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整形外科教学中应用的体会 被引量:7
1
作者 梁杰 吴泽勇 +1 位作者 彭智 张培华 《中外医疗》 2009年第30期108-109,共2页
讨论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整形外科中的实施步骤及意义。将PBL教学法运用到整形外科教学工作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加对整形外科疾病的感性认识,有利于从知道中心型向能力中心型的转变... 讨论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整形外科中的实施步骤及意义。将PBL教学法运用到整形外科教学工作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加对整形外科疾病的感性认识,有利于从知道中心型向能力中心型的转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迅速实现整形外科专业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教学法 整形外科
下载PDF
“典型病例教学法”在整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杰 李响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0期261-262,共2页
整形外科一门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泛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典型病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达到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整形外科教学改革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 典型病例 整形外科 教学
下载PDF
“全程式”典型病例资料库的建立及其在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卫裴 梁杰 +2 位作者 吴志贤 徐孝兴 史玉仓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在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在循证医学教育观指导下,以我校整形外科本科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分别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整形外科课程教学。最后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对授课效果... 目的探讨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在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在循证医学教育观指导下,以我校整形外科本科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分别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整形外科课程教学。最后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对授课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无论是传统考题总分,还是病例分析试题总分,试验组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型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明显优势,有望在临床教学中得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式 典型病例资料库 整形外科教学
下载PDF
实施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提高整形外科临床教学质量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杰 吴泽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整形外科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在循证医学教育观指导下,以我校整形外科学本科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实施整形外科教学课程。结论 "病例导入式&... 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整形外科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在循证医学教育观指导下,以我校整形外科学本科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实施整形外科教学课程。结论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临床理论知识与临床典型病例紧密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 整形外科学 临床教学质量 临床典型病例 医学教育观 教学课程 临床理论 教学效果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作用机理、免疫原性及其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9
5
作者 郑锦标 梁杰 张培华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08-210,共3页
本文对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方法、作用机理、免疫原性及其在整形美容外科领域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基质 烧伤 外科 整形
下载PDF
整形外科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刚 罗少军 +1 位作者 梁杰 汤少明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研究整形外科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 ,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Vitek -AmsSystem法和Kirby -Bauer法 ,对整形外科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结果 分离得到 2 91株致病菌 ,位列... 目的 研究整形外科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 ,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Vitek -AmsSystem法和Kirby -Bauer法 ,对整形外科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结果 分离得到 2 91株致病菌 ,位列前 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第 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较高 ,可能与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菌株的增多有关 ,亚胺培南是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百分数超过 70 % ,层析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最有效药物。结论 开展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对整形外科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提高现有抗生素的疗效 ,减缓耐药菌株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 感染 抗生素 耐药性
下载PDF
广东汉族人非综合征唇腭裂与转化生长因子α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文广 罗少军 +1 位作者 汤少明 梁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3期4774-4775,共2页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以Taq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扩增产物,对107例非综合征性唇裂或唇腭裂(NSCL/P)患者、136例正...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以Taq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扩增产物,对107例非综合征性唇裂或唇腭裂(NSCL/P)患者、136例正常人的TGF-α/TaqI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NSCL/P患者的C2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双侧CL/P患者的TGF-α/TaqI基因型与单侧CL/P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NSCL/P患者中,其母有感染服药史者与其母无感染服药史者比较,TGF-α/TaqI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GF-α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的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生有关;广东汉族人唇腭裂的严重程度可能与TGF-α/TaqI少见变异体相互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转化生长因子Α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下载PDF
43例广东汉族单纯性腭裂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α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广 梁杰 +1 位作者 罗少军 彭智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768-771,共4页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单纯性腭裂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基因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以Taq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扩增产物,对43例单纯性腭裂(CPO)患者、68例正常人的TGF-α/TaqⅠ等位基因进...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单纯性腭裂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基因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以Taq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扩增产物,对43例单纯性腭裂(CPO)患者、68例正常人的TGF-α/TaqⅠ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单纯性腭裂患者的C2等位基因频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完全腭裂患者的TGF-α/TaqⅠ基因型与单纯性部分腭裂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α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的单纯性腭裂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转化生长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 广东省 汉族
下载PDF
POSSUM评分系统的改良及预测高龄患者整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程晓桃 张文广 林姬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66-367,396,共3页
目的 :评价“改良计算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 (POSSUM)系统”及预测高龄患者整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方法 :采用改良 POSSUM评分系统预测 1 0 0例高龄患者整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并比较了并发症的实际发生率与... 目的 :评价“改良计算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 (POSSUM)系统”及预测高龄患者整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方法 :采用改良 POSSUM评分系统预测 1 0 0例高龄患者整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并比较了并发症的实际发生率与理论预测率。结果 :1 0 0例中 ,并发症实际发生率为 2 5% (2 5例 ) ,理论预测发生率为 31 % (31例 ) ,并发症的实际发生率和理论预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839,P>0 .0 5)。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生理学评分和手术侵袭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结论 :改良 POS-SUM评分系统可较好地预测高龄患者整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 老年人 术后并发症 评分
下载PDF
腹壁整形术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姬 李雪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3期1645-1646,共2页
目的总结腹壁整形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6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及护理等。结果56例患者行腹壁整形术均获得成功。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取得患者配合,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 目的总结腹壁整形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6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及护理等。结果56例患者行腹壁整形术均获得成功。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取得患者配合,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整形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出院指导在整形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雪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61-362,共2页
目的提高出院指导水平,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方法将86例出院病人出院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由主管护士进行整形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特殊体位及功能锻炼的指导、饮食指导及出院后定期护理随访指导;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出院指... 目的提高出院指导水平,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方法将86例出院病人出院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由主管护士进行整形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特殊体位及功能锻炼的指导、饮食指导及出院后定期护理随访指导;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出院指导。结果护士向病人进行出院指导率:观察组为87.5%~96.93%,对照组为2.63%~34.21%,P<0.01。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组为89.58%~95.83%,对照组为47.37%~73.63%,P<0.01。结论病人接受指导率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的提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以求不断提高出院指导水平,满足病人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出院指导 健康教育 整体护理
下载PDF
私立整形美容机构经营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章铧予 张中强 +1 位作者 莫自增 张培华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分析私立整形美容机构经营管理模式,探究其对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法、定量定性分析法。结果:私立整形美容机构经营方式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运作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各部门工... 目的:分析私立整形美容机构经营管理模式,探究其对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法、定量定性分析法。结果:私立整形美容机构经营方式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运作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护人员幸福感,管理层层细化,分工明确,注重医患关系的处理。结论:私立整形美容机构医患关系较公立医院和谐,医患纠纷发生率较公立医院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 整形美容 管理经营 医患关系 医患纠纷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在中医院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小冰 陈剑波 吴泽勇 《中国医院统计》 2016年第1期57-59,61,共4页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中医医院综合效益的评价,为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院提供相关对策和建议。方法选取2004-2013年深圳市8家中医医院,反映资源配置、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经济评价四类16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医院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中医医院综合效益的评价,为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院提供相关对策和建议。方法选取2004-2013年深圳市8家中医医院,反映资源配置、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经济评价四类16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医院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04-2013年深圳市中医医院综合效益水平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2013年综合效益水平最高,主成分综合得分为1.051;2004年综合效益最低,主成分综合得分为-0.823。结论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反映综合效益的多项指标进行评价,能较为客观反映不同时期中医院综合效益的水平并找出原因,值得在医院综合评价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中医院 综合效益 .应用研究
下载PDF
糖尿病足病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4
作者 彭智 黄海华 +2 位作者 郭晓瑞 吴志远 梁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00-1502,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病因 周围血管病变 足部感染 外伤性截肢 神经异常 下肢远端 神经病变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左强 张培华 +4 位作者 罗少军 汤少明 梁杰 张刚 李瑾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36-637,共2页
目的 研究天然药物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以期寻找新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 以四甲基偶氮唑 (MTT)法和特异性荧光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丹参酮ⅡA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丹参酮ⅡA对成纤... 目的 研究天然药物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以期寻找新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 以四甲基偶氮唑 (MTT)法和特异性荧光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丹参酮ⅡA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丹参酮ⅡA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采用荧光染色和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 ,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 (P <0 0 1)。结论 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且能够诱导其发生凋亡 ,为寻找有效治疗增生性瘢痕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瘢痕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半边旗5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培华 罗少军 +3 位作者 汤少明 肖佐环 左强 李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3-775,共3页
目的通过对天然药物半边旗5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以期探寻新的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流式细胞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半边旗5F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半边旗5F对成纤维细胞... 目的通过对天然药物半边旗5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以期探寻新的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流式细胞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半边旗5F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半边旗5F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采用流式细胞术和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P<0.05)。结论半边旗5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诱导其发生凋亡,为寻找有效治疗增生性瘢痕的药物进行了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 半边旗 5F 流式细胞术 四甲基偶氮唑 TUNEL法 抑制作用 病理性瘢痕 时间依赖性 剂量依赖性 增生性瘢痕 凋亡作用 天然药物 有效药物 技术检测 末端标记 凋亡指数 有效治疗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各种复杂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17
作者 刘飞 曲振玲 +6 位作者 郭正东 张陈威 林海波 秦王驰 罗恺 杨卫国 梁智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技术治疗各种创面的效果,进一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方法 2004年1月至2015年8月,笔者应用VAC治疗各种创面357例,其中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113例、糖尿病溃疡和足趾坏疽74例,骨髓炎创面14例、术后伤...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技术治疗各种创面的效果,进一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方法 2004年1月至2015年8月,笔者应用VAC治疗各种创面357例,其中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113例、糖尿病溃疡和足趾坏疽74例,骨髓炎创面14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22例、压力性溃疡37例、跟腱术后外露18例、窦道11例、Ⅲ度烧伤伴脓肿和慢性溃疡形成15例,Ⅲ度电击伤8例、供皮区5例、血管渗漏组织坏死2例、贯通伤1例,植皮区12例,下肢静脉性溃疡7例,骨筋膜室综合征5例,热压伤5例,痛风性溃疡2例,外周动脉性溃疡5例,不明原因慢性溃疡1例。积极全身支持治疗,及时手术扩创,行VAC治疗,术后3~7 d更换负压装置。结果经过VAC治疗后,植皮区皮片全部存活;余创面中,除供皮区、动脉疾病性溃疡外,其他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迅速,全部或部分覆盖深部组织,创面缩小。自行愈合6例,直接扩创缝合34例,自体皮片移植修复167例,皮瓣修复128例,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修复19例,3例创面缩小后改传统换药治疗。患者随访6个月~3年,除3例糖尿病治愈患者同部位再次出现创面外,其他无复发,3例仍有残余创面,总治愈率为98.3%。结论 VAC适应证较广,对多数复杂难愈创面有显著效果,能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但供皮区等创面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 创面 适应证 禁忌证
下载PDF
浅静脉干对前臂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绥江 罗少军 +3 位作者 汤少明 梁杰 吕端远 金玉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浅静脉干对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对 12例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观察。另于家兔 (n =5 )双侧前肢制作带头静脉的远端蒂皮瓣 ( 5× 1.5cm ) ,比较蒂部结扎... 目的 :探讨浅静脉干对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对 12例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观察。另于家兔 (n =5 )双侧前肢制作带头静脉的远端蒂皮瓣 ( 5× 1.5cm ) ,比较蒂部结扎头静脉组 (实验组 )与不结扎组 (对照组 )的成活面积。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 ,其中 1例术后早期皮瓣远端肿胀。家兔 10个皮瓣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皮瓣成活面积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皮瓣蒂部保留浅静脉干对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筋膜皮瓣的成活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蒂皮瓣 筋膜皮瓣 皮神经 浅静脉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细胞增殖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钟芳 罗少军 汤少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U002-U004,共3页
白藜芦醇具有抗癌、抗增生性疾病的作用 ,近年来 ,有关其抑制细胞增殖的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能抑制DNA的复制 ;干扰细胞周期 ,使其发生G1/S与S/G2 阻滞 ;还能干预信号转导通路 ,拮抗性激素等使细胞生长受阻。白藜芦醇也能通过诱导凋亡导致... 白藜芦醇具有抗癌、抗增生性疾病的作用 ,近年来 ,有关其抑制细胞增殖的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能抑制DNA的复制 ;干扰细胞周期 ,使其发生G1/S与S/G2 阻滞 ;还能干预信号转导通路 ,拮抗性激素等使细胞生长受阻。白藜芦醇也能通过诱导凋亡导致细胞数减少 ,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细胞增殖 研究进展 细胞周期 信号转导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瘢痕疙瘩不同部位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刚 罗少军 +2 位作者 汤少明 梁杰 左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11-1812,共2页
目的分析瘢痕疙瘩浸润部、增生部和老化部凋亡蛋白Bcl-2表达差异以探讨瘢痕疙瘩呈浸润性生长的机制。方法取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组织及正常皮肤各12例为标本,对12例瘢痕疙瘩组织和正常皮肤行白细胞介素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瘢痕疙瘩不... 目的分析瘢痕疙瘩浸润部、增生部和老化部凋亡蛋白Bcl-2表达差异以探讨瘢痕疙瘩呈浸润性生长的机制。方法取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组织及正常皮肤各12例为标本,对12例瘢痕疙瘩组织和正常皮肤行白细胞介素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瘢痕疙瘩不同病理部位和正常皮肤Bcl-2差异。结果瘢痕疙瘩浸润部Bcl-2明显高于增生部、老化部和正常皮肤,差异有显著性(q=4.29,P<0.05),瘢痕疙瘩增生部Bcl-2明显高于老化部和正常皮肤,差异有显著性(q=4.20,P<0.05),而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瘢痕疙瘩不同部位Bcl-2的表达差异可能是导致瘢痕疙瘩呈浸润性生长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白细胞介素2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