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和”探讨中医治未病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晓轩 管桦桦 杨志敏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32-1634,共3页
中华文化历来崇尚和谐,“和”文化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态度、人文法则乃至医学理念。近年,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联合国医大师王琦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张登本教授等专家,通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中华文化历来崇尚和谐,“和”文化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态度、人文法则乃至医学理念。近年,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联合国医大师王琦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张登本教授等专家,通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健康认识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在于“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中医院 治未病 中医学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 中华文化 健康状态 中医药大学 973计划
下载PDF
亚健康状态人群中心理亚健康类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周雯 徐瑞妤 +7 位作者 李艳 魏蕾 原嘉民 杨涛 张嗣博 谢俊明 黄鹂 杨志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26-1330,共5页
目的分析亚健康状态人群中心理亚健康类型的特征,为心理亚健康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对广州、成都、杭州、上海等籍体检人群进行调研,对所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纳入分析的2 748例亚... 目的分析亚健康状态人群中心理亚健康类型的特征,为心理亚健康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对广州、成都、杭州、上海等籍体检人群进行调研,对所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纳入分析的2 748例亚健康人群中,心理亚健康最为常见,占57.8%,30~39岁年龄段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最高,大专以上高学历人群为心理亚健康人群主要组成部分(78.4%)。心理亚健康中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是常无缘无故叹气、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较常见的不适状态依次是急躁易怒、疲劳、抑郁苦闷等,情感问题、个人患病或受伤及劳累过度等应激事件是影响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心理亚健康人群与健康人群、躯体亚健康人群在症状自评因子的多个因子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社会适应性亚健康人群在总症状指数(总分)及10个因子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健康状态中的心理亚健康以30~39岁年龄段、高学历、脑力劳动者为高发人群,而应激事件的发生是心理亚健康产生的重要诱因,因此在调治亚健康状态时,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心理治疗,减低心理应激导致的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心理亚健康 特征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