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冀桂苗 张亚娟 +1 位作者 付水鸽 徐浩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47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银杏叶组、丁苯酞组、联合组,每组49例...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47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银杏叶组、丁苯酞组、联合组,每组49例。3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常规治疗,银杏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丁苯酞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组在银杏叶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比较3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巴塞尔指数(BI)、卒中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动态阻力、外周阻力)、血清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更低(P<0.05);BI、SS-QOL评分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更高(P<0.05);外周阻力、动态阻力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更低(P<0.05);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更高(P<0.05);血清GDNF、BDNF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更高(P<0.05);血清GFAP、Hcy和hs-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更低(P<0.05);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银杏叶组和丁苯酞组(χ^(2)=6.019,P=0.049);3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632,P=0.729)。结论: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可有效恢复AIS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与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临床疗效较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 银杏叶提取物 血流动力学 血清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神经内科疾病应用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秦得营 《北方药学》 2017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每日100mg,1次/d。观察组...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每日100mg,1次/d。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饭前用温开水送服,每日100mg,1次/d,两组均是4周为一疗程。记录和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满意度、依从性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症状出现好转。服用阿司匹林肠溶剂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依从性和发生消化道系统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疗效明显,可以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肠溶片 神经内科疾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银杏内酯注射液静滴辅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孙福海 贾小飞 +2 位作者 武利娟 张曼 丁奇贤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6期2309-2313,共5页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注射液静滴辅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注射液静滴辅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银杏内酯注射液静滴辅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血流速度(Vd)]、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和血清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淋巴细胞过氧化小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PPARγ)、可溶性骨髓细胞样转录因子-1(sTLT-1)]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3.58±1.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2±1.69)分,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为(76.24±6.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5±5.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研究组患者的Vm、Vs、Vd值分别为(129.58±13.46)cm/s、(153.49±14.28)cm/s、(133.46±12.78)cm/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07±11.54)cm/s、(134.22±15.17)cm/s、(120.08±14.62)cm/s,RI值为0.12±0.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17±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研究组患者血清VEGF、NO水平分别为(402.59±31.81)ng/L、(78.62±6.35)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2.15±32.49)ng/L、(69.51±5.43)μmol/L,vWF、ET-1水平分别为(153.49±14.28)ng/L、(38.69±5.43)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22±15.17)ng/L、(51.77±6.4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s TLT-1水平分别为(9.51±2.24)mg/L、(18.75±3.64)mg/L、(51.49±4.38)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9±3.74)mg/L、(25.63±4.92)mg/L、(59.74±5.13)ng/L,PPARγ水平为(463.28±39.6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1.57±36.4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78%,略高于对照组的3.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静滴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银杏内酯注射液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 疗效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花提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4期533-534,共2页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新型的输液工具,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日臻完善其应用日渐广泛,由于其具有方便快捷、减少护士穿刺的次数进而减少患者血管损伤、降低痛苦、保护静脉、减少药物刺激引发的静脉炎、利于医护人员治疗、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工作...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新型的输液工具,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日臻完善其应用日渐广泛,由于其具有方便快捷、减少护士穿刺的次数进而减少患者血管损伤、降低痛苦、保护静脉、减少药物刺激引发的静脉炎、利于医护人员治疗、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赢得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致认可[1]。神经内科由于治疗量较大,常有部分患者需要一天数次输液,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上花费时间较多,同时由于患者大多都是烦躁、昏迷、嗜睡症状,病情变化比较反复,随时需要治疗,静脉留置针在其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神经内科护理 留置套管针 应用体会
下载PDF
活血化瘀药物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张燕晓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920-923,共4页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药物辨证施治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药物辨证施治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活血化瘀药物辨证施治。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S-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开展康复训练联合活血化瘀药物,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康复期 活血化瘀药物 辨证论治 生活质量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患者与MRI总负荷及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的关系
6
作者 王红旭 高延伦 王苗苗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认知障碍患者与磁共振(MRI)总负荷及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CSVD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检查结果分为认知功能损害组(MoC...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认知障碍患者与磁共振(MRI)总负荷及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CSVD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检查结果分为认知功能损害组(MoCA≤26分,n=28)和认知功能正常组(MoCA>26分,n=52)。两组患者均接受MRI检查,MRI检查行T_(1)加权成像(T_(1)WI)、T_(2)加权成像(T_(2)WI)、T_(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_(2)Flai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比较两组患者MRI总负荷评分、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数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认知功能MoCA评分与MRI总负荷评分、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结果认知功能损害组患者的MRI总负荷评分为(1.72±0.39)分,认知功能正常组为(0.81±0.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损害组CSVD患者的脑白质高信号总数目及皮层下白质高信号数目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SVD患者的认知功能MoCA评分与MRI总负荷评分、脑白质高信号总数目、皮层下白质高信号数目均呈负相关(r=-0.485、-0.472、-0.357,P<0.05)。结论 MRI总负荷可较好评估CSVD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与MRI总负荷及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障碍 磁共振总负荷 脑白质高信号 关系研究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7
作者 郭恩会 刘凯 +2 位作者 闫向格 张豪杰 赵志华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14-319,共6页
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探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1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 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探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1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均连续治疗两周。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一周后、两周后的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Barthel指数(BI)评分、脑神经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及神经营养因子(NTF)]、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mRNA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和两周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及BI评分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和两周后,两组患者的NGF、NTF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两周后,两组患者的NF-κB p50蛋白、NF-κB p50 mRNA、NF-κB p65蛋白、NF-κB p65 mRNA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两周后,两组患者的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IL-1β、IL-6、IL-8、TNF-α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86%,略高于对照组的8.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丁苯酞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反应,加速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复方丹参滴丸 丁苯酞 核转录因子信号通路 炎性反应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治疗126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卫东 李红桃 杜迎春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节苷脂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神经节苷脂40mg或胞二磷胆碱0.75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节苷脂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神经节苷脂40mg或胞二磷胆碱0.75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神经节苷脂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0.01);且神经节苷脂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神经节苷脂组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明显高于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均P<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节苷脂能减轻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元的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节苷脂 治疗疗效
原文传递
卡马西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赵秀敏 董淑惠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867-868,共2页
关键词 卡马西平/治疗应用 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疗法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疗法
下载PDF
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福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4期2581-2582,共2页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阿司匹林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5%高于对照组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尿激酶 阿司匹林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福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9期1294-1295,共2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2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均给予...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2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两组均治疗14d。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1d、3d、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及治疗14d后的总有效率,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脑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d、3d、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步降低,且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5%)明显高于对照组(6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溶栓 再闭塞 低分子肝素钙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辅助丁苯酞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
12
作者 王苗苗 周国平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45-149,共5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辅助丁苯酞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辅助丁苯酞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频电刺激。比较两组眩晕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流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眩晕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全血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辅助丁苯酞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能有效改善眩晕症状,降低血液黏度,提高脑血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丁苯酞 后循环缺血 眩晕
下载PDF
安全护理应用在神经内科患者刺激性药物静脉输液期间的效果
13
作者 刘亚楠 郭恩会 +1 位作者 石伟 张乐乐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刺激性药物静脉输液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刺激性药物静脉输液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刺激性药物静脉输液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刺激性药物静脉输液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安全护理。比较两组药物外渗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留置针使用时间、依从性、疼痛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药物外渗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观察组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观察组留置针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89.89%,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观察组疼痛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28.89%(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刺激性药物静脉输液患者实行安全护理,可减少药物外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静脉输液 不良反应 安全护理
原文传递
西沙比利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王俊宏 窦红 +2 位作者 刘艳晓 李宏伟 李素娥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2期52-53,共2页
目的:了解西沙比利对糖尿病(DM)神经原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人随机分二组:治疗组69人,给西沙比利片治疗12周:对照组46人,常规定时排尿时按摩、压迫下腹部膀胱区。于治疗前后B超查膀胱残余尿量与对照组比较,经统... 目的:了解西沙比利对糖尿病(DM)神经原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人随机分二组:治疗组69人,给西沙比利片治疗12周:对照组46人,常规定时排尿时按摩、压迫下腹部膀胱区。于治疗前后B超查膀胱残余尿量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行X2检验。结果:治疗组12周后膀胱残余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西沙比利对MD神经原性膀胱所致尿潴留有一定治疗作用且无明显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比利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 残余尿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体外癫痫模型海马神经元中线粒体衔接蛋白Miro1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英 连亚军 +2 位作者 谢南昌 高延伦 金迪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癫痫模型海马神经元中线粒体衔接蛋白Miro1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原代培养新生24 h内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通过无镁细胞外液诱导体外癫痫模型。培养至14 d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无镁诱导组(AE组)、AE+对照... 目的探讨体外癫痫模型海马神经元中线粒体衔接蛋白Miro1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原代培养新生24 h内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通过无镁细胞外液诱导体外癫痫模型。培养至14 d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无镁诱导组(AE组)、AE+对照腺病毒组(AE+r Ad组)、AE+sh RNA腺病毒组(AE+r Ad-Miro1-sh RNA组)。CON组及AE组分别用正常细胞外液和无镁细胞外液作用3 h后,更换为正常维持液。AE+r Ad组、AE+r Ad-Miro1-sh RNA组分别于无镁诱导48 h前转染对照腺病毒、靶向大鼠Miro1基因的sh RNA重组腺病毒真核表达质粒。各组分别于造模后24 h终止细胞培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Miro1、ND6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ND6蛋白的表达,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蛋白浓度。结果与CON组比较,AE组、AE+r Adv组大鼠海马神经元Miro1表达明显升高,AE+r Ad-Miro1-sh RNA组大鼠海马神经元Miro1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AE组、AE+r Adv组、AE+r Ad-Miro1-sh RNA组大鼠海马神经元ND6表达及GSH蛋白浓度明显降低,MDA蛋白浓度明显升高(均P<0.05)。AE+r Ad-Miro1-sh RNA组大鼠海马神经元Miro1、ND6表达及GSH蛋白浓度明显低于AE组和AE+r Adv组,MDA蛋白浓度明显高于AE组和AE+r Adv组(均P<0.05)。结论线粒体衔接蛋白Miro1可能对无镁致痫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抑制线粒体Miro1蛋白表达后,ND6、GSH蛋白表达减少,MDA蛋白表达增加,加重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衔接蛋白 Miro1 癫痫 线粒体移动 氧化应激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跃增 刘宏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2875-2876,共2页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分析 脑梗死/病理生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病理生理学 C-反应蛋白(CRP) 急性脑梗死患者 康复评估 神经功能 临床应用前景 前瞻性调查 研究发现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复方曲肽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的辅助治疗效果
17
作者 孙福海 贾小飞 +1 位作者 武利娟 丁奇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8期3368-3371,共4页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复方曲肽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AIS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54例。两组均接受静脉...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复方曲肽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AIS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54例。两组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单药组溶栓治疗后接受复方曲肽辅助治疗,联合组溶栓治疗后接受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复方曲肽辅助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损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定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SV)、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纤维蛋白原(FIB)]、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位因子蛋白(TSPO)、Dickkopf同源物1(DKK1)]及随访3个月后预后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治疗14 d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较高,NIHSS评分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PSV、HSV、LSV、FIB、IL-1β、TNF-α、TSPO、DKK1水平降低(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复方曲肽辅助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损伤,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复方曲肽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联合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预后不良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延伦 王艳晖 薛文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联合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依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243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172例)和预后...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联合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依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243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172例)和预后不良组(71例)两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CI静脉溶栓联合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列线图模型,列线图的预测效能和预测能力分别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和Bootstrap法检验。结果年龄>65岁、责任大动脉病变、OCSP分型为完全前循环梗死、NHISS评分高、发病至溶栓时间长、FBG水平升高均为ACI静脉溶栓联合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多因素分析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ACI静脉溶栓联合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8(95%CI:0.796-0.890)、77.46%、82.56%;经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其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21,校正曲线与标准曲线贴合度较好。结论基于风险因素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有助于在进行静脉溶栓联合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的ACI患者中筛选出预后不良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替罗非班 预后不良 列线图 预测模型v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英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入院当天、干预3个月时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ESCA)、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护理满意度。结果 入院当天,2组患者GSES、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时,2组患者GSES评分均高于入院当天,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CL-90评分均低于入院当天,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当天,2组患者ESCA中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时,2组患者ESCA中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入院当天,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当天,2组患者BI、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时,2组患者BI、SS-QOL评分均高于入院当天,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其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并提升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 脑卒中恢复期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英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更优护理模式,评价品管圈活动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区的82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N=41)... 目的探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更优护理模式,评价品管圈活动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区的82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均高于本组护理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本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BI指数、FMA评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评分均升高,但研究组评分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可行方案,因其能够加速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同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干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临床护理路径 脑梗塞恢复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