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子散热熨疗法治疗骨科腰硬联合麻术后腰部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曾秀云 瞿莎莎 +1 位作者 杨雯荔 包庆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409-2410,共2页
目的:探讨四子散热熨疗法治疗腰硬联合麻术后腰部疼痛方面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骨科下肢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的62例患者,按随机分层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按常规使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观察组于手术后24 h开始采用... 目的:探讨四子散热熨疗法治疗腰硬联合麻术后腰部疼痛方面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骨科下肢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的62例患者,按随机分层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按常规使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观察组于手术后24 h开始采用四子散热熨疗法和常规使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连续观察患者术后3 d内腰部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对照组腰部疼痛28例,观察组腰部疼痛2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子散热熨疗法能有效缓解和预防骨科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术后引起的腰部疼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子散 热熨疗法 骨科下肢手术 腰硬联合麻 腰部疼痛
原文传递
腕踝针对膝内翻畸形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胡燕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1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膝内翻畸形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9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接受66例TKA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组和观察组,各33例。基础组给予常规镇痛干预...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膝内翻畸形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9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接受66例TKA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组和观察组,各33例。基础组给予常规镇痛干预,中医组在常规镇痛基础上给予腕踝针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48 h、72 h,中医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低于基础组,术后1周、2周,中医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高于基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中医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项评分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中医组简易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镇痛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用腕踝针干预可有效减轻膝内翻畸形行TKA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镇痛满意度,且不良反应较少。腕踝针用于膝内翻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具有显著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膝内翻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下载PDF
加味六味地黄汤对骨肉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苏海涛 黄永明 +3 位作者 许少健 石宇雄 徐逸生 刘金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2-1414,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六味地黄汤对骨肉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04例骨肉瘤需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化疗始即服用加味六味地黄汤,对照组肌注白介素-2,二组均4周为1疗程,空白组为单纯完成化疗方案不行任何增强免疫力者,3组均... 目的探讨加味六味地黄汤对骨肉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04例骨肉瘤需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化疗始即服用加味六味地黄汤,对照组肌注白介素-2,二组均4周为1疗程,空白组为单纯完成化疗方案不行任何增强免疫力者,3组均在疗程前后抽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表达(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NK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疗程结束后统计各观察指标。结果骨肉瘤患者化疗后CD3+﹑CD4+/CD3+﹑CD8+/CD3+﹑CD4+/CD8+、CD19、CD20、CD3+/CD16+56+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加味六味地黄汤作用于骨肉瘤化疗患者的CD3+和CD8+的分子水平有显著性升高(P<0.01),而CD4+的分水平及CD4+/CD8+之比有增高但不明显(P>0.05),中药对骨肉瘤患者的CD19﹑CD20的水平的也有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对NK细胞的表达也有显著性的作用(P<0.05)。与IL-2比较,细胞免疫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体液免疫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疗使骨肉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中药加味六味地黄汤能够刺激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强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在体液免疫方面优于欣吉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六味地黄汤 化疗 骨肉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兴阳 黄永明 +2 位作者 徐伟龙 苏海涛 刘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888-2891,共4页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为骨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65岁以上人群中放射学OA的患病率可达50%以上,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这一数值可达到80%左右[1].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OA是导致50岁以上人群丧...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为骨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65岁以上人群中放射学OA的患病率可达50%以上,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这一数值可达到80%左右[1].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OA是导致50岁以上人群丧失工作能力的第二号杀手,仅次于心血管疾病[2].因患者功能及劳动力丧失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损失以及额外经济负担也随之急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干细胞治疗 间充质 退行性关节炎 肥大性关节炎 数据显示 社会生产力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月板桶柄样撕裂修补疗效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江涛 苏海涛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9期1486-1487,共2页
目的:回顾性评估半月板桶柄样撕裂(BHT)的关节镜下修补疗效。方法:对2006年5月~2010年3月住院治疗的18例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对于关节镜下证实无复合撕裂且可复位的半月板红区、红白区损伤采用自外... 目的:回顾性评估半月板桶柄样撕裂(BHT)的关节镜下修补疗效。方法:对2006年5月~2010年3月住院治疗的18例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对于关节镜下证实无复合撕裂且可复位的半月板红区、红白区损伤采用自外向内联合全内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技术缝合半月板,对于证实为复合撕裂的半月板、不可复位半月板及半月板白区损伤采用关节镜下成形。17例(94%)合并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一期同时单束自体或者异体韧带重建。结果:平均随访20.5个月(12个月~48个月)。评估术后再发交锁、积液、关节间隙压痛、McMurray试验、关节活动度。其中无症状者15例(83.3%),关节间隙压痛者2例(11.1%),交锁复发1例(5.6%)。结论:半月板桶柄裂与前交叉韧带损伤有高度相关性,成功的重建前交叉韧带对于半月板桶柄裂缝合后愈合至关重要,对于可修复半月板,关节镜下自外向内联合全内关节镜下修补技术缝合半月板,一期同时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肯定。1例失败患者重建的前交叉韧带失效松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半月板修补 半月板桶柄样撕裂 前交叉韧带
下载PDF
经皮微型空心螺钉技术治疗腕舟骨骨折 被引量:1
6
作者 江涛 苏海涛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1653-1655,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空心加压螺钉技术治疗急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异总结手术技术要点。方法对2006至2010年采用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的26例手舟骨骨折患者定期随访。评价局部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手部握力、影像学检查、Krim... 目的评价经皮空心加压螺钉技术治疗急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异总结手术技术要点。方法对2006至2010年采用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的26例手舟骨骨折患者定期随访。评价局部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手部握力、影像学检查、Krimmer腕关节评分和DASH(DisabilityofArm-Shoulder-Hand)问卷调查表等进行随访评估。结果术后腕关节疼痛程度静息时为2,用力时为13。腕关节屈伸活动度165°(达健侧94%),尺桡偏57°(达健侧95%),平均握力46kg(达健侧92%)。X线片复查90%患者骨折线于术后8周内(平均6.5周)消失。Krimmer评分总体疗效:优23例,良2例,满意1例。DASH值为8.5,提示术后腕关节功能良好。结论经皮空心加压螺钉技术治疗舟骨骨折疗效可靠。认真处理入针点、术中正确摆放透视体位、精确的术中透视定位技术是成功关键。对于稳定性骨折各种内固定材料疗效无明显差异。固定稳定的患者术后不需要额外的外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腕骨 舟骨 内固定器 随访研究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钠、钾、钙离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子桃 黄永明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3期22-24,共3页
目的研究骨科膝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前后钠、钾、钙3种离子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行膝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前后血浆钠、钾、钙水平的变化。结果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浆钙的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1),而血浆钠及... 目的研究骨科膝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前后钠、钾、钙3种离子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行膝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前后血浆钠、钾、钙水平的变化。结果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浆钙的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1),而血浆钠及钾水平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90.48%,其下降幅度与术中出血量呈正相关,与手术时间、年龄、性别无明显的相关性,同时发现与低钙血症相关的临床表现罕见。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常常导致低钙血症,虽然与低钙血症相关的临床症状较罕见,但作为体内重要的电解质、神经递质和凝血因子,建议围手术期常规监测钙离子水平并及时处理低钙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钙离子
下载PDF
股骨内髁、大粗隆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撞击症、髂胫束撞击症1例:附1年随访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江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82-1284,共3页
目的观察评价应用股骨内髁、大粗隆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撞击症、髂胫束撞击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膝关节内侧、左髋关节外侧疼痛2年,并且MR检查显示疼痛局部骨挫伤患者,进行关节镜检查,切开行股骨内髁... 目的观察评价应用股骨内髁、大粗隆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撞击症、髂胫束撞击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膝关节内侧、左髋关节外侧疼痛2年,并且MR检查显示疼痛局部骨挫伤患者,进行关节镜检查,切开行股骨内髁、大粗隆成形术治疗。术前记录疼痛部位、Lysholm评分,及MR表现。术后1年进行回访,记录疼痛、Lysholm评分、MR改善情况。结果术后2月患者局部疼痛消失,术后1年时Lysholm评分由术前63分恢复至术后95分。复查MR显示局部骨挫伤表现消失。而关节镜下观察膝关节内并无特异表现。结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撞击症、髂胫束撞击症患者临床表现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股骨内上髁、髋关节大粗隆外侧骨突部位疼痛为主。下肢力线可正常。MR以疼痛局部骨挫伤为主要表现。关节镜下无特异发现,切开局部成形术有非常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髋关节 撞击症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牛彩丽 黄锐娜 +3 位作者 徐滋琪 卢咏梅 黄永明 曾秀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285-2291,共7页
背景:目前富血小板血浆已被应用于骨科、烧伤整形科等领域创面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其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富血小板血浆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 背景:目前富血小板血浆已被应用于骨科、烧伤整形科等领域创面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其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富血小板血浆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和VIP数据库,检索应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设为建库至2018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6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925例患者,试验组可单独进行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或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常规治疗(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敷料覆盖等),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空白对照或安慰剂治疗;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OR=3.05,95%CI(2.25,4.13),P <0.000 01],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3.84,95%CI(2.44,6.06),P <0.000 01],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MD=-11.39,95%CI(-13.45,-9.34),P <0.000 01],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MD=-5 927.76,95%CI (-10 413.04,-1 442.49),P=0.010],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MD=-14.77,95%CI(-18.82,-10.73),P <0.000 01;③4个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情况,但不良反应与富血小板血浆本身治疗无关; ④结果表明,富血小板血浆在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溃疡 META分析 创面愈合 足溃疡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玉娟 曾秀云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559-560,共2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术前即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术后分阶段完成功能锻炼;对照组仅在术...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术前即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术后分阶段完成功能锻炼;对照组仅在术后根据患者耐受能力进行适当功能锻炼。结果术后1、2、8周髋关节Harris评分,观察组分别为56.23±44.50、75.21±4.29、93.51±5.69,对照组分别为52.68±5.62、59.32±5.15、84.53±6.55,2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术后1周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周与术前及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观察组完成规定训练动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21.4%,其中深静脉血栓3例,肺部感染3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系统性功能锻炼可调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功能锻炼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锻炼 HARRIS评分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43
11
作者 吕阳 刘启宇 +3 位作者 刘军 陈海云 潘建科 李希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437-2445,共9页
背景:目前国内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尚未达成共识,并未出现能有效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谵妄的风险预测系统。目的:探讨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有关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 背景:目前国内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尚未达成共识,并未出现能有效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谵妄的风险预测系统。目的:探讨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有关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研究,通过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3分析软件进行敏感性和异质性分析,并采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后的综合效应。结果与结论:(1)共纳入15个研究,其中谵妄组872例,非谵妄组3 221例;(2)Meta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前认知障碍[合并OR值为4.99,95%CI(2.66,9.37),P=0.000]、年龄[合并MD值为3.60,95%CI(2.21,5.00),P=0.000]、术前内科合并症≥3[合并OR值为2.83,95%CI(2.12,3.79),P=0.000]、术前血红蛋白<100 mg/L[合并OR值为2.09,95%CI(1.17,3.76),P=0.01]、术前白蛋白<35 g/L[合并OR值为=2.29,95%CI(1.77,2.97),P=0.01]、全麻[合并OR值为2.17,95%CI(1.41,3.34),P=0.000 4]、手术方式[合并OR值=1.36,95%CI(1.04,1.78),P=0.02]、手术时间[合并OR值为2.88,95%CI(1.42,5.82),P=0.003]、术中出血量[合并MD值为36.97,95%CI(25.74,48.19),P=0.000]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3)Meta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认知障碍[合并OR值为4.94,95%CI(2.23,10.95),P=0.000]、年龄[合并MD值为2.84,95%CI(1.89,3.78),P=0.000]、术前内科合并症≥3[合并OR值为3.05,95%CI(2.11,4.41),P=0.000]、全麻[合并OR值为4.29,95%CI(1.40,13.14),P=0.01]、手术时间≥2.5 h[合并OR值为=2.62,95%CI(1.68,4.08),P=0.000]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4)综上,术前认知障碍、年龄、术前内科合并症≥3、全麻、手术时间是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骨折类型、术前等待时间、手术类型与术后谵妄并无显著相关性;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影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骨折 谵妄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洪伟武 苏海涛 +3 位作者 彭嘉杰 范智荣 周俊德 黄永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939-2944,共6页
背景:跟骨骨折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75%的跟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可更好地恢复跟骨形态与功能,近年来经跗骨窦入路开始被临床医师认知并应用,但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入路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目的:系统评价跟骨骨折手术治疗... 背景:跟骨骨折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75%的跟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可更好地恢复跟骨形态与功能,近年来经跗骨窦入路开始被临床医师认知并应用,但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入路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目的:系统评价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经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2种入路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经跗骨窦切口和传统L形切口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4月。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进行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22例患者;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2种切口的末次随访的Bohler角[MD=0.14,95%CI(-0.54,0.81),P>0.05]、术后Gissane角[MD=-0.19,95%CI(-1.36,0.98),P>0.05]及Maryland评分[MD=-0.25,95%CI(-3.41,2.91),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③2组末次随访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MD=6.39,95%CI(-0.09,12.87),P=0.05]可能存在差异性;④与传统L形切口相比,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在缩短手术时间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MD=-14.98,95%CI(-23.90,-6.06),P=0.001<0.05],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OR=0.18,95%CI(0.08,0.38),P<0.0001];⑤提示手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经跗骨窦切口相对于传统L形切口在疗效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跗骨窦切口创口较小,有着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的优势,表明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安全性较高。然而,因纳入研究样本量较少,以上结论仍需更高质量、样本量更大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切口 传统L形切口 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思维导图健康宣教小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
13
作者 王文豪 曾秀云 +2 位作者 尹艳 蔡惠芬 胡燕 《哈尔滨医药》 2020年第5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究思维导图健康宣教小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膝关节置换患者96例,分为常规组(n=48)和试验组(n=48)。常规组予以常规外科护理,试验组予以应用思维导图健康宣教小组。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HSS评分、并发症发... 目的探究思维导图健康宣教小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膝关节置换患者96例,分为常规组(n=48)和试验组(n=48)。常规组予以常规外科护理,试验组予以应用思维导图健康宣教小组。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HS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周试验组(3.09±0.98)患者的VAS评分较常规组(4.58±1.13)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8周试验组(86.16±6.45)患者的HSS评分则显著高于常规组(75.47±6.94)(P<0.05);与常规组(77.08%)相比较,试验组(93.75%)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相比较,试验组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健康宣教小组能够显著促进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康复,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健康宣教小组 膝关节置换术 满意率 并发症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对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扩增及抗骨肉瘤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永明 杨仁轩 +3 位作者 苏海涛 张娴 许少健 徐逸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36-2439,共4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对不同人群来源的多种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增殖及其对骨肉瘤细胞毒活性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6组,通过向10名健康男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分别加入在白介素-2(IL-2)...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对不同人群来源的多种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增殖及其对骨肉瘤细胞毒活性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6组,通过向10名健康男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分别加入在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IL-1)、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及不同浓度中药血清,诱导CIK细胞,检测其形态及表型,测定CIK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单纯中药含药血清对CIK无诱导作用,细胞因子联合含药血清培养的CIK增殖倍数明显高于无药血清和无血清培养(P<0.05),而在联合培养中中剂量中药的CIK增殖速度高于低和高剂量血清培养(P<0.05),且对CIK细胞CD3+CD5 6+表达最为稳定;各组对骨肉瘤细胞均有一定杀伤作用,其中联合培养含药血清中剂量培养CIK细胞对骨肉瘤细胞杀伤效果最好。结论:单纯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对CIK细胞基本无诱导作用,联合细胞因子有促进CIK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对骨肉瘤细胞有较强的杀伤活性,但与浓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 扩增能力 骨肉瘤 杀伤力
原文传递
骨肉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现象的初步研究和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永明 黄启明 +5 位作者 徐逸生 石宇雄 张宗富 练文兴 苏海涛 刘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临床骨肉瘤患者手术后组织石蜡标本,观察骨肉瘤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现象,探讨骨肉瘤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2000-2009年间病理科石蜡包埋的骨肉瘤组织切片57例,其中44例骨肉瘤患者临床和... 【目的】通过检测临床骨肉瘤患者手术后组织石蜡标本,观察骨肉瘤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现象,探讨骨肉瘤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2000-2009年间病理科石蜡包埋的骨肉瘤组织切片57例,其中44例骨肉瘤患者临床和预后资料完整,并以此44例骨肉瘤组织切片和相关信息做为研究对象,复习切片明确诊断后,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CD31和过碘酸雪夫(PAS)双重染色,检测骨肉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存在与结构,结合患者临床和预后信息统计分析与血管生成拟态相关性,阐述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发现临床44例骨肉瘤中16例(36.36%)具有血管生成拟态发生,统计分析发现血管生成拟态发生与患者年龄、肿瘤发生的部位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是发现有转移患者与无转移患者血管生成拟态发生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肿瘤的大小与血管生成拟态发生之间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骨肉瘤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现象,血管生成拟态发生与骨肉瘤患者发生转移和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血管生成拟态发生可能是骨肉瘤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有血管生成拟态的患者易发生转移和肿瘤不断增殖,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改善,其预后比无血管生成拟态的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临床预后因素 血管生成拟态 转移
原文传递
砭石疗法对腰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秀云 曾苑红 杨雯荔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砭石疗法对腰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定时翻身、顺时针按摩腹部、床上蹬腿锻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砭石疗法治疗。结果:对照组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排... 目的:观察砭石疗法对腰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定时翻身、顺时针按摩腹部、床上蹬腿锻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砭石疗法治疗。结果:对照组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24小时内、24~48小时、49~72小时胃肠功能障碍改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砭石疗法对腰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障碍 腰椎术后 砭石疗法
原文传递
天突穴贴敷红外线贴对缓解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痛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牛彩丽 卢咏梅 +2 位作者 曾秀云 胡燕 黄永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377-1381,共5页
【目的】观察天突穴贴敷红外线贴对缓解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痛及咽喉伴随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给予沐舒坦+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 【目的】观察天突穴贴敷红外线贴对缓解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痛及咽喉伴随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给予沐舒坦+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20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外线贴贴敷天突穴,每日1次,每次贴敷4h。分别于术后12、24、48、72h评估2组患者咳嗽、咽痛、声音嘶哑等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术后24、48、72h咳嗽发生情况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48、72h,观察组伯格曼舒适度量表(BCS)评分明显改善,且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3)术后48、72h,观察组患者声音嘶哑评分明显改善,且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术后48、72h,观察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改善,且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突穴贴敷红外线贴对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的咽痛及咽喉伴随症状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突穴 红外线贴 气管插管 全麻术后 咽痛 穴位贴敷 BCS评分 VAS评分
原文传递
护理三级查房在实习护士病情观察能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红连 李红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第20期3662-3665,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三级查房在实习护士病情观察能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对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骨科80名进行规培的护士,根据实施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查房模式,试验组采用三级查房模式。比... 目的探讨护理三级查房在实习护士病情观察能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对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骨科80名进行规培的护士,根据实施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查房模式,试验组采用三级查房模式。比较两组护士一般情况、重点病情、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评分、专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护士一般情况、重点病情、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护士专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护理三级查房后,提高了实习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其中专科理论、操作技能等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矛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三级查房 病情观察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