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流速度检测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剑平 叶萍 +3 位作者 季勇 吴涛 陈刚 龚铭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7期1895-189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血流速度检测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损伤(CHS)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为对象,均接受TCD检测。统计颈动脉支架置...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血流速度检测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损伤(CHS)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为对象,均接受TCD检测。统计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发生情况,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冠心病、高脂血症、脑梗死史、血压、颈动脉狭窄程度等资料,分析影响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发生的因素。并分析监测血流速度对CHS的诊断价值。结果80例接受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7例(8.75%)出现CHS。单因素分析显示CHS组与非CHS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冠心病、高脂血症、脑梗死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HS组患者年龄高于70岁、血压高于150 mmHg、颈动脉狭窄程度高于90%的占比高于非CHS组患者,CHS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管搏动指数(PI)水平高于非C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OR=6.439;95%CI:1.548~20.137)、PSV(OR=5.063;95%CI:1.271~16.062)、PI(OR=4.448;95%CI:1.190~13.863)为影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血压与CHS无明显相关(P>0.05)。PSV诊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5(95%CI:0.747~0.917)、85.71%、78.08%;PI诊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14(95%CI:0.711~0.892)、71.43%、89.04%;颈动脉狭窄程度诊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69(95%CI:0.661~0.856)、85.71%、79.45%;联合监测诊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24(95%CI:0.842~0.971)、100.00%、72.65%。联合检测诊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的AUC高于PSV、PI、颈动脉狭窄程度单独检测(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加快,监测PSV、PI有助于早期诊断CH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流速度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 高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