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津 刘二龙 +3 位作者 谢力 李志勇 相大鹏 高东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75-280,共6页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PCR)作为一项新兴的基于单分子目标基因扩增的绝对定量技术,促进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在精准定量检测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本文综述了商业化dPCR技术在转基因成分、动物源性成分、食...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PCR)作为一项新兴的基于单分子目标基因扩增的绝对定量技术,促进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在精准定量检测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本文综述了商业化dPCR技术在转基因成分、动物源性成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定量检测等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dPCR应用中技术难题的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食品安全 绝对定量 检测
下载PDF
藜草花叶病毒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2
2
作者 冯黎霞 赵立荣 +1 位作者 武目涛 于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21,共5页
藜草花叶病毒(Sowbane mosaic virus,So MV)是菠菜上的重要有害生物,可通过种子、花粉、昆虫介体和机械等方式传播。随着我国种子、种苗进口量的进一步扩大和产业化种植,藜草花叶病毒传入我国的风险非常大。本文综述了藜草花叶病毒的生... 藜草花叶病毒(Sowbane mosaic virus,So MV)是菠菜上的重要有害生物,可通过种子、花粉、昆虫介体和机械等方式传播。随着我国种子、种苗进口量的进一步扩大和产业化种植,藜草花叶病毒传入我国的风险非常大。本文综述了藜草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布、寄主范围、为害症状、传播途径、检测技术等,论述了藜草花叶病毒传入我国的潜在危害性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草花叶病毒 生物学特性 传播和危害 检测技术 综述
下载PDF
进口玉米酒糟粕中转基因品系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婷 高东微 +3 位作者 张隽 武目涛 陈源树 刘津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7年第3期55-62,共8页
以美国进口玉米酒糟粕(DDGS)中转基因玉米品系MIR162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为研究内容,分别采用3种常见商业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采用3个检测标准中规定的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MIR162定性检测,比较了9种方法组合在检测玉米酒糟粕中转... 以美国进口玉米酒糟粕(DDGS)中转基因玉米品系MIR162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为研究内容,分别采用3种常见商业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采用3个检测标准中规定的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MIR162定性检测,比较了9种方法组合在检测玉米酒糟粕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技术性能。结果表明,使用TIANGEN?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和《SN/T 1196—2012转基因成分检测玉米检测方法》规定的荧光PCR方法,检测灵敏度最高,符合现行检验监管法规要求。考虑到大宗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国际贸易普遍存在转基因成分低水平混杂的情况,进一步探讨了进口农产品转基因成分检验监管分类管理的必要性,提出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进口农产品采用灵敏度相适宜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酒糟粕 转基因品系MIR162 基因组DNA 实时荧光PCR 低水平混杂
下载PDF
火鸡源性成分数字PCR通用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伟琦 刘津 +2 位作者 李志勇 高东微 王菊芳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09-316,共8页
建立了一种特异、灵敏和通用的火鸡源性成分数字PCR(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PCR)定量检测方法,可对肉制品中火鸡源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进行准确定量,同时适用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和芯片式数字PCR(ch... 建立了一种特异、灵敏和通用的火鸡源性成分数字PCR(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PCR)定量检测方法,可对肉制品中火鸡源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进行准确定量,同时适用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和芯片式数字PCR(chip digital PCR,cdPCR)平台。ddPCR平台对火鸡源性成分拷贝数浓度定性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和定量检测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分别为1.75和6.43 copies·μL^(-1),cdPCR平台对火鸡源性成分拷贝数浓度LOD和LOQ分别为1.71和3.43 copies·μL^(-1)。对混合鲜肉中火鸡源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定量检测限为5%。本方法可对食品中火鸡源性成分进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ddPCR) 芯片式数字PCR(cdPCR) 火鸡源性成分 定量检测
下载PDF
肉制品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伟琦 刘津 +2 位作者 王菊芳 高东微 李志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34-338,345,共6页
世界各国每年的肉类掺假事件频发。多种基于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的技术被开发出来并实际应用于检测肉类真伪。近二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迅猛发展,肉制品鉴别有了真正敏感稳定而高效的检测手段,目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包... 世界各国每年的肉类掺假事件频发。多种基于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的技术被开发出来并实际应用于检测肉类真伪。近二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迅猛发展,肉制品鉴别有了真正敏感稳定而高效的检测手段,目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常规PCR技术、多重PCR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技术、DNA杂交与基因芯片技术、实时荧光PCR技术、数字PCR技术和DNA条形码技术,其中实时荧光PCR技术为现在监管部门对肉制品鉴别的常用技术手段。本文主要介绍这七种技术的研究与进展,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为监管部门和科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真伪 鉴别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风险管控 被引量:16
6
作者 潘静静 钟怀宁 +3 位作者 李丹 宗瑜 郑建国 胡长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90,共6页
综述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毒理评价和暴露评估,食品和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相关法规要求和国内外监测信息,并分析评价塑料、纸张、橡胶、涂层、热塑性弹性体等各类食品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风险,建议企业警惕迁移风险为高、... 综述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毒理评价和暴露评估,食品和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相关法规要求和国内外监测信息,并分析评价塑料、纸张、橡胶、涂层、热塑性弹性体等各类食品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风险,建议企业警惕迁移风险为高、中的材料和制品,用于接触高油脂、酒精食品或高温、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为相关行业有效管控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塑化剂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食品安全 食用油
下载PDF
转基因大豆MON89788双重数字PCR通用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津 李婷 +3 位作者 冼钰茵 吴希阳 凌莉 高东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2-319,共8页
建立一种特异、稳定、灵敏、通用的转基因大豆MON89788品系双重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 PCR)定量检测方法,在一个体系内同时进行内外源基因的定量检测,适用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 PCR... 建立一种特异、稳定、灵敏、通用的转基因大豆MON89788品系双重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 PCR)定量检测方法,在一个体系内同时进行内外源基因的定量检测,适用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 PCR)和芯片式数字PCR(chip digital PCR,cd PCR)平台,并通过了食品分析能力评价体系国际能力验证项目的盲样检测评价。dd PCR平台对大豆MON89788品系和内源Lectin的绝对定量限分别为8.0 copies/μL和8.2 copies/μL;cd PCR平台对大豆MON89788品系和内源Lectin的绝对定量限分别为7.443 copies/μL和7.646 copies/μL;dd PCR和cd PCR对转基因大豆MON89788品系成分相对含量的相对定量限均为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 芯片式数字PCR 转基因大豆MON89788品系 定量检测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咖啡掺假快速鉴别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秀明 奚星林 +4 位作者 潘丙珍 梁瑞婷 邵仕萍 李双 何吉子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3-257,290,共6页
本文研究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AdulterantScreen算法建立的咖啡快速鉴别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咖啡样品光谱,建立标样(材料光谱)光谱数据库,采集掺假物光谱数据,建立掺假物光谱数据库,建立了咖啡分类模型及掺假物模... 本文研究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AdulterantScreen算法建立的咖啡快速鉴别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咖啡样品光谱,建立标样(材料光谱)光谱数据库,采集掺假物光谱数据,建立掺假物光谱数据库,建立了咖啡分类模型及掺假物模型,运用Adulterant Screen算法技术对模型的主成分及掺假成分进行计算分析,建立了咖啡掺假快速鉴别模型。本咖啡快速鉴别方法对含量在2%、5%、10%、15%、20%、30%及40%巴西莓果粉和5%、10%、15%、20%、30%及40%大麦掺假咖啡可以实现有效的掺假鉴别,最低识别咖啡中巴西莓果粉及大麦掺假含量分别为2%及5%。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Adulterant Screen算法建立咖啡快速鉴别模型可以鉴别咖啡中巴西莓果粉和大麦等掺假物,为咖啡样品掺假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无损的检测方法,能有效的运用于咖啡样品掺假鉴别的日常检测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咖啡 掺假 快速鉴别
原文传递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牛奶和羊奶中莫奈太尔及其代谢产物残留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映璇 谢敏玲 +1 位作者 姚仰勋 蓝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2-757,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牛奶和羊奶中莫奈太尔及其代谢产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质,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以Inertsil C8-3(1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甲醇-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牛奶和羊奶中莫奈太尔及其代谢产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质,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以Inertsil C8-3(1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甲醇-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1~5.0μg/L范围内,待测物色谱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定量限为2.0μg/kg。莫奈太尔及其代谢产物在2类基质中3个水平(2.0、50和100μg/kg)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0.1%~103.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6.2%(n=6)。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回收率和重复性良好,能够满足牛奶和羊奶中莫奈太尔及其代谢产物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莫奈太尔 代谢产物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乳制品中的莫奈太尔及其代谢物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映璇 林峰 陈思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5-330,共6页
建立测定乳制品中莫奈太尔及其代谢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试样加水-饱和氯化钠-乙腈溶液提取,正己烷净化,经Inertsil C_8(2.1 mm×100 mm,3μ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0.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 建立测定乳制品中莫奈太尔及其代谢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试样加水-饱和氯化钠-乙腈溶液提取,正己烷净化,经Inertsil C_8(2.1 mm×100 mm,3μ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0.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串联质谱,在负离子扫描方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莫奈太尔及其代谢物在0.1~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2.0μg/kg。在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9.5%~102.9%,相对标准偏差为2.0%~5.3%。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回收率和重复性良好,适合于乳制品中莫奈太尔及其代谢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奈太尔 代谢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乳制品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保健品中15种激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惠金 吴映璇 欧阳少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3919-3923,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保健品中雌三醇、雌二醇、雌酮、己烯雌酚、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可的松、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曲安奈德、醋酸泼尼松、睾丸酮、甲基睾丸酮、氯倍他索丙酸酯、黄体酮等15种激素的分析方法。方法用甲醇...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保健品中雌三醇、雌二醇、雌酮、己烯雌酚、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可的松、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曲安奈德、醋酸泼尼松、睾丸酮、甲基睾丸酮、氯倍他索丙酸酯、黄体酮等15种激素的分析方法。方法用甲醇直接溶解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量为1.0 mL/min,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双波长检测,波长分别为204、245 nm。结果 15种激素的线性范围为0.1~5mg/L,相关系数r>0.99,添加回收率为85.0%~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5%,定量限0.05 mg/k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适用于保健品中15种激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保健品 激素 样品前处理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再生聚苯乙烯发泡餐盒 被引量:6
12
作者 潘静静 陈智峰 +3 位作者 宋雪超 林勤保 钟怀宁 吴宇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再生餐盒和新餐盒的方法。发泡餐盒试样经二氯甲烷溶解,加入甲醇沉淀大分子聚合物,采用GC-MS进行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再生餐盒和新餐盒的方法。发泡餐盒试样经二氯甲烷溶解,加入甲醇沉淀大分子聚合物,采用GC-MS进行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analysis,OPLS-DA)等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出再生餐盒和新餐盒的差异性物质,建立了再生餐盒和新餐盒的鉴别模型。结果表明,再生餐盒和新餐盒中的主要物质包括聚合残余(苯乙烯单体、二聚体和三聚体)、苯衍生物和添加剂等。OPLS-DA和t检验筛选出41种在含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物质,基于差异性物质建立鉴别模型,初步建立了有效的鉴别再生聚苯乙烯发泡餐盒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餐盒 鉴别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差异性物质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检测霜膏类化妆品中的芳香烃矿物油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颖烨 谢建军 +1 位作者 李菊 王璐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8年第6期21-24,共4页
建立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测定霜膏类化妆品中的芳香烃矿物油(MOAH)的方法。样品用无水乙醇分散,正己烷提取,经氟罗里硅土和中性氧化铝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RIPP柱富集,采用GC–FID进行检测,最后对MOAH的谱... 建立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测定霜膏类化妆品中的芳香烃矿物油(MOAH)的方法。样品用无水乙醇分散,正己烷提取,经氟罗里硅土和中性氧化铝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RIPP柱富集,采用GC–FID进行检测,最后对MOAH的谱图进行积分,根据FID检测器对烃类化合物的响应特点,选择适合的化合物作为内标物计算样品中MOAH的含量。结果表明,用苯并(α)芘作为MOAH的内标物,对基线和"驼峰"之间的色谱峰总面积减去非MOAH部分的尖峰面积进行MOAH的半定量,用该方法对霜膏类化妆品进行6次加标平行试验,平均回收率为77.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8%。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霜膏类化妆品中MOAH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膏类化妆品 芳香烃矿物油 气相色谱法 内标物
下载PDF
奶粉中羟基磷灰石成分的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丽娴 林勤保 +2 位作者 钟怀宁 王亮 潘静静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7-71,共5页
将奶粉溶于超纯水中,经超声、离心、真空冷冻干燥提取奶粉中无机成分富含物,再经X射线粉末衍射(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分析;于空白奶粉样品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针状纳米羟基磷灰石标准品,经与样... 将奶粉溶于超纯水中,经超声、离心、真空冷冻干燥提取奶粉中无机成分富含物,再经X射线粉末衍射(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分析;于空白奶粉样品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针状纳米羟基磷灰石标准品,经与样品相同处理后进行XRD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s microscopy, SEM)、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仪(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spectrometer,TEM-EDS)对样品及加标样品中提取成分进行了形貌和纳米尺寸表征。结果表明,加标样品XRD检测中确定含有羟基磷灰石成分,电镜下能观察到纳米尺寸的针状羟基磷灰石,因此验证了此方法检测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可行性;5种样品中1种样品含有羟基磷灰石,并含有未知结构的类似于球状的纳米成分(元素组成为碳、氧、磷、氯),3种样品含有晶体状的方解石,1种样品不含有晶体状羟基磷灰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尺寸 X射线粉末衍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6种脂溶性维生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美金 林海丹 +3 位作者 林峰 陆勤 钟钰 官咏仪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建立不同剂型保健食品中维生素A、维生素A乙酸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E、维生素E乙酸酯和β-胡萝卜素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油状试样经乙酸乙酯提取,片剂和颗粒状样品试样经酶解后石油醚I提取,经高效液相色谱C18柱分离,甲醇... 目的建立不同剂型保健食品中维生素A、维生素A乙酸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E、维生素E乙酸酯和β-胡萝卜素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油状试样经乙酸乙酯提取,片剂和颗粒状样品试样经酶解后石油醚I提取,经高效液相色谱C18柱分离,甲醇-乙腈-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箱为35℃,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0.999;检出限为0.05 mg/kg^2.00 mg/kg,定量限为2.5 mg/kg^100 mg/kg。相对标准偏差在1.2%~8.3%,回收率在83.7%~103%,稳定性满足实验要求。结论本方法通过改变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实现不同保健食品中6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提取和净化,只测定维生素原形,无需皂化。该法适用于保健食品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快速检测,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食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 脂溶性维生素
原文传递
转基因甜菜品系H7-1的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二龙 李婷 +1 位作者 高东微 刘津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1-269,共9页
为实现转基因甜菜品系H7-1的标识管理和精准定量,根据H7-1的5’边界序列和甜菜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utamine synthetase,GS)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双重数字PCR检测体系。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 为实现转基因甜菜品系H7-1的标识管理和精准定量,根据H7-1的5’边界序列和甜菜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utamine synthetase,GS)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双重数字PCR检测体系。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建立的转基因甜菜H7-1数字PCR检测方法特异于H7-1品系检测,在20μL反应体中H7-1品系特异性序列和内源基因GS的定量下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分别为3.1拷贝/μL和6.3拷贝/μL,检测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检出限分别为0.6拷贝/μL和1.3拷贝/μL,精密度和准确度在可接受范围内,该定量方法不依赖于标准曲线建立,可便捷的应用于转基因甜菜H7-1成分的精确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甜菜 H7-1品系 数字PCR
原文传递
苹果球壳孢腐烂病菌在中国的适生性及其入侵风险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文刚 王卫芳 +1 位作者 李志红 何日荣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9,共8页
为明确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真菌有害生物——苹果球壳孢腐烂病菌Sphaeropsis pyriputrescens在中国的适生性以及入侵风险,采用专家评判的生物学建模方法确立了其适生性评判标准,运用ArcGIS软件分析其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和适生程度;... 为明确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真菌有害生物——苹果球壳孢腐烂病菌Sphaeropsis pyriputrescens在中国的适生性以及入侵风险,采用专家评判的生物学建模方法确立了其适生性评判标准,运用ArcGIS软件分析其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和适生程度;同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量化分析该病菌入侵我国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苹果球壳孢腐烂病菌在我国具有很广阔的适生范围,中、高度适生区随季节变化明显。1—4月,中、高度适生区从南到北逐渐扩大;6月,高度适生区扩展到东北和新疆北部;9—10月,在苹果采摘前期和采摘期,苹果球壳孢腐烂病菌处于侵染活跃期,其高度适生区域面积最大,包含了陕西、河北、山东、甘肃、辽宁、河南、山西等我国苹果和梨主产区。按照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判法,对15项评估指标进行赋值,计算所得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2.54,该病菌入侵我国的风险等级属特别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球壳孢腐烂病菌 适生性 入侵风险 ArcGIS软件
原文传递
广州市出入境水产品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喜帅 王倩茹 +3 位作者 陈银苹 蒋宁 安文佳 陈文锐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5期471-475,共5页
该试验旨在分析出入境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相对严重程度,评估其食用安全性。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数学模型,并采用目标危险系数法评价人体长期食用这些水产品暴露重金属后所导致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的3种出... 该试验旨在分析出入境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相对严重程度,评估其食用安全性。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数学模型,并采用目标危险系数法评价人体长期食用这些水产品暴露重金属后所导致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的3种出入境水产品中,贝类水产品风险程度最大(权值大于0.5),其次为鱼类(权值0.3612),风险程度最轻的是虾类(权值0.1016)。4类水产品综合污染状况较轻,居民长期食用这些水产品暴露重金属后所导致健康风险较低,不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贝类重金属污染风险较高,应优先增加对其监测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层次分析法 出入境 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