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地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338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杨小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7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孕妇中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原因及改善其预后的主要环节。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9226例新生儿中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338例(占3.664%)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出生的350例适于胎龄儿为对照,比较相关因素的发生情况,以... 目的探讨孕妇中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原因及改善其预后的主要环节。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9226例新生儿中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338例(占3.664%)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出生的350例适于胎龄儿为对照,比较相关因素的发生情况,以利于以后及时地发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时地治疗,达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患病率的目的。结果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组与对照组在孕期系统管理、分娩方式、围产儿预后及妊高征、多胎、妊娠合并心血管疾患的发生上均有差异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加强孕期管理、产前诊断、及时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采用适当的分娩方式,是减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适于胎龄儿 妊娠并发症
下载PDF
分娩球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郭伟红 邓慧玲 梁叶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9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产程中应用分娩球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价值。方法:将300例初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初孕妇在临产后,由助产士指导应用分娩球。对照组除不应用分娩球外,其他干预措施与观察组一致。分别对两组初孕... 目的:探讨产程中应用分娩球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价值。方法:将300例初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初孕妇在临产后,由助产士指导应用分娩球。对照组除不应用分娩球外,其他干预措施与观察组一致。分别对两组初孕妇的心理状态、疼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等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初孕妇主观能动性增强,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显著减轻,剖宫产率为16.0%,较对照组40.1%降低,产程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孕妇产程中应用分娩球能够缩短产程时间,减轻部分疼痛,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通过对分娩球的应用研究,希望找出降低剖宫产率的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球 剖宫产率 自然分娩
下载PDF
胎儿大脑中动脉和脐动脉阻力指标比值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崔雪芳 刘翠玲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3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脐动脉(UA)阻力指标比值并分析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580例妊娠36~41周孕妇的胎儿MCA和UA的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按计算所得MCA/UA比值分为异常组(<1.3)260例与正常组(≥1... 目的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脐动脉(UA)阻力指标比值并分析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580例妊娠36~41周孕妇的胎儿MCA和UA的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按计算所得MCA/UA比值分为异常组(<1.3)260例与正常组(≥1.3)320例,追踪母婴结局及分娩方式。结果两组病例的脐带异常、胎儿窘迫和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及分娩方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MCA/UA比值是测定胎儿宫内安危较为灵敏的指标,可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提高产科防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脐动脉 阻力指标比值 胎儿宫内安危
下载PDF
红细胞平均体积联合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在地中海贫血初筛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袁明生 易旺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48-1950,共3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测定在地中海贫血(地贫)初筛实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反向点杂交技术对229例孕妇的血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地贫组163例,对照组66例),采用... 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测定在地中海贫血(地贫)初筛实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反向点杂交技术对229例孕妇的血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地贫组163例,对照组66例),采用速率法检测G6PD活性,采用鞘流电阻抗法检测MCV,将单项、两项并联和串联结果与基因诊断(金标准)的地贫结果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CV、G6PD、两项并联和两项串联诊断地贫的灵敏度分别为99.4%、37.4%、99.4%和37.4%,特异度分别为47.0%、93.9%、43.9%和97.0%。结论在地贫的初筛试验中,MCV与G6PD活性并联的价值与MCV单项相近。但两项串联应用,可提高诊断地贫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平均体积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 地中海贫血 初筛 串联 并联 反向点杂交技术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Th_1/Th_2细胞因子平衡偏移与NO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晓晖 陈慧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2135-2138,共4页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与NO在妊高征患者血清和胎盘组织中含量变化,分析其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镀铜镉还原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分别对41例妊高征患者、3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和胎盘提取物NO和细胞因子...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与NO在妊高征患者血清和胎盘组织中含量变化,分析其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镀铜镉还原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分别对41例妊高征患者、3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和胎盘提取物NO和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妊高征组血清和胎盘组织中IL-2、IFN-γ及IFN-γ/IL-4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妊高征组血清中IL-10呈显著下降而IL-4显著升高(P<0.01);妊高征组患者血清和胎盘提取液中NO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妊高征组患者血清和胎盘提取液中NO含量与IFN-γ、IFN-γ/IL-4水平均呈负相关(血清中rIFN-γ=-0.642,P<0.01,rIFN-γ/IL-4=-0.258,P<0.05;胎盘中rIFN-γ=-0.765,P<0.01,rIFN-γ/IL-4=-0.331,P<0.05),妊高征组血清NO含量与IL-10呈正相关(rIL-10=0.202,P<0.05)。结论:妊高征发生与NO含量降低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改变密切相关;妊高征病理过程存在Th1/Th2平衡偏移,NO参与了这种偏移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一氧化氮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7例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朱琳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期76-76,14,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发病原因及诊疗。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因经期明显延长就诊的患者中,发现子宫切口憩室7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经期明显延长,B超检查可明...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发病原因及诊疗。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因经期明显延长就诊的患者中,发现子宫切口憩室7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经期明显延长,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切口 憩室
下载PDF
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不同缝合方法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晓晖 顾秀兰 +1 位作者 张燕玲 杜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10期84-85,共2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不同缝合方法的临床应用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根据剖宫产手术采取子宫下段切口不同的缝合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单层连续锁边缝合方... 目的:分析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不同缝合方法的临床应用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根据剖宫产手术采取子宫下段切口不同的缝合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单层连续锁边缝合方式,而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双层缝合方式,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愈合及盆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口愈合及盆腔粘连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应用单层连续锁边缝合具有疗效满意,切口愈合良好,且减少了术后盆腔粘连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 单层连续锁边缝合 传统双层缝合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易旺云 罗勇 麦健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2064-2065,共2页
关键词 麻醉 产科 剖宫产术 婴儿 新生 血气分析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妊娠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琳 黄容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8期99-100,共2页
目的分析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资料,探讨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子宫疤痕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结果因早期诊断和治疗经验不足,1例子宫疤痕妊娠因大出血而切除子宫;2例能及早诊断,经治疗保全了子宫。结论... 目的分析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资料,探讨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子宫疤痕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结果因早期诊断和治疗经验不足,1例子宫疤痕妊娠因大出血而切除子宫;2例能及早诊断,经治疗保全了子宫。结论了解剖宫产手术史、停经史、孕激素测定结合B超可早期诊断子宫疤痕妊娠,采用药物治疗或药物+吸宫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剖宫产 疤痕妊娠
下载PDF
女性盆腔炎性包块的CT诊断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云 李清水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21例女性盆腔炎住包块CT和临床表现。材料与方法:病例均有完整住院病历和CT扫描资料,两人读片进行总结。结果:女性盆腔炎性包块可发生在盆腔任何部位,但多发生在附件部位,其形态不规则,没有浸润征,实质内密度不... 目的:回顾性总结21例女性盆腔炎住包块CT和临床表现。材料与方法:病例均有完整住院病历和CT扫描资料,两人读片进行总结。结果:女性盆腔炎性包块可发生在盆腔任何部位,但多发生在附件部位,其形态不规则,没有浸润征,实质内密度不均匀,增强后整体强化,可出现多种复杂图像,使平扫显示不清的囊腔,壁边界变清。临床特征包括有发热,下腹疼痛,子宫颈举痛,有时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但对深部及大范围包块,临床诊断困难。结论:女性盆腔炎性包块在CT影像上有一定特征,CT可准确作出诊断,并与其它盆腔内包块相鉴别。对于临床上怀疑有盆腔炎性包块存在时,及时做CT检查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炎性包块 CT 盆腔炎
下载PDF
两种HIV抗体试剂性能的回顾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明生 叶国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257-1258,共2页
目的了解该院实验室所选ELISA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诊断试剂的性能,评价在该院实验室条件下检测HIV抗体的合理性,发现其不足,以便持续改进。方法以该院实验室上送的有阳性反应的血清被HIV确诊实验室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了解该院实验室所选ELISA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诊断试剂的性能,评价在该院实验室条件下检测HIV抗体的合理性,发现其不足,以便持续改进。方法以该院实验室上送的有阳性反应的血清被HIV确诊实验室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的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将珠海丽珠的HIV(1+2型)抗体诊断试剂作为HIV抗体检验的初筛试剂,其特异性为100.00%,敏感性为99.95%,功效率为99.95%;复检试剂为北京金豪HIV(1+2型)抗体诊断试剂(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其特异性为100.00%,敏感性为99.96%,功效率为99.96%;在检测HIV抗体方面,二者一致性较强(Kappa=0.99)。结论在该院HIV初选实验室条件下对HIV抗体初筛和复检试剂的选择是合理的,HIV抗体检验质控过程是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抗体 试剂盒 诊断 评价研究 性能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晚期血脂水平与围产结局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杏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9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晚期血脂水平与围产结局。方法将在本院住院治疗的5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与同期正常妊娠的孕产妇做对比,对两组妊娠期孕产妇的晚期血脂水平与围产结局进行观察。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较正常妊娠...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晚期血脂水平与围产结局。方法将在本院住院治疗的5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与同期正常妊娠的孕产妇做对比,对两组妊娠期孕产妇的晚期血脂水平与围产结局进行观察。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较正常妊娠组晚期血脂水平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三酰甘油(TG)方面差异明显,在围产结局(胎儿窘迫、阴道炎、剖宫产、羊水过多)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围生期母婴安全的疾病,应该加强早起诊断,做好全面系统的母婴监测措施,以保证孕产妇晚期血脂水平的稳定和令人满意的围产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晚期血脂水平 围产结局 围生期
下载PDF
达英-35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生殖内分泌和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杏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2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79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给予达英-35联合生活方式调整治疗;对照组34例,单给予达英-3...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79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给予达英-35联合生活方式调整治疗;对照组34例,单给予达英-35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殖内分泌和脂代谢等指标的变化及促排卵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的生殖内分泌、脂代谢指标均有下降,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排卵率及受孕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英-35联合生活方式调整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殖内分泌和脂代谢情况,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和受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达英-35 生活方式 生殖内分泌 脂代谢
下载PDF
宫角妊娠37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易旺云 麦健敏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7年第3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宫腔镜技术在终止宫角妊娠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06年6月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7例宫角妊娠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预后分为足月组、破裂组及未破裂组,未破裂组根据治...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宫腔镜技术在终止宫角妊娠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06年6月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7例宫角妊娠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预后分为足月组、破裂组及未破裂组,未破裂组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又分为A、B组,对各组诊治方法、预后进行分析。结果:①宫角妊娠部分可达足月,但分娩期并发症较多,胎盘滞留于宫角部是其特点。②宫角妊娠破裂时孕周平均78.5±13.2天,与未破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内出血汹涌,平均出血量2253.8±468.4ml,是宫角妊娠严重的并发症。③在宫角妊娠破裂前可人工终止妊娠,方法A:使用MTX杀胚治疗后行吸宫术;方法B;使用MTX杀胚后行宫腔镜下钳取术。两组比较在出血量、血pHCG下降10倍所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角妊娠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疗方案。部分可至足月,对渴望妊娠者,加强孕期、产时监护至关重要。部分宫角妊娠可在早、中期穿破宫角出现腹腔内出血,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早期人工终止宫角妊娠可采用MTX等杀胚治疗后在B超监护下行吸宫术或宫腔镜下钳取术,后者在手术效果、安全性上优于前者,是终止宫角妊娠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角妊娠 足月 破裂 宫腔镜
下载PDF
脐带异常与胎心监护异常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雪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7期76-76,122,共2页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与胎心监护(NST)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60例产前有NST异常及2488例无NST异常的孕妇进行产后新生儿存在脐带异常机率的跟踪调查,比较脐带异常与胎心监护异常的关系。结果在160例NST异常的新生儿中,存在脐带异常的有93例(58...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与胎心监护(NST)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60例产前有NST异常及2488例无NST异常的孕妇进行产后新生儿存在脐带异常机率的跟踪调查,比较脐带异常与胎心监护异常的关系。结果在160例NST异常的新生儿中,存在脐带异常的有93例(58.13%);在2488例无NST异常的新生儿中,存在脐带异常的有621例(24.96%)。经统计分析,产前NST异常与正常的两组新生儿脐带异常有极显着性差别(χ2=83.96 P<0.01)。结论NST异常者存在脐带异常可能性大,对有NST异常的孕妇阴道试产需要密切观察胎心音变化及产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窘迫 脐带异常 胎心监护 跟踪调查
下载PDF
HBV前S1抗原相对浓度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16
作者 袁明生 易旺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895-896,共2页
前S1(Pre—S1)抗原蛋白是完整乙型肝炎病毒(HBV)外壳蛋白成分之一,具有增强HBV表面抗原免疫原性的作用,也有助于HBV吸附至肝细胞,对肝细胞损伤、病毒DNA复制有辅助作用。前S1抗原与HBVDNA的检出率高度相符,在反映HBV复制、传染... 前S1(Pre—S1)抗原蛋白是完整乙型肝炎病毒(HBV)外壳蛋白成分之一,具有增强HBV表面抗原免疫原性的作用,也有助于HBV吸附至肝细胞,对肝细胞损伤、病毒DNA复制有辅助作用。前S1抗原与HBVDNA的检出率高度相符,在反映HBV复制、传染性方面与HBVDNA呈高度正相关,HBVDNA病毒载量检测是判断HBV复制、观察疗效的金指标,所以HBVPre-S1抗原也可作为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传染性、复制和评价疗效的指标,而目前尚无Pre-S1抗原浓度应用于判断HBV复制和观察疗效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抗原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下载PDF
巨大儿394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黄蓉华 朱琳 辜小媚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0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巨大儿产前诊断、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方法收集本院2003-2008年394例巨大儿的临床资料,对产前诊断、分娩方式及母儿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发生率为3.85%;②体重预测与出生体重符合率绝对误差(〈250g)为72%,... 目的探讨巨大儿产前诊断、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方法收集本院2003-2008年394例巨大儿的临床资料,对产前诊断、分娩方式及母儿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发生率为3.85%;②体重预测与出生体重符合率绝对误差(〈250g)为72%,相对误差(〈10%)为95%;③巨大儿剖宫产率69.8%、产后出血6.6%、14.5%新生儿需经儿科处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提高巨大儿诊断准确率,正确评估和选择分娩方式可降低母婴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儿 诊断 分娩方式 并发症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新生儿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顾秀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11期98-98,95,共2页
目的 通过脐带血检验早期诊断新生儿G6PD缺陷,探讨G6PD缺陷程度与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相关性 方法 对1302例足月健康新生儿脐带血进行G6PD定量检验后跟踪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 (1)106例G6PD缺 陷的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2... 目的 通过脐带血检验早期诊断新生儿G6PD缺陷,探讨G6PD缺陷程度与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相关性 方法 对1302例足月健康新生儿脐带血进行G6PD定量检验后跟踪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 (1)106例G6PD缺 陷的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25例(23.58%);1196例G6PD正常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31例(2.59%)。两组病例高胆红 素血症的发生率有极显著差别(X2=104.25 P<0.01)。(2)49例G6PD显著缺陷的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19例(38.78%);57 例G6PD轻度缺陷的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6例(10.53%)。两组病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有极显著差别(X2=11.67 P<0. 01)。结论 G6PD缺陷是本地区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之一,G6PD活性越低,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性 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带血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在早孕药流中不同用药途径的比较
19
作者 杨小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860-860,共1页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在早孕药流中的效果。方法 将 5 0 0例早孕自愿要求药流孕妇 ,随机分为两组 :A组把米索前列醇研碎后置于阴道后穹窿处 ,B组为口服米索前列醇。给药后观察副作用的临床指标 ,记录完全流产时间 ,并进行...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在早孕药流中的效果。方法 将 5 0 0例早孕自愿要求药流孕妇 ,随机分为两组 :A组把米索前列醇研碎后置于阴道后穹窿处 ,B组为口服米索前列醇。给药后观察副作用的临床指标 ,记录完全流产时间 ,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副作用小 ,完全流产率高。结论 在早孕药流中米索前列醇经阴道后穹窿给药方法明显优于口服给药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初期 人工流产 米索前列醇 阴道内投药
下载PDF
宫腔镜在妊娠物残留诊治中的应用
20
作者 陈向利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期165-165,共1页
目的研究宫腔镜应用于妊娠物残留诊治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50例宫内妊娠残留物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应用宫腔镜清宫,对照组... 目的研究宫腔镜应用于妊娠物残留诊治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50例宫内妊娠残留物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应用宫腔镜清宫,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清宫。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阴道出血以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治愈24例,治愈率96%,对照组治愈12例,治愈率48%,研究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和对照组的无差异(P>0.05)。结论应用宫腔镜诊治宫内妊娠残留物,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妊娠物残留 诊治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