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学”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兴福 赵滔滔 +1 位作者 王国辉 余旭 《测绘工程》 CSCD 2013年第2期90-93,共4页
"工程测量学"课程是以各类工程建设为主线,以教授学生掌握工程建设中的实用测量理论与技术为主导思想,同时融入测量新技术及其它专业课程有关理论,为培养实用型工程测量技术人才提供支撑。基于此,文中重点探讨"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学"课程是以各类工程建设为主线,以教授学生掌握工程建设中的实用测量理论与技术为主导思想,同时融入测量新技术及其它专业课程有关理论,为培养实用型工程测量技术人才提供支撑。基于此,文中重点探讨"工程测量学"课程体系构建,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考核方式及教学质量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测量学” 课程体系建设 教学手段 考核方式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注册测绘师制度下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改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余旭 王宇会 储晓雷 《测绘工程》 CSCD 2013年第5期87-89,共3页
在我国实施注册测绘师制度的背景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注册测绘师制度对人才的要求,对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注册测绘师 测绘工程 地理信息系统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蒋利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5-108,共4页
结合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介绍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现状及其特点,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测绘工程专业 就业率 就业质量
原文传递
工程测量实习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1
4
作者 张兴福 魏德宏 +2 位作者 余旭 王宇会 赵滔滔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142,共6页
工程测量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涉及理论课程、试验及实习等关键环节,而实习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是衡量学生对工程测量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尺之一。本文结合当前工程测量的特点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在笔者所... 工程测量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涉及理论课程、试验及实习等关键环节,而实习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是衡量学生对工程测量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尺之一。本文结合当前工程测量的特点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在笔者所在院校建立了一个多功能工程测量实习基地,按照生产模式开展工程测量实习,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实习内容、成绩考核体系及实习跟踪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实习兴趣,合理评价学生能力,跟踪实习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测量实习基地 实习内容 考核体系 跟踪机制
原文传递
近地层大气折光系数的新反演法 被引量:3
5
作者 蒋利龙 易又庆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8-90,共3页
以近地层大气垂直折光系数的传统反演方法和理论计算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可以直接利用对向EDM三角高程测量结果计算往测与返测折光系数的新反演方法。运用该方法时,不需要增加外业工作量,只需通过联合求解传统反演式和理论计算式,便... 以近地层大气垂直折光系数的传统反演方法和理论计算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可以直接利用对向EDM三角高程测量结果计算往测与返测折光系数的新反演方法。运用该方法时,不需要增加外业工作量,只需通过联合求解传统反演式和理论计算式,便可求得相对可靠的折光系数值,从而有效提高EDM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M三角高程测量 近地面大气层 大气垂直折光系数 反演 方法
下载PDF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张永毅 丘广新 +1 位作者 柳翠明 张兴福 《城市勘测》 2025年第1期153-157,共5页
为满足全站仪、水准仪以及多类传感器等监测数据的处理与管理,本文利用C/C++、C#.NET和Matlab等三种语言联合开发了一款监测数据处理软件(DMDPS)。实验结果表明,该软件可实现对水准仪、全站仪、GNSS、倾斜计、渗压计、位移计和静力水准... 为满足全站仪、水准仪以及多类传感器等监测数据的处理与管理,本文利用C/C++、C#.NET和Matlab等三种语言联合开发了一款监测数据处理软件(DMDPS)。实验结果表明,该软件可实现对水准仪、全站仪、GNSS、倾斜计、渗压计、位移计和静力水准仪等多类传感器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图形显示、预测分析和系统管理等,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监测 传感器 数据处理 软件研发
下载PDF
以创新训练为导向的测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兴福 魏德宏 +3 位作者 赵滔滔 王宇会 余旭 李锦城 《矿山测量》 2015年第3期97-100,6,共4页
文中主要探讨创新训练在测绘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创新培养模式构建、多方位的创新训练平台搭建、创新教学团队培育以及创新人才培养具体实施过程等方面展开讨论,最后结合广东工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尝试情况,总结创新... 文中主要探讨创新训练在测绘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创新培养模式构建、多方位的创新训练平台搭建、创新教学团队培育以及创新人才培养具体实施过程等方面展开讨论,最后结合广东工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尝试情况,总结创新训练在测绘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工程 创新训练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大范围GNSS水准与重力场模型间的系统偏差校正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鑑华 魏德宏 +1 位作者 张兴福 李伟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80,共5页
大范围GNSS水准数据是评估重力场模型精度的重要独立数据源,通常大范围GNSS水准数据与地球重力场模型所对应的大地水准面不一致,导致两者间会存在系统偏差,该系统偏差会影响直接利用GNSS水准数据评估重力场模型精度的效果。本文以利用美... 大范围GNSS水准数据是评估重力场模型精度的重要独立数据源,通常大范围GNSS水准数据与地球重力场模型所对应的大地水准面不一致,导致两者间会存在系统偏差,该系统偏差会影响直接利用GNSS水准数据评估重力场模型精度的效果。本文以利用美国24152个GNSS水准数据评估EIGEN-6C4重力场模型精度为例,提出采用分区常系统偏差校正法和四、五、七参数校正法校正两者间的系统偏差。试验结果表明,分区常系统偏差校正法和四、五、七参数校正法均可以有效校正两者间的系统偏差,系统偏差校正后,2160阶次的EIGEN-6C4模型在美国区域内的高程异常精度优于1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水准 重力场模型 精度评估 系统偏差 参数法
原文传递
利用RBF实现线状工程中GNSS高程转换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智伟 张兴福 +1 位作者 胡波 刘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9-82,86,共5页
高程异常的转换精度是限制GNSS实现快速高程测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构建合理的高程异常转换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美国GSVS2011项目的 GNSS/水准数据为例,对利用RBF实现GNSS高程转换方法展开研究,详细分析了Thinplate(T)、Cubic(C)... 高程异常的转换精度是限制GNSS实现快速高程测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构建合理的高程异常转换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美国GSVS2011项目的 GNSS/水准数据为例,对利用RBF实现GNSS高程转换方法展开研究,详细分析了Thinplate(T)、Cubic(C)、Gaussian(G)、Multiquadrics(M)、Linear(L) 5种RBF核函数的高程转换精度。试验结果表明:(1)在点间距较小的情况下,5种核函数均能获得较高的拟合精度;(2)T、C、M这3种核函数拟合效果较优,而且超过95.3%的拟合高差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限差要求;(3)在高程异常变化较为平坦的测区,用RBF拟合时建议点间距不宜大于3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高程转换 高程异常 RBF 精度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的GPS高程转换方法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兴福 刘成 +2 位作者 王国辉 康占龙 闫海波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4,共7页
研究利用重力场模型直接进行GPS高程转换的方法,即模型高程异常法和模型重力位法.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导出了由重力场模型位系数方差计算模型高程异常以及模型正常高的误差公式,并对影响两种GPS高程转换方法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具有... 研究利用重力场模型直接进行GPS高程转换的方法,即模型高程异常法和模型重力位法.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导出了由重力场模型位系数方差计算模型高程异常以及模型正常高的误差公式,并对影响两种GPS高程转换方法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具有代表性的EGM96、EIGEN-51C和EGM2008重力场模型及某线路GPS/水准数据对两种方法进行实验研究与精度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公式及实验结果都显示两种高程转换方法是等价的,转换精度相当;两种方法使用过程中,均可能需要系统偏差校正;EGM2008重力场模型具有非常好的分辨率及精度,在局部区域,基于EGM2008模型的GPS高程转换精度有望达到cm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模型 高程异常 重力位 GPS高程转换 精度分析
下载PDF
多类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分析及联合确定GPS点正常高的方法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兴福 李博峰 +1 位作者 魏德宏 刘成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2,共7页
针对模型尺度参数ae对高程异常计算的影响进行数值分析;利用各模型位系数方差信息及区域高精度GPS/水准数据分析国际上新近公布的ITG-GRACE2010S、AIUB-GRACE03S、EIGEN-6C、GOCO02S、DIR_R3、TIM_R3、SPW_R2、gif48以及EGM2008多类重... 针对模型尺度参数ae对高程异常计算的影响进行数值分析;利用各模型位系数方差信息及区域高精度GPS/水准数据分析国际上新近公布的ITG-GRACE2010S、AIUB-GRACE03S、EIGEN-6C、GOCO02S、DIR_R3、TIM_R3、SPW_R2、gif48以及EGM2008多类重力场模型对应不同谱域的位系数精度;提出采用简单谱组合方法和加权谱组合方法来提高高程异常的计算精度。在试验区域,计算结果表明,各模型的中低阶(约135阶)位系数整体精度要优于EGM2008模型,gif48和EIGEN-6C模型的整体精度均优于同阶次的EGM2008模型,简单谱组合方法和加权谱组合方法均能提高区域模型高程异常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模型 高程异常谱分析 谱组合 GPS高程转换 精度分析
下载PDF
无水准数据的GPS高程转换方法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兴福 刘成 +1 位作者 王兵海 魏德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研究利用GPS精密点定位技术并联合相对定位技术,确定地面点在WGS84坐标系下的大地坐标,并直接用EGM2008模型进行高程转换。基于4个IGS站数据分析了不同观测时间长度精密点定位的解算精度,并通过两个工程实例数据对GPS高程转换方法的精... 研究利用GPS精密点定位技术并联合相对定位技术,确定地面点在WGS84坐标系下的大地坐标,并直接用EGM2008模型进行高程转换。基于4个IGS站数据分析了不同观测时间长度精密点定位的解算精度,并通过两个工程实例数据对GPS高程转换方法的精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华北和华南某些地区,用EGM2008模型直接进行高程转换,其精度有望达到1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精密单点定位 GPS相对定位 EGM2008模型 高程转换 精度分析
下载PDF
基于GRACE卫星数据的高精度全球静态重力场模型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秋杰 沈云中 +2 位作者 张兴福 陈武 许厚泽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6-403,共8页
应用GRACE卫星数据反演高精度静态地球重力场是大地测量学界的热点之一。考虑到经典动力学法线性化误差随弧长拉长而迅速增长,本文以GRACE卫星轨道观测值为初值的线性化方法,建立了应用GRACE卫星轨道和星间距离变率反演地球重力场的改... 应用GRACE卫星数据反演高精度静态地球重力场是大地测量学界的热点之一。考虑到经典动力学法线性化误差随弧长拉长而迅速增长,本文以GRACE卫星轨道观测值为初值的线性化方法,建立了应用GRACE卫星轨道和星间距离变率反演地球重力场的改进动力学法理论模型。利用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GRACE卫星姿态、轨道、星间距离变率和非保守力加速度等观测数据,解算了一个180阶次的无约束全球静态重力场模型Tongji-Dyn01s和一个采用Kaula规则约束的全球重力场模型Tongji-Dyn01k。与国际不同机构最新发布的纯GRACE数据解算的重力场模型(包括AIUB-GRACE03S、GGM05S、ITSG-Grace2014k和Tongji-GRACE01)进行比较,并利用DTU13海洋重力异常和GPS/水准高程异常进行外部检核,结果表明,Tongji-Dyn01s与国际最新模型精度处于同一水平,然而Tongji-Dyn01k模型总体上更加靠近EIGEN6C2重力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静态重力场 动力学法 线性化 正则化
下载PDF
综合EGM2008模型和SRTM/DTM2006.0剩余地形模型的GPS高程转换方法 被引量:69
14
作者 张兴福 刘成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2,共8页
利用SRTM以及DTM2006.0全球地形模型构建剩余地形模型(RTM)数据,并将其转换为RTM高程异常。通过GPS/水准点的优化选择法,选择少量GPS/水准点的实测高程异常,扣除EGM2008模型以及SRTM与DTM2006.0模型求得的剩余模型高程异常,对残余高程... 利用SRTM以及DTM2006.0全球地形模型构建剩余地形模型(RTM)数据,并将其转换为RTM高程异常。通过GPS/水准点的优化选择法,选择少量GPS/水准点的实测高程异常,扣除EGM2008模型以及SRTM与DTM2006.0模型求得的剩余模型高程异常,对残余高程异常进行拟合,从而进一步提高GPS高程转换的精度。最后利用两个不同测区的高精度GPS/水准数据对此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GPS/水准点的实测高程异常,扣除综合2160阶次的EGM2008模型以及SRTM/DTM2006.0剩余地形模型求得的高程异常,并对残余高程异常进行拟合,能显著提高GPS高程转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M2008 SRTM/DTM2006.0 剩余地形模型 GPS高程转换
下载PDF
基于泊松小波径向基函数融合多源数据的局部重力场建模 被引量:18
15
作者 吴怿昊 罗志才 周波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2-864,共13页
融合多源数据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局部重力场建模是物理大地测量学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径向基函数融合多源数据的局部重力场建模方法,利用Monte-Carlo方差分量估计实现了不同类型的观测数据的合理定权,引入了最小标准差法... 融合多源数据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局部重力场建模是物理大地测量学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径向基函数融合多源数据的局部重力场建模方法,利用Monte-Carlo方差分量估计实现了不同类型的观测数据的合理定权,引入了最小标准差法确定基函数的适宜网络,分析了地形因素对于基函数网络确定及局部重力场建模精度的影响.以泊松小波基函数为构造基函数,结合残差地形模型,融合实测的陆地重力异常、船载重力异常及航空重力扰动数据构建了局部区域陆海统一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引入残差地形模型平滑了地形质量引入的高频扰动信号,简化了基函数的网络设计;并提高了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平原地区其精度提高了4mm,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其精度提高了约5cm.总体而言,基于"三步法"构建的局部重力似大地水准面在荷兰、比利时及德国相关区域,其精度分别达到1.12cm、2.80cm以及2.9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 泊松小波基函数 残差地形模型 局部重力场建模 重力似大地水准面
下载PDF
测绘工程专业“测绘管理”课程教学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余旭 王国辉 张兴福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264,235,共3页
结合"测绘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注册测绘师制度对人才的要求,论述了"测绘管理"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最后提出了几条教学建议。
关键词 测绘工程专业 测绘管理 法律 教学
原文传递
航空重力测量的数据归算方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波阳 罗志才 +1 位作者 钟波 姚朝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6-341,共6页
采用径向改正方法将航线高度处的重力观测值归算到平均飞行高度面,采用交叉点两步平差法来进行测线系统误差补偿,并选用加权平均法和Shepard曲面拟合法对重力观测值作格网化处理。对美国大地测量局(NGS)发布的EN01进行数据处理,给出大地... 采用径向改正方法将航线高度处的重力观测值归算到平均飞行高度面,采用交叉点两步平差法来进行测线系统误差补偿,并选用加权平均法和Shepard曲面拟合法对重力观测值作格网化处理。对美国大地测量局(NGS)发布的EN01进行数据处理,给出大地高6 200m处2°×3°范围内5′×5′规则格网重力扰动数据。相对于该区域的EGM2008格网重力扰动参考值,加权平均法和Shepard曲面拟合法精度分别为±1.59mGal和±1.36mG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重力测量 数据归算 交叉点平差 格网化
下载PDF
一种有效的GPS RTK高程测量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兴福 魏德宏 +1 位作者 余旭 吴江淮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共4页
采用静态与动态测量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基准站及流动站相对于平均观测历元时刻的ITRF框架坐标,与常规GPS RTK测量相比,该方法效率高,且获得的结果具有明确的基准定义。利用3个IGS跟踪站的数据,分析不同框架及历元下对应点的... 采用静态与动态测量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基准站及流动站相对于平均观测历元时刻的ITRF框架坐标,与常规GPS RTK测量相比,该方法效率高,且获得的结果具有明确的基准定义。利用3个IGS跟踪站的数据,分析不同框架及历元下对应点的大地经纬度及大地高的差异情况,并分析其变化对GPS高程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框架及历元结果对GPS RTK高程转换的影响基本可忽略,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RTK 静态和动态测量 坐标框架 历元 GPS高程转换
原文传递
MKL和OpenMP多核并行算法解算高阶地球重力场的效率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秋杰 沈云中 张兴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8-123,共6页
将OpenMP并行运算库和Intel Math Kernel Library10.2科学计算库运用到高阶地球重力场反演,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模拟结果表明:1)在以单历元为解算单元形成子法方程系数矩阵时,OpenMP可下三角压缩存储,其内存销耗和时间销耗均比较小;2)... 将OpenMP并行运算库和Intel Math Kernel Library10.2科学计算库运用到高阶地球重力场反演,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模拟结果表明:1)在以单历元为解算单元形成子法方程系数矩阵时,OpenMP可下三角压缩存储,其内存销耗和时间销耗均比较小;2)当利用多个历元组成高维系数矩阵,然后再形成法方程时,MKL算法才能体现出高效性能;3)MKL求逆算法效率远高于OpenMP算法;4)综合利用OpenMP和MKL算法的优势,可显著提高高阶地球重力场反演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KL OPENMP 并行算法 地球重力场反演 计算效率
下载PDF
纳伪概率可控的四舍五入法及其在RTK模糊度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博峰 沈云中 张兴福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3-489,495,共8页
RTK模糊度固定通常采用序贯四舍五入方法,该方法只固定能可靠固定的部分模糊度,因此控制四舍五入的纳伪概率是实现RTK可靠性的关键。从含多个备选假设的假设检验理论出发,研究纳伪概率可控的四舍五入方法,根据风险水平和实数解的质量自... RTK模糊度固定通常采用序贯四舍五入方法,该方法只固定能可靠固定的部分模糊度,因此控制四舍五入的纳伪概率是实现RTK可靠性的关键。从含多个备选假设的假设检验理论出发,研究纳伪概率可控的四舍五入方法,根据风险水平和实数解的质量自适应地确定四舍五入取整区域,从而有效地控制整数固定的纳伪概率。并结合GNSS应用中两种特殊情况,发展两种简单实用的应用策略。采用基线长94.6 km的CORS站GPS双频数据进行网络RTK模糊度固定试验,分析本文纳伪概率可控的四舍五入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纳伪概率可控的四舍五入方法的固定率与传统四舍五入方法的固定率相当,且较传统方法更能有效地控制纳伪概率,提高整数解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定位 四舍五入 纳伪概率 多个备选假设 假设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