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3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科院校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探讨——以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崔晓娥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33-134,共2页
在党建工作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导向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环保专业创新人才,为广东环保事业做贡献,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党员的绿色理念与担当责任意识。构建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在党建工作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导向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环保专业创新人才,为广东环保事业做贡献,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党员的绿色理念与担当责任意识。构建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将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科学与人文及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价值引领平台、育人平台、新媒介平台、创新创业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培育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途径 工科院校
下载PDF
藏族大学生学业指导教育现状与对策——以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崔晓娥 邓子聪 《高教学刊》 2018年第14期51-53,共3页
针对藏族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对专业认知不足以及就业升学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学业考核评判标准、朋辈一对一学习帮扶及考试指导、开展主题读书会、老师助力成长、鼓励读书、就业升学指导等方法来促进藏族大学生的学业指导教育。
关键词 藏族大学生 学业指导教育 学业考核 就业升学
下载PDF
高等院校校内优质研究生生源培养模式探究——以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晓娥 陈蓝 《高教学刊》 2018年第10期60-62,共3页
在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存在着研究生生源质量不理想的普遍问题。从专业指引、科研能力、生源护航和生源选拔四个环节入手,以认知、强化、护航、提升作为主要手段,进行校内优质研究生生源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切实可行的长效工作机制。
关键词 校内优质生源 培养模式 高水平大学建设
下载PDF
以“项目”为中心的环境科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4
作者 管秀娟 陈平 +1 位作者 李中阳 余应新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71-172,128,共3页
根据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环境监测、仪器分析和环境化学实验课程培养目标,文章阐述了以“项目”为中心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意义,并从实验教学的对象、方案设计和教学效果3个方面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对... 根据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环境监测、仪器分析和环境化学实验课程培养目标,文章阐述了以“项目”为中心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意义,并从实验教学的对象、方案设计和教学效果3个方面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对环境科学专业实验的学习自主性,强调知识整合而不是割裂,促进了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际项目结合,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提升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实验教学 综合性实验 “新工科”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工科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沟通现状及其分析——以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为例
5
作者 崔晓娥 《高教学刊》 2018年第12期71-73,共3页
以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为例,编制大学生宿舍人际沟通调研问卷,以不同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切入点,探究工科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沟通的现状,提出促进工科院校大学生营造良好宿舍人际沟通及缓解宿舍矛盾的途径。
关键词 工科院校 大学生 宿舍人际沟通
下载PDF
通过“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提高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环境意识 被引量:3
6
作者 吕文英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B06期129-131,共3页
大学期间对于人们形成环境意识非常重要,而我国的环境教育相对滞后,不利于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尤其是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中加强环境意识的培养。"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正是基于此而开设的,通过了... 大学期间对于人们形成环境意识非常重要,而我国的环境教育相对滞后,不利于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尤其是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中加强环境意识的培养。"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正是基于此而开设的,通过了解古文明的兴衰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现代主要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使非环境专业学生通过选修这门课,逐渐培养其环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 课程 课程设置 非环境专业 环境意识
下载PDF
高校环境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
7
作者 李中阳 余应新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7期128-130,共3页
针对高校环境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危险源情况复杂、全面安全意识不足、硬件配套水平相对滞后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亟需完善等实际问题,从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逐级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硬件配套设施的升级... 针对高校环境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危险源情况复杂、全面安全意识不足、硬件配套水平相对滞后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亟需完善等实际问题,从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逐级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硬件配套设施的升级,以及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高校环境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安全管理 危险源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齐素芳 赖子尼 余煜棉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简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水氧化和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基本原理,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燃煤脱硫和污染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水氧化 环境科学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环境科学类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宁寻安 徐文彬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B06期108-109,共2页
文章分析了环境科学公共选修课的一些特点 ,并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即将该课程按照内容分解为不同章节 ,由不同教师进行授课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环境科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对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考 被引量:16
10
作者 袁斌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48-50,共3页
从 2 1世纪工科应用型基础人才培养所需知识和能力结构出发 ,对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环境科学专业新的课程体系框架 。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环境科学
下载PDF
工科院校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教育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华花 《科技信息》 2008年第14期203-203,206,共2页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普及环境教育势在必行。文章论述了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在工科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并对环境教育的开展形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工科院校 非环境专业 环境教育
下载PDF
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光炎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B09期66-68,共3页
文章总结了作者在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方面的一些思考,内容包括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索,并建议了一些案例法、案例与讨论、多媒体展示与现场参观、讲座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 非环境专业 大学生 环境保护课程 教学思考
下载PDF
广东某硫酸冶炼工业区土壤铊污染及评价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敬勇 常向阳 +3 位作者 涂湘林 陈南 付善明 刘慧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250,共9页
运用地累积指数法(Igeo)及富集指数法(EF)对广东某硫酸厂含铊黄铁矿冶炼废渣堆渣场周围土壤铊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废渣周围土壤已受到了明显的土壤铊污染,铊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0~16.5cm范围,并且表现出沿垂直方向向... 运用地累积指数法(Igeo)及富集指数法(EF)对广东某硫酸厂含铊黄铁矿冶炼废渣堆渣场周围土壤铊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废渣周围土壤已受到了明显的土壤铊污染,铊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0~16.5cm范围,并且表现出沿垂直方向向下迅速降低的特点;土壤表层的铊吸附量未达到饱和状态,铊污染物将继续在土壤表层发生累积作用。Igeo与EF法对铊污染评价结果相似:废渣下伏土壤0~6cm范围铊污染达到中度污染水平,而在土壤约8.5~15cm以下为无至轻度污染水平;15cm以下没有受到土壤铊的污染;相对于下伏土壤剖面,废渣外围土壤污染更为严重,其中表层土壤0~1cm铊已经达到显著污染,土壤2~10.5cm范围内铊为中度污染,而在土壤约15cm以下铊为无至轻度污染。两种方法应用于工业区土壤铊污染水平分析是可行的,但是不能表明铊在土壤中存在状态、迁移能力以及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富集指数法(EF) 地质累积指数法(Igeo) 硫酸厂废渣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生态工程创新应用人才培养实践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杜青平 陈浪城 +2 位作者 石瑛 尹光彩 李冬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7-200,223,共5页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环境生态视野、管理知识和技能会深入到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因此,急需具备更高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为我国企业转型提供环境生态的保护。如何结合新形势和地方特色提高学生“新工科...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环境生态视野、管理知识和技能会深入到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因此,急需具备更高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为我国企业转型提供环境生态的保护。如何结合新形势和地方特色提高学生“新工科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地方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实践,培养具有生态学学科视野、积极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生态规划和管理的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通过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PBL+双语多模式课程教育实施、强化新工科教育的实践课程设计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课程规划-多模式课程教育-企业协作新工科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达到了新工科人才综合素养的各项标准要求,并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培养模式 环境生态工程 创新实践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武华平 袁斌 白书立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18-21,25,共5页
简要介绍了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特性及氧化亚铁的作用机理,总结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环境工程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亚铁生物氧化 氧化亚铁硫杆菌 环境工程
下载PDF
纳米TiO_2光催化的改良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新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素芳 袁斌 +1 位作者 张子间 李勇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6-20,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TiO2 光催化剂改良的最新技术 ,包括对其的改性及与其他技术的联合运用 ,以提高纳米TiO2 的光催化效率 ;探讨了其在环境工程中的新应用 ,并就今后纳米TiO2 光催化剂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纳米技术 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技术改良 环境工程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论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实验室助管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艳 吕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9-161,共3页
论述了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的现状,指出实验室助管的出现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实验室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实验室助管工作的范围、作用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其重要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着重探讨。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实验室助管 实验教学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资源库新闻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文敏 彭靖 +2 位作者 孙水裕 谢兴勇 王孝武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89-94,共6页
介绍了所研制的环境工程专业资源库新闻发布系统的设计方法,其中主要说明了系统后台数据库的配置与设计、系统的结构与流程图、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系统的发布与优化4大部分.新闻发布系统采用ASP网络开发技术,实现环境新闻的发布功... 介绍了所研制的环境工程专业资源库新闻发布系统的设计方法,其中主要说明了系统后台数据库的配置与设计、系统的结构与流程图、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系统的发布与优化4大部分.新闻发布系统采用ASP网络开发技术,实现环境新闻的发布功能.它作为环境类信息交流的一部分,提供了快速、方便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新闻发布 B/S结构
下载PDF
论传统大学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互动平台的建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桂标 盘宁 许巍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B06期172-174,共3页
文章分析了网络教育对传统大学教育模式的影响,探讨了传统大学引入网络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学互动平台的若干设想。
关键词 传统大学 网络教育 教学互动平台 构建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水裕 邓文敏 +1 位作者 谢兴勇 王孝武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B09期185-187,共3页
文章通过对环境工程专业资源库的设计与开发,提出了建立环境工程专业资源库的建设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资源库的所包含的内容、总体结构、开发技术路线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对资源库的功能扩张与系统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 环境工程 专业资源库 开发和建设 信息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