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糖消渴颗粒U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1
作者 肖观林 汤瑞茵 +4 位作者 谢嘉宜 潘颖珊 贾德政 吴广颖 谢灿辉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目的建立降糖消渴颗粒的UPLC指纹图谱,并测定5种指标成分的质量分数。方法选用Waters UPLC T3(2.1 mm×150 mm,1.6μm)色谱柱,以0.1%磷酸-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μL。通过U... 目的建立降糖消渴颗粒的UPLC指纹图谱,并测定5种指标成分的质量分数。方法选用Waters UPLC T3(2.1 mm×150 mm,1.6μm)色谱柱,以0.1%磷酸-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μL。通过UPLC法建立15批样品的指纹图谱,采用SPSS、SIMC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指认的化学成分进行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共确定21个共有峰。化学计量学的结果将样品分为2类,筛选出5种差异性成分分别为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黄连碱、表小檗碱。盐酸小檗碱在20.5500~205.50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加样回收率为100.68%;盐酸巴马汀在7.6900~57.65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加样回收率为99.99%;盐酸药根碱在7.9200~47.5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8.81%;黄连碱在8.9150~66.66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9.01%;表小檗碱在8.108~60.81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8.87%。结论建立的降糖消渴颗粒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为降糖消渴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消渴颗粒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冰片含量对参芩微乳凝胶的促渗透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建军 李洁环 +1 位作者 甘海宁 廖锦彬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62-65,77,共5页
目的:研究冰片含量对参芩微乳凝胶体外透皮吸收性能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小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以黄柏、黄芩提取物的透皮吸收为考察指标,通过测定透皮接收液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含量,计算... 目的:研究冰片含量对参芩微乳凝胶体外透皮吸收性能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小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以黄柏、黄芩提取物的透皮吸收为考察指标,通过测定透皮接收液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含量,计算其累积渗透量和透皮速率,比较不同剂量冰片对参芩微乳凝胶的促渗透作用,优选冰片含量,同时观察其对小鼠湿疹反应的抑制效果。结果:不同剂量冰片均可促进参芩微乳凝胶的透皮吸收,强弱作用顺序为3.0%>4.0%>2.0%>1.0%>0.5%>0.0%(质量浓度);药效评价显示3.0%冰片可抑制DNCB诱发小鼠的湿疹反应,抑制率大于0.0%冰片组。结论:质量浓度为3.0%的冰片对参芩微乳凝胶的促渗透效果良好,可提高原参芩微乳凝胶对湿疹反应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芩微乳凝胶 透皮吸收 湿疹 冰片
下载PDF
菊苣H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研究
3
作者 张靖年 张晓丹 +3 位作者 李素梅 江洁怡 陈伟韬 肖观林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9-423,共5页
目的:建立菊苣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差异性成分并进行含量测定和方差分析。结果:16批菊苣药材HPLC指纹图谱确定15个共有峰,相似度均... 目的:建立菊苣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差异性成分并进行含量测定和方差分析。结果:16批菊苣药材HPLC指纹图谱确定15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00以上;聚类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一致,可将样品分为3组,并筛选出5个差异性成分,指认其中3个为绿原酸、菊苣酸和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测定及方差分析的显著性差异情况与前述分组结果一致。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差异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及统计分析,可阐明菊苣药材整体质量特征及差异性,为菊苣药材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HPLC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1953~2016年中医药治疗高血压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夏能能 任薇 +1 位作者 杜建平 赵自明 《医学信息》 2018年第4期18-21,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中医药治疗高血压领域的高被引文献及高频关键词,探讨该领域发展历史及研究热点。方法 2017年3月22日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检索策略为:主题SU=(中医OR中药)AND高血压,筛选后共下载1572篇相关文献,分批以Refworks格式存储... 目的分析我国中医药治疗高血压领域的高被引文献及高频关键词,探讨该领域发展历史及研究热点。方法 2017年3月22日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检索策略为:主题SU=(中医OR中药)AND高血压,筛选后共下载1572篇相关文献,分批以Refworks格式存储并下载题录,随后利用Excel进行高被引文献统计,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进行高频关键词分析。结果高被引文献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医护理为领域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分析则显示领域热点主题还包括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等。结论高血压的中医证型为该领域研究重点,其中肝肾阴虚型备受关注;中医护理为近些年出现的重点主题,可作为领域热点继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高血压 CITESPACE 文献计量
下载PDF
祛风止痛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雪 毕晓黎 +3 位作者 胥爱丽 罗文汇 李素梅 李养学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目的建立祛风止痛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补骨脂、青风藤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方中补骨脂所含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以Agilent Elipse-plus C18(4.6 mm×250 mm,... 目的建立祛风止痛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补骨脂、青风藤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方中补骨脂所含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以Agilent Elipse-plus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体积比43∶5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6 nm。结果在TLC中能检出补骨脂、青风藤的特征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补骨脂素在0.048 3-0.482 6μg范围内,异补骨脂素在0.046 7-0.466 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值均为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8%、98.78%,RSD值分别为1.69%、0.89%(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快速、专属性高、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祛风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止痛颗粒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下载PDF
葛花配方颗粒的U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梦云 江洁怡 +2 位作者 毕晓黎 李素梅 李养学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978-2980,共3页
目的:建立葛花配方颗粒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_(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64 nm,柱温为25℃,进样体积为1μL。以鸢尾苷元为参照物,测定10... 目的:建立葛花配方颗粒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_(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64 nm,柱温为25℃,进样体积为1μL。以鸢尾苷元为参照物,测定10批葛花配方颗粒的U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共有峰指认和相似度评价。结果:10批葛花配方颗粒的UPLC图谱有14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0。经验证,10批样品UPLC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该研究所建UPLC指纹图谱可为葛花配方颗粒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配方颗粒 超高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鸢尾苷元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RP-HPLC拆分酮洛芬对映异构体的研究
7
作者 林晓燕 江洁怡 +2 位作者 胥爱丽 陈昭 李素梅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6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建立酮洛芬对映异构体的拆分方法。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RP-HPLC法,以L-丙氨酸-β-萘胺(L-Ala-β-NA)为手性衍生化试剂,色谱柱:Hypersil ODS-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2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40∶60... 目的:建立酮洛芬对映异构体的拆分方法。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RP-HPLC法,以L-丙氨酸-β-萘胺(L-Ala-β-NA)为手性衍生化试剂,色谱柱:Hypersil ODS-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2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40∶60,v/v),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5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酮洛芬对映体衍生物获得较好的基线分离,S-(+)-对映体和R-(-)-对映体衍生物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分别在24.2 min和26.0 min处。右旋酮洛芬在0.025~0.125 mg质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1),平均回收率为90.93%(RSD=4.10%,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为酮洛芬的光学异构体的测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洛芬 对映异构体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瑶药石柑子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毕晓黎 陈雪 +4 位作者 江洁怡 刘梦云 胥爱丽 罗文汇 林晓燕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2-1115,共4页
目的:对石柑子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微孔树脂(MCI)柱层析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核磁和质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柑子氯仿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 目的:对石柑子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微孔树脂(MCI)柱层析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核磁和质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柑子氯仿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色酰胺醇乙酸酯(1)、(9E)-8,11,12-三羟基十八碳烯酸甲酯(2)、9(S),12(S),13(S)-trihydroxyoctadeca-10(E),15(Z)-dienoic acid(3)、毛冬青素A(4)、癸二酸(5)、E-4-hydroxyhex-2-enoic acid(6)、富马酸单甲酯(7)、壬二酸(8)、N-反式香豆酰酪胺(9)、N-反式阿魏酰酪胺(10)、香草酸(11)、丁香酸(12)、对羟基苯甲醛(13)。结论:其中,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柑子 金色酰胺醇乙酸酯 毛冬青素A N-反式香豆酰酪胺 N-反式阿魏酰酪胺
原文传递
复方芪麻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孙冬梅 林晓燕 +3 位作者 李素梅 江洁怡 罗文汇 陈雪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553-2556,共4页
目的:建立复方芪麻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黄芪、天麻、化橘红和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3∶97,... 目的:建立复方芪麻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黄芪、天麻、化橘红和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3∶97,V/V),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黄芪、天麻、化橘红和川芎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7.97~59.76μg/m L(r=0.999 5)、4.27~32.04μg/m L(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8%~100.11%(RSD=0.35%,n=9)、98.74%~100.23%(RSD=0.43%,n=9)。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芪麻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芪麻胶囊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复方芪麻胶囊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洛临 吴小斌 +2 位作者 周蓉 张建军 袁柳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128-3131,共4页
目的:优化复方芪麻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药效实验法,以大鼠血压降低值为指标,筛选样品制备工艺(A工艺为药材全煎;B工艺为天麻细粉与其余煎煮后药材混合);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以黄芪甲苷含量、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和固形物... 目的:优化复方芪麻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药效实验法,以大鼠血压降低值为指标,筛选样品制备工艺(A工艺为药材全煎;B工艺为天麻细粉与其余煎煮后药材混合);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以黄芪甲苷含量、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和固形物质量为指标,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因素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药效实验表明B工艺样品降压作用更优;该工艺中其余药材的最优提取工艺为药材每次加12倍量水煎煮1.5 h,共煎煮3次;验证试验显示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平均提取率分别为64.02%、51.97%,平均固形物质量为5.69 g(RSD≤1.92%,n=3)。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芪麻胶囊 降压作用 提取工艺 黄芪甲苷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三黄益肾方的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小斌 王洛临 +3 位作者 李洁环 钟如帆 袁柳萍 郭鸣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7-960,共4页
目的:研究三黄益肾方的纯化工艺。方法:以纯化后澄清液中总多糖、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保留率和除杂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水提醇沉法(50%、60%、70%乙醇)和澄清剂法(101果汁澄清剂、ZTC天然澄清剂、壳聚糖澄清剂)的纯化效果,以筛... 目的:研究三黄益肾方的纯化工艺。方法:以纯化后澄清液中总多糖、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保留率和除杂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水提醇沉法(50%、60%、70%乙醇)和澄清剂法(101果汁澄清剂、ZTC天然澄清剂、壳聚糖澄清剂)的纯化效果,以筛选三黄益肾方纯化方法;设计正交试验对最优纯化方法的工艺参数(药液质量浓度、澄清剂用量和药液pH)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纯化方法中以壳聚糖为澄清剂时纯化效果较优,综合评分为98.62;优化后工艺参数为药液质量浓度1 g/m L、1%壳聚糖溶液用量2 m L/g、pH 5.1;验证试验中总多糖、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保留率和除杂率平均值分别为79.56%、78.11%、79.46%、32.18%(RSD分别为1.24%、0.97%、1.03%、1.16%,n=3)。结论:采用壳聚糖为澄清剂对三黄益肾方纯化效果较好,且操作简单,优化后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益肾方 纯化工艺 正交试验 黄芪甲苷 总多糖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壳聚糖 澄清剂
下载PDF
猫爪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华靖 江洁怡 +4 位作者 肖观林 陈伟韬 杨敏娟 邱锦燕 毕晓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2-759,共8页
目的:猫爪草是20世纪50年代新发现的中药材,虽然药用历史较短,但因其具有明显的抗结核和抗肿瘤作用而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随着猫爪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其质量评价体系尚待完善,一定程度上阻碍其发挥... 目的:猫爪草是20世纪50年代新发现的中药材,虽然药用历史较短,但因其具有明显的抗结核和抗肿瘤作用而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随着猫爪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其质量评价体系尚待完善,一定程度上阻碍其发挥最大的药用价值。在对猫爪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概念,从植物亲缘性和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药性和药效相关性、成分可测性、药动学及体内过程、网络药理学五方面对猫爪草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完善猫爪草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对防风中色原酮含量快速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卢泳 孙冬梅 +6 位作者 王洛临 李智勇 李树民 李洁环 冯健英 陈雪婷 徐文杰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517-522,共6页
目的运用近红外光谱(NIRS)法,建立防风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质量分数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防风药材中2种色原酮的质量分数,并采用NIR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2种色原酮成分质量分数间的定量校正模型。结果... 目的运用近红外光谱(NIRS)法,建立防风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质量分数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防风药材中2种色原酮的质量分数,并采用NIR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2种色原酮成分质量分数间的定量校正模型。结果防风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NIRS预测值与HPLC实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Rc)分别为0.975 8、0.992 3;预测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04 0、0.907 3;校正标准偏差(RMSEC)分别为0.028、0.011 9;预测标准偏差(RMSEP)分别为0.055 6、0.041 3。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对防风中2种色原酮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防风 色原酮 快速测定 定量模型
下载PDF
参黄搽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洁怡 李素梅 +1 位作者 胥爱丽 李养学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45-1550,共6页
目的:为参黄搽剂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按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中薄层色谱法(TLC)对参黄搽剂中的苦参、黄柏、大黄、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参黄搽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 目的:为参黄搽剂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按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中薄层色谱法(TLC)对参黄搽剂中的苦参、黄柏、大黄、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参黄搽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NH2,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水溶液(80 ∶10 ∶10,V/V/V),柱温为45 ℃,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进样量为5 μL]。结果:TLC结果显示,各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对应斑点,且斑点清晰、比移值适中、分离度高,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结果显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分别在进样量为203.60~1 221.60 ng(r=0.999 4)、210.08~840.30 ng(r=0.999 7)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0%(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03%、100.93%,RSD分别为2.55%、2.69%(n=9)。结论:所建立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参黄搽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黄搽剂 质量标准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防风与其伪品水防风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毕晓黎 廖小芳 +2 位作者 胥爱丽 袁春平 高永坚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0-534,共5页
目的:建立防风与其伪品水防风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真伪鉴别。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XB-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建立了防风及其伪品水防风的HPLC指纹图... 目的:建立防风与其伪品水防风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真伪鉴别。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XB-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建立了防风及其伪品水防风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防风及其伪品水防风指纹图谱轮廓特征明显不同。聚类分析可将样品分为2类。结论:采用HPLC指纹图谱可有效鉴别防风及其伪品水防风,本研究为防风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水防风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木瓜鉴别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靖年 毕晓黎 +3 位作者 李养学 李素梅 陈昭 肖观林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37-2141,共5页
目的:建立木瓜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区分宣木瓜、皱皮木瓜、光皮木瓜。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建立15批木瓜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和4批光皮木瓜的色谱图,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 目的:建立木瓜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区分宣木瓜、皱皮木瓜、光皮木瓜。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建立15批木瓜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和4批光皮木瓜的色谱图,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对19批样品进行鉴别、分类。结果: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可大致区分木瓜与光皮木瓜,但存在一定偏差;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可将19批样品明确地区分为宣木瓜、皱皮木瓜和光皮木瓜,并筛选出5个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可为木瓜的道地性和真伪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木瓜 皱皮木瓜 光皮木瓜 指纹图谱 多元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U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蔓荆子药材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志浩 毕晓黎 +3 位作者 江洁怡 李养学 李素梅 张靖年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3-659,共7页
目的:建立蔓荆子的U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UPLC T3(150 mm×2.1 mm,1.6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0.25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通过相似度评... 目的:建立蔓荆子的U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UPLC T3(150 mm×2.1 mm,1.6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0.25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通过相似度评价及主成分分析对产于山东、江西、云南和安徽的28批次蔓荆子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蔓荆子药材UPLC指纹图谱,确定9个共有峰,指认了绿原酸、异荭草苷、穗花牡荆苷、木犀草素、蔓荆子黄素5个成分,建立了其含量测定方法。山东和江西产地药材的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0.900,且主成分分析有明显聚类趋势,表明这2个产地蔓荆子药材的质量一致性较高。结论:所建立的蔓荆子药材UPLC指纹图谱及定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为不同产地蔓荆子药材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补肝益肾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靖年 毕晓黎 +3 位作者 胥爱丽 李养学 李素梅 蓝森梅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建立补肝益肾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淫羊藿、白芍及制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同时对淫羊藿苷、川续断皂苷Ⅵ进行定量测定,使用phenomenex Luna Omega Polar C 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梯... 目的建立补肝益肾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淫羊藿、白芍及制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同时对淫羊藿苷、川续断皂苷Ⅵ进行定量测定,使用phenomenex Luna Omega Polar C 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2 nm,进样量:10μL。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无干扰;淫羊藿苷、川续断皂苷Ⅵ分别在0.3184~10.1900μg、0.1422~4.550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1=0.9999,r 2=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2%、100.70%,RSD值为1.09%、0.88%(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补肝益肾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肝益肾颗粒 质量标准 淫羊藿 白芍 制何首乌 淫羊藿苷 川续断皂苷Ⅵ
下载PDF
布芍调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靶点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玉兴 李茹月 +2 位作者 黄雪君 曾晓会 甘海宁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11期1525-1527,共3页
目的探讨布芍调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靶点。方法选取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组、血脂康组以及布芍调脂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制备高脂血症大... 目的探讨布芍调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靶点。方法选取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组、血脂康组以及布芍调脂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连续8周,第5周开始灌胃给药,末次给药后1 h麻醉大鼠,采血并分离血清测定TC、TG、HDL-C、LDL-C、Apo A1、Apo B;取肝组织测定TC、TG水平及LCAT、LXR-α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布芍调脂胶囊明显降低血清TC、TG、LDL-C、Apo B水平,升高HDL-C、Apo A1水平,提高Apo A1/Apo B比值,且能够降低肝脏TC、TG水平,促进肝脏LCAT、LXR-α基因表达(P均<0.01)。结论布芍调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芍调脂胶囊 高脂血症 脂质代谢
下载PDF
复方芪麻胶囊干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血脂自身对照研究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自明 夏能能 任薇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30期18-2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芪麻胶囊(QM)干预前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血脂的变化。方法:检索并筛选2018年7月31日前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VIP)三大中文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QM干预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脂的自身对照或自身对照+随机对照研...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芪麻胶囊(QM)干预前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血脂的变化。方法:检索并筛选2018年7月31日前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VIP)三大中文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QM干预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脂的自身对照或自身对照+随机对照研究的全文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血压分级)、研究设计(处理因素、剂量、疗程)、样本量和效应指标(均值、标准差、频数)数据信息后,由RevMan 5.3软件先进行异质性分析,采用Z检验进行组间效应比较。结果:共收录28篇文献,收治967例高血压病患者;与治疗前比较,QM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QM单独或合用降压西药具有降压和调脂效应,可用于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复方芪麻胶囊 降血压 调血脂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