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小磊 李华丽 石伟纲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14-619,共6页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LHI)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肌腱蛋白C (TN-C)、白介素-17 (IL-17)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LHI患者作为...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LHI)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肌腱蛋白C (TN-C)、白介素-17 (IL-17)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LHI患者作为LHI组,另选取同期80例非大面积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作为非LHI组,同期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入院(体检)时的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并比较LHI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与LH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比较LHI组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预测预后的价值,采用KM生存曲线分析不同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患者3个月存活情况。结果 LHI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分别为(86.74±25.17)μg/L、(81.45±20.67)μg/L、(118.19±28.26) pg/mL,明显高于非LHI组的(51.63±16.24)μg/L、(61.29±15.16)μg/L、(76.70±15.49) pg/mL和对照组的(7.71±1.59)μg/L、(19.61±7.38)μg/L、(29.51±6.02) pg/mL,且非LHI组患者的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HI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度患者入院时的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分别为(98.71±18.25)μg/L、(95.38±16.84)μg/L、(135.71±26.03) pg/mL,明显高于中度患者的(79.17±15.61)μg/L、(72.64±14.10)μg/L、(107.11±22.49)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与LH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P<0.05);LHI组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的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分别为(101.25±19.17)μg/L、(98.74±17.43)μg/L、(140.71±28.01) pg/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的(78.49±16.20)μg/L、(71.62±15.76)μg/L、(105.38±24.26)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联合预测LHI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1 (95%CI:0.878~0.987),大于三项指标单独预测的AUC (P<0.05);LHI组入院时血清Visfatin、TN-C、IL-17高水平患者3个月后存活率分别为74.29%、76.32%、70.97%,明显低于血清Visfatin、TN-C、IL-17低水平患者的93.33%、92.86%、93.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HI患者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各指标可为临床预测患者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内脂素 肌腱蛋白C 白介素-17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下载PDF
炎性因子IL-8、PCT、IL-2R与严重细菌性颅内感染GCS评分的关系及预测预后的价值
2
作者 李小磊 李华丽 石伟纲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874-1879,共6页
目的分析严重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炎性因子白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白介素-2受体(IL-2R)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关系,并探讨其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严重颅... 目的分析严重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炎性因子白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白介素-2受体(IL-2R)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关系,并探讨其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严重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CS评分分为轻中度组(9~14分)32例和重度组(≤8分)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和血清IL-8、PCT、IL-2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IL-8、PCT、IL-2R水平与GCS评分的相关性,并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预后情况,比较预后良好、预后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清IL-8、PCT、IL-2R水平,通过Lasso回归筛选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8、PCT、IL-2R预测预后不良的价值,并比较含与不含血清IL-8、PCT、IL-2R预测方案对预后不良的预测能力。结果重度组患者入院时血清IL-8、PCT、IL-2R水平分别为(35.12±4.26)pg/mL、(11.83±2.26)pg/mL、(912.35±105.83)U/m L,明显高于轻中度组的(26.74±3.81)pg/m L、(8.49±2.03)pg/m L、(749.21±92.56)U/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严重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入院时的血清IL-8、PCT、IL-2R水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占比、糖尿病占比、感染至入院时间、入院时血清IL-8、PCT、IL-2R水平分别为(65.13±7.26)岁、67.57%、27.03%、(38.05±4.17)h、(40.12±4.81)pg/m L、(12.67±2.59)pg/m L、(951.46±121.49)U/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的(56.39±6.41)岁、41.86%、9.30%、(26.92±3.46)h、(24.59±3.95)pg/mL、(8.61±2.24)pg/mL、(757.28±97.28)U/mL,入院时GCS评分为(6.72±0.39)分,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的(10.81±0.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asso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感染至入院时间、GCS评分、血清IL-8、PCT、IL-2R水平均为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8、PCT、IL-2R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9、0.717、0.719;含炎性因子预测方案的AUC为0.933,不含炎性因子预测方案的AUC为0.811;经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与不含炎性因子预测方案比较,含炎性因子预测方案的AUC明显增大(P<0.05),净重新分类指数(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均>0(P<0.05)。结论严重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血清IL-8、PCT、IL-2R水平与GCS评分存在明显负相关,且与预后转归密切相关,可为临床预测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细菌性颅内感染 白介素-8 降钙素原 白介素-2受体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预后
下载PDF
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相关不良事件的影响
3
作者 李艳锋 邢高局 王娜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59-360,共2页
目的 探讨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相关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各51例。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 目的 探讨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相关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各51例。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 ICU停留时间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 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可降低HICH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ICU停留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综合性气道护理管理 机械通气 不良事件
下载PDF
误吸高危评估引导式专项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郭路路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4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误吸高危评估引导式专项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6月于河南省某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 目的探讨误吸高危评估引导式专项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6月于河南省某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误吸高危评估引导式专项护理。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误吸严重程度、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误吸、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误吸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中护理理念、风险评估、护理内容及护理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误吸高危评估引导式专项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误吸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减轻误吸严重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评估引导式护理 脑出血 误吸 手术
下载PDF
协同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邢高局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414-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1年5月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字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协...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1年5月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字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治疗后3 m后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评定依从性、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评估患者吞咽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ugl Meyer motor function evaluation method,FMA)评估患者肢体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评估平衡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Improv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吞咽功能、肢体功能,BBS评分,MBI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肢体功能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并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协同护理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恢复肢体功能,改善吞咽功能与平衡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恢复期 依从性 日常生活能力 协同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