)μg/L,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内脏素对GDM的比值比(OR)为3.06(95%CI:1.35~5.63),脂联素对GDM的OR值为0.318(95%CI:0.120~0.631)。结论:GDM组在妊娠11~13周血清内脏素浓度是上升的,脂联素浓度是下降的,这些生物指标联合检测能够为GDM提供有效的早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素 脂联素 糖尿病 妊娠
原文传递
Slug基因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11
作者 张铭 张一鸣 +2 位作者 蒋丽霞 欧阳俊 周蓓蓓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3817-3819,共3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lug mRNA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56例宫颈癌组织、60例CIN组织中Slug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35例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作为对照,并分析其与宫颈癌...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lug mRNA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56例宫颈癌组织、60例CIN组织中Slug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35例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作为对照,并分析其与宫颈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CIN组、宫颈癌组Slug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33±0.32)×10-2、(2.99±0.95)×10-2、(4.69±1.02)×10-2,宫颈癌组、CIN组Slug 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组Slug 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组织中Slug的表达与国际妇产科学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ug基因在CIN、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SLUG基因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可溶性内皮因子的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12
作者 魏梓雯 张爱红 +2 位作者 张一鸣 袁小松 蒋丽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67-1669,共3页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与子痫前期患者不同孕周的血清可溶性内皮因子(soluble endoglin,sEng)水平,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并比较31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2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43例正常妊娠妇女sEng的血清学水平。结果:...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与子痫前期患者不同孕周的血清可溶性内皮因子(soluble endoglin,sEng)水平,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并比较31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2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43例正常妊娠妇女sEng的血清学水平。结果:孕12~16周、孕20~24周、孕28~32周、孕37~41周,sEng在正常妊娠组浓度为(7.7±1.5)、(8.2±1.6)、(9.3±1.7)、(11.4±2.6)ng/ml;轻度子痫前期组为(7.8±1.5)、(9.4±1.8)、(14.2±2.9)和(21.1±3.7)ng/ml;重度子痫前期组为(7.9±1.6)、(12.5±2.8)、(25.2±3.9)、(33.6±4.5)ng/ml。除孕12~16周,各组sEn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孕20~24周、孕28~32周、孕37~41周,轻度与重度组sEn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水平(P<0.01)。结论:孕妇血清中sEng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可溶性内皮因子
原文传递
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防范对策
13
作者 石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0262-0265,共4页
针对检验科不合格血液标本作出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观察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1000份血液标本作为观察项,其中500份抽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管理模式;另500分抽取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 针对检验科不合格血液标本作出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观察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1000份血液标本作为观察项,其中500份抽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管理模式;另500分抽取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设为观察组,开展针对性管理,并对血液标本中出现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作出分析,制定干预措施后,对不同管理模式下两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血液标本采集情况计入统计学展开计算。结果:从观察组抽取的500份血液标本显示,出现的不合格率现象较对照组呈更低水平(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在血液标本采集期间,采集不规范观察项、采集量不足观察项、标本类型错误观察项、标本容器错误观察项、标本运输错误观察项发生率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血液标本检验期间,易出现的不合格现象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能规范检验科血液采集流程,提升标本检验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检验 不合格血液标本 针对性管理 防范 采集流程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25-OH维生素D的水平变化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惠娜 魏梓雯 +2 位作者 袁小松 蒋丽霞 张一鸣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3775-3777,共3页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不同孕周的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探讨其在GDM发病及风险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检测并比较88例GDM孕妇(GDM组)及88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结果 GDM组及正常妊娠...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不同孕周的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探讨其在GDM发病及风险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检测并比较88例GDM孕妇(GDM组)及88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结果 GDM组及正常妊娠组的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随着孕周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各孕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孕16-20周、孕24-28周,GDM组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水平(P〈0.01);孕37-41周各组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16-20周,血浆25-OH维生素D小于63.5nmol/L时,预测GDM的灵敏性为76.5%,特异性为61.8%。结论孕妇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变化与GDM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25-OH维生素D 孕妇
下载PDF
iASPP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燕芳 蒋丽霞 张铭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4357-4359,共3页
目的检测iASPP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探索其在卵巢癌中的致病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常州市妇幼保健院行卵巢肿瘤切除术的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共32份,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iASPP mRNA相对表达水平并... 目的检测iASPP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探索其在卵巢癌中的致病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常州市妇幼保健院行卵巢肿瘤切除术的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共32份,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iASPP mRNA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织中iASPP mRNA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并且与卵巢癌病理分期相关(P<0.05),iASPP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是否绝经、组织学类型、术前有无化疗、有无淋巴结转移、糖类蛋白125及糖类蛋白153表达情况无相关性,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SPP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显示其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IASPP P53
下载PDF
25-(OH)-D_(3)、Sfrp-5和Nesfatin 1的表达水平与GDM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文蓉 王苏建 +3 位作者 史剑雷 宋海英 杨玉萍 杨旭东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347-1349,1353,共4页
目的研究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卷曲相关蛋白-5(Sfrp-5)和血清摄食因子1(Nesfatin 1)的表达水平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正常妊娠女性90例为正常组,同期GDM患者90例为研究组,入组后... 目的研究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卷曲相关蛋白-5(Sfrp-5)和血清摄食因子1(Nesfatin 1)的表达水平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正常妊娠女性90例为正常组,同期GDM患者90例为研究组,入组后2 d检测血清25-(OH)-D_(3)、Sfrp-5和Nesfatin 1水平、胰岛素和血糖水平,比较2组VD缺乏率、血清25-(OH)-D_(3)、Sfrp-5和Nesfatin 1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算血清25-(OH)-D_(3)、Sfrp-5和Nesfatin 1水平和GDM发病的相关性。结果空腹及餐后30 min、1 h、2 h,研究组胰岛素值均低于正常组,血糖值均高于正常组(P<0.05);研究组VD缺乏发生率为41.11%明显高于正常组的15.56%(P<0.05);研究组血清中Sfrp-5、25-(OH)-D_(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Nesfatin 1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Nesfatin 1与胰岛素和血糖呈正相关,Sfrp-5、25-(OH)-D_(3)呈负相关(P<0.05)。结论25-(OH)-D_(3)、Sfrp-5和Nesfatin 1的表达水平和GDM发病有一定相关性,对研发靶向药物和诊断预防GDM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炎性因子 妊娠期糖尿病 糖代谢
下载PDF
质谱快速鉴定两例AIDS合并真菌性血流感染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宁 王玉月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81-384,共4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以损伤免疫系统为主要特征,患者极易获得机会性感染,而新型隐球菌、马尔尼菲蓝状菌等深部真菌的机会性感染是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型隐球...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以损伤免疫系统为主要特征,患者极易获得机会性感染,而新型隐球菌、马尔尼菲蓝状菌等深部真菌的机会性感染是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型隐球菌最常引起的感染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其发病隐匿、病死率高。患者主要表现为难以忍受的头痛,伴发热、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等脑膜炎的症状与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鉴定 AIDS 真菌性血流感染
下载PDF
血清胎儿血红蛋白/总血红蛋白比值作为预测子痫前期患病风险的价值
18
作者 潘慧筠 袁小松 +2 位作者 魏梓雯 蒋丽霞 张一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6-717,共2页
目的 :检测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孕妇在早期妊娠时血清胎儿血红蛋白(HbF)、总血红蛋白(HbT)水平,探讨母血HbF/HbT比值是否可作为预测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标志物。方法:ELISA检测38例正常妊娠妇女、51例子痫前期孕妇妊娠早期血清HbF和HbT水... 目的 :检测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孕妇在早期妊娠时血清胎儿血红蛋白(HbF)、总血红蛋白(HbT)水平,探讨母血HbF/HbT比值是否可作为预测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标志物。方法:ELISA检测38例正常妊娠妇女、51例子痫前期孕妇妊娠早期血清HbF和HbT水平,比较两组血清HbF和HbT的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血清HbF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1.41±0.92)μg/L vs(0.53±0.76)μg/L,P<0.01)];血清HbF/HbT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0.008 1±0.005 2 vs 0.002 5±0.001 6,P<0.01)。在妊娠早期,HbF/HbT比值>0.003 0时,预测子痫前期的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78.9%。结论:妊娠早期血清HbF/HbT比值可以作为预测子痫前期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血红蛋白 总血红蛋白 子痫前期
原文传递
孕妇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AT-Ⅲ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一鸣 蒋雅琴 袁佩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29,共1页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抗凝血酶-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