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评式中文版耳鸣残疾量表的临床实用性研究
1
作者 刘洁恒 刘锦光 +3 位作者 刘蓬 林文智 张海欣 陈艳芳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以自评方式填写中文版耳鸣残疾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C)的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方法对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180例患者分别采用患者自评及医评两种方式收集初诊THIC资料,并以自评方式... 目的探讨以自评方式填写中文版耳鸣残疾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C)的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方法对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180例患者分别采用患者自评及医评两种方式收集初诊THIC资料,并以自评方式收集复诊患者的THI-C资料,统计自评及医评THI-C完成率,比较两者得分差异,计算自评与医评的符合率及耗时差异。结果初诊THI-C医评完成率为98.33%,自评完成率为43.89%,自评与医评符合率为16.38%,自评分(48.71±26.75)显著高于医评分(41.11±21.69,P<0.01),自评耗时(3.93±2.44分钟)明显低于医评耗时(7.67±1.81分钟,P<0.01)。复诊中,2诊至5诊THI-C完成率分别为49.4%、51.2%、43.5%、46.7%,平均耗时分别为3.44±1.76、2.97±1.62、2.88±1.48、2.42±1.44分钟。结论以自评方式填写THI-C评估耳鸣严重程度可靠性较低,临床实用性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版耳鸣残疾量表 自评 医评 可靠性 临床实用性
下载PDF
姜黄素联合花姜酮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协同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刘嘉欣 张韵 +2 位作者 黄慧贤 李建芬 姚志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7-792,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联合花姜酮(ZER)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协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和金氏公式筛选CUR和ZER联用后协同作用最佳的浓度组合。后续实验分为空白组、CUR组、ZER组和CUR+ZER组,采用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联合花姜酮(ZER)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协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和金氏公式筛选CUR和ZER联用后协同作用最佳的浓度组合。后续实验分为空白组、CUR组、ZER组和CUR+ZER组,采用流式细胞术评价细胞凋亡情况,克隆形成实验评价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评价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评价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CUR、ZER对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约为16、12μmol/L;CUR 8μmol/L+ZER 6μmol/L组合的药物联用增效指数最大,其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7.41±4.16)%,协同作用最明显。与CUR组、ZER组比较,CUR+ZER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迁移率、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以及细胞中p-PI3K、p-Akt、VEGF-A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CUR和ZER联用后起到协同作用,能显著促进NSCLC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潜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下调VEGF-A的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花姜酮 非小细胞肺癌 A549细胞 协同作用
下载PDF
基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与红热外成像技术探讨浮针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研究
3
作者 黄辉霞 贾节 刘津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69-74,共6页
目的基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与红热外成像技术探讨浮针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 目的基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与红热外成像技术探讨浮针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浮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弹性特征量测值及红外线热成像分布图。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个月经周期,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痛经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个月经周期,观察组痛经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标准偏差、应变均值、均等性、对比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杂度、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峰度、偏度、杂乱性、相关性、一致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外线热成像分布图显示,观察组高温区及分布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浮针可以有效缓解子宫腺肌病痛经时间及严重程度,减轻患者疼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子宫腺肌病 痛经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 红热外成像技术
下载PDF
基于中老年MRI腰椎椎基静脉孔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4
作者 卓航 周泽霖 +8 位作者 邬裕 龚焱 宋泽峰 颜先伟 沈姿 卢国樑 梁德 江晓兵 余翔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4,152,共6页
目的基于中老年腰椎矢状面MRI测量椎基静脉孔(basivertebral foramen,BF)的解剖学参数,为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2018年2月至2022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3例成年患者,共计172例椎体的腰椎矢状面MRI,使用PACS影像... 目的基于中老年腰椎矢状面MRI测量椎基静脉孔(basivertebral foramen,BF)的解剖学参数,为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2018年2月至2022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3例成年患者,共计172例椎体的腰椎矢状面MRI,使用PACS影像系统测量L_(1)~L_(4)BF的深(basivertebral foramen depth,BFD)、BF的高(basivertebral foramen height,BFH)、椎体宽(vertebra width,VW)、椎基静脉孔上端至上终板距离(the upper end of BF between the upper boundary and the endplate,VH1)以及椎基静脉孔下端至下终板距离(the lower end of BF between the lower boundary and the endplate,VH2),计算BFD与VW的比值BFD/VW以及BFH与椎体高(vertebra height,VH)的比值BFH/VH。结果在STIR序列中,L_(1)椎体BFD(3.93±1.58)mm低于L_(3)(5.26±2.34)mm与L_(4)(5.82±2.99)mm,有统计学意义(P<0.05);L_(1)椎体BFD/VW(0.12±0.05)与L_(4)(0.17±0.09)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_(1)~L_(4)的BFD/VW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椎体的BFH/VH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对比,T2WI序列中L_(3)椎体BFH男性(7.95±2.84)mm高于女性(6.30±1.93)mm,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椎体序列的增长,BFD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STIR序列中更加明显。而BFH随椎体序列增加无明显起伏。结论中老年MRI矢状位STIR序列可作为其BF的临床测量标准,为腰椎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基静脉孔 MRI 数字化测量 解剖学
原文传递
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库的数据挖掘
5
作者 姚志新 黎赛 赵丽娴 《今日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146-150,160,共6页
目的介绍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简称“中心”)专家库的构成情况,分析专家库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其他智库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通过发布《广东省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专家入库、出库标准及... 目的介绍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简称“中心”)专家库的构成情况,分析专家库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其他智库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通过发布《广东省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专家入库、出库标准及管理规范,从2019年中开始,广泛搜集省内中医药及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公认度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构建智库。结果共入库1723名专家,男性专家占比68.7%;专家库平均年龄为(51.71±8.58)岁,且学历越高,平均年龄越低;广州市和中山大学分别为入库专家人数最多城市和高校。入库专家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居多,占比32.04%。不足之处是与预期专家数量有差距,非珠三角地区纳入人数稍显不足。结论该专家库的年龄构成合理,学历层次、学术成就和专业水平较高,提示该中心已初步构建一个以中医药专业为经,交叉学科为纬,多学科融合,汇集省内中医药及相关领域人才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中医药 协同创新 专家库
原文传递
龟板抑制破骨分化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
6
作者 张鹏 陈弘林 +10 位作者 伍子贤 余思瑶 招文华 尚奇 何嘉辉 陈桂锋 余富勇 梁德 江晓兵 任辉 余翔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龟板(plastrum testudinis,PT)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F)的潜在机制。方法借助BATMAN数据库得到PT成分及其对应靶标,检索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得OF相关靶点,在STRING数据库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龟板(plastrum testudinis,PT)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F)的潜在机制。方法借助BATMAN数据库得到PT成分及其对应靶标,检索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得OF相关靶点,在STRING数据库输入交集靶点得到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信息,借助Cytoscape3.7.2软件进行PPI网络及“龟板-活性成分-靶标-骨质疏松性骨折”网络的构建,使用Cytoscape3.7.2软件、R软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此外,为了验证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还进行体内实验验证龟板改善OF的作用,并通过体外实验探究了龟板干预下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HPBMs)表型。结果获得龟板6个活性成分,342个作用靶标,其中与OF相关靶标34个,GO功能富集分析共有802个结果(P<0.05),KEGG富集分析有67个结果,其中相关信号通路有22条(P<0.05),主要涉及TNF、MAPK、Estrogen、NF-κB等信号通路。值得一提的是,体内实验证实龟板可有效治疗OF模型大鼠的骨缺损;体外实验发现龟板能抑制RANKL诱导的HPBMs破骨分化。结论龟板可能通过多种化合物、靶点和通路调节炎症反应、激素代谢及细胞周期来治疗OF,其中抑制破骨分化可能是龟板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龟板 网络药理学 实验验证 破骨分化
下载PDF
1例老年髋部骨折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7
作者 陈琼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5期109-113,共5页
总结1例老年髋部骨折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患者在心梗急性期行髋部手术,预防出血和血栓形成是贯穿整个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恢复日常生活活动是患者康复的基本要求,也是护理要点。经过多学科联合治疗和个性化护理,患者住院... 总结1例老年髋部骨折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患者在心梗急性期行髋部手术,预防出血和血栓形成是贯穿整个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恢复日常生活活动是患者康复的基本要求,也是护理要点。经过多学科联合治疗和个性化护理,患者住院10 d后,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下载PDF
基于含水量-电导率拟合曲线模型优化丹参酮提取物微乳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钟文嘉 黄益穗 刘灼波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6-262,共7页
目的 证实“含水量-电导率拟合曲线”模型测定微乳水包油(O/W)型相临界点的精确性,进一步使用该模型优化丹参酮提取物微乳。方法 以“含水量-电导率拟合曲线”模型确定微乳转变为O/W型的相临界点,根据微乳油相、总表面活性剂、水相占比... 目的 证实“含水量-电导率拟合曲线”模型测定微乳水包油(O/W)型相临界点的精确性,进一步使用该模型优化丹参酮提取物微乳。方法 以“含水量-电导率拟合曲线”模型确定微乳转变为O/W型的相临界点,根据微乳油相、总表面活性剂、水相占比,使用Origin 2021软件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成乳区域大的各相配比;以微乳的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PDI)为考察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微乳;采用高速离心和4、25℃下静置60 d,考察微乳的稳定性。结果 优化后的微乳处方为(含药油相为18.11%,聚山梨酯80为61.21%,1,2-丙二醇为20.68%,临界点含水量为64.29%),Km为2.96,配制温度为27.4℃,不同实验条件下微乳的稳定性均良好。结论 “含水量-电导率拟合曲线”模型确定的O/W型相临界点精确性高,优化后的微乳稳定性好,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目测法 “含水量-电导率拟合曲线”模型 丹参酮
原文传递
肺癌化疗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9
作者 谢双燕 李思瑾 +3 位作者 李泽云 马阿敏 余咏兰 谢独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4期14-1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2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由... 目的系统评价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2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3960例肺癌化疗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肺不张、低蛋白血症、TNM分期为Ⅲ~Ⅳ期、中央型肺癌、小细胞肺癌、侵入性操作、化疗前卡氏功能状态评分<80分、联合使用化疗药物、化疗时间>2周、化疗后白细胞计数≤3.0×10^(9)/L、化疗后白蛋白<30g/L和住院天数>20d均是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依据其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回顾性分析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医治疗登革热的证治方药及可能机制
10
作者 谢铱子 黄秀芳 +3 位作者 黄慧婷 詹少锋 刘小虹 江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6,共11页
目的运用回顾性分析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中医治疗普通登革热的辨证论治规律。方法以2014—2020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普通登革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挖掘普通登革热的证型和方药;并对研究对象... 目的运用回顾性分析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中医治疗普通登革热的辨证论治规律。方法以2014—2020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普通登革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挖掘普通登革热的证型和方药;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二次辨证与计数;再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索中药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普通登革热有3个证型,按频数由高到低排序为:“风热夹湿,邪在卫气”证、“湿热伤络,邪侵营血”证、“肺脾气虚,余邪未尽”证。共挖掘出3首新方,登革1号方可疏风清热、兼以祛湿;登革2号方功善清热解毒、疏风祛湿;登革3号方擅长清热祛湿、凉血止血;3首新方均可能含有槲皮素、木犀草素,可能作用于TNF、IL6、AKT1,可能通过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正调节、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作用。结论该研究挖掘了普通登革热的3个证型与3首中药新方,并认为3首新方可能有病毒抑制作用,且可能与炎症、免疫、凋亡调节等相关,但又各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证型 方药 机制 回顾性分析 网络药理学 病毒抑制
原文传递
补肾法调节自噬治疗自然流产的研究思路
11
作者 巫海旺 钟艳兰 +1 位作者 罗颂平 郜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4-1637,共4页
自然流产是常见的早期妊娠障碍之一,且具有复发倾向,而现代医学治疗流产的方案与手段仍有争论。《黄帝内经》提出了“肾主生殖”理论,成为了中医药安胎的指导思想。目前补肾法安胎疗效已获得中西医认可,但补肾法的安胎机制复杂,其科学... 自然流产是常见的早期妊娠障碍之一,且具有复发倾向,而现代医学治疗流产的方案与手段仍有争论。《黄帝内经》提出了“肾主生殖”理论,成为了中医药安胎的指导思想。目前补肾法安胎疗效已获得中西医认可,但补肾法的安胎机制复杂,其科学内涵尚未完全阐明。自噬是真核细胞内进化高度保守的代谢调控机制,在不同疾病或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病理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不一样。目前,自噬在自然流产中扮演的角色尚未明确。文章通过分析自噬与补肾法治疗自然流产的潜在关系,从而拓展补肾安胎作用机制的研究思路,希冀为“肾主生殖”科学内涵提供更多的客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自然流产 补肾法 减味寿胎丸 肾主生殖
原文传递
银连含漱液防治鼻咽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方彩珊 肖佩琪 +5 位作者 钟毓 汪咏春 张驰名 周敏 闫亚杰 阮岩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7,共7页
目的观察银连含漱液防治鼻咽癌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初次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9例)和对照组(13例),两组在放疗、化疗的基础上,试验组予银连含漱液漱口,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漱口。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银连含漱液防治鼻咽癌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初次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9例)和对照组(13例),两组在放疗、化疗的基础上,试验组予银连含漱液漱口,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漱口。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严重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炎的发生率,出现口咽部不适、口咽部疼痛的时间和程度(NR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NPC评分)、出现放疗毒副作用(SE-QOLNPC评分)及口干症状(SE1评分)的时间及程度。结果放疗至第6周时,试验组Ⅲ级及以上的放射性口咽黏膜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放疗结束后1个月,试验组I级及以上的放射性口咽黏膜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从放疗第2周开始,试验组咽部不适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从放疗第4周开始口腔及口咽部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从放疗第5周开始试验组SE1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放疗结束后1个月,试验组咽部不适NRS评分、口腔及口咽部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QOL-NPC评分、SE-QOL-NPC评分和SE1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使用银连含漱液,可以显著减少严重的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炎的发生,有效延迟和缓解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炎的相关症状,提高患者放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且在放疗结束1个月后,对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炎仍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连含漱液 鼻咽癌 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炎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藤石松的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13
作者 陈烨琪 潘亚茹 +2 位作者 卓越 张一帆 顾继洪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0-1465,共6页
目的研究藤石松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对藤石松总生物碱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多种波谱技术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藤石松全株植物中分离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羟... 目的研究藤石松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对藤石松总生物碱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多种波谱技术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藤石松全株植物中分离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羟基-β-玉柏碱(1)、去-N-甲基-β-玉柏碱(2)、casuarine B(3)、石杉碱乙(4)、casuarinine B(5)、β-玉柏碱(6)、蛇足石杉碱(7)、N-demethylhuperzinine(8)、石杉碱丙(9)、8,15-dihydrohuperzinine(10)、casuarinine I(11)。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石松碱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石松 石松碱 6-羟基-β-玉柏碱 去-N-甲基-β-玉柏碱 石杉碱乙 蛇足石杉碱
原文传递
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14
作者 蔡丽燕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36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行为转变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行为转变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5d、10d及15d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转变护理模式能够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血压水平,提高其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转变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从“毒损心络”探讨毛冬青治疗心力衰竭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炜基 陈洁 +2 位作者 袁天慧 杨忠奇 冼绍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7期2392-2395,2442,共5页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目前西医治疗手段有限,总体预后不良。中医基于心力衰竭疾病因复杂、病情严重、病程缠绵难愈、预后不良等病理生理以及临床特点,提出“毒损心络”理论,对心力衰竭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方法研究具有...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目前西医治疗手段有限,总体预后不良。中医基于心力衰竭疾病因复杂、病情严重、病程缠绵难愈、预后不良等病理生理以及临床特点,提出“毒损心络”理论,对心力衰竭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岭南特色道地药材毛冬青,功效善于解毒活血,已有多项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证明其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以提高中医药在防治心力衰竭领域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冬青 毒损心络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中医古籍中治疗嗅觉障碍的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锦祥 周敏 +5 位作者 王睿智 李丹 方彩珊 陈腾宇 林曼青 阮岩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86-95,共10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医古籍中记载治疗嗅觉障碍的复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提供一定的遣方用药参考来探讨治疗嗅觉障碍的方法。方法检索中医典海软件中治疗嗅觉障碍的中药(TCM)处方,导入Excel 2016软件中形成嗅觉障碍方剂数据库,将数...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医古籍中记载治疗嗅觉障碍的复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提供一定的遣方用药参考来探讨治疗嗅觉障碍的方法。方法检索中医典海软件中治疗嗅觉障碍的中药(TCM)处方,导入Excel 2016软件中形成嗅觉障碍方剂数据库,将数据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方剂频次、TCM频次、TCM属性、TCM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得到明确记载有方剂名称的方剂115首,其中辛夷散频次最高。TCM频次统计中,排前13味的中药包括细辛、防风、川芎、升麻、木通、瓜蒂、白芷、羌活、甘草、炙甘草、黄芪、麻黄、人参。中药四气统计中以温性、微温、寒性的中药为主。五味以辛、甘、苦为主。肺脾两经为归经统计中频次最高的经脉。祛风止痛、温肺化饮、祛风散寒、通窍等为功效统计中前几位的功效。对前10味TCM进行聚类分析可得到3组中药(Ⅰ:细辛、瓜蒂;Ⅱ:木通,川芎,炙甘草;Ⅲ:升麻、防风、羌活、白芷、甘草)。调整置信度和支持度进行关联分析筛选出13组关联性最强的TCM配伍,其中升麻-防风、川芎-细辛为最核心的配伍。复杂网络分析可以得到核心的9味TCM(川芎、细辛、升麻、防风、木通、白芷、羌活、瓜蒂、甘草),主要为具有发散外邪、宣通鼻窍的中药,其组成与辛夷散最相似。结论中医古籍治疗嗅觉障碍的TCM主要以归于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的解表药为主,同时也需注意,如结合患者病因病机,为机体虚弱(气血阴阳不足、宗气虚损)引起的嗅觉障碍,亦可施以补虚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古籍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古今医案云平台
原文传递
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腔灌洗液代谢组学研究
17
作者 刘沁东 周敏 +6 位作者 张嘉骏 贺雪成 徐玮祯 李婧 李春桥 闫亚杰 阮岩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6164-6172,共9页
使用鼻腔灌洗液(nasal lavage fluid,NLF)进行代谢组学研究,探索其可行性,并用于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代谢组学研究,旨在通过鼻部局部代谢差异探究小青龙汤治疗AR的分子机制。以AR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鼻腔... 使用鼻腔灌洗液(nasal lavage fluid,NLF)进行代谢组学研究,探索其可行性,并用于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代谢组学研究,旨在通过鼻部局部代谢差异探究小青龙汤治疗AR的分子机制。以AR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鼻腔灌洗液为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的代谢组学技术对正常组、AR组、小青龙汤组进行检测,结合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比较各组间代谢谱的差异,得到差异代谢物,并进行相应的代谢途径分析。结果显示,小青龙汤可显著改善AR患者症状,代谢组学显示AR组与小青龙汤组对比得到20个差异代谢物,其中相对正常组具有回调趋势的核心代谢物为三甲基己二酸,代谢物涉及β-丙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等多个通路。初步证明鼻腔灌洗液在鼻部代谢组学中的可行性,找出了小青龙汤治疗AR患者的差异代谢物及富集通路,可能通过对多种代谢物的调控,从抗氧化、纠正Th1/Th2失衡等方面改善鼻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代谢组学 鼻腔灌洗液 小青龙汤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关国华辨治岭南地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经验
18
作者 罗英子 郑香悦 俞晓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59-763,共5页
总结关国华教授辨治岭南地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证思路。关国华教授根据“黄斑属脾”理论,同时结合岭南地区的地域、气候和人群体质特征,提出脾虚湿困是岭南地区CSC发病的根本病机,CSC中后期则逐渐累及肝肾,可致血... 总结关国华教授辨治岭南地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证思路。关国华教授根据“黄斑属脾”理论,同时结合岭南地区的地域、气候和人群体质特征,提出脾虚湿困是岭南地区CSC发病的根本病机,CSC中后期则逐渐累及肝肾,可致血瘀水停。治疗CSC发病之初,重在治脾,方药采用二陈汤为基础方加减以健脾利湿;中后期则强调肝脾肾同治,水血同治,方药以驻景丸合五苓散为基础方,补益肝肾,健脾活血利水。倡导治脾贯穿治疗全程,同时随证化裁、用药通权达变,以收显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岭南地区 健脾利湿 补益肝肾 活血利水 关国华
原文传递
负载纳米钽的液晶显示光固化聚乳酸支架制备及促成骨性能
19
作者 李明哲 叶翔凌 +1 位作者 王冰 余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5年第4期670-677,共8页
背景:聚乳酸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降解速率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存在机械强度低和生物活性不足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目的:构建聚乳酸/聚多巴胺/钽(PLA/PDA/Ta)骨组织工程支架,探究其... 背景:聚乳酸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降解速率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存在机械强度低和生物活性不足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目的:构建聚乳酸/聚多巴胺/钽(PLA/PDA/Ta)骨组织工程支架,探究其生物安全性和体外促成骨性能。方法:利用液晶显示光固化技术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聚乳酸(PLA)支架,将PLA支架分别浸泡在多巴胺溶液与多巴胺-纳米钽混合溶液中分别制备聚乳酸/聚多巴胺(PLA/PDA)支架、PLA/PDA/Ta支架,表征支架的微观形貌与水接触角。将MC3T3-E1细胞分别与PLA、PLA/PDA、PLA/PDA/Ta支架共培养,进行CCK-8检测与活/死细胞染色;成骨诱导分化后,进行碱性磷酸酶、茜素红染色及成骨基因检测。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可见3种支架均具有互连的多孔三维结构,平均孔径为200μm;PLA/PDA/Ta支架的水接触角低于PLA、PLA/PDA支架(P<0.05);②CCK-8检测显示,相较于PLA、PLA/PDA支架,PLA/PDA/Ta支架可促进细胞的增殖(P<0.05);活/死细胞染色显示3组细胞增殖良好;③碱性磷酸酶与茜素红染色显示,相较于PLA、PLA/PDA支架,PLA/PDA/Ta支架可促进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与矿化结节形成;RT-qPCR检测显示,相较于PLA、PLA/PDA支架,PLA/PDA/Ta支架可促进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Runx-2及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P<0.05,P<0.01);④结果表明,PLA/PDA/Ta支架具有优异的促细胞增殖与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光固化打印 聚乳酸 聚多巴胺 纳米钽 MC3T3-E1细胞 骨组织工程支架
下载PDF
鼠尾草酸影响线粒体功能抑制破骨细胞分化
20
作者 李海山 吴宇桁 +8 位作者 梁梓炫 张诗茵 张朕 麦彬 邓威 李永贤 唐永超 张顺聪 袁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5年第2期245-253,共9页
背景:鼠尾草酸是在迷迭香中发现的一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已被证明可减少炎症和活性氧,但在破骨细胞分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鼠尾草酸对破骨细胞活化、活性氧产生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提取培养小鼠来源的原代骨... 背景:鼠尾草酸是在迷迭香中发现的一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已被证明可减少炎症和活性氧,但在破骨细胞分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鼠尾草酸对破骨细胞活化、活性氧产生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提取培养小鼠来源的原代骨髓源巨噬细胞,使用CCK-8细胞活力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10,15,20,25和30μmol/L)鼠尾草酸对骨髓源巨噬细胞的增殖和毒性作用,筛选出安全作用浓度。将骨髓源巨噬细胞按照浓度梯度分组培养,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破骨细胞5-7 d后,分别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F-actin染色、H2DCFDA探针和线粒体活性氧、Mito-Tracker荧光检测,观察鼠尾草酸对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及RT-PCR实验检测鼠尾草酸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上下游基因和蛋白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F-actin染色显示:鼠尾草酸以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体外破骨细胞分化及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环形成,其中鼠尾草酸30μmol/L组的抑制作用最显著;与其他干预时期相比,鼠尾草酸在破骨分化的早期(第1-3天)抑制作用最显著;②H2DCFDA探针和线粒体活性氧、Mito-Tracker荧光显示:鼠尾草酸抑制细胞活性氧和线粒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同时减少线粒体膜电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③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鼠尾草酸可抑制与破骨分化相关的NFATc1、CTSK、MMP9、C-fos蛋白的表达,下调与破骨分化相关的NFATc1、Atp6vod2、ACP5、CTSK和C-fos基因的表达;鼠尾草酸还可以增强抗氧化酶蛋白的表达,减少破骨分化过程中活性氧的产生;④鼠尾草酸抑制P38/ERK/JNK蛋白的磷酸化修饰,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抑制骨髓源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酸 活性氧 线粒体活性 RANKL 破骨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