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熏洗在治疗抗肿瘤靶向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蒋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86-089,共4页
评定中药熏洗在治疗抗肿瘤靶向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选取抗肿瘤靶向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72例,经综合评价及分析,符合入组指征,参与对照试验。调取数据,按随机摸球法分组。对照组(36例)予以营养神经治疗;在对照组基... 评定中药熏洗在治疗抗肿瘤靶向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选取抗肿瘤靶向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72例,经综合评价及分析,符合入组指征,参与对照试验。调取数据,按随机摸球法分组。对照组(36例)予以营养神经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36例)予以中药熏洗,干预8周。干预前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和生存质量。结果 与干预前比,两组干预后临床分级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干预后临床分级改善更明显(P<0.05)。与干预前比,两组干预后中医证候评分和VAS评分下降,KPS评分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干预后中医证候评分和VAS评分下降更明显,KPS评分上升更明显(P<0.05)。与干预前比,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 中药熏洗治疗抗肿瘤靶向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可以减轻疼痛,改善体力、中医证候及生存质量,总体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抗肿瘤靶向药物 手足综合征
下载PDF
肿瘤科专科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
2
作者 徐文茹 虞文雅 李睿圮 《常州实用医学》 2013年第5期332-334,共3页
肿瘤治疗以化疗为重要手段,化疗药物、放射性物质不仅导致患者出现毒性反应,同时也能使从事护理操作的护理人员暴露于职业危险中,引起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发生口腔溃疡、脱发等,并且会产生远期影响如致癌、致畸、致染色体突变,孕... 肿瘤治疗以化疗为重要手段,化疗药物、放射性物质不仅导致患者出现毒性反应,同时也能使从事护理操作的护理人员暴露于职业危险中,引起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发生口腔溃疡、脱发等,并且会产生远期影响如致癌、致畸、致染色体突变,孕期护士接触化疗药物可致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肿瘤科 职业危害 防护 化疗药物 放射性物质 血小板降低 染色体突变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联合反思性教学在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3
作者 许妍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4期283-286,共4页
探讨案例教学法联合反思性教学在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医学生43人(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采用案例教学法联合反思性教学的医学生46人(观察组),教学结... 探讨案例教学法联合反思性教学在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医学生43人(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采用案例教学法联合反思性教学的医学生46人(观察组),教学结束后评价2组医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结果:经案例教学法联合反思性教学干预后,对照组的理论知识、实践内容、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评分均高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案例教学法联合反思性教学干预后,对照组的教学满意率83.72%低于观察组的97.8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联合反思性教学在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反思性教学 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应用
下载PDF
分阶段式带教在肿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孙秋萍 《常州实用医学》 2022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分析分阶段式带教在肿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4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2例,对照组予传统带教方法,试验组予分阶段式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理论及技能... 目的分析分阶段式带教在肿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4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2例,对照组予传统带教方法,试验组予分阶段式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对照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教学满意度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对照组为90.9%、59.1%,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阶段式护理带教模式应用于肿瘤科护理带教,能提升实习生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能提高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式带教 肿瘤科 护理带教 效果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教学模式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义东 《常州实用医学》 2024年第4期247-248,共2页
肿瘤科疾病往往涉及多个专科,并且整个理论体系中存在非常多的交叉内容,学生只有融合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才能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顺利开展工作,在肿瘤患者的诊疗时做到心中有数。多学科诊疗教学模式(MDT)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肿瘤科疾病往往涉及多个专科,并且整个理论体系中存在非常多的交叉内容,学生只有融合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才能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顺利开展工作,在肿瘤患者的诊疗时做到心中有数。多学科诊疗教学模式(MDT)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以往学科间的壁垒打破,架起了各科室团队合作的桥梁,通过培养学生综合诊疗思维,利于在远期工作中遇到肿瘤患者综合性问题时,可得到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教学模式 肿瘤学 临床教学
下载PDF
癌症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物暴露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6
作者 刘艳 温晓萌 +2 位作者 张小丫 韩小云 徐春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6,110,共6页
目的对癌症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物暴露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进行提取和汇总,为降低癌症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物的暴露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临床决策网站、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及综合数据库中关于癌症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物暴露... 目的对癌症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物暴露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进行提取和汇总,为降低癌症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物的暴露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临床决策网站、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及综合数据库中关于癌症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物暴露预防及管理的文献,文献类型包括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14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2篇,通过阅读、提取、归类最终形成28条最佳证据,包括组织与监管、评估与教育、药物储存与处置、服药方法、清洁与消毒、依从性管理6个方面。结论该研究总结了癌症患者居家口服化疗药物暴露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临床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境对证据进行实施,推动循证知识向实践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者 居家 口服化疗药物 暴露 预防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肿瘤患者PICC与VPA临床应用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阮叶 顾迪 +3 位作者 高雪娟 谢君雯 董人平 徐斌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7期1559-1562,共4页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利弊,拟确立两种方法各自的适用人群。方法由两位独立评价者按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等资...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利弊,拟确立两种方法各自的适用人群。方法由两位独立评价者按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等资源中已发表及未发表文献,研究人群为中国人。根据纳入标准筛选相关研究,评价研究质量后用Stata12.0软件进行分析,分析指标为并发症、首次置管成功率及置管时间。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总病例数1228例。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使用VPA长期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ICC患者[OR=0.25,95%CI(0.17~0.36),P〈0.01],VPA患者组管路堵塞移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PICC组EOR=2.03,95%CI(1.04~3.97),P=0.037],静脉炎及局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PICC组EOR=0.49,95%CI(0.25~0.96),P=0.037];VPA组患者首次置管成功率低于PICC组[OR=0.68,95%CI(0.41~1.13),P=0.138];VPA组留置时间超过一年的患者显著多于PICC组[OR=39.11,95%CI(14.32~106.84),P〈0.01]。结论采用VPA长期静脉输液较PICC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长的留置时间,但VPA一次置管成功率较低,综合考虑,更适合一年以上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META分析
下载PDF
TCR/CAR修饰的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和优化策略 被引量:6
8
作者 陆文斌 宫雪超 +1 位作者 金建华 胡文蔚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73,共11页
过继性T细胞疗法在治疗癌症方面已显示出非凡潜力,特别针对B细胞恶性肿瘤。体外重定向工程T细胞主要使用2种不同策略。一种方法是向T细胞中引入全新设计的合成结构-嵌合型抗原受体(CAR),包含抗体片段(单链抗体scFv可变区)、跨膜结构域(... 过继性T细胞疗法在治疗癌症方面已显示出非凡潜力,特别针对B细胞恶性肿瘤。体外重定向工程T细胞主要使用2种不同策略。一种方法是向T细胞中引入全新设计的合成结构-嵌合型抗原受体(CAR),包含抗体片段(单链抗体scFv可变区)、跨膜结构域(带铰链/间隔区)和信号转导多重元件。另一种是利用T细胞受体(TCR)众所周知的能力:识别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结合的特异性抗原肽,向T细胞中转入靶向癌症相关肽/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物(HLA)的TCR。虽然已有许多报道描述了这2种方法,但本综述重点关注最新进展。伴随早期成功,CAR也很快暴露出其合成结构亟待优化配置问题,而且对实体瘤的疗效还不理想。在诸多重要特征中,CAR/抗原复合体大小和化学计量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最近,在TCR介导的突变多肽(新抗原)作为T细胞反应靶点的T细胞免疫治疗研究表明,新抗原也许能为TCR介导的过继性T细胞疗法提供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 嵌合型抗原受体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LC-MS/MS法检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甲氨蝶呤及其代谢物7-羟基甲氨蝶呤的浓度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楠 钱卿 +3 位作者 恽琴素 周颀 邹素兰 蒋艳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5期910-913,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法检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甲氨蝶呤(MTX)及其代谢物7-羟基甲氨蝶呤(7-OH MTX)的浓度。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大剂量MTX(HDMTX,1.5~2.0 g·m-2)化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共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法检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甲氨蝶呤(MTX)及其代谢物7-羟基甲氨蝶呤(7-OH MTX)的浓度。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大剂量MTX(HDMTX,1.5~2.0 g·m-2)化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共12例,于HDMTX滴注结束后第0,24,48,72,96 h分别取静脉血2 ml,LC-MS/MS法同时检测血清中MTX及7-OH MTX的浓度。结果:HDMTX滴注结束后0,24,48,72,96 h MTX浓度分别为(21.292±17.574),(0.438±0.860),(0.067±0.075),(0.020±0.002),(0.008±0.002)μmol·L-1,7-OH MTX浓度分别为(5.586±2.668),(1.136±1.593),(0.279±0.367),(0.097±0.128),(0.040±0.051)μmol·L-1,其中0 h时MTX浓度大于7-OH MTX,而24~96 h各时间点MTX浓度均小于7-OH MTX,7-OH MTX/MTX浓度比值分别是2.6,4.2,4.9和5.0。结论:HDMTX滴注结束24 h后,体内代谢物7-OH MTX浓度高于MTX数倍,提示检测7-OH MTX浓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恶性肿瘤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甲氨蝶呤 大剂量 7-羟基甲氨蝶呤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女患者尿路感染因素及护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雪娟 朱小亚 殷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24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女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原因、治疗及护理。方法对本院肿瘤内科住院女患者406例,发现42例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尿路感染多见于育龄女性、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主要指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女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原因、治疗及护理。方法对本院肿瘤内科住院女患者406例,发现42例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尿路感染多见于育龄女性、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主要指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主要指膀胱炎)。致病菌70%以上为大肠杆菌。90%尿路感染的致病菌源自于上行感染。结论加强健康教育,降低恶性肿瘤女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女患者 尿路感染 护理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表达与晚期食管癌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倪雪峰 吴昌平 谈敏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80-882,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晚期食管癌中表达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分析方法,检测57例食管癌患者nm23-H1表达,以铂类为主化疗至少2个疗程后进行化疗效果评价。结果nm23-H1阳性率为42.1%,与食管癌的临床组织分...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晚期食管癌中表达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分析方法,检测57例食管癌患者nm23-H1表达,以铂类为主化疗至少2个疗程后进行化疗效果评价。结果nm23-H1阳性率为42.1%,与食管癌的临床组织分级有关,而与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位置及细胞分化无关;nm23-H1(+)的患者,其化疗敏感性明显优于nm23-H1(-)患者。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中,恶性度越高,nm23-H1表达越高。nm23-H1提示术后以铂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食管癌 顺铂 化疗
下载PDF
恶性肿瘤病人血浆TXB_2与6-酮-PGF_(1α)含量的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华铮 汪承亚 +6 位作者 吴爱珍 陈国瑾 胡曙 孙文辉 蒋丙近 成也宽 单汉清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89年第11期595-596,共2页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60例正常人、40例良性肿瘤和137例恶性肿瘤病人的血浆TXB_2和6-酮-PGF_1α的含量。TXB_2/6-酮-PGF_1α测定值正常人和良性肿瘤病人分别为154.5±81.4/17.2±5.7和136.4±60.9/16.7±4.7;而Ⅲ~Ⅳ期...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60例正常人、40例良性肿瘤和137例恶性肿瘤病人的血浆TXB_2和6-酮-PGF_1α的含量。TXB_2/6-酮-PGF_1α测定值正常人和良性肿瘤病人分别为154.5±81.4/17.2±5.7和136.4±60.9/16.7±4.7;而Ⅲ~Ⅳ期恶性肿瘤病人中,乳癌为237.2±116.6/23.2±7.0、肺癌398.9±211.0/25.8±7.5、直肠癌271.7 ±223.0/23.1±8.9、食道癌223.2±71.3/21.5±7.4和胃癌228.9±143.6/24.3±7.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本文还对TXB_2和6-酮-PGF_1α值升高与恶性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栓素 前列环素
下载PDF
肺肿瘤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后的影像评估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增辉 顾正章 +1 位作者 石亮荣 单飞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6年第4期382-385,共4页
近年来,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在无法手术切除或转移性肺肿瘤的治疗中备受推崇。但因术后病理改变的复杂性,不同影像检查的表现既存在重叠,又存有差异,使得评估充满挑战。就不同影像方法(CT、PET/CT、MRI)对肺肿瘤病人术后不同时期的... 近年来,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在无法手术切除或转移性肺肿瘤的治疗中备受推崇。但因术后病理改变的复杂性,不同影像检查的表现既存在重叠,又存有差异,使得评估充满挑战。就不同影像方法(CT、PET/CT、MRI)对肺肿瘤病人术后不同时期的评估进展予以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射频消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引导
下载PDF
PICC置管肿瘤患者接受延续护理对预防血栓的效果 被引量:21
14
作者 崔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6期96-97,共2页
目的:分析PICC置管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130例PICC置管并带管出院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 目的:分析PICC置管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130例PICC置管并带管出院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1例,对照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PICC置管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静脉血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延续性护理 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下载PDF
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导致自我效能差的影响因素与防护措施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晓彦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患者自我效能差的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87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1例患者出现由于癌因性疲乏致自我效能差,其余66例患者未发生癌因性疲乏... 目的探讨影响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患者自我效能差的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87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1例患者出现由于癌因性疲乏致自我效能差,其余66例患者未发生癌因性疲乏致自我效能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致自我效能差的因素。结果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导致自我效能差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病理类型、肿瘤临床分期、心理状态、躯体疲乏得分、情感疲乏得分、认知疲乏得分、治疗依从性、疼痛程度;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理状态、躯体疲乏得分、认知疲乏得分、疼痛程度为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肿瘤化疗伴有癌因性疲乏患者自我效能差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心理状态、躯体疲乏得分、认知疲乏得分差、疼痛程度,因此,护理人员应采用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等多方面提高患者对化疗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 癌因性疲乏 自我效能 影响因素 预防与护理
下载PDF
以皮肤病为首发症状的内脏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云燕 吴昌平 杨玉花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2期131-133,136,共4页
目的 了解皮肤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发现内脏恶性肿瘤.方法 对本院2006~2013年收治的14例以皮肤病为首发症状的内脏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男12例,女2例,以皮肤转移癌为首发症状的有6例,其中4例皮肤... 目的 了解皮肤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发现内脏恶性肿瘤.方法 对本院2006~2013年收治的14例以皮肤病为首发症状的内脏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男12例,女2例,以皮肤转移癌为首发症状的有6例,其中4例皮肤表现为肤色结节或肿块,2例表现为溃疡;以副肿瘤性皮肤病发病者有6例,其中皮肌炎3例,红皮病2例,恶性黑棘皮病1例;另外2例发生带状疱疹.结论 认识肿瘤的皮肤表现,将有助于早期发现内脏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内脏肿瘤 首发症状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肿瘤射频消融术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静姣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缓解射频消融术治疗肿瘤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2例射频消融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措施,试验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疼痛的...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缓解射频消融术治疗肿瘤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2例射频消融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措施,试验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疼痛的差异。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焦虑量表评分和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量表评分和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癌症患者平稳度过等待期和恢复期,从而使患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接受射频消融术,并取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肿瘤 心理护理 焦虑 疼痛
下载PDF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国瑾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8年第2期53-54,共2页
报告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7例。临床以左上腹不适,左上腹肿块及体重下降、发热、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点。病理以淋巴系统及血管源性恶性肿瘤多见。治疗以手术和化疗等手段为主。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对提高疗效是非常重... 报告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7例。临床以左上腹不适,左上腹肿块及体重下降、发热、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点。病理以淋巴系统及血管源性恶性肿瘤多见。治疗以手术和化疗等手段为主。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对提高疗效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恶性肿瘤 治疗 病理
下载PDF
^(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超 孙柏 +1 位作者 王浩 石红兵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63-1268,共6页
碘-125(iodine-125,^(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是一种持续低剂量率内照射治疗方式,现已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近年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逐渐开展并深入。^(125)I粒子除损伤DNA外还作用于内质网和线粒体,进而通... 碘-125(iodine-125,^(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是一种持续低剂量率内照射治疗方式,现已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近年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逐渐开展并深入。^(125)I粒子除损伤DNA外还作用于内质网和线粒体,进而通过多条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类凋亡、促进细胞保护性自噬、抑制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此外,^(125)I粒子还能改善肿瘤微环境,通过抑制肿瘤微血管、激活免疫应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本文就^(125)I粒子诱导的上述生物学效应及相关分子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的机制研究和联合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恶性肿瘤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肿瘤住院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莹 《常州实用医学》 2017年第6期398-399,共2页
目的分析肿瘤住院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一2017年6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住院肿瘤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2年3月一2014年6月收治的肿瘤患者为对照组,每组150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开展健康宣教等,观察... 目的分析肿瘤住院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一2017年6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住院肿瘤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2年3月一2014年6月收治的肿瘤患者为对照组,每组150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开展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跌倒风险评估。结果跌倒、坠床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住院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能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住院安全性及护士跌倒风险管理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住院患者 跌倒风险评估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