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压目标范围内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建福 陈灿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617-621,共5页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压目标范围内时间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风险呈负相关,可反映血压波动情况,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指导抗高血压药使用,评估降压效果。现综述关于血压目标范围内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压目标范围内时间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风险呈负相关,可反映血压波动情况,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指导抗高血压药使用,评估降压效果。现综述关于血压目标范围内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并总结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范围内时间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卒中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婷(综述) 吴铿(审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炎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是一种新型的炎症标志物,综合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等,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全身炎症和局部免疫的平衡状况。近年来研究发现,SII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该文就... 炎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是一种新型的炎症标志物,综合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等,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全身炎症和局部免疫的平衡状况。近年来研究发现,SII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该文就SII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炎症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miR-324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邓康平 陈灿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6期95-98,共4页
心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具有患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而微小RNA-324(miR-324)作为一类具有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可通过“臂转换”发挥生物学功能,参与细胞代谢、细胞增殖、细胞应激、细胞凋亡等信号... 心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具有患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而微小RNA-324(miR-324)作为一类具有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可通过“臂转换”发挥生物学功能,参与细胞代谢、细胞增殖、细胞应激、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的调节。近年发现,miR-324在心血管疾病中参与了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炎症、纤维化以及心脏发育等机制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微小RNA-324 脂质代谢 氧化应激 炎症 纤维化 心脏发育
下载PDF
血清ACE2、PECAM-1水平与不同分期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4
作者 魏晶 庞荣锋 +2 位作者 甘敏玲 郑木玲 陈建英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5年第1期21-24,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水平与不同分期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92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50例(Ⅰ期组),Ⅱ~Ⅲ...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水平与不同分期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92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50例(Ⅰ期组),Ⅱ~Ⅲ期42例(Ⅱ~Ⅲ期组)。检测血清ACE2、PECAM-1水平,检测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测定胱抑素C(CysC),测定24 h尿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Pearson法进行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ACE2、PECAM-1水平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高血压肾病患者发生终末期肾病(ESRD)的影响因素。结果Ⅱ~Ⅲ期组患者PECAM-1、BUN、CysC、SCr、24 h尿蛋白水平高于Ⅰ期组,ACE2、eGFR水平低于Ⅰ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1、13.011、4.067、7.277、3.416、5.982、9.561,P<0.05)。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ACE2与BUN、CysC、SCr、24 h尿蛋白呈负相关,与eGFR呈正相关(r=-0.495、-0.486、-0.492、-0.474、0.498,P<0.05);血清PECAM-1与BUN、CysC、SCr、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r=0.489、0.491、0.479、0.484、-0.496,P<0.05)。有新月体形成、中/重度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ACE2水平较低,PECAM-1水平较高(t=7.267、5.783、5.543、4.721,P<0.05)。3年随访期间18例(19.57%)高血压肾病患者发生ESRD,Cox回归分析PECAM-1是高血压肾病患者发生ESRD的影响因素(HR=2.735,P<0.05),ACE2是高血压肾病患者发生ESRD的保护因素(HR=0.804,P<0.05)。结论高血压肾病Ⅱ~Ⅲ期发生ESRD的患者血清ACE2水平降低,PECAM-1水平升高,ACE2和PECAM-1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新月体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病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终末期肾病
下载PDF
基于血清SERCA2a水平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不良终点事件预测模型
5
作者 陈锦萍 陈庞何 赖金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血清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SERCA2a)水平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短期不良终点事件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3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建模组145例,验证组85例。出院后随访... 目的构建基于血清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SERCA2a)水平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短期不良终点事件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3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建模组145例,验证组85例。出院后随访3个月,根据是否发生短期不良终点事件分为事件组、无事件组。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实验室指标及检测血清SERCA2a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建模组CHF患者短期不良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评估。结果230例CHF患者中,有78例患者发生短期不良终点事件(33.91%),其中建模组50例,验证组28例。事件组与无事件组在年龄、BMI、合并高血压、LVEF、NT-proBNP、CRP、SERCA2a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高血压、NT-proBNP、CRP、SERCA2a均是CHF患者短期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建立的预测模型拟合度较好(χ2=7.652,P=0.213)。ROC曲线显示,AUC分别为0.901、0.897;决策曲线显示,当预测风险阈值>0.01时,模型有良好的临床净收益。结论基于血清SERCA2a、年龄、合并高血压、NT-proBNP、CRP建立的CHF患者短期不良终点事件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区分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 列线图 短期不良终点事件
下载PDF
OGG1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洪侨 吴子君 吴铿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糖尿病心肌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种独立于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和结构性心脏病等具有明确病因的特异性心肌病。引起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包括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OGG1)能使受损的线粒体功... 糖尿病心肌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种独立于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和结构性心脏病等具有明确病因的特异性心肌病。引起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包括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OGG1)能使受损的线粒体功能恢复正常,从而维持生命体正常的能量供应,目前许多研究已证实其在癌症、免疫、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领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OGG1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相关的治疗策略,现就OGG1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心肌病 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下载PDF
p38 MAPK通路激活内质网应激参与高糖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润民 刘畅 +13 位作者 吴子君 姜佳美 吴斌 李兴岳 梁国标 陈科辉 彭畅 李腾 何松坚 莫海亮 李上海 朱强 游琼 吴铿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p38 MAPK通路是否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及凋亡参与高糖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ular cell,VSMCs)钙化。方法大鼠VSMCs分为对照组、高糖组(35μmol/L D-葡萄糖)、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组、p38 MAPK... 目的探讨p38 MAPK通路是否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及凋亡参与高糖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ular cell,VSMCs)钙化。方法大鼠VSMCs分为对照组、高糖组(35μmol/L D-葡萄糖)、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组、p38 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组、β-磷酸甘油组、4-PBA+高糖组、SB203580+高糖组、β-磷酸甘油+高糖组,分别用比色法、o-cresolphthalein法和Western blot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钙含量和骨分化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表达。结果 D-葡萄糖处理3、7d上调VSMCs ALP活性、钙含量和骨分化标志蛋白表达;SB203580下调ALP活性、钙含量和骨分化转录因子表达,而4-PBA抑制高糖引起VSMCs内质网应激及凋亡。结论 p38 MAPK通路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和凋亡可能是高糖诱导VSMCs钙化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P38 MAPK 内质网应激 血管平滑肌细胞 钙化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朱坤鹏 陈建英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3期3369-3372,共4页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胸痛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却未发现明显的血管狭窄,现有的研究认为,这些患者可能存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目前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治疗上也尚无规范化的方法,本文现将CMVD及其药...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胸痛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却未发现明显的血管狭窄,现有的研究认为,这些患者可能存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目前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治疗上也尚无规范化的方法,本文现将CMVD及其药物治疗做一综述,希望为临床诊治CMVD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微血管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 进展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以及血流储备分数进行冠状动脉病变临床诊断的运用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亚钦 游琼 陈图刚 《影像技术》 CAS 2022年第4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以及血流储备分数进行冠状动脉病变临床诊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3月我院诊治的36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管内超声(IVUS)及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依据FFR评估结果,将患...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以及血流储备分数进行冠状动脉病变临床诊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3月我院诊治的36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管内超声(IVUS)及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依据FFR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14例轻度组(FFR>0.8),22例中重度组(FFR≤0.8)。比较轻、中重度组患者血管情况、斑块情况,分析IVUS与FFR值的相关性,绘制IVUS参数相对于FFR的ROC曲线。结果:轻度组DS、AS指标均低于中重度组(P<0.05);MLD、MLA均高于中重度组(P<0.05)。轻度组斑块负荷、斑块面积指标、发生脂质斑块例数均低于中重度组(P<0.05),轻度组发生钙化斑块及纤维斑块例数均低于中重度组(P>0.05)。经Spearson相关性分析,DS、MLD、AS、MLA的IVUS参数与FFR间相关性较强(r=0.396,0.498,0.531,0.426,P<0.05)。以FFR为标准绘制IVUS参数ROC曲线,MLD、DS、MLA、AS对诊断冠状动脉CT病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0.817、0.820、0.812(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以及血流储备分数可利于冠状动脉病变临床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病变 诊断 价值
下载PDF
高表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内皮祖细胞降低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珍君 魏晶 +4 位作者 肖梦媛 余丽琴 魏文燕 彭子健 陈建英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6期751-758,共8页
目的探讨高表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基因的内皮祖细胞(EPCs)对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大鼠骨髓EPCs并对其进行鉴定;用携带ACE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EPCs,检测感染前后EPCs中ACE2蛋白的表达及其增殖、成管功能... 目的探讨高表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基因的内皮祖细胞(EPCs)对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大鼠骨髓EPCs并对其进行鉴定;用携带ACE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EPCs,检测感染前后EPCs中ACE2蛋白的表达及其增殖、成管功能的变化。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肺动脉高压组(PAH组)、内皮祖细胞治疗组(EPCs组)以及感染ACE2的内皮祖细胞治疗组(lenti-ACE2-EPCs组)。用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周后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力(m 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小动脉分布及炎性浸润,计算管壁厚度指数(TI)、面积指数(AI)。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ACE2蛋白表达。结果干预3周后,PAH组的m PAP、RV/LV+S、TI及AI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上升(P<0.01);lenti-ACE2-EPCs组的m PAP、RV/LV+S、TI及AI则较PAH组、EPCs组水平有显著下降(P<0.01);lenti-ACE2-EPCs组大鼠肺组织中ACE2蛋白表达水平较PAH组明显增加(P<0.01)。造模3周后,EPCs组的m PAP、RV/LV+S、TI及AI均较PAH组有明显下降(P<0.01),但与对照组及lenti-ACE2-EPCs组比较则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表达ACE2基因的大鼠内皮祖细胞能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且其治疗作用优于内皮祖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内皮祖细胞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胞磷胆碱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
11
作者 关春红 许锦荣 +1 位作者 李善敬 李香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27-429,共3页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胞磷胆碱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疗效。方法 62例脑梗死后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胞磷胆碱治疗,观察组加用胞磷胆碱和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胞磷胆碱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疗效。方法 62例脑梗死后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胞磷胆碱治疗,观察组加用胞磷胆碱和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血流量和血流速明显升高,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脑血管床特性阻抗和外周阻力明显降低(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胞磷胆碱治疗脑梗死后VD可缓解患者痴呆程度、提高认知功能、改善脑循环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丁苯酞 胞磷胆碱
下载PDF
达格列净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心肌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上海 黄春燕 +2 位作者 范君宇 梁伟钧 黄瑞娜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 68例T2D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使用心力衰竭基础治疗,观察组联用达格列净。比较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水平的...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 68例T2D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使用心力衰竭基础治疗,观察组联用达格列净。比较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心力衰竭复发再住院次数。结果 观察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灵敏肌钙蛋白T、TNF-α、IL-1β、IL-6、C反应蛋白水平及MACE发生率、心力衰竭复发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达格列净可减轻T2D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心肌损伤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心力衰竭 2型糖尿病 心肌损伤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肌少症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梁佳 方凌燕 +1 位作者 胡志辉 陈灿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69-374,共6页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failure,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表现和最主要死亡原因,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两大挑战之一。肌少症的发生发展与年龄、合并慢性疾病、癌症等有关,且研究表明,肌少症与CHF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随着人口老...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failure,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表现和最主要死亡原因,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两大挑战之一。肌少症的发生发展与年龄、合并慢性疾病、癌症等有关,且研究表明,肌少症与CHF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CHF合并肌少症所带来的经济、家庭负担将进一步加重。CHF相关性肌少症可能与营养不良、肌血流量降低、炎症、胰岛素抵抗、激素分泌失调、自噬和细胞凋亡等相关,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尚未找到靶向治疗,主要通过干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药物和激素等措施治疗。本文对CHF合并肌少症的评估及早期筛查、发病机制、治疗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肌少症 评估标准 发病机制 治疗及干预措施
下载PDF
血清TIMP-1联合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14
作者 刘左玲 许锦荣 方凌燕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联合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150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3年随... 目的分析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联合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150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3年随访期间有无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无MACE组(n=85)与MACE组(n=65);另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群9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入院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IMP-1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分析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通过ROC曲线评估血清TIMP-1联合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心力衰竭超声指数高于对照组,血清TIMP-1低于对照组(P<0.05);MACE组患者心力衰竭超声指数高于无MACE组,血清TIMP-1低于无MACE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IMP-1、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估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812(95%CI:0.762~0.772)、0.827(95%CI:0.777~0.887),血清TIMP-1联合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估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AUC为0.909(95%CI:0.879~0.939)。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HR=3.387,95%CI:1.863~6.158)、HbA1c(HR=2.713,95%CI:1.552~4.743)、LVEF(HR=3.904,95%CI:2.037~7.484)、TIMP-1(HR=4.397,95%CI:2.142~9.028)、心力衰竭超声指数(HR=3.550,95%CI:1.867~6.752)均为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IMP-1水平降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升高,二者均与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对患者长期预后具有更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力衰竭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心力衰竭超声指数 预后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的回顾及展望
15
作者 李家昊 陈文亮 +1 位作者 陈庞何 许锦荣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794-800,共7页
慢性心力衰竭通常标志着大部分心血管疾病进入其终末阶段,具有患病率高、预后极其不利等特点。在药物治疗上,“金三角”方案被普遍视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经典策略,近年来,随着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的公布,慢性心衰“新四联”疗法及可溶... 慢性心力衰竭通常标志着大部分心血管疾病进入其终末阶段,具有患病率高、预后极其不利等特点。在药物治疗上,“金三角”方案被普遍视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经典策略,近年来,随着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的公布,慢性心衰“新四联”疗法及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维立西呱等新型治疗药物开始应用于临床。一系列的生物标志物被发现,它们与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如SERCA2a、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生长分化因子15等。这些新疗法及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有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更好地预测其预后。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及展望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新四联疗法 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 SERCA2A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梁金花 陈图刚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3期189-193,共5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两者共病发生率逐年升高。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预后较差,疾病负担日益加重,严重威胁患者...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两者共病发生率逐年升高。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预后较差,疾病负担日益加重,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本文综述了T2DM合并CHD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案,总结了临床相关研究的进展,对如何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进一步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危险因素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微RNA在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进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宿宁 田猛 +1 位作者 罗玉梅 万新红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期46-50,共5页
微RNA(miRNA)是一种由21~25个核苷酸组成,非编码高度保守的内源性RNA分子。其与信使RNA上的3'非翻译区靶位点结合,促进信使RNA的降解或抑制信使RNA的翻译,负性调节蛋白质的表达。近年来,miRNA在心血管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微RNA(miRNA)是一种由21~25个核苷酸组成,非编码高度保守的内源性RNA分子。其与信使RNA上的3'非翻译区靶位点结合,促进信使RNA的降解或抑制信使RNA的翻译,负性调节蛋白质的表达。近年来,miRNA在心血管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它主要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心肌细胞的自律性来参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研究miRNA与这些病理生理过程的关系,寻找逆转这些过程的关键miRNA作用靶点,将为治疗心力衰竭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微RNA 心室重构 心肌纤维化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恙虫病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韩焕钦 李俊彦 +4 位作者 胡海铃 陈小翠 杜谕君 刘林华 刘华锋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AKI)在恙虫病,尤其在恙虫病重症病例中的发生情况及危害,并探索预测AKI发生的因素。方法收集307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病例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分析两组病例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肝损害的情况...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AKI)在恙虫病,尤其在恙虫病重症病例中的发生情况及危害,并探索预测AKI发生的因素。方法收集307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病例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分析两组病例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肝损害的情况,以及两组年龄、住院费用、热程的差异及血小板、白细胞、降钙素原(PCT)检测值的差异。结果 307例病例发生AKI 33例(10.8%);MODS 14例,其中10例(71.4%)分布在AKI组;死亡病例5例均分布在AKI组;AKI组患者平均年龄、平均住院费用、MODS发生比例、肝损害发生比例、血小板减少者比例、白细胞增多者比例均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热程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恙虫病患者发生AKI比例低,程度轻,但AKI可能促进恙虫病重症化及死亡;年龄,PCT、白细胞、血小板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AK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恙虫病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死亡
下载PDF
缺氧复氧致心肌AC16细胞损伤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戴文芝 叶文峰 +4 位作者 何原 陈灿 黄石安 雷桅 郭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条件下不同复氧时间致心肌细胞损伤的途径。方法:培养人心肌AC16细胞,先置入1%O2、无糖无血清条件下培养24 h,再更换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联合21%O2进行不同时间的复氧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通过Western ...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条件下不同复氧时间致心肌细胞损伤的途径。方法:培养人心肌AC16细胞,先置入1%O2、无糖无血清条件下培养24 h,再更换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联合21%O2进行不同时间的复氧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细胞损伤途径标记分子的蛋白水平,如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II/-I、细胞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和gasdermin D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和Bcl2。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缺氧复氧组细胞活力降低,且随复氧时间延长,细胞活力相应持续降低(P<0.05),同时缺氧组LC3-II/-I上调(P<0.05),而复氧后LC3-II/-I较缺氧组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此外,cleaved caspase-1和cleaved gasdermin D蛋白在复氧6 h组和复氧12 h组表达水平上调(P<0.05);cleaved caspase-3水平和Bax/Bcl2在复氧12 h组上调(P<0.05)。结论:缺氧致心肌AC16细胞的自噬上调,并随复氧时间增加自噬水平减弱,且在复氧过程中细胞焦亡的激活早于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细胞自噬 细胞焦亡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白芷乙素通过抑制ERK1/2和NF-κB p65的活化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和氧化应激 被引量:18
20
作者 黎明 王妹芳 +3 位作者 吴宝珍 刘珍君 李波 姚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9-255,共7页
目的探讨白芷乙素通过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核转录因子-κB (NF-kappaB p65)的活化,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大鼠心肌损伤和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健康对照组(Control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 目的探讨白芷乙素通过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核转录因子-κB (NF-kappaB p65)的活化,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大鼠心肌损伤和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健康对照组(Control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I/R组),低、中、高剂量白芷乙素组(6.25、12.50、25.00 mg/kg)。小动物超声仪检测大鼠心率(HR)、左心室缩短分数(FS);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脏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损伤情况;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镍端标记(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及通路蛋白ERK1/2和p65的表达情况;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醇(MDA)含量。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I/R组的HR、FS降低(P<0.05);CK-MB和cTnI浓度升高(P<0.05);心肌组织损伤严重;凋亡细胞及Bax/Bcl-2表达比值增加(P<0.05);SOD活性降低(P<0.05),而MDA含量升高(P<0.05);ERK1/2和p65蛋白磷酸化升高(P<0.05)。白芷乙素给药后,逆转了MI/R大鼠的上述结果。与MI/R组比较,中、高剂量白芷乙素组的HR、FS回升(P<0.05);CK-MB和cTnI浓度回降(P<0.05);心肌组织损伤改善;凋亡细胞及Bax/Bcl-2表达比值回降(P<0.05);SOD活性回升(P<0.05),而MDA含量回降(P<0.05);ERK1/2和p65蛋白磷酸化回降(P<0.05)。结论白芷乙素可通过抑制ERK1/2和NF-κBp65通路蛋白活化,缓解MI/R大鼠心肌损伤及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乙素 ERK1/2 NF-κBp65 心肌缺血再灌注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