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莞市某医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血糖情况分析
1
作者 黄钟声 钟妮 +2 位作者 蔡志冲 黄锦珠 吴美芬 《医师在线》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目的 分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不同科室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为本院和本地区T2DM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454例T2DM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科室分... 目的 分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不同科室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为本院和本地区T2DM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454例T2DM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科室分为内分泌科组(343例)与非内分泌科组(111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分析其住院期间的血糖情况.结果 本院T2DM住院患者有58.4%伴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平均住院日内分泌科组短于非内分泌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占比超过75%,入院当天空腹血糖、2 h餐后血糖分别为(12.7±4.3)mmol/L和(14.9±5.9)mmol/L,住院第3天、第7天的空腹血糖、2 h餐后血糖分别为(9.0±3.2)mmol/L、(11.7±4.9)mmol/L和(7.4±2.3)mmol/L、(10.0±3.7)mmol/L.入院后内分泌科组的高血糖比例由第3天的42.31%下降并稳定在25.5%左右,非内分泌科组高血糖比例由49.64%下降到32%,内分泌科组低血糖占比无明显差异,非内分泌科组低血糖占比小幅上升,第7天达到了2.86%.结论 本院T2DM患者住院前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入院治疗后血糖情况明显改善,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但整体住院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占比较高.因此,需加强住院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和控制,探索新型的全院血糖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分析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基于“医-患-学”三方的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医学人文关怀评价工具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铮 赵飞 +4 位作者 何宇 陈晓敏 张余映东 陈嘉琪 陈小嫦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6-631,共6页
目的:构建以患方为使用主体,基于“医-患-学”三方意见的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医学人文关怀评价工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运用文献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构建维度和条目池,再基于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包括患方、医方和学者三方)... 目的:构建以患方为使用主体,基于“医-患-学”三方意见的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医学人文关怀评价工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运用文献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构建维度和条目池,再基于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包括患方、医方和学者三方)形成评价工具初稿;进而,对东莞市某三级医院387位患方进行问卷调查和信效度检验。结果: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26,折半信度为0.940,重测信度为0.947,说明该评价工具的信度较好;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5个公因子,与所设维度基本相符,经调整和合并最终维度为:便捷性、舒适性、关怀性、服务性和传递性,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311%;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1.956,CFI=0.903,RMSEA=0.069,模型拟合较好。结论:本研究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纳入专家之一,从“医-患-学”三方角度构建5个维度、22个条目的有着较好信效度的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医学人文关怀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关怀 德尔菲法 信效度 评价工具 以患者为中心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急救车药品6S精益化管理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汝婷 谭耀龙 +1 位作者 钟晓丽 彭丽芝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5期84-87,共4页
目的为医疗机构提高急救车药品精益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找出急救车药品管理存在问题,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运用6S管理工具分别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方面优化急救车药品管理,对比整改... 目的为医疗机构提高急救车药品精益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找出急救车药品管理存在问题,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运用6S管理工具分别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方面优化急救车药品管理,对比整改前后数据。结果与2021年相比,2022年急救车药品品种数目从22种优化到15种,药品每周开封检查时间由(10.25±1.62)min缩短至(2.28±0.47)min,取药时间由(2.25±0.48)min缩短至(1.34±0.32)min,药品失效数量从2下降到0,急救车药品管理规范率从75.85%提高到100%。结论某院借助创三甲契机,结合6S管理优化急救车药品管理,在保证医疗救治效果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救车药品的精益化管理水平,树立医院品牌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 急救车药品 质量与安全
下载PDF
团体心理干预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李菲 李秋菊 +1 位作者 林雪斌 郭田友 《心理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CPP女童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91例生活质量不佳CPP女童,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7例,两组均给予GnRHa治疗和随访。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治疗组在接受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为期2月的团...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CPP女童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91例生活质量不佳CPP女童,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7例,两组均给予GnRHa治疗和随访。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治疗组在接受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为期2月的团体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的患儿使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量表》(ISLQ)、《中文版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FAS-C)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ISLQ评分、FFAS-C评分和生长发育情况,了解团体心理干预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治疗相比,治疗组的ISLQ评分更高(P P P > 0.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CPP女童的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roup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PP girls. Methods: Ninety-one CPP girls with poor quality of lif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4 cases) and treatment group (47 cases). Both groups were given GnRHa treatment and follow-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educ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group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2 month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childre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by the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ISLQ) an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Family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 (FFAS-C). ISLQ score, FFAS-C score an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o find out the effect of group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higher ISLQ scores (P 0.05) and lower FFAS-C scores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in growth indicators (P > 0.05). Conclusion: Group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family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PP gir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干预 中枢性性早熟 女童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百里香醌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5
作者 林洁 曾繁林 +4 位作者 刘彦权 严志民 李祚涛 许庆林 朱宏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18,共8页
目的:探讨百里香醌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祖国传统中医药抗白血病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浓度梯度百里香醌干预HL-60、THP-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right-Giemsa法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Annexin V/P... 目的:探讨百里香醌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祖国传统中医药抗白血病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浓度梯度百里香醌干预HL-60、THP-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right-Giemsa法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SRY相关高迁移率族蛋白(SOX)家族成员的表达变化。结果:百里香醌可抑制HL-60、THP-1细胞恶性增殖,并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以及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同时水解活化Caspase-3继而诱导HL-60、THP-1细胞发生凋亡。百里香醌均可显著下调PI3K、Akt和m TOR的磷酸化水平,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激活来遏制HL-60、THP-1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百里香醌干预HL-60、THP-1细胞后,可显著下调SOX2、SOX4的表达,低浓度(<10μmol/L)百里香醌对SOX12表达的影响微弱,随着浓度升高可下调SOX12的表达,但对SOX11表达基本无影响。结论:百里香醌可遏制AML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调控凋亡蛋白和SOX家族核心成员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醌 急性髓系白血病 恶性增殖 抗癌作用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驼源天然噬菌体纳米抗体文库的构建及抗CD22纳米抗体的筛选
6
作者 何婉钧 崔愷 +2 位作者 张西倩 蒋丹 徐广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61,共8页
目的筛选出抗CD22特异性纳米抗体,为其作为免疫治疗制剂提供基础。方法构建天然噬菌体纳米抗体展示文库,分析其多样性。以生物素化CD22抗原为靶点,进行3轮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液相筛选法,初步通过ELISA和基因测序鉴定抗CD22纳米抗体序列。... 目的筛选出抗CD22特异性纳米抗体,为其作为免疫治疗制剂提供基础。方法构建天然噬菌体纳米抗体展示文库,分析其多样性。以生物素化CD22抗原为靶点,进行3轮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液相筛选法,初步通过ELISA和基因测序鉴定抗CD22纳米抗体序列。结果经测定,构建的噬菌体纳米抗体展示文库容量为3.89×10~9 CFU/mL,插入有效片段高于85%。基于此文库,初步筛选出7条抗CD22纳米抗体,其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整体相似性为70.34%,均为亲水性蛋白。蛋白-蛋白复合物对接预测结果表明,5条纳米抗体序列的模拟蛋白都可以配对连接到CD22,主要作用力为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结论本研究为靶向CD22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研究提供基础,成功构建天然噬菌体纳米抗体展示文库,获得5条抗CD22特异性的纳米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2 纳米抗体 噬菌体展示文库
原文传递
护理时间管理量表的汉化及其信度、效度检验
7
作者 岳红 黄敏 +3 位作者 黄小芳 杨丽平 龚金梅 李红惠 《现代临床护理》 2025年第2期61-67,共7页
目的汉化护理时间管理量表(nursing time management scale,NTMS),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为评估我国护士时间管理提供一种工具。方法2023年6月30日取得作者授权后,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通过正向翻译、逆向翻译、跨文化调试和预试验... 目的汉化护理时间管理量表(nursing time management scale,NTMS),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为评估我国护士时间管理提供一种工具。方法2023年6月30日取得作者授权后,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通过正向翻译、逆向翻译、跨文化调试和预试验等方法,形成中文版护理时间管理量表。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东莞市5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中选取409名护士作为测试对象,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结果409名护士完成研究。中文版护理时间管理量表包括3个维度,共15个条目,即护理工作计划与目标设定(6个条目)、护理工作组织(3个条目)和护理工作协调(6个条目)。平均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20,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0.840~1.00。量表整体Cronbachα系数为0.894,折半信度为0.700,重测信度为0.942;各维度Cronbachα系数为0.781~0.901,折半信度为0.823~0.870,重测信度为0.692~0.965。在探索性因子分析中,探索性因子分析Kaiser-Meyer-Olkin(KMO)值为0.904,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统计量为3941.503(P<0.05),每个条目的因子载荷范围为0.629~0.838,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67.672%。结论中文版护理时间管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护士时间管理的有效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护理时间管理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血清尿素氮联合双联法便潜血检测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邓开清 杨笑琼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尿素氮(BUN)联合双联法便潜血检测在上消化道出血(UGB)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治疗的100例UGB患者及10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作为UGB组与下消化道出血组,同时选取同... 目的分析血清尿素氮(BUN)联合双联法便潜血检测在上消化道出血(UGB)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治疗的100例UGB患者及10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作为UGB组与下消化道出血组,同时选取同期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体检的10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及粪便样本,检测血清BUN水平、粪便中血红蛋白(Hb)及转铁蛋白(Tf)。比较三组的BUN水平,计算双联法便潜血、BUN,以及二者联合诊断UGB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与胃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UGB组的BUN水平高于下消化道出血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消化道出血组与对照组的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联法便潜血联合BUN检测诊断UGB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86.50%、准确度为87.67%,均高于双联法便潜血(74.00%、73.50%、73.67%)、BUN(76.00%、73.00%、74.00%)单一检测;双联法便潜血联合BUN检测诊断UGB结果与胃镜检查结果一致性(kappa=0.734,P<0.001)优于双联法便潜血(kappa=0.445,P<0.001)与BUN(kappa=0.456,P<0.001)。结论血清BUN联合双联法便潜血检测利于鉴别诊断UGB,可鉴别消化道出血部位,为UGB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尿素氮 双联法便潜血检测 一致性
下载PDF
循环肿瘤DNA检测在宫颈癌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应用
9
作者 杨海洲 左瑜芳 官成浓 《广东医学》 2025年第1期150-155,共6页
液体活检是一种操作简单的肿瘤标本获取方式,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和易获取性等优点。临床上通过液体活检的方式可以获得相应肿瘤组织的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ctDNA是直接来源于肿瘤的无细胞状态DNA,其常携带全... 液体活检是一种操作简单的肿瘤标本获取方式,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和易获取性等优点。临床上通过液体活检的方式可以获得相应肿瘤组织的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ctDNA是直接来源于肿瘤的无细胞状态DNA,其常携带全面的肿瘤基因信息。研究发现ctDNA的检测可在肿瘤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以及预测复发中发挥作用,目前已被批准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治。下文对ctDNA检测这一技术在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疗效评价、预测复发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循环肿瘤DNA 液体活检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免疫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玥洁 巩晓芸 +2 位作者 张峰波 陈志芳 李玉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7期0168-0171,共4页
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实验,此种方式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到实验教学优势作用发挥,弱化学生学习兴趣。而微课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与翻转课堂联系密切,在免疫学... 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实验,此种方式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到实验教学优势作用发挥,弱化学生学习兴趣。而微课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与翻转课堂联系密切,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融合应用,能够以新颖独特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免疫学实验活动中内化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能力素养。因基于此,文章主要就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微课与翻转课堂融合应用内容进行探究,提出合理化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免疫学 微课 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能力
下载PDF
茵陈水提物对多药耐药蛋白3基因突变致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保护作用
11
作者 杨秀芳 宾淑铭 +7 位作者 李丹 梁慧英 陈康 郑铠军 丁俊彩 朱侨伟 施尚文 陈桂灵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08-314,共7页
目的探讨茵陈水提物对多药耐药蛋白3(MDR3)基因突变导致的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①将人原代培养肝细胞应用体外细胞培养、CRISPR/Cas9慢病毒感染、MDR3突变基因导入等技术处理后,比较1%脂肪乳... 目的探讨茵陈水提物对多药耐药蛋白3(MDR3)基因突变导致的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①将人原代培养肝细胞应用体外细胞培养、CRISPR/Cas9慢病毒感染、MDR3突变基因导入等技术处理后,比较1%脂肪乳诱导处理前(0)和处理后16、32、48 h不同时间点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的水平,确定构建MDR3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的时间。②将人原代培养肝细胞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MDR3基因野生型组、MDR3基因突变组、茵陈水提物干预组。空白对照组只用培养液处理,MDR3基因野生型组应用慢病毒感染融入野生型MDR3基因和培养液培养,MDR3基因突变组应用慢病毒感染慢病毒导入MDR3(c.485T>A、c.2793insA、c.1031G>A、c.3347G>A)突变基因和培养液培养,茵陈水提物干预组应用慢病毒感染导入MDR3突变基因和培养液培养的基础上,加入100 g/L茵陈水提物预处理,然后将4组肝细胞分别加入1%脂肪乳诱导处理,处理时间为构建MDR3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组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组肝细胞编码MDR3、胆盐输出泵(BSE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蛋白(ABCB4、ABCB11、ABCC2、ABCC3、ABCC4)和TNF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MDR3基因野生型组比较,MDR3基因突变组在经1%脂肪乳诱导处理前和处理后16 h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1%脂肪乳诱导处理32 h和48 h MDR3基因突变组肝细胞上清液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确定构建MDR3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的时间为32 h。与MDR3基因突变组比较,茵陈水提物干预组肝细胞在脂肪乳处理后32 h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TBA)水平均明显降低〔ALT(ng/L):148.3±2.3比164.9±7.0,AST(ng/L):2767.4±78.8比3239.4±107.1,TBi(lμmol/L):7.6±0.2比13.6±0.3,DBi(lμmol/L):1.8±0.1比5.7±0.2,TBA(μmol/L):3.4±0.2比6.7±0.1,均P<0.05〕;空白对照组、MDR3基因野生型组、MDR3基因突变组和茵陈水提物干预组肝细胞编码MDR3、MRP2、MRP3、MRP4的ABCB4、ABCC2、ABCC3、ABCC4基因mRNA表达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基因mRNA在MDR3基因突变组呈高表达(2-ΔΔCt:1.258±0.200比1.001±0.052),茵陈水提物干预组呈低表达(2-ΔΔCt:0.387±0.247比1.258±0.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DR3基因突变组比较,茵陈水提取物干预组肝细胞编码BSEP的ABCB11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明显增高(2-ΔΔCt:2.955±0.479比1.333±0.529,P<0.05)。结论茵陈水提物对MDR3基因突变导致的PNAC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与拮抗炎症反应,降低TNF基因的mRNA表达和改善编码BSEP的ABCB11基因的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水提物 多药耐药蛋白3基因 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 新生儿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mmu-miR-8114和mmu-miR-3473b在细粒棘球蚴致敏小鼠中的调控作用
12
作者 马岩 韩静 +2 位作者 房志远 苏比·泰来提 于晓东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45-152,162,共9页
目的探索微小核糖核酸(miRNAs)在通过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的小鼠过敏反应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小鼠体内棘球蚴病动物模型,收集脾脏单核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过敏性小鼠和非过敏小鼠之间mRNAs和miRNAs的差异表达。使用Targetscan和m... 目的探索微小核糖核酸(miRNAs)在通过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的小鼠过敏反应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小鼠体内棘球蚴病动物模型,收集脾脏单核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过敏性小鼠和非过敏小鼠之间mRNAs和miRNAs的差异表达。使用Targetscan和miRanda软件预测mRNAs和miRNAs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并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识别核心基因,通过富集分析探讨核心基因的生物学作用。最后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关键结果。结果过敏与非过敏小鼠之间存在1642个差异表达的mRNAs。对18个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分析,鉴定出60个差异表达的靶标基因,其中在PPI网络中连通度最大的前10个基因被认定为核心基因。富集分析显示核心基因主要参与NF-kappa B信号通路。基于miRNAs与mRNAs之间的负调控作用以及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发现mmu-miR-8114与Atf3以及mmu-miR-3473b与Myd88具有靶向调控关系,并与NF-kappa B信号通路有关。通过qRT-PCR验证了mmu-miR-8114和mmu-miR-3473b在过敏小鼠中下调表达,Atf3、Myd88、Socs3在过敏小鼠中上调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发现NF-kappa B信号通路在过敏小鼠中的活性增加。结论本研究揭示了mmu-miR-8114和mmu-miR-3473b通过NF-kappa B信号通路调控导致小鼠过敏反应的重要作用,为理解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的过敏反应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过敏 微小核糖核酸 NF-kappa 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Wnt 5a/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杜仲健骨方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嵬 王文志 +2 位作者 李志永 郝从强 宗雅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杜仲健骨方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对Wnt5a/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杜仲健骨方低剂量组、杜仲健骨方中剂量组和杜仲健骨方高剂量组,采用去势(摘除大鼠双侧...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杜仲健骨方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对Wnt5a/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杜仲健骨方低剂量组、杜仲健骨方中剂量组和杜仲健骨方高剂量组,采用去势(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制备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对照组仅翻动两侧卵巢,不做其他处理。造模成功后杜仲健骨方各处理组分别给予低、中、高计量的杜仲健骨方灌胃90 d,实验终点检测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指标,骨形态学指标;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TRAP)、尿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U-NTX)、骨碱性磷酸酶(BALP)、雌二醇(E2)、尿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U-CTX)、骨钙蛋白(BGP)等骨转化指标;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中Wnt5a/β-catenin通路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杜仲健骨方能显著增加骨质疏松大鼠股骨、脊柱骨的骨密度(P<0.01),提高股骨生物力学参数水平(P<0.01);增加皮质骨面积百分比、骨小梁平均厚度、骨小梁面积、骨小梁体积(P<0.01),增加血清中的BALP、E2水平(P<0.01),降低血清中的BGP、TRAP、U-NTX、U-CTX水平(P<0.01);显著增加Wnt5a/β-catenin通路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杜仲健骨方可以提高骨质疏松大鼠骨力学参数,并且调控Wnt5a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利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健骨方 骨力学参数 骨代谢指标 骨质疏松症 Wnt5a/β-catenin通路
原文传递
沙枣叶水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莎莎 宫海燕 +1 位作者 于浩楠 孙芸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3,共6页
试验旨在测定沙枣叶水提取物对易引起动物感染的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揭示沙枣叶水提取物抗菌机制。采用96孔板微量稀释法初步筛选沙枣叶水提取物的抗菌谱,绘制致病菌生长曲线,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蛋白质质量浓度,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 试验旨在测定沙枣叶水提取物对易引起动物感染的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揭示沙枣叶水提取物抗菌机制。采用96孔板微量稀释法初步筛选沙枣叶水提取物的抗菌谱,绘制致病菌生长曲线,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蛋白质质量浓度,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综合分析沙枣叶水提取物对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沙枣叶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够破坏致病菌细胞壁、细胞膜的通透性和完整性,抑制其生长、代谢。研究表明,沙枣叶水提取物能够抑制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生长和代谢,具有较强的抑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叶 饲料添加剂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机制
原文传递
我国区域性宫颈鳞癌患者中HPV感染型别和年龄分布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贤海 黄健 +7 位作者 耿建祥 丁康 兰建云 叶梅 王志蕙 韩春荣 王德望 季月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4-829,共6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我国区域性宫颈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排序、年龄段分布、老年女性HPV感染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78年11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省南京明基医... 目的回顾性探讨我国区域性宫颈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排序、年龄段分布、老年女性HPV感染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78年11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省南京明基医院、南京同仁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等53家医院病理科的3101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鳞癌的患者。从宫颈鳞癌石蜡组织中提取HPV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基因芯片法对3101例患者宫颈鳞癌组织进行23种HPV分型检测,并对HPV致癌风险型别的排序、≥60岁的老年女性和不同年龄段患者HPV型别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101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检测出HPV感染者2879例(92.84%),其中单一型别的HPV感染者2460例(79.33%)。排名前8位单一型别高危HPV型别依次是16型、18型、58型、31型、33型、52型、59型、45型。其中16型感染人数比18型高(P<0.05),58型感染人数比31型明显增高(P<0.05),52型感染人数比59型明显增高(P<0.05)。40~49岁和50~59岁患者中患病人数、HPV感染人数、单一型别16型及18型感染人数均排名前两位。≥60岁的老年女性占宫颈鳞癌患者的30.44%。结论将HPV16、18、58型和HPV31、33、52、59型及其他HPV型别分别列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致癌组,便于宫颈病变的分层管理。要重视对40~59岁年龄段女性的筛查工作,加强≥60岁老年女性宫颈鳞癌的筛查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型别 年龄 排序
下载PDF
继发性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6
作者 陈晓君 林素霞 +5 位作者 甘东辉 沈建箴 傅煜旻 殷悦 曾敏娟 刘彦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7-1105,共9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继发性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I-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以期为血液病学领域中罕见部位继发性淋巴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38... 目的:探讨和分析继发性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I-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以期为血液病学领域中罕见部位继发性淋巴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38例SI-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征、诊治经过及预后情况,并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对其预后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38例SI-DLBCL患者中,男性85例(61.59%),女性53例(38.41%),中位发病年龄59.5(16-84)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一线治疗方案以化疗(67.39%)为主,单纯接受化疗94例(68.12%),化疗联合外科治疗40例(28.98%),单纯外科治疗4例(2.90%)。中位随访时间72(1-148)个月,其中存活79例(57.25%),死亡34例(24.64%),失访25例(18.12%),1、3、5年PFS率分别为57.97%、49.28%和32.61%,1、3、5年OS率分别为60.14%、54.35%和34.06%。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Lugano分期、IPI评分是SI-DLBCL患者OS、PF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ugano分期是影响SI-DLBCL患者OS及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SI-DLBCL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多见,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一线治疗方案以R-CHOP方案化疗为主,Lugano分期是影响SI-DLBCL患者OS及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肠道 消化系统 预后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影响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因碧 邵义明 +4 位作者 黎焯基 黎诗婷 陈鸣娣 曾文驰 董宏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3-1428,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80例入住ICU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将60例非AKI患者分为S-...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80例入住ICU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将60例非AKI患者分为S-D组(n=30,右美托咪定+常规治疗)和S组(n=30,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AKI的发生和病情评分。将120例AKI患者分为SA-D-RT组(n=30,右美托咪定+血液净化+常规治疗)、SA-D组(n=30,右美托咪定+常规治疗)、SA-RT组(n=30,血液净化+常规治疗)和SA组(n=30,常规治疗),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的肾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和病情变化。结果经治疗,S-D组患者的AKI发生率低于S组,S-D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低于S组(P<0.05)。治疗第7天后,四组患者的Scr、BUN和Cys C水平较第1、3天均明显降低,且SA-D-RT组低于SA-D组、SA-RT组和SA组(P<0.05)。治疗第7天后,四组患者的CRP、PCT、TNF-α、IL-6和IL-1β水平较第1、3天均明显降低,且SA-D-RT组低于SA-D组、SA-RT组和SA组(P<0.05)。治疗第7天后,四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较第1、3天均明显降低,且SA-D-RT组低于SA-D组、SA-RT组和S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脓毒症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AKI的发生率,影响SAKI患者肾功能、炎症因子各项指标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肾功能 炎症因子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基于《中国药典》的中药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18
作者 付涛涛 陈艳梅 +3 位作者 李庆娜 邵义明 苏国彬 弓孟春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33-39,共7页
目的/意义将电子信息领域的知识图谱技术引入中药术语研究,以生动的方式展示中药治疗作用与性味归经和中医疾病之间的辨证关系。方法/过程采用自上而下的本体构建方式在Protégé平台搭建中药本体顶层结构。以2020版《中国药典... 目的/意义将电子信息领域的知识图谱技术引入中药术语研究,以生动的方式展示中药治疗作用与性味归经和中医疾病之间的辨证关系。方法/过程采用自上而下的本体构建方式在Protégé平台搭建中药本体顶层结构。以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为数据来源,抽取其中的中药信息,并整理各轴位信息、消歧和归一。借助Protégé平台创建实体和关系,以语义网络资源描述框架RDF数据格式输出中药三元组数据,并以Neo4j图数据库存储、展示,形成系统化的中药知识图谱。结果/结论完成基于《中国药典》的中药知识图谱构建,可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知识计量以及可视化图形绘制,充分揭示中药领域复杂的知识系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中国药典》 知识图谱 PROTÉGÉ Neo4j
下载PDF
骨髓微环境中CXC趋化因子配体8介导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与临床意义
19
作者 刘彦权 殷悦 唐焕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1,共8页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病情阶段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AML患者临床病情及预后的关联性,探索骨髓微环境中CXCL8对白血病发生、发展及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为AML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病情阶段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AML患者临床病情及预后的关联性,探索骨髓微环境中CXCL8对白血病发生、发展及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为AML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收集不同病情阶段AML患者骨髓标本,采用ELISA检测CXCL8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不同AML细胞系中CXCL8特异性受体CXCR1/2表达情况;选取U937细胞为AML疾病模型,给予不同浓度外源性rCXCL8干预U937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qRT-PCR检测CXCR1/2表达变化;将初诊AML患者BM-MSC与U937细胞共培养,ELISA检测共培养体系CXCL8变化差异;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rCXCL8、anti-CXCL8对U937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揭示其间伴随的分子机制。结果:初诊及复发AML患者CXC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复发阶段CXCL8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病情阶段(P<0.01),而与健康者相比,CR阶段且无感染的AML患者CXC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MSC与U937细胞共培养体系中CXCL8含量及其共培养体系下U937细胞CXCL8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加入BM-MSC的单培养Mono组(P<0.05)。利用rCXCL8干预U937细胞可通过上调Bcl-2表达并下调Bax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并上调CXCL8特异性受体CXCR1/2表达。通过拮抗CXCL8(anti-CXCL8)后,上调Bax表达并下调Bcl-2表达同时抑制ERK1/2信号通路活化水平诱发U937细胞凋亡。结论:CXCL8与AML病情、预后转归密切相关,是AML患者疾病进展、预后评估的有效监测指标。骨髓微环境中CXCL8是介导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免疫逃逸的重要趋化因子,通过拮抗CXCL8可诱导U937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家族蛋白表达变化、抑制ERK1/2信号通路活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XC趋化因子配体8 CXC趋化因子受体1 CXC趋化因子受体2 恶性生物学行为 致癌机制 预后
下载PDF
线上教学模式的作业治疗实训课教学质量研究
20
作者 林强 王婉盈 +4 位作者 陈泓鑫 郑煜欣 欧海宁 梁俊杰 罗志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57-59,62,共4页
目的:探讨线上教学模式下的作业治疗(OT)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优化线上医学实践课提供新思路。方法:纳入2018年至2020年广州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学习并完成环境改造与辅助技术课程考核的3个年级OT专业学生70人,以2018级为线上教学... 目的:探讨线上教学模式下的作业治疗(OT)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优化线上医学实践课提供新思路。方法:纳入2018年至2020年广州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学习并完成环境改造与辅助技术课程考核的3个年级OT专业学生70人,以2018级为线上教学组,2016级和2017级为传统面授组,比较3个年级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及总成绩。结果:3个年级之间理论成绩比较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Z=2.20,P=0.334),组间比较结果提示2016级与2017级(P=0.807)、2018级与2017级(P=0.299)、2018级与2016级(P=0.166)均无统计学差异;3个年级之间实践成绩比较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Z=17.53,P=0.000),组间比较结果提示2016级与2017级(P=0.420)无统计学差异,2018级与2017级(P=0.002)、2018级与2016级(P=0.000)均存在统计学差异;3个年级之间总成绩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Z=0.47,P=0.792);组间比较结果提示2016级与2017级(P=0.890)、2018级与2017级(P=0.737)、2018级与2016级(P=0.480)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传统面授实践课并不优于线上实践课,说明线上实践课可达到教学大纲对于培养作业治疗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可作为特殊时期面授课程的有效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作业治疗 实践 环境改造与辅助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