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广东海洋大学作物学学科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沈雪峰 冯乃杰 +2 位作者 赵黎明 饶刚顺 郑殿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10期1-4,共4页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规划了新蓝图,同时为涉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方向。广东海洋大学作物学学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革新课程结构体系、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加...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规划了新蓝图,同时为涉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方向。广东海洋大学作物学学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革新课程结构体系、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以及构建人才质量保证体系,探索了"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旨在使研究生树立专业认同、培养实践能力、开拓学术视野、强化创新思维、提高培养质量,从而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东海洋大学农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沈雪峰 郑殿峰 +2 位作者 赵黎明 饶刚顺 冯乃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6期101-104,共4页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专业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聚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为统领,以四位一体课程体系为支撑,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根本,创新构建了“一中心三体系...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专业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聚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为统领,以四位一体课程体系为支撑,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根本,创新构建了“一中心三体系”的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并举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实践证明,该模式可有效助推农学专业人才突破培养瓶颈,实现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学专业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沈雪峰 冯乃杰 +2 位作者 赵黎明 黄永相 郑殿峰 《教师》 2021年第26期124-126,共3页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最重要环节。文章针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引入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转变实践教学理念,优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实践教学模块,搭建协同...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最重要环节。文章针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引入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转变实践教学理念,优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实践教学模块,搭建协同育人教学平台,创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起一套特色鲜明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期为其他教学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成果导向教育 持续改进 构建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广东海洋大学农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沈雪峰 郑殿峰 +2 位作者 冯乃杰 赵黎明 饶刚顺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2期57-60,共4页
农学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广东海洋大学农学专业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深入分析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以学生为中... 农学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广东海洋大学农学专业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深入分析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学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平台、革新考核评价标准,创新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的成功实施可为地方院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物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广东海洋大学“水稻栽培学”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饶刚顺 沈雪峰 +2 位作者 冯乃杰 赵黎明 郑殿峰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第6期31-33,36,共4页
本文总结了“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多而课时数少、实验教学不强且内容单调、实践实习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单一及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不全面等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创新性地提出“线上平台资源+线下答疑解惑+田间实践... 本文总结了“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多而课时数少、实验教学不强且内容单调、实践实习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单一及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不全面等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创新性地提出“线上平台资源+线下答疑解惑+田间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培养新时代“乡村振兴”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科技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专业 作物栽培学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海洋生物中砷脂形态分析及毒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佳佳 钟映雄 +6 位作者 周雪巍 李瑞 陈建平 刘晓菲 贾学静 宋兵兵 钟赛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7-284,共8页
砷是一种有毒类金属,已被确定为人类致癌物,砷中毒会造成人体多种健康问题。砷可以分为无机砷和有机砷,一般认为无机砷毒性大于有机砷。砷脂属于有机砷,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组织中。之前的研究认为砷脂毒性极低,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 砷是一种有毒类金属,已被确定为人类致癌物,砷中毒会造成人体多种健康问题。砷可以分为无机砷和有机砷,一般认为无机砷毒性大于有机砷。砷脂属于有机砷,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组织中。之前的研究认为砷脂毒性极低,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砷脂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砷脂的形态分析和毒性评价也逐步成为热点。目前已知的砷脂主要包括含砷脂肪酸、含砷碳氢化合物和含砷磷脂3种形态,且不同形态之间毒性各不相同。但由于其形态结构复杂、生物利用度低、含量低以及提取和检测难度高等原因,砷脂毒性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综述了海洋生物中砷脂主要形态的分析方法和毒性评价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阐明砷脂的形态、毒性以及对人类健康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砷脂 形态分析 毒性评价
下载PDF
深圳东部海域珊瑚群落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
7
作者 饶椿昊 朱春华 +3 位作者 肖宝华 谢子强 林子燚 郑惠娜 《海洋与渔业》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近年来,随着深圳的快速发展,人为活动对深圳周边海域珊瑚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针对深圳海域珊瑚资源分布进行调查,对该海域珊瑚的多样性、覆盖度、健康情况、死亡率及珊瑚补充量进行全面监测。根据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结果,鹅公湾、东涌一... 近年来,随着深圳的快速发展,人为活动对深圳周边海域珊瑚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针对深圳海域珊瑚资源分布进行调查,对该海域珊瑚的多样性、覆盖度、健康情况、死亡率及珊瑚补充量进行全面监测。根据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结果,鹅公湾、东涌一西涌和杨梅坑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而大梅沙、大澳湾和大鹿湾海域位于亚健康状态。与历史数据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量 东部海域 历史数据 亚健康状态 全面监测 现状特征 深圳海域
下载PDF
氯化血红素缓解水稻幼苗期NaCl胁迫的生理特性研究
8
作者 孟枫岩 冯乃杰 +4 位作者 郑殿峰 郭佳宝 陈小凤 江海龙 江雄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0-385,共16页
盐胁迫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普遍的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通过化控技术提高其耐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NaCl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氯化血红素(hemin)缓解NaCl胁迫调控机制,以黄华占... 盐胁迫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普遍的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通过化控技术提高其耐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NaCl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氯化血红素(hemin)缓解NaCl胁迫调控机制,以黄华占和湘两优900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水稻三叶一心期叶面喷施5μmol/L hemin,48 h进行50 mmol/L NaCl胁迫处理。每品种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1)CK:0 mmol/L NaCl+喷施蒸馏水;(2)S处理:50 mmol/L NaCl+喷施蒸馏水;(3)SH处理:50 mmol/L NaCl+5μmol/L hemin;NaCl处理后3、6、9、12 d进行取样,测定水稻幼苗生长参数、气体交换参数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2个水稻品种的幼苗生长受阻,光合速率下降、活性氧激增。抗氧化酶活性在胁迫前期与CK相比显著增加,但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酶活性较CK显著下降。其中,NaCl胁迫对黄华占的抑制作用强于湘两优900。叶面喷施hemin增加2个水稻品种的株高、茎基宽、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增强水稻叶片SPAD和光合能力;减少活性氧(O_(2)^(-·)和H_(2)O_(2))积累,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EL);激活水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提高抗坏血酸(As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水稻幼苗产生抑制作用,叶面喷施hemin可通过提高净光合速率、抗氧化物活性或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来缓解NaCl胁迫对水稻幼苗所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NACL胁迫 氯化血红素 形态建成 生理特性
下载PDF
深圳海滨潮间带常见海藻多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聂磊 谢子强 +1 位作者 廖宝林 彭丹 《现代食品》 2017年第17期81-84,共4页
本试验以发掘海洋生物资源为目标,以采集于深圳大鹏湾潮间带的12种常见海藻为材料,分析海藻多糖含量以及胞外多糖抗氧化能力的种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褐藻和红藻多糖含量水平较高,其中冠叶马尾藻多糖含量最丰富,红藻胞外多糖... 本试验以发掘海洋生物资源为目标,以采集于深圳大鹏湾潮间带的12种常见海藻为材料,分析海藻多糖含量以及胞外多糖抗氧化能力的种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褐藻和红藻多糖含量水平较高,其中冠叶马尾藻多糖含量最丰富,红藻胞外多糖含量总体高于褐藻及绿藻,其中江蓠的胞外多糖含量最高。红藻胞外多糖的自由基(包括·O_2^-、·OH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也同样高于褐藻和绿藻,其中蜈蚣藻和江蓠胞外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多糖 抗氧化活性 胞外多糖 深圳
下载PDF
乳液输送体系包埋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晋祯 郑惠娜 +5 位作者 任鼎鼎 杨文 曹文红 林海生 秦小明 章超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7-324,共8页
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表现出许多潜在的有益生物学功能,如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疲劳、抗氧化、改善生长发育等,然而其水溶性差、易降解、在胃肠道中损失率高等劣势降低了它们生物利用度。乳液输送体系可作为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递送载... 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表现出许多潜在的有益生物学功能,如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疲劳、抗氧化、改善生长发育等,然而其水溶性差、易降解、在胃肠道中损失率高等劣势降低了它们生物利用度。乳液输送体系可作为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递送载体,可以有效改善其物理化学不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文章介绍了运载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的乳液体系类型及制备方法,同时对几种主要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的乳液体系构建及特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最后,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输送体系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 乳液输送体系 包埋 生物利用度 理化稳定性
下载PDF
动物替抗天然产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巨向红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年第3期8-17,共10页
全球每年的抗生素消耗量巨大,致使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日益突出,“超级细菌”的发生频率及概率陡增,对人类及畜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尽管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我国都相继出台了系列“禁抗限抗”政策,但非洲及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抗生素使... 全球每年的抗生素消耗量巨大,致使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日益突出,“超级细菌”的发生频率及概率陡增,对人类及畜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尽管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我国都相继出台了系列“禁抗限抗”政策,但非洲及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抗生素使用仍存在监管不足、过量使用等乱象,细菌耐药性问题的长期威胁依然存在。因此,寻找有效减抗替抗天然产物以较少抗生素使用成为行业的关注焦点。中草药、益生菌、抗菌肽、酸化剂、酶制剂及兽用海洋药物等表现出优良的抗菌、抑炎、免疫力增强及促生长功能,绿色无抗养殖技术被不断突破并成为趋势。该文综述了我国抗生素使用现状以及替抗天然产物的功能作用、存在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抗 减抗 天然产物 畜禽健康
下载PDF
海洋生物源肝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振兴 周斯仪 +5 位作者 钟赛意 黄凤娇 陈观兰 陈菁 洪鹏志 章超桦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92-98,共7页
【目的】为海洋生物源肝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对海洋生物源肝素的提取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结构鉴定、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海洋生物源肝素作为传统肝素的替代原料,具有副作用小、与... 【目的】为海洋生物源肝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对海洋生物源肝素的提取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结构鉴定、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海洋生物源肝素作为传统肝素的替代原料,具有副作用小、与人体细胞兼容性好的特点,但其提取率不如陆地生物源肝素高,且对其活性机制的研究还不够透彻,未能掌握肝素特异结构与活性间的关系。【结论】为充分开发海洋生物源肝素,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包括改进海洋生物源肝素的制备和合成、开发改进性能的肝素抗凝剂、开发新的生物活性以及相应的药物或保健品、更新肝素原料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海洋生物 分离纯化 结构分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罗非鱼TRAF3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洪丽 汪志文 +6 位作者 黎源 陈文捷 龙梦 喻大鹏 程俊 夏立群 鲁义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8-315,共8页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相关因子3(TRAF3)是多种免疫途径中的关键调控因子。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中克隆获得了TRAF3基因,命名为OnTRAF3(GeneBank No.MN258118),该基因包含1个环指结构域、1个锌指结构域、1个卷曲螺旋和M...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相关因子3(TRAF3)是多种免疫途径中的关键调控因子。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中克隆获得了TRAF3基因,命名为OnTRAF3(GeneBank No.MN258118),该基因包含1个环指结构域、1个锌指结构域、1个卷曲螺旋和MATH结构域。多序列比对表明,OnTRAF3与其他已知的TRAF3蛋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尤其是MATH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显示,OnTRAF3在各组织中广泛分布,且在脑、皮肤、肠和鳃中表达量较高。在无乳链球菌诱导后,多个组织中的OnTRAF3表达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调,说明OnTRAF3参与了罗非鱼的抗菌免疫应答。亚细胞定位实验显示,OnTRAF3分布在HEK293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此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野生型(WT)OnTRAF3可显著激活NF-κB信号,而coiled-coil和MATH结构域缺失后,依然能够显著激活NF-κB活性,而RING和Zinc缺失后,该激活作用则明显减弱,表明RING和Zinc结构域是OnTRAF3在免疫信号通路中行使功能的关键结构域。研究为探索TRAF3在罗非鱼免疫应答中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3 免疫反应 NF-κB信号 尼罗罗非鱼
下载PDF
养马岛附近海域藻华期间有色溶解有机质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14
作者 吕孝清 高学鲁 +5 位作者 赵建民 刘永亮 王斌 杨波 谢磊 张乃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41,共12页
本研究利用吸收光谱和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s-PARAFAC),研究了养马岛附近海域海水中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的浓度、组成、来源和生物可利用性,并估算了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对CDOM及具有生物可利用性CDOM的贡献。结果表明... 本研究利用吸收光谱和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s-PARAFAC),研究了养马岛附近海域海水中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的浓度、组成、来源和生物可利用性,并估算了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对CDOM及具有生物可利用性CDOM的贡献。结果表明,表、底层海水中CDOM浓度(以吸收系数a350计)平均值分别为1.62±0.42 m^(-1)和1.30±0.47 m^(-1),光谱斜率(S275-295)平均值分别为0.022±0.003 nm^(-1)和0.023±0.003 nm^(-1)。利用PARAFAC模型识别出4种荧光组分,分别为陆源类腐殖酸C1、类色氨酸C2、类酪氨酸C3和微生物源类腐殖酸C4。荧光指数(FIX)、腐殖化指数(HIX)和生物指数(BIX)显示,CDOM受陆源输入和海洋自生源的综合影响。降解实验结果显示,表、底层海水中生物可利用性CDOM百分比(%∆a_(350))平均值分别为(23.36%±17.94%)和(8.93%±20.30%)。C1、C2和C4组分的荧光强度在培养之后降低,而C3组分的荧光强度上升。各荧光组分生物可利用性依次递减的顺序为:%ΔC1(23.75%±8.96%)>%ΔC4(20.83%±11.71%)>%ΔC2(11.67%±38.87%)>%ΔC3(-29.61%±39.90%),显示培养之后CDOM的平均分子量和腐殖化程度降低。表层海水中a_(350)、%Δa_(350)与Chl a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据此可以估算出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对CDOM的贡献为36.9%,对具有生物可利用性CDOM的贡献为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光谱 EEMs-PARAFAC 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 生物可利用性 浮游植物
下载PDF
深圳东部海域造礁石珊瑚资源分布及其群落健康评价
15
作者 杨小舟 缪智渊 +6 位作者 谢子强 杨小东 肖宝华 廖宝林 崔洲平 杨波 陈伯贵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6-580,共15页
采用边界摸查与截线样条法对深圳东部海域的造礁石珊瑚资源分布及其多样性进行全面调查,并对其群落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深圳东部海域共有造礁石珊瑚群落密集分布区37片,其中23片为重点分布区,总分布面积为193.73 ... 采用边界摸查与截线样条法对深圳东部海域的造礁石珊瑚资源分布及其多样性进行全面调查,并对其群落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深圳东部海域共有造礁石珊瑚群落密集分布区37片,其中23片为重点分布区,总分布面积为193.73 hm^(2);共有造礁石珊瑚67种,分隶于13科及1个未定类,25属;优势种前三位为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肉质扁脑珊瑚(Platygyra carnosus)和翼形蔷薇珊瑚(Montipora peltiformis);造礁石珊瑚覆盖度均值为37.58%,其中站位16的覆盖度最高,为57.33%;站位2最低,为14.89%;丰度(d)、种类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均值分别为5.32、2.71和0.81;死亡率均值为8.23%,平均补充量均值为3.66 ind/m^(2);深圳东部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良好,其中鹅公湾、大鹿湾、西涌—东涌及杨梅坑海域为健康状态,梅沙—溪涌、大澳湾及茅东湾海域为亚健康状态。本研究对深圳东部海域造礁石珊瑚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并对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出做好规划与布局,制定相应保护及修复规划,设立监测站位,加强研究并建立修复示范区,联动公众与社会科普等5条建议,可为区域造礁石珊瑚群落的保护、管理、恢复、重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学 造礁石珊瑚 分布特征 多样性 健康评价 深圳
下载PDF
亚热带珊瑚礁海域枯水季pCO_(2)的分布特征及CO_(2)汇源转换机制——以深圳杨梅坑海域为例
16
作者 张卓 杨波 +6 位作者 崔洲平 林子燚 谢子强 郑惠娜 廖宝林 肖宝华 朱春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56,共12页
由于存在极高的初级生产和高效的碳代谢速率,珊瑚礁海域二氧化碳(CO_(2))的汇/源属性仍存有争议。为明晰中国典型珊瑚礁海域CO_(2)的汇源属性及驱动因素,作者基于2022年11月(秋季)和2023年2月(冬季)在深圳杨梅坑海域的调查结果并结合室... 由于存在极高的初级生产和高效的碳代谢速率,珊瑚礁海域二氧化碳(CO_(2))的汇/源属性仍存有争议。为明晰中国典型珊瑚礁海域CO_(2)的汇源属性及驱动因素,作者基于2022年11月(秋季)和2023年2月(冬季)在深圳杨梅坑海域的调查结果并结合室内培养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探究了枯水季节典型亚热带珊瑚礁海水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分布特征及主要控制机制。结果表明,调查期间pCO_(2)的变化较大,其范围为233.3~465.3μatm。秋季表现为大气CO_(2)的汇,CO_(2)吸收通量为1.66±0.41 mmol C/(m^(2)/d);冬季表现为大气CO_(2)的弱源,其释放通量为0.36±0.17 mmol C/(m^(2)/d)。调查期间(枯水季)杨梅坑海域受淡水输入的影响较小,季节性温度影响下的生物过程是驱动pCO_(2)变化的关键因素,其贡献pCO_(2)总变化量的73.6%(表层)和66.5%(底层)。其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季节差异是导致海水CO_(2)汇源转变的主要成因,而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甚微。相比较,物理过程(CO_(2)海-气交换、温度和盐度变化)对pCO_(2)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作用结果远低于生物过程。此外,珊瑚的代谢活动对杨梅坑局部海域pCO_(2)分布产生一定影响,造成礁区pCO_(2)值高于非礁区。因此,海气CO_(2)通量估算中不能忽视局部海域珊瑚代谢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CO_(2)分压 海气CO_(2)通量 源汇特征 杨梅坑海域
下载PDF
石珊瑚共附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抗炎活性及化学多样性研究
17
作者 廖清楠 周龙建 +5 位作者 杨志友 冯昀铠 黄谊君 胡雪琼 张翼 刘亚月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1-275,共15页
以石珊瑚共附生真菌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其次级代谢产物抗炎活性和化学多样性的影响。基于OSMAC(one stain many compounds)策略,分别选用马铃薯葡萄糖水(potato dextrose broth,PDB)和糙米培养基,并设置3种盐度(0.3%、3.0%和... 以石珊瑚共附生真菌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其次级代谢产物抗炎活性和化学多样性的影响。基于OSMAC(one stain many compounds)策略,分别选用马铃薯葡萄糖水(potato dextrose broth,PDB)和糙米培养基,并设置3种盐度(0.3%、3.0%和10.0%),对31株石珊瑚来源共附生真菌进行小规模发酵培养。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为炎症模型,从中筛选出具有抗炎活性的菌株;并通过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指纹图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以及基于特征的分子网络(feature-based molecular networking,FBMN)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分析抗炎活性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多样性。结果表明,5株菌株在糙米培养基条件下表现出显著的抗炎活性,对LPS诱导的BV-2细胞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释放显示中等或强的抑制活性,且呈现显著的浓度剂量依赖性。而菌株C3-9粗提物在10和20μg/mL的低浓度条件下也表现出了显著的抑制NO产生的作用,进一步的TLC和FBMN分析显示菌株C3-9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含有丰富的抗炎活性化合物,且具有高度的多样性。石珊瑚共附生真菌C3-9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和多样性,为后续抗炎活性化合物的发现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珊瑚 共附生真菌 OSMAC 抗炎活性 化学多样性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深圳海岸线变化的遥感监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卫诗韵 付东洋 +3 位作者 刘大召 徐华兵 李高聪 程阳艳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6-1004,共19页
探讨改革开放近40年来深圳海岸线的变化有利于揭示其时空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可为岸线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文章筛选1979—2019年16景深圳区域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进行岸线提取,在保证配准精度... 探讨改革开放近40年来深圳海岸线的变化有利于揭示其时空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可为岸线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文章筛选1979—2019年16景深圳区域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进行岸线提取,在保证配准精度以及提取精度达到研究要求的基础上,对深圳岸线演变时空特征、速率及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40年间深圳海岸线长度呈现持续增加趋势,总长度增加41.52 km,平均每年增加1.04 km。其中,自然岸线总降幅达56.61%,人工岸线所占比例持续上升。2)海岸线类型主要由早期的粉砂淤泥质和砂质岸线向围垦养殖和工程建设岸线转变。3)海岸线变化经历了起始、加速和合理约束3个阶段,岸线扩张显著的地区分布在宝安国际机场、前海合作区、后海深圳湾、盐田区和龙岐湾近岸。西岸的岸线最高端点变化速率(EPR)达到422.19 m/a,出现在2004—2008年蛇口半岛的向海扩建时期;东岸的EPR最高达到449.65 m/a,出现在1994—1998年的盐田港开发建设期间。4)人类活动、特区政策和自然因素是深圳岸线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围垦养殖 工程建设 驱动因素 可持续发展 深圳
下载PDF
广东沿海常见水产品中砷含量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映雄 陈佳佳 +6 位作者 陈观兰 陈建平 李瑞 贾学静 刘晓菲 宋兵兵 钟赛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4-260,共7页
为揭示广东沿海常见水产品中无机砷含量及其膳食健康风险,并提出消费建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和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a... 为揭示广东沿海常见水产品中无机砷含量及其膳食健康风险,并提出消费建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和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HPLC-AFS)测定水产品中总砷和无机砷的含量,并使用单因子污染指数(single factor pollution index,P_(i))划分污染等级,进一步采用每周可耐受摄入量、非致癌风险(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致癌风险(carcinogenic risk,CR)以及健康风险评估模型(CR_(lim)和CR_(mm))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总砷含量依次为藻类>甲壳类>鱼类>贝类;藻类无机砷占总砷的59.01%~92.73%,其余均低于10%。P_(i)结果显示,虽然藻类超出限量标准,但其余均处于轻度或无污染水平。健康风险提示,藻类的THQ和CR值大于可接受水平,存在一定健康风险,建议消费者适当控制日食用量和月食用餐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ICP-MS HPLC-AFS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不同驱动场对东亚区域再分析系统中华南台风降水影响的对比研究
20
作者 刘升源 潘裕山 +2 位作者 徐建军 张宇 叶桂苓 《海洋气象学报》 2023年第1期27-38,共12页
使用ERA-Interim和ERA5两套再分析资料分别驱动东亚区域再分析系统(East Asia Reanalysis System,EARS),并输出2015年一年期试验再分析资料,通过评估其中3次代表性的华南登陆台风降水过程,对比不同驱动场对该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以ERA5... 使用ERA-Interim和ERA5两套再分析资料分别驱动东亚区域再分析系统(East Asia Reanalysis System,EARS),并输出2015年一年期试验再分析资料,通过评估其中3次代表性的华南登陆台风降水过程,对比不同驱动场对该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以ERA5驱动的EARS输出结果较ERA-Interim驱动的结果更准确,尤其在丘陵和山地等复杂地形下的降水模拟改进明显。进一步用ERA5驱动的EARS输出结果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新一代陆面再分析资料ERA5-Land对比分析,发现ERA5-Land对于台风大尺度降水的把握更好,而EARS对中小尺度降水过程的再现更完整,特别是对沿海降水的模拟更准确。相较于ERA5-Land,EARS目前同化的观测资料有限,对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选择仍欠准确,后续需要有针对性地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区域再分析系统 数值天气预报 台风降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