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情况及监管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勋 邹燕琴 +2 位作者 陈燕 杨栋 韩珂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6期555-559,共5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形势、临床试验开展情况和临床试验机构监管现状,为监管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系统提取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信息,通过电子调查问卷收集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数量,梳... 目的:了解广东省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形势、临床试验开展情况和临床试验机构监管现状,为监管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系统提取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信息,通过电子调查问卷收集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数量,梳理汇总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情况,并从多个维度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广东省共备案140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要为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累计备案118个专业。备案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分布于19个地级市,其中位于广州市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占比32%)承接了广东省78%的药物临床试验。监督检查中发现一些机构在组织管理、责任意识和伦理审查方面尚存在问题,新备案机构尤为突出。结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制的施行促进了广东省药物临床试验资源的释放,但凸显了技术层次不齐、专业布局不合理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等制约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建议监管部门从加强指导服务力度方面完善监管机制,助力提升药物临床试验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推动广东省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备案 药物临床试验 监督管理
下载PDF
中医延续性护理联合常规疗法干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丹 邓燕妹 +3 位作者 范井月 李焕萍 谢玉宝 吴树铎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147-152,共6页
目的:观察中医延续性护理联合常规疗法干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出院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TIPS治疗的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 目的:观察中医延续性护理联合常规疗法干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出院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TIPS治疗的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和中医延续性护理,2组均干预6个月。统计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再入院率,出院后6个月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复诊依从性及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内,观察组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作型患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畏惧型患者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措施的特别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实施中医延续性护理,可提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TIPS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降低再入院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复诊依从性及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中医延续性护理 肝性脑病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胃肠间质瘤的中医证型与免疫组化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益群 罗明艳 钟子劭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6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患者中医证型与间质瘤免疫组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经手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共66例,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参照《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上)》对患者进行中医辩...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患者中医证型与间质瘤免疫组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经手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共66例,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参照《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上)》对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析,统一其中医证型;分析各中医证型在各组免疫表型、病理及在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等之间分布特点,探讨胃肠间质瘤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胃肠间质瘤以脾虚湿瘀型证最多;大于60岁者以脾胃气虚虚证为主,小于60岁者以脾胃湿热实证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与性别、肿瘤部位、出血坏死与否、核分裂数、肿瘤恶性程度等生物学特性及免疫组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胃肠间质瘤的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有相关性,其产生本质为脾虚,其标有痰湿、热毒、瘀血等,初期多以湿热瘀实证为主,病久可导致正气亏虚,形成虚实夹杂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复发 证型分布 相关性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肖真真 朱燕娟 +5 位作者 刘译鸿 常雪松 陈亚栋 余娅娅 何怡瀚 张海波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4期14-20,共7页
目的基于Opal多重染色技术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环境与中医寒热证、气虚证、痰湿证、阴虚证、热毒证、血瘀证的关系。方法收集ⅢB期及以上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初治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采用多重免疫荧光染... 目的基于Opal多重染色技术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环境与中医寒热证、气虚证、痰湿证、阴虚证、热毒证、血瘀证的关系。方法收集ⅢB期及以上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初治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采用多重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肿瘤免疫微环境中10个指标(CD3、CD4、CD8、CD68、CD163、FOXP3、LAG3、TIM3、PD-1、PD-L1)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9例患者,其中61例患者记录了中医寒热证型,56例患者记录了中医气虚证、痰湿证、阴虚证、热毒证、血瘀证证型,其中伴有气虚证、痰湿证的患者居多。分析临床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系发现,Ⅳ期患者中,CD8+T细胞表达的比例最高;男性患者中痰湿证的比例比女性高,PD-L1的表达比例最高;非L858R敏感突变患者中痰湿证居多,EGFR突变中TIM3表达比例最高(P<0.05)。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分析结果提示,热证患者中CD4+T细胞及CD8+T细胞表达水平更高,阴虚证与肿瘤区域中CD8+T细胞的表达负相关,痰湿证与整个区域中PD-L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医热证患者的肿瘤微环境更偏向于免疫“热肿瘤”,中医寒证向热证转化可能提高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应答率,中医痰湿证患者的肿瘤微环境可能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辨证分型 肿瘤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中青年与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差异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剑坤 梁浩斌 李际强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5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与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差异。方法:选取OSAHS患者135例,按照年龄划分标准分为中青年组(18~59岁)67例和老年组(≥60岁)68例,比较2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差异。结果:135例患... 目的:探讨中青年与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差异。方法:选取OSAHS患者135例,按照年龄划分标准分为中青年组(18~59岁)67例和老年组(≥60岁)68例,比较2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差异。结果:135例患者的舌脉象进行分析可见,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舌淡暗、舌苔白腻,脉弦,中青年组患者舌淡暗比例低于老年组,而舌苔白腻患者比例高于老年组。老年组患者以痰瘀互结证为主要证型,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中青年组患者中,脾虚湿瘀证患者比例要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OSAHS的发病与肺、脾、肾密切相关。中医证候方面,老年患者多以痰瘀互结证和气虚痰瘀证为主,中青年人群则以痰瘀互结证和脾虚湿瘀证为主,故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中医证候 分布特点
原文传递
基于MRI影像组学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反应:一项两中心多设备研究
6
作者 贾子琪 林耿斌 +6 位作者 袁文静 张汉良 崔亮 林韵颖 刘岘 吴元魁 陈维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4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心1,n=142)和广东省中医院(中心2,n=61)共203例LARC患者,每位...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4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心1,n=142)和广东省中医院(中心2,n=61)共203例LARC患者,每位患者nCRT后的高分辨MRI检查于以上2个中心、4种不同机型的3.0T MR设备上完成。两名放射医生对nCRT后的T_(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全瘤病灶进行感兴趣体积的勾画并提取组学特征。将中心1患者按4∶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n=113)和内部验证集(n=29),中心2的患者作为独立的外部测试集。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进行降维,采用支持向量机、线性判别分析、随机森林、逻辑回归及高斯过程共5种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筛选出模型性能最好的分类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对pCR的评估效能。结果:从nCRT后的T_(2)WI及DWI序列上共提取1888个组学特征,经过降维及筛选后获得12个最有价值的组学特征(5个特征来源于T_(2)WI序列,7个特征来源于DWI序列),包括1个形态学特征、1个一阶统计特征、1个拉普拉斯高斯特征和9个小波特征。采用高斯过程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外部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999、0.812和0.803。结论: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能较准确评估LARC患者nCRT的治疗反应,该模型通过独立的外部测试集验证,有望进一步指导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杂合以治”思想探讨肝纤维化的治疗思路与策略
7
作者 萧焕明 施梅姐 +1 位作者 谢玉宝 池晓玲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7-20,26,共5页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的必经中间过程。但目前在肝纤维化的防治中仍然存在较多难点,且尚无肝纤维化防控的有效西药,因此阻断肝纤维化进展至肝硬化、肝癌的任务依然艰巨。长期实践证实,中医药对肝纤维化的预防及治...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的必经中间过程。但目前在肝纤维化的防治中仍然存在较多难点,且尚无肝纤维化防控的有效西药,因此阻断肝纤维化进展至肝硬化、肝癌的任务依然艰巨。长期实践证实,中医药对肝纤维化的预防及治疗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医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使中医药在阻断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发展方面更好地发挥优势,也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杂合以治”的治疗思想,从杂合以治的思想出发,整合中医不同疗法的优势,建立中医多方法、多靶点的肝纤维化治疗方案,对于提高肝纤维化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多维立体系列疗法在杂合以治的思想指导下,长期应用于阻断逆转肝纤维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杂合以治 治疗思路 治疗策略
下载PDF
宫颈癌防治护理,一文读懂
8
作者 林艳丽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5年第1期44-45,共2页
在日常生活中,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是每位女性不可忽视的责任。宫颈癌,这一让许多女性闻之色变的疾病,其实通过科学的预防与细致的护理,是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风险的。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那些简单实用、贴近生活的宫颈癌护理小知识吧!... 在日常生活中,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是每位女性不可忽视的责任。宫颈癌,这一让许多女性闻之色变的疾病,其实通过科学的预防与细致的护理,是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风险的。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那些简单实用、贴近生活的宫颈癌护理小知识吧!让你在忙碌之余,也能轻松守护自己的宫颈健康。不论你是健康管理的初学者,还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我保健意识的朋友,这些小贴士都将是你的贴心小帮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小贴士 不可忽视 贴近生活 护理 简单实用 自我保健意识 有效降低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参数评估直肠腺癌病理肿瘤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维翠 周思繁 +5 位作者 郑吴熙 张汉良 卢健烨 林韵颖 黄伟康 陈加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SCT)术前评估直肠腺癌(RA)病理肿瘤(T)分期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2022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术前1周内接受DL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78例RA患者资料。以病理T(pT)分期为“金标准”,计算基于D...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SCT)术前评估直肠腺癌(RA)病理肿瘤(T)分期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2022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术前1周内接受DL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78例RA患者资料。以病理T(pT)分期为“金标准”,计算基于DLSCT多参数图和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术前判断RA T分期的准确度。测量肿瘤平扫期的有效原子序数(Z-eff)、动脉期(AP)及静脉期(VP)的碘浓度(IC),并计算双期增强标准化碘浓度(NIC)值。比较Z-eff、NICAP及NICVP在pT1~2、pT3及pT4期间的差异,并评估以上参数与pT分期的相关性与诊断效能。结果DLSCT多参数图术前诊断RA pT分期的总准确度(88.46%比67.95%;χ^(2)=9.628,P=0.002),pT1~2期(80.00%比40.00%;χ^(2)=6.667,P=0.01)及p T3期(88.10%比69.05%;χ^(2)=4.525,P=0.033)的准确度均高于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Z-eff、NICAP及NICVP值在不同pT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56、11.029、12.698,P均<0.05),并与pT分期呈正相关(r=0.371、0.367、0.363,P均<0.01)。Z-eff、NICAP及NICVP值术前诊断pT3~4期R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71、0.74。结论DLSCT多参数图能提高RA术前T分期的准确度,平扫期Z-eff及双期增强NIC值有助于区分pT1~2期及pT3~4期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光谱CT T分期
下载PDF
肩袖损伤辨证分型及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献泉 曾令烽 +5 位作者 周光辉 古卓栩 罗明辉 窦耀星 梁桂洪 刘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3-1157,共5页
中医证候规范化是中医实现现代化及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肩袖损伤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中医药疗法在治疗肩袖损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迄今肩袖损伤的辨证分型及中医证候仍不规范,使临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困扰,不利... 中医证候规范化是中医实现现代化及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肩袖损伤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中医药疗法在治疗肩袖损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迄今肩袖损伤的辨证分型及中医证候仍不规范,使临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困扰,不利于实现中医现代化。因此,为了推动中医在肩袖损伤领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必要对现有的辨证分型和证候进行规范化的研究和探讨。文章主要阐述肩袖损伤辨证分型及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现状及问题,提出肩袖损伤辨证分型及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辨证论治 证候 规范 述评
原文传递
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探讨林氏正骨推拿手法在陈旧性踝关节扭伤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天康 崔文仲 +3 位作者 黄彦斌 范志勇 田强 吴山 《中医康复》 2024年第12期12-17,共6页
“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是中医骨伤科诊治筋骨疾病的重要理论。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若治疗不当或未能及时恢复,可能导致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引发长期疼痛与不稳定,在中医学中属于“骨错缝,筋出槽”范畴,推拿手法治疗在此领域具有... “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是中医骨伤科诊治筋骨疾病的重要理论。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若治疗不当或未能及时恢复,可能导致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引发长期疼痛与不稳定,在中医学中属于“骨错缝,筋出槽”范畴,推拿手法治疗在此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其中林氏正骨推拿手法结合了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武术绝技,通过爆发力与精准手法相结合,快速恢复踝关节解剖关系,具有显著疗效。本文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理论,对林氏正骨推拿手法在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总结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势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骨错缝 筋出槽 手法治疗 机制
下载PDF
基于整合思维探讨患者临床报告结局问卷引进与中医临床效应测评 被引量:8
12
作者 曾令烽 杨伟毅 +16 位作者 梁桂洪 肖萧 赵晨 罗明辉 陈红云 潘建科 赵金龙 窦耀星 黄和涛 韩燕鸿 杨园 赵第 徐南俊 李嘉晖 欧爱华 梁伟雄 刘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11-617,共7页
患者临床报告结局(PRO)强调采用心理学理念与手段,通过相关问卷获取真实、准确的资料,以对临床结局指标改变程度予以评价,也可以用作评价目标对象的个体症状、主观感应、和干预手段有关的患者满意度情况。这与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 患者临床报告结局(PRO)强调采用心理学理念与手段,通过相关问卷获取真实、准确的资料,以对临床结局指标改变程度予以评价,也可以用作评价目标对象的个体症状、主观感应、和干预手段有关的患者满意度情况。这与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等特性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故为当前中医临床效应测评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围绕上述核心问题对PRO的定义和测评价值、PRO问卷的研制流程、PRO问卷的应用概况、PRO在中医临床效应测评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就整合思维、PRO问卷与中医临床效应测评优化模式等进行分析,预期可以为中医临床诊疗决策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思维 患者临床报告结局问卷 中医临床效应测评 模式探讨
原文传递
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平 陈海云 杨伟铭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4期511-512,共2页
2009年8月-2012年1月,笔者采用椎体成形术(PVP)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26例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报道如下。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人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直肠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梁百晖 杨文 +5 位作者 刘岘 戴剑濠 张汉良 陈维翠 卢健烨 陈加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4-380,共7页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SCT)在评估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78例术前接受DL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直肠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108枚淋巴结分为转移组(n=52)及非转移组(n=56)。两名影像医生在不知...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SCT)在评估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78例术前接受DL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直肠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108枚淋巴结分为转移组(n=52)及非转移组(n=56)。两名影像医生在不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独立测量淋巴结短径(SD),评估其边缘、形状及强化均匀度,测量平扫期有效原子序数(Eff-Z),动脉期(AP)及静脉期(VP)的碘浓度(IC),计算双期增强标准化碘浓度(NIC)值。采用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形态学指标及光谱CT参数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转移组与非转移组间的淋巴结SD、边缘,形状及强化均匀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的NIC_(AP)及NIC_(VP)均显著高于非转移组(P<0.05),而Eff-Z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的SD、边缘、形状、强化均匀度,NIC_(AP)及NIC_(VP)在评估转移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0.648、0.630、0.637、0.806及0.722;将AUC值相对较高的3个参数(NIC_(AP),NIC_(VP)及SD)联合评估淋巴结转移,AUC值最大,达0.911,敏感度80.77%,特异度85.71%。结论 DLSCT标准化碘浓度值有助于提高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光谱CT多参数联合SD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腺癌 淋巴转移 光谱CT 碘浓度 有效原子序数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者肾活检组织的透射电镜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海峰 李伟平 +4 位作者 朱林燕 李楚天 罗碧怡 何青莲 郑广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电镜检查在肾病综合征(NS)肾活检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03例NS患者的肾活检组织进行透射电镜检查,分析电镜结果对最终诊断的意义。结果:"电镜对诊断起决定性作用"144例(35.7%),"电镜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qu... 目的:探讨电镜检查在肾病综合征(NS)肾活检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03例NS患者的肾活检组织进行透射电镜检查,分析电镜结果对最终诊断的意义。结果:"电镜对诊断起决定性作用"144例(35.7%),"电镜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77例(19.1%),"电镜对诊断非必需"182例(45.2%)。NS组中"电镜有诊断价值"("决定性作用"+"重要价值")的比例高于非NS组(NS∶非NS=54.8%∶32.2%,P<0.01)。"电镜有诊断价值"的比例因NS的病因、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存在组间差异,P<0.01(原发性NS∶继发性NS=77.4%∶7.5%;年龄<20岁组∶20岁~40岁组∶≥60岁组=74.4%∶52.1%∶45.8%;男∶女=68.0%∶42.2%)。结论:电镜检查对NS的正确病理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NS肾活检确诊对电镜的依赖程度受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因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检 肾疾病 肾病综合征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预防感冒专利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黄果 刘城鑫 +3 位作者 高宇浩 钟亮环 陈创荣 蔡彦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218-223,共6页
【目的】探讨预防感冒专利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国家专利数据库中关于预防感冒的中药复方,录入Microsoft Excel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药物频次,对药物组合和药物关联规则进行分析,提取内在核心组合和新方。【... 【目的】探讨预防感冒专利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国家专利数据库中关于预防感冒的中药复方,录入Microsoft Excel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药物频次,对药物组合和药物关联规则进行分析,提取内在核心组合和新方。【结果】共录入68首处方,涉及232味中药。其中用药频次较高的有甘草、金银花、黄芪、白术、防风、茯苓、板蓝根等;常用药物组合有"黄芪-白术""黄芪-防风""甘草-茯苓""白术-防风"等,频率较高的药物关联规则有"白术,防风→黄芪""黄芪,防风→白术""枸杞子→甘草""连翘→金银花"等;挖掘得到核心组合12个以及新方6首。【结论】预防感冒多以扶正祛邪为法,三因制宜拟定处方;扶正多用玉屏风散、四君子汤,祛邪多用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疏风清热;亦可采用养血滋阴、疏散风寒等法。由核心组合衍化而成的6首新方,可适用于不同的目标人群,为感冒的预防用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感冒 国家专利数据库 中药复方 玉屏风散 四君子汤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蜂针疗法治疗膀胱癌术后的“症病同治”诊疗策略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立国 吴巧玲 +8 位作者 古炽明 王昭辉 代睿欣 向松涛 李思逸 张秀琼 白遵光 王树声 陈志强(指导)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5期140-143,共4页
从陈志强教授"症病同治"的学术思想内涵介绍层层推进,探讨分析蜂针疗法治疗膀胱癌的"症病同治"诊疗策略。认为蜂针疗法可以治疗膀胱癌术后的"症",且符合现代医学治疗理念。具体体现在:(1)蜂针疗法辨证取... 从陈志强教授"症病同治"的学术思想内涵介绍层层推进,探讨分析蜂针疗法治疗膀胱癌的"症病同治"诊疗策略。认为蜂针疗法可以治疗膀胱癌术后的"症",且符合现代医学治疗理念。具体体现在:(1)蜂针疗法辨证取穴能治疗临床"症"状;(2)蜂毒肽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可治疗现代医学的"病";(3)蜂针疗法体现了"症病同治"诊疗策略下"三辨证"的学术思想。提出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电切术后,临床开展规范的蜂针疗法辨证治疗应成为一种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术后 蜂针疗法 症病同治 诊疗策略 陈志强
原文传递
干细胞诱导分化、衍生配子研究及伦理学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军 曾令烽 +8 位作者 包文虎 曹烨 潘建科 关梓桐 曹倩 李晓彦 王奇 梁伟雄 曾星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2-158,共7页
干细胞诱导分化衍生配子研究,可以用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科学性研究活动,例如探索不孕不育症或配子形成过程等;其二,促进人体辅助生殖技术的科学发展。然而,该项技术研究的开展,亟待对涉及的伦理、法律及社会效应进行充分的权衡评价。... 干细胞诱导分化衍生配子研究,可以用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科学性研究活动,例如探索不孕不育症或配子形成过程等;其二,促进人体辅助生殖技术的科学发展。然而,该项技术研究的开展,亟待对涉及的伦理、法律及社会效应进行充分的权衡评价。本文围绕上述核心问题,针对干细胞源配子基础研究及人体生殖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就隐私保护、知情同意、过程管理等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为当前干细胞研究利益相关方的权利保护和伦理审查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衍生配子 风险控制 伦理学问题
下载PDF
刘伟胜教授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鼻咽癌放疗反应经验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海 招远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放射治疗是消除鼻咽癌病灶的有效方法,但其副作用常常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中医药在减轻鼻咽癌的毒性及协同增效等方面显示了优势。刘伟胜教授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反应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认为放疗后所见证候虽多,但气阴两虚的... 放射治疗是消除鼻咽癌病灶的有效方法,但其副作用常常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中医药在减轻鼻咽癌的毒性及协同增效等方面显示了优势。刘伟胜教授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反应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认为放疗后所见证候虽多,但气阴两虚的表现最为常见,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合用益气养阴法,收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法 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 名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应用分类算法研究中医证候的思路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淑慧 陈耀龙 梁伟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55-1557,共3页
文章介绍了分类算法的应用背景,从中医现代中医诊断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分述分类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意义,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认为进一步研究应循序渐进,在对数据挖掘中的分类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先进行二分类研究... 文章介绍了分类算法的应用背景,从中医现代中医诊断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分述分类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意义,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认为进一步研究应循序渐进,在对数据挖掘中的分类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先进行二分类研究,再逐步扩展进行多分类研究。结合具体样本数据集,对于每一个数据集分别用数据挖掘中的种主要的分类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比较各种算法的特性,为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算法 中医辨证 研究思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