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陈莉 吴萌 关丽娜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4期7375-7376,共2页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急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相应对策。结果: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急诊护理环境、风险意识淡薄、制度不健全或没有落到实处、急救相关物品不完备、护理文书书写不规...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急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相应对策。结果: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急诊护理环境、风险意识淡薄、制度不健全或没有落到实处、急救相关物品不完备、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等。根据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对策:弹性排班、强化风险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护患沟通等。结论:急诊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急诊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风险管理 护理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中医“风”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全福 刘敏雯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57-45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中医 心血管急症 严重 心血管事件 临床实践 关系 测风 发现 相似性
下载PDF
急诊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陈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5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收治的急诊外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自尊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 目的探讨急诊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收治的急诊外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自尊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情绪改善明显,同时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应用可以明显改善心理情绪,降低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外伤 心理护理
下载PDF
以“心肺复苏”为例探讨PBL教学在急诊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建英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6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以"心肺复苏"为示范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度45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名采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对照组25名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结果观察组理论平均成绩(... 目的探讨以"心肺复苏"为示范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度45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名采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对照组25名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结果观察组理论平均成绩(91.23±3.79)分,对照组理论平均成绩(84.42±4.05)分;观察组操作平均成绩(92.45±3.52)分,对照组操作平均成绩(83.84±2.81)分;观察组教学满意度95%,对照组教学满意度7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应用急诊科护理教学,促进护生临床学习的自学动机,使其具备评判性思维,从而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PBL教学 急诊科 护生
下载PDF
针刺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颖 梁伟波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5期120-121,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颈性眩晕患者108例,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应用针刺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应用西药敏使朗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记录并观察患者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颈性眩晕患者108例,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应用针刺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应用西药敏使朗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记录并观察患者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时段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与对照组第3天和第7天比较,针刺组评分明显提高(P<0.01)。而治疗后第14天和第28天,2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2种治疗方案对颈性眩晕的症状及生活质量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而且针刺组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针刺 中医辨证
原文传递
脑梗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6
作者 郭建文 杨时鸿 +4 位作者 黄燕 蔡业峰 蒋革新 张燕婷 黄培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80-1282,共3页
目的评价脑梗死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比较实施临床路径前(传统组)与实施临床路径后(路径组)患者的主要相关情况。主要评价指标包括:①住院时间;②住院费用;③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住院并发... 目的评价脑梗死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比较实施临床路径前(传统组)与实施临床路径后(路径组)患者的主要相关情况。主要评价指标包括:①住院时间;②住院费用;③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住院并发症、住院病死率、治疗90天再住院率、治疗90天病死率)。结果与传统组相比,路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缩短(21.82±11.72天vs17.85±7.54天,P=0.006),住院费用降低不明显(11924.76元vs10030.50元,P=0.230),其中检验费和其他费用下降明显,药物费有下降趋势,治疗费略有上升,而平均日费用有上升趋势。治疗90天后患者生活能力(BI)有提高(P<0.05),住院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明显(P<0.05),但治疗14天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治疗90天后再住院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脑梗死临床路径能够改善医疗质量,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临床路径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实施临床路径对脑梗死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时鸿 梁伟波 +2 位作者 覃小兰 蔡业峰 黄燕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56-1957,共2页
目的评价开展脑梗死临床路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对比未实施临床路径组(传统组)与实施临床路径组(路径组)的治疗效果。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住院并发症、住院病死率、治疗90d再住院... 目的评价开展脑梗死临床路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对比未实施临床路径组(传统组)与实施临床路径组(路径组)的治疗效果。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住院并发症、住院病死率、治疗90d再住院率、治疗90d病死率。结果实施脑梗死临床路径可提高治疗90d患者生活能力(P=0.026),治疗14d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0.897)、住院并发症发生率(P=0.073)及病死率(P=0.596)、治疗90d再住院率(P=0.291)、病死率(P=0.962)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实施脑梗死临床路径能够改善提高脑梗死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临床路径 疗效
下载PDF
平衡针疗法治疗急性腹痛63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国峰 李敏 覃小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平衡针疗法 对症治疗 急性腹痛 症状学诊断 常见疾病 临床疗效 总结报告 急诊科
下载PDF
平衡针疗法治疗高血压急症38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庞嶷 时枫 覃小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88-1488,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急症 平衡针 针刺疗法
下载PDF
电针对VD大鼠脑神经元HO-1 Bcl-2和Bax蛋白表达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国峰 李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10-1512,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治疗效应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200—220g雄性大鼠60只,除假手术组10只外,其他均用4-VO法造模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14只,尼莫通组13只,模型组13只。电针组针刺“... 目的: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治疗效应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200—220g雄性大鼠60只,除假手术组10只外,其他均用4-VO法造模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14只,尼莫通组13只,模型组13只。电针组针刺“百会”和“大椎”两穴,尼莫通组以剂量12mg/kg给药,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未予任何治疗。治疗20天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变化,采用RT—PCR法观察HO—1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逃避潜伏期、皮质和海马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HO~1总mRNA吸光度比值显著降低(P〈0.05),Bd-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够改善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能够减少皮质海马神经细胞Bax和HO-1蛋白表达,增加Bd-2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电针治疗 Bcl-2 BAX HO—1
下载PDF
肠益康汤对脾虚泄泻小鼠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华 龙亚秋 +4 位作者 彭娟 魏蕾初 邓虹珠 姚锐 焦河玲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肠益康汤对脾虚动物肠道菌群失调及胃肠功能异常的调整作用。方法用大黄诱导脾虚泄泻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予肠益康汤14d,采用镜检法测定肠道菌群水平,墨汁印迹法检测小肠推进率,电镜观察小肠黏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肠益康汤高... 目的观察肠益康汤对脾虚动物肠道菌群失调及胃肠功能异常的调整作用。方法用大黄诱导脾虚泄泻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予肠益康汤14d,采用镜检法测定肠道菌群水平,墨汁印迹法检测小肠推进率,电镜观察小肠黏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肠益康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肠益康高、中剂量组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率显著降低(P<0.05),肠益康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小肠黏膜病理改变显著改善。结论肠益康汤能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抑制脾虚小鼠肠推进功能亢进,并对大黄致脾虚小鼠小肠黏膜的病理改变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益康汤 肠道菌群 脾虚泄泻 小肠蠕动
下载PDF
平衡针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伟波 张颖 覃小兰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9-110,共2页
目的:观察平衡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以面瘫穴、偏瘫穴为主穴运用平衡针治疗41例面神经炎患者,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41例患者中治愈25例(60.98%),显效10例(24.39%),有效4例(9.76%),无效2例(4.88%),总有效率95.12%。结... 目的:观察平衡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以面瘫穴、偏瘫穴为主穴运用平衡针治疗41例面神经炎患者,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41例患者中治愈25例(60.98%),显效10例(24.39%),有效4例(9.76%),无效2例(4.88%),总有效率95.12%。结论:平衡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针刺疗法 平衡针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颈性眩晕7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庞嶷 卢爱丽 +1 位作者 李建英 覃小兰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308-309,共2页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性眩晕患者74例,以平衡针疗法结合中药辨证治疗。结果眩晕的最短缓解时间为25min,最长为24h,平均1.5h;69例有效,其中痊愈2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93.2%;33例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针...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性眩晕患者74例,以平衡针疗法结合中药辨证治疗。结果眩晕的最短缓解时间为25min,最长为24h,平均1.5h;69例有效,其中痊愈2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93.2%;33例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针药并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定、起效快速,是一项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针刺疗法 平衡针
下载PDF
外感发热的辨证施护
14
作者 张晓春 张英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4-125,共2页
根据患者发热的特点,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把外感发热的患者分为表热证、半表半里证和里热证三种类型,采用不同的施护方法,并配合中药沐足等外治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关键词 外感发热 辨证施护 中药沫足
原文传递
泌尿系结石的保健调护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春 《光明中医》 2010年第3期513-514,共2页
泌尿系结石系指一些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胺酸等)和有机基质(如基质A、Tamm Horsfall蛋白、酸性粘多糖等)在泌尿系的异常聚集。泌尿系结石包括肾、输尿管及膀胱结石,中医称为"石淋"。临床表现为从后腰肾区向膀胱及生殖... 泌尿系结石系指一些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胺酸等)和有机基质(如基质A、Tamm Horsfall蛋白、酸性粘多糖等)在泌尿系的异常聚集。泌尿系结石包括肾、输尿管及膀胱结石,中医称为"石淋"。临床表现为从后腰肾区向膀胱及生殖器放射的阵发性剧痛,继而出现血尿。膀胱结石还会有尿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石淋 护理
下载PDF
56例癫痫大发作病人的急救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媛 《甘肃中医》 2009年第12期50-51,共2页
癫痫大发作是神经科常见急诊之一,反复发生或持续性的抽搐,会进一步加重脑缺氧和脑损伤,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癫痫大发作的特点,给予对症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合理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 癫痫急救 护理
下载PDF
多发性创伤的辨证施护
17
作者 张晓春 黄见平 《河北中医》 2004年第10期783-784,共2页
关键词 多处创伤 护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护理体会
18
作者 李建英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11期233-233,23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护理效果.方法:采取西医的补液、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的治疗,结合护理措施.结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患者没有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尽快做...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护理效果.方法:采取西医的补液、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的治疗,结合护理措施.结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患者没有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尽快做出正确的诊断,迅速补液及正确使用胰岛素,积极祛除诱因,同时采用支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监测血糖和电解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护理
下载PDF
川芎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9
19
作者 伍志勇 龙亚秋 +6 位作者 聂玲辉 谢豪杰 葛鑫宇 黄瑞凝 黄小星 商建青 陈宝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86-290,共5页
目的:评价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1979—2011年32年间以川芎嗪联合甲钴胺为干预措施治疗DPN的RCT。... 目的:评价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1979—2011年32年间以川芎嗪联合甲钴胺为干预措施治疗DPN的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进行资料提取,并进行研究方法的质量评估和对提取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11个试验,共918例DPN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川芎嗪联合甲钴胺治疗较单用甲钴胺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麻木和疼痛[OR=0.29,95%CI(0.21,0.41),P=0.000]以及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MD=5.57,95%CI(4.79,6.35),P=0.000;MD=4.53,95%CI(3.73,5.33),P=0.000]和腓神经MNCV与SNCV[MD=4.92,95%CI(4.39,5.45),P=0.000;MD=5.24,95%CI(4.73,5.75),P=0.000]。仅有1个试验报道了大剂量TMP联合甲钴胺出现了不良反应,如头晕和头痛。结论:川芎嗪联合甲钴胺对治疗DPN可能有一定疗效,但还需进行更多高质量的RCT才能对其疗效得出肯定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川芎嗪 甲钴胺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加热药枕配合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急性期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进忠 覃小兰 张晓春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观察自制药枕经过加热后联合倍他司汀对颈性眩晕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颈性眩晕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倍他司汀+加热药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滴注倍他司汀治疗。通过眩晕疗效评价标准... 目的观察自制药枕经过加热后联合倍他司汀对颈性眩晕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颈性眩晕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倍他司汀+加热药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滴注倍他司汀治疗。通过眩晕疗效评价标准及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对两组患者眩晕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眩晕改善情况治疗组痊愈率为17.14%,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分别为8.57%、97.15%,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SI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性眩晕急性发作期治疗方面,加热药枕疗效肯定,其配合倍他司汀优于单纯倍他司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枕 倍他司汀 眩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