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传播疾病10联检联合人乳头瘤病毒分型和宿主基因甲基化检测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马莉 卞美璐 +9 位作者 陈曦 袁记方 邹志远 李茜 于欢 张庆霞 阳艳军 贺桂芳 陈庆云 刘红刚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50-1253,共4页
目的探讨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10联检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分型和宿主基因SOX-1、PAX-1甲基化检测一次性试剂盒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联合应用,评价其对子宫颈病变的筛查效果。方法对2019... 目的探讨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10联检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分型和宿主基因SOX-1、PAX-1甲基化检测一次性试剂盒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联合应用,评价其对子宫颈病变的筛查效果。方法对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子宫颈病变诊疗中心门诊就诊的机会性筛查女性494例,行STD 10联检联合HPV分型和宿主基因SOX-1、PAX-1甲基化检测,根据其就诊情况获得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BC)及组织病理学诊断,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价不同筛查方案对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的筛查效果。结果沙眼衣原体感染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χ^(2)=10.925,P=0.001)。HPV感染是甲基化(χ^(2)=29.893,P=0.000)、LBC(χ^(2)=6.607,P=0.012)和组织病理学阳性(χ^(2)=12.641,P=0.000)的危险因素。甲基化阳性与LBC(χ^(2)=33.647,P=0.000)和组织病理学阳性(χ^(2)=41.676,P=0.000)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HPV分型检测联合甲基化检测进行筛查,可显著提高子宫颈病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和96.3%。结论HPV分型检测联合宿主基因SOX-1、PAX-1甲基化检测进行子宫颈病变筛查是可行的,可以在缺乏细胞学检测条件的地区,替代其对子宫颈癌筛查并起分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病变 性传播疾病 人乳头瘤病毒 甲基化 筛查
原文传递
三阴乳腺癌中MYC和CSMD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智辉 李荣岗 +4 位作者 钟媚共 伍婉婷 孟子杰 郑焱 张鑫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745-750,共6页
目的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分析MYC和CSMD1的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获得乳腺癌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数据和临床病理数据。利用GISTIC2.0软件分析肿瘤组织中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情况... 目的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分析MYC和CSMD1的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获得乳腺癌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数据和临床病理数据。利用GISTIC2.0软件分析肿瘤组织中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情况,并用IGV软件分析并可视化热点基因的拷贝数变异情况。收集整理108例三阴乳腺癌患者样品及信息,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中MYC和CSMD1基因拷贝数变异,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发现,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染色体8q24.21区段扩增最为显著而8p23.2区段缺失最为显著,其中8q24.21区段的扩增热点为MYC基因,而8p23.2区段缺失热点为CSMD1基因。在TCGA的TNBC病例中,MYC基因的扩增比例为83.0%,CSMD1基因的缺失为67.1%。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的TNBC病例中,MYC基因的扩增比例为88.9%,CSMD1基因的缺失为58.3%;然而,MYC的扩增或CSMD1的缺失与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T分级、N分级、M分级及临床病理分期无关(P>0.05)。结论 TNBC组织中有显著的MYC扩增和CSMD1缺失情况,是TNBC较为普遍的分子特征,但两者的拷贝数变异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基因拷贝数变异 MYC基因 CSMD1基因
下载PDF
补骨脂定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钟媚共 阮晓红 +5 位作者 郑明珠 陆文洁 陈莎莎 林碧华 郑焱 张鑫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癌细胞诱导下分化成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的情况,观察补骨脂定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SCs)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向CAFs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小室,建立h BMSCs和h UCMSCs...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癌细胞诱导下分化成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的情况,观察补骨脂定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SCs)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向CAFs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小室,建立h BMSCs和h UCMSCs与4种女性特发恶性肿瘤细胞(BT-549、HEC-1B、Hela和SK-OV-3)共培养模型。梯度浓度的补骨脂定处理h BMSCs和h UCMSCs后,用Compu Syn软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后续用10μmol·L-1补骨脂定处理各组细胞。用细胞增殖毒性(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p-JAK2和p-STAT3表达水平。结果补骨脂定对h BMSCs和h UCMSCs的IC50分别是477.34和364.83μmol·L-1;在10μmol·L-1浓度下,对两种细胞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3.77±1.65)%和(3.70±2.11)%,均小于5%。h BMSCs与4种癌细胞共培养后,h BMSCs中α-SMA表达阳性率上升,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强,其p-JAK2和p-STAT3的表达水平上升;补骨脂定能显著抑制共培养体系中的上述现象。在共培养体系中,h UCMSCs中α-SMA表达阳性率不变,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却受抑制,其p-JAK2和p-STAT3的表达下降;补骨脂定不影响h UCMSCs中α-SMA、p-JAK2和p-STAT3的表达,但能增强h UCMSCs对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结论在Transwell共培养环境中,补骨脂定可抑制h BMSCs向CAFs分化,降低癌细胞恶性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定 成纤维细胞 癌相关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9
4
作者 张韶凯 罗喜平 +9 位作者 李志芳 苏征 夏继超 胡桂英 朱玉静 谢龙旭 冯向先 孙喜斌 陈汶 乔友林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评价凯普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试剂盒用于高危型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6-7月在广东、山西、河南三省招募的9914例(河南省3233例,山西省3301例,广东省3380例)宫颈癌筛查对象作为研... 目的评价凯普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试剂盒用于高危型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6-7月在广东、山西、河南三省招募的9914例(河南省3233例,山西省3301例,广东省3380例)宫颈癌筛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HPV-DNA检测,HPV阳性且细胞学检查结果≥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HPV阴性且细胞学检查结果≥不典型腺细胞(LSIL)的受试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以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计算高危型HPV和HPV16/18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其95%CI。结果9914例筛查对象的年龄为(45.0±9.3)岁。其中高危型HPV阳性者1302例,HPV16阳性者211例,HPV18阳性者64例。以病理检测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CIN2+)为金标准,HPV-DNA检测对ASCUS人群的分流效果为高危型HPV型别的灵敏度为90.6%(95%CI为75.8%~96.8%),特异度为78.0%(95%CI为74.5%~81.2%);HPV16/18型别合并检测的灵敏度为56.3%(95%CI为39.3%~71.8%),特异度为95.7%(95%CI为93.8%~97.1%)。HPV-DNA检测对总人群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效果为高危型HPV型别的灵敏度为95.1%(95%CI为88.1%~98.1%),特异度为87.6%(95%CI为86.9%~88.2%);HPV16/18型别合并检测的灵敏度为65.9%(95%CI为55.1%~75.2%),特异度为97.8%(95%CI为97.5%~98.1%)。结论凯普HPV检测试剂盒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和ASCUS人群分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有效的HPV-DNA检测方法,可用于人群中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HPV)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肿瘤 筛查
原文传递
过表达白血病抑制因子增强子宫内膜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 被引量:8
5
作者 阮晓红 钟媚共 +4 位作者 刘婉敏 刘琼茹 陆文洁 郑焱 张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环境中,子宫内膜癌细胞高表达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后,对顺铂及紫杉醇的敏感性变化。方法利用慢病毒在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和RL95-2)中建立稳定过表达LIF的细胞模型,以空载体慢病毒感染细胞作为对照组,用逆转录荧光定量... 目的探讨在体外环境中,子宫内膜癌细胞高表达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后,对顺铂及紫杉醇的敏感性变化。方法利用慢病毒在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和RL95-2)中建立稳定过表达LIF的细胞模型,以空载体慢病毒感染细胞作为对照组,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验证LIF的表达。利用CCK-8观察LIF过表达对癌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Annexin V-FITC/PI法和JC-1法观察LIF过表达后,顺铂及紫杉醇诱导癌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情况。利用免疫印迹观察LIF过表达后,癌细胞中Bcl-2家族及STAT3通路蛋白的表达。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观察LIF过表达后,癌细胞STAT3转录活性的变化。在过表达LIF的两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沉默STAT3,以无义小干扰RNA序列转染细胞为对照组,观察顺铂及紫杉醇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过表达组的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和RL95-2)较对照组表达更高水平的HLF mRNA及分泌更多的HLF蛋白(P<0.05)。LIF的过表达不影响两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P>0.05),但能增加癌细胞在顺铂及紫杉醇作用下的存活率和线粒体膜电位(P<0.05)。过表达LIF能增加两子宫内膜癌细胞中Bcl-2、Bcl-xL和p-STAT3的水平,降低Bax和Bad的水平,而不影响STAT3的水平;同时STAT3的转录活性增强(P<0.05)。在稳定表达LIF的两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沉默STAT3能显著增加顺铂及紫杉醇对细胞的杀伤作用(P<0.05)。结论在体外环境中,稳定高表达LIF能增强宫内膜癌细胞对顺铂及紫杉醇的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白血病抑制因子 顺铂 紫杉醇 STAT3信号通路
下载PDF
各基因亚型乳腺癌间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智辉 钟媚共 +4 位作者 陈秋旋 孟子杰 伍婉婷 郑焱 张鑫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41-346,共6页
目的比较各基因亚型乳腺癌间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差异,分析各亚型中特异的基因CNV。方法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的乳腺癌数据库中,利用AIMS软件进行基因分型(BasL型、Her2型、LumA型和LumB型),GISTIC2.0软件分析肿瘤组织中全基因组... 目的比较各基因亚型乳腺癌间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差异,分析各亚型中特异的基因CNV。方法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的乳腺癌数据库中,利用AIMS软件进行基因分型(BasL型、Her2型、LumA型和LumB型),GISTIC2.0软件分析肿瘤组织中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情况。收集整理江门市中心医院(JMCH)32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信息与样品,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中ERBB2、TFDP1、MIR148B、CCND1、MDM2和MIR139基因拷贝数变异,对TCGA分析进行验证。结果BasL型乳腺癌的特点为13q34扩增和12q13.13缺失,Her2型中17q12显著扩增,LumB型的特点为12q15扩增和11q13.4缺失,LumA型则无特异性扩增或缺失的染色体区段。BasL型中TFDP1扩增或MIR148B缺失的比例为57.8%(TCGA)和71.4%(JMCH),显著高于其余亚型(P<0.001);Her2型中ERBB2扩增的比例为55.2%(TCGA)和86.7%(JMCH),比例显著高于其余亚型(P<0.001);LumB型中CCND1或MDM2扩增或MIR139缺失的比例为47.6%(TCGA)和61.8%(JMCH),显著高于其余亚型(P<0.05)。结论在乳腺癌基因组CNV层面上,Her2型中ERBB2扩增,BasL型中TFDP1扩增或MIR148B缺失,LumB型中CCND1或MDM2扩增或MIR139缺失,但LumA型缺少明确的CNV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因分型 拷贝数变异
下载PDF
三阴乳腺癌中MIR892B和CDK1的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患者恶性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智辉 钟媚共 +4 位作者 孟子杰 伍婉婷 陈秋旋 郑焱 张鑫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2007-2012,共6页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TNBC)中MIR892B和CDK1的基因拷贝数变异(CNV)与患者恶性进展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中,获得153例TNBC患者的全基因组CNV数据和预后数据。GISTIC2.0软件分析肿瘤中全基因组CNV情况,筛选出CNV的...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TNBC)中MIR892B和CDK1的基因拷贝数变异(CNV)与患者恶性进展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中,获得153例TNBC患者的全基因组CNV数据和预后数据。GISTIC2.0软件分析肿瘤中全基因组CNV情况,筛选出CNV的热点基因,并与患者5年进展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收集整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8例TNBC患者资料,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中MIR892B和CDK1基因CNV,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TCGA中全基因组区段的分析显示,3p26.1、10q21.2和19q12在32例5年有进展患者肿瘤组织中明显扩增,6p21.1、11q13.4和Xq27.3在27例无进展的患者肿瘤组织中明显扩增;4p13和12q24.32在有进展患者肿瘤组织中明显缺失,13q22.2和19p13.3在无进展患者肿瘤组织中有明显缺失。在TCGA及江门市中心医院样品中,仅有MIR892B(Xq27.3)的扩增情况与TNBC患者5年发生进展事件相关,且MIR892B(Xq27.3)的非扩增或CDK1(10q21.2)扩增的TNBC患者5年生存预后较差(P<0.001)。结论TNBC中MIR892B和CDK1的基因CNV与患者恶性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基因拷贝数变异 MIR892B基因 CDK1基因
下载PDF
补骨脂定破坏LIF自分泌增强子宫内膜癌细胞对顺铂敏感 被引量:1
8
作者 钟媚共 阮晓红 +5 位作者 陆文洁 郑明珠 陈莎莎 林碧华 郑焱 张鑫 《今日药学》 CAS 2020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补骨脂定对耐顺铂子宫内膜癌细胞LIF自分泌的影响,判断补骨脂定与顺铂联用的效应。方法利用梯度顺铂诱导,在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和RL95-2)中,建立耐顺铂细胞(HEC-1B-CisR和RL95-2-CisR),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目的探讨补骨脂定对耐顺铂子宫内膜癌细胞LIF自分泌的影响,判断补骨脂定与顺铂联用的效应。方法利用梯度顺铂诱导,在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和RL95-2)中,建立耐顺铂细胞(HEC-1B-CisR和RL95-2-CisR),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验证LIF的表达。在耐顺铂细胞中沉默LIF,利用Annexin V-FITC/PI法观察顺铂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利用RT-qPCR检测,54种香豆素化合物处理耐顺铂细胞后,LIF的表达情况,筛选出对LIF表达抑制最为显著的化合物(补骨脂定)。利用CCK-8法结合CompuSyn软件计算并评价,补骨脂定与顺铂对两耐药细胞联合用药的效应。结果耐顺铂细胞(HEC-1B-CisR和RL95-2-CisR)对顺铂的耐药指数(RI)分别是6.30和5.76,相对于亲代细胞(HEC-1B和RL95-2),耐顺铂细胞表达并分泌更多LIF;沉默LIF能显著增强顺铂对两耐顺铂细胞的杀伤作用。在54种香豆素化合物中,10μmol·L^-1补骨脂定能显著抑制两耐顺铂细胞中LIF的表达与分泌,但并不显著抑制两耐顺铂细胞的活性。补骨脂定与顺铂联用,对耐顺铂细胞的两药联合用药指数(CI)分别为0.53和0.39。结论在体外环境中,补骨脂定破坏LIF自分泌增强子宫内膜癌细胞对顺铂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白血病抑制因子 顺铂 补骨脂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