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至2022年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1
作者 刘宇 朱敏菁 +5 位作者 温红伟 刘梦娜 王梦迪 何鑫鑫 周琼桂 孙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9-573,共5页
目的:分析2013至2022年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方法: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集聚度从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3个方面,对2013至2022年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及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2013至2022年深圳市... 目的:分析2013至2022年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方法: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集聚度从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3个方面,对2013至2022年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及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2013至2022年深圳市主要卫生资源数量呈上升趋势。2022年卫生技术人员数按常住人口数、地理面积和GDP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554、0.3683和0.1635,床位数基尼系数分别为0.2683、0.4575和0.3008,医疗卫生机构数基尼系数分别为0.0715、0.2722和0.2057。除罗湖区、福田区外,其他行政区医疗卫生资源均处于相对不足状态。结论:2013至2022年深圳市医疗卫生资源按人口及GDP配置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罗湖区、福田区卫生资源配置相对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卫生资源配置 集聚度 公平性
下载PDF
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及其对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秀娟 赵欣羽 +1 位作者 陈惠达 王效军 《基础医学教育》 2023年第3期227-230,共4页
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旨在推进公共卫生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公共卫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促进了全国预防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分析和探讨可为... 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旨在推进公共卫生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公共卫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促进了全国预防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分析和探讨可为预防医学技能大赛培训及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医学 技能大赛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社会隔离与积极老龄化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婷婷 彭瑾 +2 位作者 张晓燕 林艳伟 曾志嵘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分析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孤独感对积极老龄化的影响路径,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广东省东莞市为调查现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社... 目的:分析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孤独感对积极老龄化的影响路径,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广东省东莞市为调查现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社会隔离指数、ULS-8孤独感量表和积极老龄化量表中文版分别用于测量老年人社会隔离、孤独感及积极老龄化情况。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Pearson相关用于相关性分析。Hayes等编制的Process宏程序中的模型4用于影响路径分析。结果:统计分析发现社会隔离与孤独感呈正向相关(r=0.209,P<0.01),社会隔离、孤独感与积极老龄化均呈负向相关(r=-0.310,P<0.01;r=-0.365,P<0.01)。社会隔离不但能够直接负向预测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β=-0.271,P<0.001),还可以通过中介变量孤独感对老年人积极老龄化进行负向预测(β=-0.207,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3.75%。结论:社会隔离对积极老龄化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孤独感在社会隔离与积极老龄化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积极老龄化 社会隔离 孤独感 中介作用
下载PDF
基于CIBERSORT算法分析皮肌炎免疫浸润机制与中药治疗靶点预测
4
作者 王朴 胡敏 +6 位作者 潘素跃 黄巧 陈东宇 樊文龙 杨晓雨 王红心 何玉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3-791,I0001,共10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皮肌炎基因芯片并利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探究皮肌炎关键基因的免疫浸润机制,预测其中药治疗靶点。方法:在GEO数据库检索皮肌炎基因芯片,筛选出差异共表达基因并进行分析;运用R软件包对差异共表达基因进行G...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皮肌炎基因芯片并利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探究皮肌炎关键基因的免疫浸润机制,预测其中药治疗靶点。方法:在GEO数据库检索皮肌炎基因芯片,筛选出差异共表达基因并进行分析;运用R软件包对差异共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KEGG分析、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验证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利用CIBERSORT反卷积法分析免疫细胞浸润机制;通过医学本体信息检索平台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筛选皮肌炎的中药治疗靶点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96个差异共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病毒的防御反应、血液微粒、双链RNA结合、多肽抗原结合力等方面;KEGG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涉及RIG-Ⅰ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以及与皮肌炎发病相关的信号通路。本研究最终得到了STAT1、ISG15、IRF7、IRF94个皮肌炎关键基因。CIBERSORT算法分析结果显示,M1巨噬细胞、M2巨噬细胞、CD8+T细胞平均占比最高,是免疫浸润最明显的3种细胞;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与活化的树突状细胞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静息的肥大细胞与活化的肥大细胞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通过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筛选出鱼脑石等相关中药治疗靶点;归经分析显示这些中药主要集中在肝经、肺经、脾经;功效分析则主要集中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及止咳化痰等方面。结论: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得到了STAT1、ISG15、IRF7、IRF94个皮肌炎关键基因;通过CIBERSORT算法表明其与免疫浸润细胞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筛选出了鱼脑石等具有治疗潜力的中药靶点,为研究皮肌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CIBERSORT 生物信息学 免疫浸润 中药靶点
下载PDF
浅议我国基层公共卫生的特征与发展
5
作者 倪进东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7-1390,1398,共5页
新时期我国疾病防控形势与任务严峻,新发突发传染病、慢性病防控压力加大与人口老龄化交织。在“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指导下,基层卫生工作任务与使命重大,是防守人民健康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阵线,其中基层公共卫生是构筑... 新时期我国疾病防控形势与任务严峻,新发突发传染病、慢性病防控压力加大与人口老龄化交织。在“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指导下,基层卫生工作任务与使命重大,是防守人民健康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阵线,其中基层公共卫生是构筑人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守门人”,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与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我国基层公共卫生的特征与发展、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职责范畴不明晰,是横亘在当前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难题。本研究在溯源我国基层卫生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政策、实际问题和文献证据,梳理我国基层公共卫生的特征与发展及其职能职责,以期推动我国基层公共卫生发展和促进人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共卫生 岗位职责 卫生事业
原文传递
基于十年随访的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与社区≥55岁人群全因死亡风险关系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万瑞 马乾凤 +2 位作者 吴竞捷 王立群 王志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703-1708,1715,共7页
背景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CRFC)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的描述,有关CRFC与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探讨CRFC与社区≥55岁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为开展≥55岁人群社区保健... 背景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CRFC)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的描述,有关CRFC与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探讨CRFC与社区≥55岁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为开展≥55岁人群社区保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1年9—11月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和银川市5个社区的1046名≥55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和CRFC评价〔纳入中心性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共计9项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后,控制一般情况变量,通过构建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各个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β,以回归系数β为权重将所有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评分相加得出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危险总评分〕,将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危险总评分按照四分位数分为三组:<P_(50)组,P_(50)~P_(75)组,>P_(75)组;分别于2017年,2019年和2021年通过面访和死因监测系统搜索的方式完成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P_(50)组,P_(50)~P_(75)组,>P_(75)组社区老年人全因死亡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一般情况、各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危险总评分、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危险总评分分组、年龄组分层与社区≥55岁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年龄55~88岁,平均年龄(66.4±6.6)岁。共观察到106例死亡案例,10年累计死亡率为10.13%。随着危险评分的增加,个体预期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缩短,>P_(75)组累积生存率低于P_(50)~P_(75)组和<P_(50)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独居、文化程度可能是社区老年人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控制一般情况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危险总评分是社区≥55岁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HR=3.04,95%CI(1.55,5.97),P=0.001〕,且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总评分越高死亡风险亦越高,>P_(75)组全因死亡风险高于<P_(50)组〔HR=2.02,95%CI(1.16,3.50),P=0.013〕;以年龄组分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5岁年龄组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总评分与社区≥55岁人群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关联〔HR=2.79,95%CI(1.36,5.74),P=0.005〕;>P_(75)组全因死亡风险高于<P_(50)组〔HR=1.83,95%CI(1.02,3.28),P=0.042〕。结论CRFC与社区≥55岁人群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关联,其聚集程度越高全因死亡风险越高,提示早期评价CRFC并给予干预可能对提高社区≥55岁人群保健效果、降低死亡风险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代谢性心血管综合征 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 死亡原因 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 全因死亡风险 老年人 队列研究 随访研究
下载PDF
中国女性卵巢癌流行现状和趋势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37
7
作者 杨晓雨 陈东宇 +6 位作者 王红心 樊文龙 潘素跃 胡敏 黄巧 王朴 何玉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30-1035,共6页
目的:对1990年至2019年中国女性卵巢癌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我国卵巢癌的预防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2019数据库获取中国及其他地区卵巢癌发病、死亡及伤残调整寿命年指标的估计数和标准化率,比较评估中国卵巢... 目的:对1990年至2019年中国女性卵巢癌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我国卵巢癌的预防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2019数据库获取中国及其他地区卵巢癌发病、死亡及伤残调整寿命年指标的估计数和标准化率,比较评估中国卵巢癌的流行负担及危险因素变化。用GLOBOCAN库对2020年至2040年中国卵巢癌发病及死亡人数进行预测。结果:1990年至2019年,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卵巢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分别由2.56/10万和4.72/10万增至4.54/10万和8.68/10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由1.76/10万和2.63/10万增至2.77/10万和3.84/10万,增幅超过全球、日本及新加坡。其中,50~54岁年龄组女性发病人数最多,发病率的峰值出现在70~74岁。2019年卵巢癌死亡的三大危险因素分别是高空腹血糖、高体质指数和职业性石棉暴露。30年间,中国卵巢癌的年龄标准化伤残调整寿命年率(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随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增加而增加。此外,据GLOBOCAN数据库预测,中国卵巢癌疾病负担会持续加重,预计到2040年,发病人数较2020年增加17.9%,死亡人数增加33.0%。结论:中国女性卵巢癌疾病负担仍然较重,且在不断上升,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及风险人群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监测,以进一步降低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卵巢癌 流行趋势 危险因素 预测
原文传递
疫情防控背景下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彭瑾 何雪儿 +1 位作者 王婷仙 林艳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和孤独感的关系及内在作用路径,为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采用整群抽样。老年人社会支持评价量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心理健康测量维度... 目的:探讨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和孤独感的关系及内在作用路径,为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采用整群抽样。老年人社会支持评价量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心理健康测量维度及ULS-8孤独感量表分别用来测量老年人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及孤独感。频率、均值及标准差用于变量的统计描述,t检验和方差分析用于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探讨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及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使用Hayes等编制的PROCESS4.0宏程序检验中介作用。结果:共调查621名老年人,平均年龄为(81.11±8.11)岁。大部分为女性,占比75.0%。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r=0.288,P<0.01),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与孤独感均呈显著负相关(r=-0.317,P<0.01;r=-0.419,P<0.01);社会支持不仅能直接正向预测老年人心理健康(β=0.274,P<0.001),还能通过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产生影响(β=0.174,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13%。结论:疫情防控背景下老年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孤独感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孤独感 中介作用
下载PDF
银屑病发病关键基因筛选、与免疫细胞浸润关系及有治疗潜力的中药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潘素跃 王朴 +7 位作者 黄巧 胡敏 彭怡 李伟佳 戚嘉慧 刘凌宇 江千帆 何玉清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7期37-42,共6页
目的筛选银屑病发病关键基因,分析银屑病发病关键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之间的关系,并筛选对银屑病有治疗潜力的中药,为研究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在GEO数据库检索银屑病基因芯片,筛选出银屑病差异共表达基因(DEGs)... 目的筛选银屑病发病关键基因,分析银屑病发病关键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之间的关系,并筛选对银屑病有治疗潜力的中药,为研究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在GEO数据库检索银屑病基因芯片,筛选出银屑病差异共表达基因(DEGs);通过WGCNA包筛选出银屑病相关性最高的基因模块;将获取的银屑病DEG s与银屑病相关性最高的模块取交集,获得银屑病高度相关DEG s,并对其进行GO分析、KEGG分析。采用MCC、DEGREE、EPC和CLOSENESS算法从银屑病高度相关DEG s中筛选出与银屑病相关性更强的DEGs为银屑病发病关键基因。利用CIBERSORT反卷积法、Pearson相关分析银屑病发病关键基因与免疫浸润细胞比例的关系。通过将银屑病发病关键基因映射至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筛选出对银屑病有治疗潜力的中药。结果共筛选出348个DEG s。GO富集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对外部生物刺激的反应、线粒体蛋白复合体、内肽酶活性、丝氨酸型肽酶活性等方面;KEGG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涉及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P53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与银屑病发病相关的信号通路。最终得到了PCNA、CXCL8、S100A9、CCNB1四个银屑病发病关键基因。银屑病发病关键基因PCNA和CCNB1与中性粒细胞和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均呈正相关性,S100A9和CXCL8与单核细胞均呈负相关性(P均<0.05)。有银屑病治疗潜力的中药为朴花、大黄等。结论银屑病的四个关键基因PCNA、CXCL8、S100A9、CCNB1均与免疫浸润细胞比例存在较强相关性;对银屑病具有治疗潜力的中药为厚朴花、大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差异表达基因 免疫浸润细胞 中药材 反卷积法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医药质量监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小嫚 张荔 +3 位作者 曾智雯 林克娜 李嘉怡 杜进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3期72-75,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药生产过程正面临着生产规模、经济效益、质量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连续稳定的药品质量是医药界追求的目标,而有效的过程监控和质量控制是保证生产安全、提高药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统计过程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药生产过程正面临着生产规模、经济效益、质量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连续稳定的药品质量是医药界追求的目标,而有效的过程监控和质量控制是保证生产安全、提高药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统计过程监控以多元统计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药品生产过程测量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判断医药生产过程所处的运行状态,在线检测和识别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从而指导药品生产、提高药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本文介绍常用的几种多元统计学质量监测模型,并就这些理论在医药质量监测领域的实践应用情况进行了归纳分析,以期为我国医药质量监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促进产品质量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统计分析 过程监测 故障检测与诊断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蒺藜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怡 李伟佳 +7 位作者 黄巧 胡敏 潘素跃 王朴 戚嘉慧 江千帆 刘凌宇 何玉清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80-189,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蒺藜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这两项筛选标准分别设定为OB≥30%和DL≥0.18,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OMIM、Swiss Target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蒺藜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这两项筛选标准分别设定为OB≥30%和DL≥0.18,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OMIM、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GeneCards等多种主流数据库,筛选出蒺藜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基因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再将蒺藜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基因与白癜风疾病靶点基因取交集,构建蒺藜治疗白癜风的“疾病-通路-靶点-成分-药物”网络。将交集作用靶点分别导入至STRING平台用以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导入DAVID数据库用以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PubChem)和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BD)找出药物关键成分的小分子结构和疾病蛋白结构,设置受体与配体后对两者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12种活性成分,包括山奈酚、蒺藜酰胺、异鼠李素、谷甾醇等,该活性成分可能在对应的71个靶点上发挥功效。依赖PPI网络分析,挖掘出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雌激素受体1(ESR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造血前列腺素D合酶(HPGDS)、胱天蛋白酶3(CASP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等10个主要靶标。这些潜在的靶标参与细胞凋亡、肽基丝氨酸磷酸化、细胞对活性氧的响应等众多生物过程,其中包含多种信号通路,如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活性氧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山奈酚、异鼠李素等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作用靶点AKT1、TNF、ESR1对接结合稳定,证明其核心成分可以通过结合多个核心蛋白,作用于关键靶点发挥调控作用。结论蒺藜可能通过调节炎症、细胞凋亡、免疫功能、氧化应激等多个途径,来发挥对白癜风的治疗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白癜风 网络药理学 炎症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疑似神经行为发育迟缓幼儿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李小嫚 黄丽娟 +7 位作者 王筱 刘祖民 郭润民 农雪艳 黄秀娟 朱锦渊 陈艳婷 杜进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4-1250,共7页
目的通过调查顺德区24~60月龄幼儿神经行为发育情况,探讨幼儿发育影响因素,为幼儿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经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初筛分数≤85分的幼儿纳入研究。初筛分数≤85分可能存在发育迟... 目的通过调查顺德区24~60月龄幼儿神经行为发育情况,探讨幼儿发育影响因素,为幼儿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经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初筛分数≤85分的幼儿纳入研究。初筛分数≤85分可能存在发育迟缓的风险,需进一步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发育迟缓的诊断,调查幼儿出生时的基本信息和其母亲的基本信息,以及收集幼儿完成GESELL发育诊断量表时的基本信息。结果共纳入幼儿271例,男童196例、女童75例。幼儿5个能区中语言能区发育商最低(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女童比较,男童语言能区发育商降低5.321分(P=0.049,95%CI:-10.620~-0.021),个人-社交能区发育商降低4.474分(P=0.023,95%CI:-8.316~-0.631);与自然分娩幼儿比较,剖宫产幼儿大运动能区发育商降低4.890分(P=0.008,95%CI:-8.499~-1.281),精细动作能区发育商降低3.373分(P=0.037,95%CI:-6.532~-0.213),语言能区发育商降低7.621分(P=0.004,95%CI:-12.826~-2.416),个人-社交能区发育商降低6.232分(P=0.001,95%CI:-10.006~-2.457)。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自然分娩幼儿比较,剖宫产幼儿大运动能区发育迟缓风险增加(OR=1.763,95%CI:1.003~3.100),精细动作能区发育迟缓风险增加(OR=2.217,95%CI:1.235~3.980),语言能区发育迟缓风险增加(OR=3.306,95%CI:1.080~10.124)。结论疑似神经行为发育迟缓的幼儿语言能区发育较其他能区落后,且男童语言及个人-社交能区发育商较女童低,剖宫产幼儿发育较自然分娩幼儿迟缓。应重点关注幼儿语言以及男童语言、个人-社交发育情况,慎重选择分娩方式,重视在早期对幼儿展开全面神经行为发育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分娩方式 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 神经行为发育 发育迟缓
下载PDF
老年人社会支持行为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13
作者 王婷仙 林艳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汉化老年人社会支持行为量表(The Social Support Behaviors scale,SSB),在中国老年人群中进行文化调适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进行量表的翻译、回译及文化调适。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54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以检验... 目的汉化老年人社会支持行为量表(The Social Support Behaviors scale,SSB),在中国老年人群中进行文化调适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进行量表的翻译、回译及文化调适。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54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以检验中文版SSB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SSB量表包括社会化、情感支持、建议或指导和实际援助4个维度,共31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7,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24、0.932、0.924和0.837;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82,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685、0.530、0.648、0.863。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因子,可解释的总变异为66.711%;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中χ^(2)/df=2.567,NFI=0.898,CFI=0.902,IFI=0.903,GFI=0.802,TLI=0.889,RMSEA=0.076,RMR=0.061;总量表的AVE值为0.628,各维度的AVE值区间为0.523~0.629;总量表的CR值为0.637,各维度的CR值区间为0.759~0.931;总量表得分与社会支持评价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579,P<0.001)。结论中文版老年人社会支持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老年人功能性社会支持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行为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老年人社会支持评价量表简化版的研制
14
作者 杨建 王婷仙 林艳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3-829,共7页
目的研制并评价老年人社会支持评价量表简化版(the social support appraisals scale,SSA)。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东莞市选取113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进行一对一访问调查,随机抽取其中565名被试对象作为训练样本,用经典测量理... 目的研制并评价老年人社会支持评价量表简化版(the social support appraisals scale,SSA)。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东莞市选取113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进行一对一访问调查,随机抽取其中565名被试对象作为训练样本,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的方法对训练样本进行条目筛选;剩下565名被试对象作为考核样本,用于评价简化版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每个维度保留了4个较优条目(朋友维度保留了5个条目),形成了13个条目的简化版量表SSA-13。SSA-13 Cronbach′sα系数为0.903,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介于0.755~0.866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度指标为: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为4.93,比较适配优度指数(CFI)为0.94,增值适配指数(IFI)为0.94,比较适配度指数(GFI)为0.92,非标准适配指数(TLI)为0.92,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为0.08,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R)为0.02,各项拟合度指标均达到理想指标。项目反应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各条目的区分度介于2.34~3.10之间,除条目SS-A18难度参数(-5.56~1.23)外,其他条目难度参数介于在-3.76~2.25,平均信息量在0.764~1.311。与原量表相比,总量表的平均信息量减少了16.06%。结论SSA-13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老年人社会支持评价研究中简单易行、可靠有效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评价量表 项目反应理论 简化版 条目筛选
下载PDF
疏血通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15
作者 曹运红 曾武成 杜进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7期2936-2941,共6页
目的探讨加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设计,从惠东县多祝镇增光卫生院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收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男20例,年龄(60.63±2.... 目的探讨加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设计,从惠东县多祝镇增光卫生院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收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男20例,年龄(60.63±2.39)岁;女23例,年龄(63.16±1.38)岁;采用常规治疗。疏血通组:男21例,年龄(58.08±2.35)岁;女22例,年龄(63.72±2.87)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静脉滴注,每日6 ml,加于250 ml生理盐水中缓慢滴入),7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评估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满意率、不良反应率及体征指标、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和中医症候指标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治疗后,疏血通组总有效率、治疗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95.35%(41/43)比81.40%(35/43)、97.67%(42/43)比79.07%(34/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7、7.24,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疏血通组[27.91%(12/43)比9.30%(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0.05)。两组治疗前体征指标、SF-36、中医证候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疏血通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疏血通治疗,临床疗效好,治疗满意率和有效率高,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疏血通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艺超 修良昌 +1 位作者 王超 邱晓晖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以颅内动脉瘤收治并行3D-CTA和3D-DSA检查的患者114例。以3D-DSA为“金标准”,分析3D-CTA对颅脑动脉瘤的诊断效能。结果所有114例患者...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以颅内动脉瘤收治并行3D-CTA和3D-DSA检查的患者114例。以3D-DSA为“金标准”,分析3D-CTA对颅脑动脉瘤的诊断效能。结果所有114例患者,经3D-DSA检查7例患者未检出动脉瘤,107例患者检测出139个动脉瘤。3D-CTA未检查出动脉瘤11例,103例患者检测出动脉瘤133个,诊断灵敏度95.32%,特异度85.71%,准确率94.74%,阳性预测值99.03%,阴性预测值54.55%。经3D-CTA诊断的后交通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动脉瘤与3D-DSA符合率均为100%,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与3D-DSA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0.91%、95.45%、95.00%、94.74%、94.44%,总符合率为95.68%。3D-CTA和3D-DSA测量瘤颈宽度与瘤体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颅脑动脉瘤患者病情危急或无法使用3D-DSA诊断时,3D-CTA可作为3D-DSA替代手段用于颅脑动脉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动脉瘤 3D-DSA 3D-CTA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社区成人焦虑障碍现况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立群 刘肇瑞 +3 位作者 孙仙 刘小娟 黄悦勤 王志忠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调查宁夏社区成人焦虑障碍患病率及其分布和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焦虑障碍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的现况调查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为调查工具,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标准对焦虑障碍进行诊... 目的:调查宁夏社区成人焦虑障碍患病率及其分布和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焦虑障碍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的现况调查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为调查工具,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标准对焦虑障碍进行诊断,计算12月和终生患病率并描述其分布特征,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4085名受访者完成全部调查纳入分析,焦虑障碍12月患病率为4.2%,终生患病率为5.6%。社交恐怖症、特殊恐怖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的12月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特殊恐怖症及任何一类别焦虑障碍12月患病率农村居民高于城市。多因素分析提示女性(OR=1.86,95%CI:1.32~2.64)焦虑障碍患病风险高于男性,伴有躯体疼痛者焦虑障碍患病风险高于无躯体疼痛者(P<0.05)。结论:宁夏地区焦虑障碍值得重视,需持续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患病率 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 现况调查
下载PDF
1990-2019年全球斑秃疾病负担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东宇 杨晓雨 +4 位作者 樊文龙 王红心 刘兴华 林泳煌 何玉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63-768,共6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全球斑秃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为全球各个国家的斑秃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研究,采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标化DALY率以及估计年百分比变化(EAPC)等指标分析1990-2019年全球斑秃... 目的分析1990-2019年全球斑秃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为全球各个国家的斑秃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研究,采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标化DALY率以及估计年百分比变化(EAPC)等指标分析1990-2019年全球斑秃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结果2019年,全球斑秃共导致600570.37(95%UI:378239.38~891060.98)人年DALY,相比1990年增长了49.51%,但标化DALY率下降了2.93%。在各年龄组中,女性的DALY及DALY率均高于同年龄段的男性。从全球来看,1990-2019年斑秃标化DALY率增长最快的是低社会人口指数地区(EAPC=0.037,95%UI:0.033~0.040),下降最快的是高社会人口指数地区(EAPC=-0.158,95%UI:-0.192~-0.124);在GBD地区中,增长最快的是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EAPC=0.065,95%UI:0.056~0.075),下降最快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南部地区(EAPC=-0.031,95%UI:-0.035~-0.028);在国家层面,增长最快的是科威特(EAPC=0.147,95%UI:0.105~0.188),下降最快的是美国(EPAC为-0.291,95%UI:-0.389~-0.193)。此外,2019年人类发展指数与斑秃的标化DALY率呈正相关(r=0.51,P<0.05),而与标化DALY率的EAPC呈负相关(r=-0.29,P<0.05)。结论1990-2019年全球斑秃的疾病负担虽有所改善但总体上仍处于较高水平。25~39岁年龄段人群作为斑秃负担最重的群体,尤其是女性,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全球负担疾病 伤残调整寿命年 人类发展指数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55岁高血压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马万瑞 李漫娜 +1 位作者 王立群 王志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75-1079,1085,共6页
背景高血压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有关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合并MCI的现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报道不足。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合并MCI的流行现况,分析其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年9—11月采用典型抽样法在宁夏回... 背景高血压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有关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合并MCI的现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报道不足。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合并MCI的流行现况,分析其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年9—11月采用典型抽样法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吴忠市中选择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高的5个社区,对社区中所有年龄≥55岁的居民进行健康调查,纳入高血压患者50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高血压患者发生MCI的影响因素,以各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为权重计算个体预测风险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个体预测风险值对高血压患者发生MCI的预测价值。结果依据是否合并MCI将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MCI组(n=97)和高血压未合并MCI组(n=412),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性别、吸烟、高血压分级、抑郁评分、尿酸、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OR=2.63,95%CI(1.31,5.27)]、性别[OR=0.46,95%CI(0.22,0.94)]、白蛋白[OR=0.96,95%CI(0.91,0.99)]、抑郁评分[OR=1.06,95%CI(1.01,1.10)]、高血压2级[OR=2.12,95%CI(1.16,3.89)]、高血压3级[OR=2.38,95%CI(1.22,4.66)]是高血压患者发生MCI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个体预测风险值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MC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95%CI(0.65,0.78),P<0.001],最佳截断值为0.18,灵敏度为0.69,特异度为0.63。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年龄≥75岁、高血压2级及以上、伴有抑郁症状者及女性患者发生MCI的风险增加,早期筛查高危人群并有效控制血压、抑郁症状对保持认知功能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认知功能障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社区参与研究 老年人保健服务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发病趋势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红心 樊文龙 +6 位作者 杨晓雨 陈东宇 黄巧 潘素跃 王朴 胡敏 何玉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1-597,共7页
背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之一,随着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对营养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而PEM可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PEM发病趋势以及不同年龄的PEM发... 背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之一,随着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对营养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而PEM可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PEM发病趋势以及不同年龄的PEM发病状况,并预测2020—2029年PEM发病趋势。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从该数据库中获取1990—2019年中国不同年龄段的PEM发病和死亡指标,各标化率的计算均采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将发病数据分为18个年龄组(<5岁,5~9岁,以此类推至80~84岁和85岁及以上)。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计算发病率的年度百分比变化(APC)和年度平均百分比变化(AAPC)以及95%置信区间(CI),并描述其变化趋势。利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预测中国2020—2029年PEM发病趋势。结果(1)2019年中国全人群PEM标化发病率为1996.5/10万,男性PEM标化发病率(2444.7/10万)高于女性(1536.0/10万)。2019年中国全人群PEM标化发病率低于全球(2099.4/10万),但男性PEM标化发病率高于全球男性(2304.0/10万)。<5岁人群PEM发病率最高(4402.5/10万),其次是80~84岁(2417.7/10万)。5岁以后,无论男女PEM标化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且男性仍大于女性。(2)1999—2019年中国PEM标化发病率结果显示:标化发病率整体趋势呈现6个拐点,分别在1995年、2006年、2010年、2014年、2017年、2019年。1990—1995年和2010—2014年中国PEM标化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1.3%、-2.3%(P<0.05)。1995—2006年、2006—2010年,中国PEM标化发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APC分别为0.9%、2.5%(P<0.05)。2017—2019年中国PEM标化发病率的增长趋势最明显,APC为8.9%(P<0.05)。1999—2019年中国PEM标化发病率以年平均变化0.7%的速度上升(AAPC=0.7%,P<0.05)。(3)1999—2019年中国PEM年龄别发病率结果显示:1999—2019年<5岁的人群以年平均变化2.1%的速度下降,其余各年龄段年均变化呈现整体平稳上升趋势(P<0.05)。75~84岁中的2个年龄段,PEM发病率在1999—2019年每个时间间隔均呈上升趋势(P<0.05)。(4)通过ARIMA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0—2029年中国PEM发病率仍持续上升,2029年可达7280.06/10万。结论2019年中国全人群PEM标化发病率(1996.5/10万)低于全球(2099.4/10万),但男性PEM标化发病率高于全球男性(2304.0/10万)。1999—2019年中国PEM标化发病率以年平均变化0.7%的速度上升,且据预测,直到2029年PEM标化发病率仍会继续上升,可达7280.06/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发病 趋势 Joinpoint回归模型 ARIMA模型 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