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在基层医院妇产科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2
1
作者 彭海燕 曾丽丽 +1 位作者 陈丽红 叶香兰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2期160-162,25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在基层医院妇产科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看护的120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在产后接受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产...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在基层医院妇产科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看护的120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在产后接受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产妇在产后试用延伸护理服务模式,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对两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模式之后,观察组产妇对自身护理常识的了解、对新生儿的看护常识的了解以及出院后对于自身的保健得分分别为85.64、92.25、89.36全部高于对照组产妇的53.47、49.32、5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常见病症-新生儿红臀、湿疹、便秘、脐部不适等症状的发生例数分别为1、2、3、1明显少于对照组17、28、20、18不适症状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妇的产褥期并发症常见病症-乳或缺乳、乳腺炎、便秘、产褥期感染、子宫收缩痛等症状的发生概率分别为8.33%、5.33%、5.00%、1.67%、3.3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0.00%、41.67%、61.67%、33.33%、50.00%的病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运用,产妇的康复、新生儿保健及产褥期护理,有效的提高了产妇对自身以及新生儿的认识,有利于产妇更好地照顾自己以及新生儿。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可以给予产妇专业的指导和帮助,还可以提高产妇对分娩和育儿的认知能力,避免产妇出院以后对自身和新生儿护理的脱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延伸护理 产妇 常见病症 新生儿
下载PDF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华平 廖欧飞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8-80,共3页
目的:总结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本科收治的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中异位妊娠18例、黄体破裂12例、卵巢囊肿蒂扭转9例、肿瘤破裂6例、急性盆腔炎8... 目的:总结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本科收治的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中异位妊娠18例、黄体破裂12例、卵巢囊肿蒂扭转9例、肿瘤破裂6例、急性盆腔炎8例、输卵管炎7例。60例患者中49例行手术治疗、11例采取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妇产科急腹症要早诊断,采取及时、恰当的对症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急腹症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前列腺素在妇产科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小平 《新医学》 1994年第6期327-328,共2页
前列腺素在妇产科的研究与应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胡小平前列腺素(PG)是一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不同种类的PG其生物活性可以完全不同甚至相反,其中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的发现将PG的研究推... 前列腺素在妇产科的研究与应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胡小平前列腺素(PG)是一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不同种类的PG其生物活性可以完全不同甚至相反,其中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的发现将PG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潮。近20年来许多中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 妇科疾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加强妇产科实践性教学 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
4
作者 杨冬 邱文山 王丽峰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8-98,共1页
妇产科在临床教学中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我们的目的是加强妇产科临床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转变教学的观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紧密联系临床,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教学工作。
关键词 妇产科 医院 教学方法 临床工作能力
下载PDF
妇产科护理中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瑞珍 朱琳 黄彩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中的感染问题进行分析,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并更好地配合治疗.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264例妇产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妇科手术...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中的感染问题进行分析,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并更好地配合治疗.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264例妇产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妇科手术144例患者中感染30例,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产科手术120例患者中感染20例,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切口出现感染、呼吸道感染.另外,感染情况会随着患者年龄增大而出现升高趋势.结论:医护人员必须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状态和需求,并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尽量避免感染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护理 感染
下载PDF
妇产科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和防治 被引量:3
6
作者 魏晓燕 《中外医疗》 2009年第11期33-33,共1页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术后,切口裂开15例患者。分析切口开裂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索避免切口开裂的方法。结果注意缝合技术和增加组织抗张力的程度,降低腹压,...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术后,切口裂开15例患者。分析切口开裂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索避免切口开裂的方法。结果注意缝合技术和增加组织抗张力的程度,降低腹压,避免危险因素和对危险因素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手术切口裂开。结论通过有效手段,减少腹部手术切口裂开,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的风险,避免了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腹部切口裂开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洁媚 林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3915-3917,共3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和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情况,探讨其高危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2例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近7年我院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79‰,剖宫产率越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目的:分析妊娠期和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情况,探讨其高危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2例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近7年我院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79‰,剖宫产率越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越高(P<0.001)。剖宫产到发病的时间间隔要比顺产后到发病的时间间隔要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2例病例均治愈出院,其中仅药物治疗者20例,手术和药物治疗结合者2例。结论: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妊娠期发病率明显升高,仅妊娠血液高凝状态不能独立致病,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是该病发病率升高的一重要因素。做好产前保健,降低剖宫产率,宣教及指导产后早期下床活动,可减少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重视抗凝药物治疗,发生股青肿者要及时手术,防止肢体坏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产科 发病 治疗 股青肿
下载PDF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在产科临床应用总结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沫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7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在妇产科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分娩的顺产产妇283例、剖宫产产妇36例,采用CZ-660I型红外偏振光治疗仪进行伤口照射,分别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疗效,采用VAS(形象化视觉模拟评分法)、数字评分法、形容... 目的:探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在妇产科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分娩的顺产产妇283例、剖宫产产妇36例,采用CZ-660I型红外偏振光治疗仪进行伤口照射,分别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疗效,采用VAS(形象化视觉模拟评分法)、数字评分法、形容词描述评分法等进行评定.结果:正常分娩的顺产产妇283例、剖宫产产妇36例中加速伤口愈合的产妇301例、减少疼痛感的308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96.6%;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对伤口愈合及减少疼痛均有明显疗效和改善.结论:用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对正常分娩的顺产产妇的会阴伤口愈合治疗、正常分娩的顺产产妇的痔疮治疗、剖宫产产妇的伤口愈合的治疗、减少产妇疼痛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偏振光 康复评定 伤口 愈合
下载PDF
产科紧急子宫切除23例临床资料分析
9
作者 魏璐华 赵杨 苏春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16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指征、时间、术式及分娩方式。方法对23例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植入、粘连、早剥)、羊水栓塞、剖宫产的并发症及其他...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指征、时间、术式及分娩方式。方法对23例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植入、粘连、早剥)、羊水栓塞、剖宫产的并发症及其他;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发生率与产前保健预防、孕次、产时产后并发症的诊治水平密切相关;剖宫产子宫切除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结论作好产前保健、作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防治产科的严重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可减少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子宫切除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在产科的应用
10
作者 周沫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7年第6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在妇产科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分娩的顺产产妇283例和剖宫产产妇36例,采用CZ-6601型红外偏振光治疗仪进行伤口照射.分别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疗效,VAS(形象化视觉模拟评分法)、数字评分法、形容词描... 目的:探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在妇产科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分娩的顺产产妇283例和剖宫产产妇36例,采用CZ-6601型红外偏振光治疗仪进行伤口照射.分别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疗效,VAS(形象化视觉模拟评分法)、数字评分法、形容词描述评分法的评定结果等.结果:本研究正常分娩的顺产产妇283例和剖宫产产妇36例,加速伤口愈合的产妇301例,减少疼痛感的308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96.6%;对于伤口愈合及减少疼痛均有明显疗效和改善.结论:用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对正常分娩顺产产妇的会阴伤口愈合的治疗、正常分娩顺产产妇的痔疮治疗、剖官产产妇伤口愈合的治疗、减少产妇的疼痛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偏振光 疼痛 伤口 愈合
下载PDF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护人员绝经激素治疗的认知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睿淳 何援利 +3 位作者 蔡慧华 曾丽颖 宋开静 孙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护人员对绝经及绝经激素治疗(MHT)的知晓率和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MHT问卷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1143名医护人员进行绝经及MHT相关知识调查。结果知晓率最高的症状依次是烦躁抑郁(90.6%)、睡眠... 目的了解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护人员对绝经及绝经激素治疗(MHT)的知晓率和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MHT问卷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1143名医护人员进行绝经及MHT相关知识调查。结果知晓率最高的症状依次是烦躁抑郁(90.6%)、睡眠障碍(81.5%)、潮热盗汗(69.4%)、头晕心悸(59.3%)、感觉异常(50.3%)。MHT了解度为42.1%(481/1143)。62.0%(709/1143)的医护人员认为有必要对有症状的绝经妇女行MHT。不同医师职称及不同科室分组之间对MHT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00)。57.0%(651/1143)的医护人员表示担心MHT的副作用而对其使用有顾忌。知道MHT可以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及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医护人员分别占73.1%(836/1143)和54.5%(623/1143)。结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护对绝经及MHT的知晓率较低,不同性别、不同科室、不同职称、医护之间对绝经及MHT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差异,在医护人员中进行绝经及MHT的宣教对中老年妇女保健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医护人员 认知调查
下载PDF
广东人群中α珠蛋白基因多拷贝频率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小凤 徐湘民 +6 位作者 郭晓玲 周玉球 黄烁丹 刘彦慧 陈亚军 丁红梅 商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76-1380,共5页
目的调查广东人群中α珠蛋白基因多拷贝的变异类型及分布频率。方法采用靶向二代测序方法(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广东六个城市的2310对夫妇(4620例样本)的珠蛋白基因型进行分析,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 目的调查广东人群中α珠蛋白基因多拷贝的变异类型及分布频率。方法采用靶向二代测序方法(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广东六个城市的2310对夫妇(4620例样本)的珠蛋白基因型进行分析,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对NGS分析提示有α珠蛋白基因多拷贝的样本进行验证。结果经NGS和MLPA双重分析发现92例样本携带α珠蛋白基因多拷贝,基因型为αααanti3.7/αα的45例,αααanti4.2/αα的47例。结论在4620例样本中发现92例携带珠蛋白基因多拷贝,广东人群中的携带率约为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珠蛋白基因 多拷贝 二代测序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拷贝数变异
下载PDF
导乐式无创接生技术对提高产科护理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叶小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5期226-227,共2页
目的分析导乐式无创接生技术对提高产科护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初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接生技术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接生技术,研究组予以导乐式无创接生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新生儿窒息率及时... 目的分析导乐式无创接生技术对提高产科护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初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接生技术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接生技术,研究组予以导乐式无创接生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新生儿窒息率及时间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会阴侧切率16.67%低于对照组46.67%,且会阴裂伤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会阴伤口愈合时间(2.47±0.51)d与住院时间(3.05±0.21)d均短于对照组(3.76±1.64)d和(4.87±0.65)d(P<0.05)。结论导乐式无创接生技术应用于初产妇可有效提高护理水平,减少会阴裂伤,且对新生儿结局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乐式无创接生技术 产科 护理水平
下载PDF
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对产妇心理及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红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9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对产妇心理及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148例待产产妇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4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给予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态改善及对婴儿护... 目的探讨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对产妇心理及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148例待产产妇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4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给予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态改善及对婴儿护理能力掌握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后心理状态均较护理前发生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且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同时研究组产妇对婴儿护理能力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床边护理工作制对产妇心理及护理能力均具有积极影响,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床边护理工作制 产妇 心理 护理能力 影响
下载PDF
基层医院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钟东彩 朱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12期69-69,共1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10年来异位妊娠的治疗情况。结果:307例中有233例开腹手术获得满意效果,57例药物保守治疗均成功,17例转诊上级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结论:开...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10年来异位妊娠的治疗情况。结果:307例中有233例开腹手术获得满意效果,57例药物保守治疗均成功,17例转诊上级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结论:开腹手术和药物保守治疗虽然是基层医院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经济的主要手段,但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及时转诊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手术 腹腔镜 分析
下载PDF
广东廉江地区3000例女性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清华 刘斯颖 +1 位作者 吴松珊 黄秀梅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 探讨广东廉江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3 000份廉江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行HPV分型检测的女性宫颈分泌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为A组(为1 958例),2019年1月至2021年12... 目的 探讨广东廉江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3 000份廉江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行HPV分型检测的女性宫颈分泌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为A组(为1 958例),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为B组(1 042例)。观察及对比2组HPV的检出率、检出频率、感染类型、各年龄段感染特点。结果 25种亚型HPV均可检出,HPV的总检出率为34.0%(1 020例)。B组的HPV总检出率,高危型HPV总检出频率构成比,HPV-16、HPV-18、HPV-51、HPV-6、HPV-11的检出频率构成比,单一高危型HPV感染构成比,18~30岁和年龄>60岁HPV感染者的构成比均低于A组;HPV-52、HPV-53、HPV-43、HPV-81、HPV-83的检出频率构成比,单一低危型HPV感染构成比,31~40岁和41~50岁HPV感染者的构成比高于A组(P<0.05或0.01)。结论廉江地区女性感染的HPV亚型种类多,以单独型感染为主,其中高危型常见,不同时间段的特点不同,宜针对性推广HPV疫苗的宣传及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型分布 疫苗接种
下载PDF
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在抢救产科DIC的应用(附11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陈琼芬 吴悦好 +1 位作者 陈琼芬 吴悦好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4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 抢救 产科 DIC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并发症
下载PDF
1747例宫颈阴道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1
18
作者 梅平 刘艳辉 +4 位作者 庄恒国 曾仁海 张威 陈国艳 钱德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 探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cytologytest,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对1747 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行TCT检测。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747例中51例 不满意,不满意... 目的 探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cytologytest,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对1747 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行TCT检测。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747例中51例 不满意,不满意率2.92%,剩余1696例中1455例(85.79%)在正常范围内;139例(8.20%)为良性反应性改变;101例属非 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squamouscells,ASC)及其以上病变,检出率5.96%,其中ASC52例(3.07%),鳞状上皮内病变 (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SIL)及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C)共40例(2.36%),二者之比为1.30∶1;低度 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LSIL)33例(1.9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squamousin traepitheliallesion,HSIL)7例(0.41%);宫颈鳞状细胞癌(SCC)4例(0.24%)。不典型腺细胞(atypicalglandularcells,AGC)4 例(0.24%),腺癌(Adenocarcinoma1)4例(0.06%)。在微生物检测中,霉菌52例,检出率3.07%,滴虫4例,检出率0.24%。 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细胞学检出15例中的LSIL11例;检出7例HSIL中的6例;检出了全部4例鳞状细胞癌;组织学证实的1 例腺癌被检出。结论 TCT技术制作的薄片,细胞结构清晰,背景清朗,可明显提高标本的满意率;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出率 筛查 鳞状细胞癌 宫颈阴道 鳞状上皮 宫颈病变 结果分析 结论 技术 清晰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保护输卵管妊娠术后生殖状态的价值 被引量:57
19
作者 王海英 闻安民 +2 位作者 姚书忠 李志刚 洪淡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0-582,58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保护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生殖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1999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有生育要求并成功随访的42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腹腔镜组293例和开腹组131例,选取其中无不良病史...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保护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生殖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1999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有生育要求并成功随访的42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腹腔镜组293例和开腹组131例,选取其中无不良病史无输卵管粘连的患者及有输卵管手术史的患者,运用χ2检验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生育结局的差异。结果在整体患者及无不良病史无输卵管粘连的136例患者中,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有更高的宫内妊娠几率及较低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几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而在有输卵管手术史的144例患者中,两组对术后生殖状态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途径本身对于输卵管妊娠术后生殖状态的影响次于患者合并的各种不良病史。在无不良病史无输卵管粘连的患者中,腹腔镜手术有利于保护其后的生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卵管妊娠 生殖状态 生育结局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黄志宏 钱德英 +3 位作者 王丁 洪淡华 岑坚敏 舒焰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57-1559,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2003年3月~2003年12月在我院行宫颈癌筛查的2 6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杂交捕获2代(HCⅡ)方法定量检测宫颈HPV DNA的含量(以此表示宫颈HPV负荷量).按HP...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2003年3月~2003年12月在我院行宫颈癌筛查的2 6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杂交捕获2代(HCⅡ)方法定量检测宫颈HPV DNA的含量(以此表示宫颈HPV负荷量).按HPV DNA含量分成5组,分别为:HPV<1,1≤HPV≤100,101≤HPV≤500,501≤HPV≤1 000,HPV>1 000.对其中HPV DNA阳性妇女,随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诊刮术.结果:794例阳性患者中的783例进行了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细胞学诊断,其中子宫颈炎650例(83.23%),CIN 102例(13.47%),宫颈癌26例(3.3%).650例对照组、102例癌前病变组和26例宫颈癌组中,3组的HPV DNA定量总体分布有显著差别(P<0.005).在HPV-DNA定量>100时,宫颈癌前病变的阳性率显著升高(P<0.005);当HPV-DNA的定量>500时,宫颈癌的阳性率显著升高(P<0.001).CINⅡ、CINⅢ及宫颈癌在HPV DNA定量>1时的诊断阳性率较显著<1时显著高(P<0.01).结论:HCⅡ方法是检测宫颈HPV感染的有效手段,HPV DNA含量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筛查及病情追踪监测的1项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病毒载量 宫颈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