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南山区腹泻患儿诺如病毒筛查及其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徐丹 甘萍 +2 位作者 蒋莉 张丽芬 黎绍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63-666,共4页
目的:了解秋冬季深圳市南山区门诊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散发病例中诺如病毒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方法收集深圳市南山区2010~2013秋冬季年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门诊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的患儿临床资料及粪便标本748份,采用多重聚合... 目的:了解秋冬季深圳市南山区门诊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散发病例中诺如病毒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方法收集深圳市南山区2010~2013秋冬季年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门诊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的患儿临床资料及粪便标本748份,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将诺如病毒抗原阳性的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轮状病毒核酸扩增,将阳性产物回收、纯化并测序。结果748份标本中,共检出384例至少感染1种腹泻病毒,总检出率为51.33%(348/748),其中301例感染1种腹泻病毒,47例为2种以上腹泻病毒混合感染。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高峰季节在10~11月份,占65.6%(82/125)。诺如病毒感染年龄在2岁以下的,占95.20%(119/125),7~12个月的婴幼儿感染率,占68.8%(86/125),与1~6个月的婴幼儿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如病毒混合感染率为11.20%(14/125)与肠道腺病毒混合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感染率为45.6%(57/125),女性感染率为54.4%(68/12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如病毒基因分析显示,测序的114株均属于 GⅡ-4型,不同毒株间核酸序列同源性为98%~100%。结论诺如病毒是深圳市南山区7~12个月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感染较易发生在10、11月份。GⅡ-4型是深圳市南山区婴幼儿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基因型 腹泻 病毒性疾病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下肢骨折病人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健华 徐丹 +3 位作者 张丽芬 倪琳婷 李钢 王冬兰 《血栓与止血学》 2012年第5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下肢骨折病人在骨折后24 h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50例本院骨科下肢骨折病人,组成A(<25岁)、B(25~50岁)、C(>50岁)等3组,每组50例,于伤后24 h内用胶体金免疫渗...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下肢骨折病人在骨折后24 h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50例本院骨科下肢骨折病人,组成A(<25岁)、B(25~50岁)、C(>50岁)等3组,每组50例,于伤后24 h内用胶体金免疫渗透法测定血浆D-D水平。结果 A、B两组血浆D-D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病人血浆D-D阳性率明显高于A、B两组,A、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于50岁的下肢骨折病人在伤后24 h内D-D增高明显,应注意防止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不同年龄段 下肢骨折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高旭红 徐丹 +1 位作者 甘萍 倪琳婷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程度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和轻型急性胰腺炎组;同时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程度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和轻型急性胰腺炎组;同时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5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表现为高值持续时间较长且下降缓慢,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表现为高值持续时间较短且下降较快;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显著高于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液 诊断
下载PDF
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系统AT1600临床应用评价
4
作者 甘萍 徐丹 +2 位作者 蒋莉 高旭红 班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A01期115-116,共2页
目的采用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系统AT1600,观察其在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8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Amsel法、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系统AT1600检测,以Amsel法为金标准,评价BV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系统AT1... 目的采用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系统AT1600,观察其在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8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Amsel法、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系统AT1600检测,以Amsel法为金标准,评价BV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系统AT1600应用价值。结果与Amsel法相比,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系统AT1600敏感度为100.0%,特并度97.1%,总符合率9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系统AT1600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其具备了检测速度快,操作简捷,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细菌性阴道病的筛查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系统AT1600 Amsel检测方法
下载PDF
荨麻疹患者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现症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高旭红 徐丹 +2 位作者 倪琳婷 王田园 姚映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荨麻疹发病的关系,为荨麻疹患者诊断治疗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的170例荨麻疹患者血常规标本,其中包括87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8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并随机抽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均进行Hp...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荨麻疹发病的关系,为荨麻疹患者诊断治疗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的170例荨麻疹患者血常规标本,其中包括87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8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并随机抽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均进行Hp现症感染的检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荨麻疹患者87例中有37例Hp现症感染阳性,阳性率为42.53%;慢性荨麻疹患者83例中有56例Hp现症感染阳性,阳性率为67.47%;正常对照组50例中有18例Hp现症感染阳性,阳性率为36.00%。急性荨麻疹组与正常对照组间Hp现症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荨麻疹组与正常对照组间Hp现症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荨麻疹组与慢性荨麻疹组间Hp现症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病因不明的荨麻疹患者,应检测其血清或血浆中的Hp现症感染,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在给予对症治疗的情况下,应给予抗Hp感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荨麻疹 现症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