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腹泻仔猪大肠杆菌blaCTX-M-65与mcr-1基因共传播特征
1
作者 张岩 曹孟涛 +3 位作者 卢跃溦 蒋红霞 王令 李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6-1297,共12页
【目的】调查分析广东省某生猪养殖场腹泻仔猪的大肠杆菌耐药情况以及同时携带blaCTX-M-65与mcr-1两种耐药基因的阳性大肠杆菌的分子特征与其共同传播特征,为耐药性监测及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东省肇庆市某生猪养殖场采... 【目的】调查分析广东省某生猪养殖场腹泻仔猪的大肠杆菌耐药情况以及同时携带blaCTX-M-65与mcr-1两种耐药基因的阳性大肠杆菌的分子特征与其共同传播特征,为耐药性监测及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东省肇庆市某生猪养殖场采集腹泻仔猪直肠棉拭子样品90份,并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mcr-1基因,通过测序确定CTX-M亚型;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菌株间的遗传背景;通过接合转移方法确定质粒水平转移的能力;使用复制子分型、S1-PFGE、South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质粒类型、耐药基因的定位及定位质粒的大小;通过三代测序及序列分析确定质粒的重组过程。【结果】共分离鉴定86株大肠杆菌,检测到44株携带CTX-M型ESBLs基因,其中blaCTX-M-55基因最流行(n=16,36.4%),其次是blaCTX-M-65(n=10,22.7%)、blaCTX-M-27(n=8,18.2%)、blaCTX-M-15(n=5,11.4%),还检测出blaCTX-M-79(n=2,4.5%)、blaCTX-M-14(n=2,4.5%)和blaCTX-M-24(n=1,2.3%)。10株blaCTX-M-65基因阳性菌有8株同时携带mcr-1基因。这8株大肠杆菌均表现为多药耐药,包括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呋、头孢喹肟、黏菌素等多种抗生素。8株菌共分为6种ST型、7个PFGE谱型。接合转移试验发现,有6株菌的blaCTX-M-65和mcr-1基因发生了共转移,且blaCTX-M-65与mcr-1基因均位于IncHI2型(253 kb)质粒上。其中1株菌在接合转移的过程中,其所携带的一个253 kb IncHI2质粒与一个69 kb IncFⅡ质粒发生融合,形成一个大小323 kb的融合质粒。对融合质粒进行三代测序解析,结果表明,在接合转移的过程中IS26介导了两个不同大小质粒的重组。【结论】IncHI2质粒是介导blaCTX-M-65和mcr-1基因共同传播的主要媒介,IS26通过与靶位点GTTTCACT的整合导致IncHI2质粒与IncFⅡ质粒融合。质粒重组扩大了大肠杆菌的耐药谱,加速了耐药基因的传播,促使多药耐药现象更严重,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本研究为阐明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传播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blaCTX-M-65 mcr-1 IS26 质粒融合
下载PDF
广东省某屠宰场猪源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分析
2
作者 张永祥 胡健欣 +5 位作者 陆毅兴 胡悦莹 卢嘉璇 辛琳 曾振灵 曾东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14-4723,共10页
【目的】了解猪源性肠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及毒力因子携带情况,为肠球菌的耐药监测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对广州市某大型屠宰场屠宰环节156份猪小肠样品进行肠球菌的分离培养、革兰染色、PC... 【目的】了解猪源性肠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及毒力因子携带情况,为肠球菌的耐药监测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对广州市某大型屠宰场屠宰环节156份猪小肠样品进行肠球菌的分离培养、革兰染色、PCR鉴定,采用琼脂扩散法对菌株进行14种抗菌药物和2种消毒剂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利用PCR技术检测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消毒剂抗性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本研究分离到84株肠球菌(分离率为53.85%),包括44株粪肠球菌和40株屎肠球菌;分离培养可见菌落边缘光滑整齐、圆形或卵圆形排列、菌落周围培养基呈现黑色的菌落;疑似菌落革兰染色后呈圆形的革兰阳性球菌,单个或成堆排列在一起。对疑似菌落DNA进行PCR扩增,其中粪肠球菌引物扩增出大小约941 bp的条带,16S rRNA引物扩增出大小约1500 bp的条带。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4株粪肠球菌对克林霉素、多西环素、头孢噻呋、庆大霉素、红霉素、苯扎氯铵和氟苯尼考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7.7%、90.9%、88.6%、88.6%、81.8%、81.8%和77.3%;40株屎肠球菌对克林霉素、头孢噻呋、多西环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0.0%、90.0%、85.0%、77.5%、72.5%和67.5%。毒力基因与消毒剂抗性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粪肠球菌efa、gelE、fsrC毒力基因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5.5%、84.1%和84.1%;emeA、gsp 65消毒剂抗性基因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5.5%和90.9%。屎肠球菌仅检测到fsrB毒力基因,检出率为2.5%,无消毒剂抗性基因的检出。【结论】本研究分离的猪源肠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部分菌株还对利奈唑胺产生耐药,亟需加强对猪源肠球菌的流行病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抗菌药物 消毒剂抗性基因
下载PDF
广东地区畜禽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与流行性研究
3
作者 李亚菲 梁晓云 +3 位作者 吴荔琴 肖田安 王富华 曾振灵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7-849,共13页
[目的]调查广东地区畜禽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特征与流行情况,为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年从广东地区10个不同生产用途养殖场采集饲料、饮水和健康动物的肛/泄殖腔拭子等样品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耐药... [目的]调查广东地区畜禽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特征与流行情况,为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年从广东地区10个不同生产用途养殖场采集饲料、饮水和健康动物的肛/泄殖腔拭子等样品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耐药基因和插入序列共同区(insertion sequence common region, ISCR)检测及种族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共分离获得416株大肠杆菌,其中种猪源78株、肉猪源77株、蛋鸡源122株、肉鸡源139株。菌株呈现多重耐药特点,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中,肉鸡源大肠杆菌耐药率最高。79.6%(331/416)的菌株对3种或3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最多可对13种药物耐药,共组成156种耐药图谱,耐药谱以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多西环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居多,占比为11.1%。耐药基因以floR基因检出率最高,为50.0%;其次是sul2和sul3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4.2%和42.5%。与替加环素、黏菌素耐药表型相关的耐药基因tet(X3)、tet(X4)和mcr-1检出率均低于10%。插入序列共同区ISCR1、ISCR2和ISCR3的检出率分别为14.4%、10.8%和10.6%。酰胺醇类、磺胺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与耐药菌株的符合率在60%以上。耐药基因cmlA、tetA、qnrS、blaCTX-M-9G与ISCR1的共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tet(X4)、sul2基因与ISCR2的共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tet(X4)、sul3、qnrS、blaSHV基因与ISCR3的共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以A群分布为主,ISCR相关移动元件阳性菌主要分布在A群。[结论]广东部分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呈现多重耐药现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及可移动元件ISCR。本研究结果可为掌握广东地区动物源细菌耐药特征及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畜禽 耐药性 耐药基因
下载PDF
广东省养禽场肠球菌耐药性及毒力因子流行分布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章婧 蔡萍 +3 位作者 贺奕卓 陈伟涛 黄宇晨 蒋红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50-2659,共10页
旨在调查和分析广东省养禽场肠球菌的亚型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耐药性及其毒力因子流行分布特征,为控制禽源肠球菌耐药性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作者于2018年从广东省4个养禽场采集肠道样品493份,进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 旨在调查和分析广东省养禽场肠球菌的亚型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耐药性及其毒力因子流行分布特征,为控制禽源肠球菌耐药性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作者于2018年从广东省4个养禽场采集肠道样品493份,进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PCR方法检测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显示:1)共分离到125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84株(鸡源66株,鸭源18株);屎肠球菌41株,均来自鸡肠道样本。2)菌株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几乎全部耐药,对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9.60%和74.40%。屎肠球菌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而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鸭源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94%)显著高于鸡源粪肠球菌(39.4%),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均敏感。从鸡分离的1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3)耐药基因在屎肠球菌中的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鸭源分离株检出率高于鸡源。耐药基因tetL、fexA、ermB最为流行,检出率均高于90%。其次是optrA基因,检出率为73.60%,poxtA和fexB的检出率均低于20%。在3株鸭源粪肠球菌中检测出cfr基因。4)已检测的毒力基因中efaA的携带率最高,为63.04%(58/92),其他依次为gelE(54.35%,50/92)、ace(47.83%,44/92)、asa1(44.57%,41/92)。对环丙沙星及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耐药的菌株及携带cfr基因的菌株,大多携带agg、asal、gelE或ace。本研究显示养殖场禽源肠球菌耐药严重,鸭源肠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率高,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流行且多样,且检测出人医临床重要抗生素耐药基因,应加强对养禽场肠球菌耐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下载PDF
寡核苷酸芯片检测兽医病原菌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蒋红霞 陈杖榴 +3 位作者 曾振灵 邓旭明 欧阳红生 李瑶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385-1389,共5页
利用寡核苷酸芯片(oligonucleotide array)对兽医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检测进行了初步研究。设计1对兼并引物扩增3种病原菌(E. coli、S. aureus、M. gallisepticum)的gyrA基因片段,并用cy5-dCTP标记荧光。设计一系列检测病原菌对氟喹诺... 利用寡核苷酸芯片(oligonucleotide array)对兽医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检测进行了初步研究。设计1对兼并引物扩增3种病原菌(E. coli、S. aureus、M. gallisepticum)的gyrA基因片段,并用cy5-dCTP标记荧光。设计一系列检测病原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寡核苷酸探针,将探针固定在APS-PDC法制作的Microarray上,用标记的PCR产物与之杂交,置于Scanarrray4000中扫描,利用ImaGene3.0软件对杂交图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兼并引物能很好地扩增出3种病原菌的gyrA基因片段,与Microarray杂交后在相应的位点出现可检测的杂交信号,样本O78S(禽大肠杆菌)、SS(金黄色葡萄球菌)、S6-10(鸡毒支原体)的ratio比值均≥2,说明这3株是敏感株;样本EDr(犬大肠杆菌)、ECr(猫大肠杆菌)与a1探针(检测GyrA第83位氨基酸发生突变的探针)的ratio比值≤0.5,说明这两株是耐药突变株,均与样本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利用Oligonucleotide array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GyrA亚基第83、87位发生突变的耐药菌株,是可行、有效、快捷的抗菌药耐药性的监测方法。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和开发兽医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检测芯片打下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芯片 检测技术 兽医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兽药恩诺沙星(enrofloxacin)的水解特性 被引量:20
6
作者 吴银宝 廖新俤 +2 位作者 汪植三 陈杖榴 周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研究了恩诺沙星在不同pH、不同光照及不同微生物条件下的水解,为其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恩诺沙星的水解产物中没有环丙沙星;50 ℃时,避光5 d后恩诺沙星在pH 1~10缓冲液中的水解都小于10%,表明恩诺沙星在恒温避光下的水解半... 研究了恩诺沙星在不同pH、不同光照及不同微生物条件下的水解,为其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恩诺沙星的水解产物中没有环丙沙星;50 ℃时,避光5 d后恩诺沙星在pH 1~10缓冲液中的水解都小于10%,表明恩诺沙星在恒温避光下的水解半衰期将超过1年,同时溶液pH值的变化对恩诺沙星的水解速率无显著影响;恩诺沙星在天然水中的降解与光照有关,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恩诺沙星降解很快,3 d后水中已经检测不出恩诺沙星.在室内自然光下,恩诺沙星降解较慢,在初始浓度分别为0.05、0.2、1.0 mg·L^-1条件下,31 d试验期内分别降解了48%、72%和65%;在避光条件下,恩诺沙星非常稳定,不易降解.在不同初始浓度下,微生物对恩诺沙星的水解无显著影响.由于恩诺沙星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会迅速降解,因此不会对水环境构成直接的危害,但不能忽视其潜在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水解
下载PDF
广东地区2007~2009年禽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演变 被引量:7
7
作者 朱恒乾 陈朝喜 廖晓萍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7,共3页
通过对2007~2009年内从广东省10多个地市分离得到的378株禽源大肠杆菌进行15种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MIC),调查该区域禽类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演变情况。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临床分离株开展MIC测试。结果显示临床分离株对多数... 通过对2007~2009年内从广东省10多个地市分离得到的378株禽源大肠杆菌进行15种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MIC),调查该区域禽类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演变情况。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临床分离株开展MIC测试。结果显示临床分离株对多数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在30%以上,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多数药物的半数抑菌浓度(MIC50)和有效抑菌浓度(MIC90)水平高且保持逐年升高的趋势;细菌的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多集中在5~12耐,提示细菌的耐药能力逐渐提高。表明,广东地区禽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水平已经达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应加强食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MIC 耐药性 演变
下载PDF
兽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马驿 陈杖榴 《中国兽医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46-751,共6页
综述了兽药对陆生和水生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兽药对陆生植物、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与原生生物等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浮游类生物与微生物、鱼虾与水体甲壳动物等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毒理效应。
关键词 兽药 生态环境 生态毒理
下载PDF
生理药动学模型及其在兽医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丁焕中 曾振灵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9期55-59,共5页
生理药动学模型是一种模拟机体循环系统的血液流向,将各器官或组织相互联结起来而建立的整体模型,和经典房室模型与统计矩原理相比,生理模型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建立药动学生理模型的主要步骤包括收集资料、设计血流图、建立物质平衡方... 生理药动学模型是一种模拟机体循环系统的血液流向,将各器官或组织相互联结起来而建立的整体模型,和经典房室模型与统计矩原理相比,生理模型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建立药动学生理模型的主要步骤包括收集资料、设计血流图、建立物质平衡方程组、验证和修订模型。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开展了数十种化合物在动物或人体内的生理药动学模型研究。生理模型在开展兽医药动-药效模型研究、指导兽药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新兽药的研发、评估兽药残留风险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动学 生理模型 兽医药理学 应用
下载PDF
我国新兽药研发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杖榴 刘健华 曾振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共3页
关键词 兽药 市场 销售 研究形势
下载PDF
抗微生物药物PK-PD研究在优化兽药给药方案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延玲 陈杖榴 王付民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8期27-31,共5页
PKPD模型可用于优化兽药给药方案,制订合理的给药间隔和剂量,在减少细菌耐药性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抗微生物药物的PKPD研究现状,以期为兽药厂家在药物开发、设计合理的剂型与... PKPD模型可用于优化兽药给药方案,制订合理的给药间隔和剂量,在减少细菌耐药性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抗微生物药物的PKPD研究现状,以期为兽药厂家在药物开发、设计合理的剂型与给药方案方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优化给药方案 减少细菌耐药性
下载PDF
兽用化学药物研发动向 被引量:30
12
作者 陈杖榴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7期1-6,共6页
分析了国外兽用化学药物的研发趋势和特点,主要是食品动物用药减少,宠物用药明显增加,重点研发抗寄生虫药;认为应重视开发复方制剂和系列制剂,大力开发非甾体抗炎药。介绍了我国兽药的研发趋势和特点:食品动物用药、抗微生物药占主导地... 分析了国外兽用化学药物的研发趋势和特点,主要是食品动物用药减少,宠物用药明显增加,重点研发抗寄生虫药;认为应重视开发复方制剂和系列制剂,大力开发非甾体抗炎药。介绍了我国兽药的研发趋势和特点:食品动物用药、抗微生物药占主导地位,兽药剂型和制剂种类单一,中兽药品种繁多,认为我国兽药研发应当以仿制为主、创新为辅,积极研发新剂型和新制剂,加强水产养殖动物用药及宠物用药的开发,加强复方药物、饲料药物添加剂、中兽药和生物工程药物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用化学药物 研发动向 饲料药物添加剂 动物用药 非甾体抗炎药 生物工程药物 研发趋势 抗寄生虫药 抗微生物药 复方制剂 主导地位 兽药品种 水产养殖 开发 新制剂 新剂型 中兽药 特点 食品 宠物
下载PDF
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杖榴 曾振灵 《中国动物保健》 2003年第12期8-12,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动物源性食品 兽药残留 法规体系建设 管理体制建设
下载PDF
国内外新兽药开发的方向及市场前景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杖榴 刘健华 +2 位作者 邱银生 曾振灵 汪霞 《饲料广角》 2004年第16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新兽药开发 兽药品种 兽药市场 中国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致肉鸡腹泻的药效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江北 杨霞 +4 位作者 傅嘉莉 李美娣 邱电 陈建新 武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46-3259,共14页
本试验旨在评价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对大肠杆菌感染致肉鸡腹泻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选取12日龄健康试验鸡3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包括空白对照组、大肠杆菌ETECO101攻毒组、大肠杆菌攻毒加100... 本试验旨在评价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对大肠杆菌感染致肉鸡腹泻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选取12日龄健康试验鸡3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包括空白对照组、大肠杆菌ETECO101攻毒组、大肠杆菌攻毒加100和200 mg·L^(-1)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及60 mg·L^(-1)粘菌素组。肉鸡15日龄通过腹腔注射0.2 mL含5×108 cfu·mL^(-1) ETECO101的生理盐水感染细菌,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2 mL生理盐水。细菌感染前3 d开始通过饮水给药,早、晚各给药1次,每次每个重复700 mL,连续给药至攻菌后第3天停止给药。每组随机选取1个重复,于攻菌后24 h和第5天分别选取6只鸡采血、剖检和取组织样,用于肝组织病理学观察、小肠微结构分析、免疫器官指数测定和血液生化指标分析。每组剩余3个重复(45只)试验至攻菌后第7天,计算存活率、粪便评分、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以评价药物的药效。结果显示,相对于ETECO101组,药物含量为100和200 mg·L^(-1)的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组肉鸡存活率分别提高13.3和17.8个百分点(P<0.05),减轻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显著提高肉鸡ADG(P<0.01)和ADFI(P<0.01);200 mg·L^(-1)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组显著地增加了攻菌后24 h肉鸡脾脏和法氏囊指数(P<0.01),降低了攻菌后第5天肉鸡血清中球蛋白(GLB)和白蛋白(ALB)含量(P<0.05),有效地抑制肉鸡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提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P<0.0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P<0.01)。同时,200 mg·L^(-1)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组可显著改善肉鸡空肠绒毛高度(P<0.05),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综上所述,饮水中添加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可减少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鸡死亡,改善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氧化应激状态和空肠肠道形态,提高法氏囊指数,对大肠杆菌感染而导致的肉鸡腹泻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 肉鸡 大肠杆菌 腹泻 药效评价
下载PDF
穿心莲兽医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良柱 杨利军 +1 位作者 方炳虎 刘小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B08期69-70,共2页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对穿心莲的化学成分,色谱指纹图谱,对动物体生理功能的影响,药代动力学以及毒副作用的兽医药理学研究新进展。
关键词 穿心莲 化学成分 指纹图谱 生理功能 药代动力学 毒副作用
下载PDF
分离自屠宰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菲菲 李杰 +2 位作者 韩宁 谢仕廷 曾振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44-3053,共10页
为了解猪源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本试验对广州市某屠宰场进行采样调查和耐药性分析。通过对猪肺样本进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鉴定,对分离株进行6种常见的荚膜血清型(K1、K2、K5、K20、... 为了解猪源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本试验对广州市某屠宰场进行采样调查和耐药性分析。通过对猪肺样本进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鉴定,对分离株进行6种常见的荚膜血清型(K1、K2、K5、K20、K54、K57)鉴定,并用琼脂扩散法对菌株进行13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采用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基因(bla_(KPC-2)、bla_(NDM-1)、blaN_(DM-5)、bla_(CTX-M1)、tetA、tetB、sul1、sul2、oqxA、qnrB、aac(6′)-Ib-cr)和毒力基因(rmpA、entB、iucA、iroN、ycfM、fimH、mrkD、wabG)的检测。结果显示,从150份猪肺样本中成功分离鉴定出116株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为77.3%;革兰染色镜检菌体呈红色短杆状,荚膜血清分型以K57型(50.9%)为主。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多呈多重耐药表型,对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及磺胺类药物耐药严重,对美罗培南、黏菌素和恩诺沙星敏感。耐药基因检测显示,检出率最高为sul2基因(60.3%)和oqxA基因(59.5%),检出率最低为bla_(NDM-1)与bla_(NDM-5)基因(均为0.9%)。毒力基因检测显示,检出率最高为ycfM基因(87.1%),检出率最低为iroN基因(1.7%)。结果表明,分离自屠宰场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多重耐药形势严峻,耐药基因、毒力基因丰富。本研究为猪源肺炎克雷伯菌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下载PDF
广东鹅场大肠杆菌耐药状况及blaCTX-M基因的传播特征 被引量:8
18
作者 岑道机 麦嘉琳 +5 位作者 周毓源 耿昊宇 刘昌海 邓国辉 姜琪 方亮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71-1582,共12页
为揭示广东地区鹅场动物和环境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CTX-M的流行与传播特征,本研究从广东省江门及阳江市共10处鹅场采集鹅及环境样品199份,采用MALDI-TOF-MS法分离鉴定大肠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对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 为揭示广东地区鹅场动物和环境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CTX-M的流行与传播特征,本研究从广东省江门及阳江市共10处鹅场采集鹅及环境样品199份,采用MALDI-TOF-MS法分离鉴定大肠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对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采用PCR法检测头孢噻肟耐药菌中blaCTX-M基因及其基因环境,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接合转移和质粒复制子分型等方法探究blaCTX-M基因的传播特征。结果显示,共获得196株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链霉素耐药率均超过50%,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10%~25%,其中头孢噻肟耐药菌有49株(24.6%)。阳江地区大肠杆菌对受试药物的耐药率高于江门,且动物源高于环境源,尤其是头孢噻肟和头孢噻呋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头孢噻肟耐药菌中共检出19株携带blaCTX-M基因,包括blaCTX-M-55(n=17)、blaCTX-M-27(n=1)和blaCTX-M-65(n=1),且blaCTX-M基因阳性菌均可对5~11种药物耐药,呈现多重耐药的表型。blaCTX-M-55基因环境均为ISEcp1-blaCTX-M-55-orf477,且在ISEcp1与blaCTX-M基因之间有3种长度的间隔序列;而blaCTX-M-27和blaCTX-M-65的基因环境均为ISEcp1-blaCTX-M-27/65-IS903。19株blaCTX-M基因阳性菌呈现10种PFGE谱型,存在一种主要流行的谱型(47.4%),其包括多种来源菌株,暗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12株(63.2%)blaCTX-M基因阳性大肠杆菌中blaCTX-M基因转移成功,blaCTX-M基因阳性接合子携带的复制子型为IncFⅡ(n=10)和IncHⅠ2(n=2),且存在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表型与blaCTX-M基因共转移现象。研究发现,阳江鹅场大肠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blaCTX-M基因存在一定的流行性且以blaCTX-M-55亚型为主,blaCTX-M基因阳性菌的克隆传播和质粒及插入序列ISEcp1介导的水平传播是导致该基因在鹅场大肠杆菌中扩散的主要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场 大肠杆菌 耐药性 blaCTX-M基因 第三代头孢菌素
下载PDF
广东肇庆地区鸭疫里氏杆菌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分析及ERIC-PCR分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旭财 李燕红 +4 位作者 陆毅兴 常依 谢龙飞 曾振灵 熊文广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7,共9页
为了解广东省肇庆市鸭疫里氏杆菌的流行和耐药现状,本试验对当地4个养鸭场疑似传染性浆膜炎的病鸭进行细菌分离纯化、PCR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及ERIC-PCR分型试验。药敏结果表明,14株鸭疫里氏杆菌... 为了解广东省肇庆市鸭疫里氏杆菌的流行和耐药现状,本试验对当地4个养鸭场疑似传染性浆膜炎的病鸭进行细菌分离纯化、PCR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及ERIC-PCR分型试验。药敏结果表明,14株鸭疫里氏杆菌对新霉素、安普霉素、恩诺沙星、替加环素、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耐药率均为100%;对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敏感度较高,敏感率分别为100%、100%和92.86%。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所有分离菌均携带tet(X)和floR耐药基因,tet(B)和su l1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64.29%和50%,其余9种耐药基因(aac(6′)-Ⅰb、aph(3')-Ⅱ、bla_(SHV)、bla_(DHA)、qnrA、qnr B、tet(A)、tet(C)、sul2)未被检出。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S87_04050、luxE和wza毒力基因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00%、92.86%和100%,而TbdR 1均未被检出。ERIC-PCR分型试验结果表明,14株鸭疫里氏杆菌均成功分型,相似性在90%时,可分为7个基因型。本实验为广东省肇庆市鸭疫里氏杆菌病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ERIC-PCR
下载PDF
CRISPR/Cas系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及毒力基因的影响
20
作者 谢龙飞 肖丹瑜 +3 位作者 常依 张旭财 李小申 熊文广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9-186,共8页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中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对抗生素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水平转移的...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中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对抗生素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水平转移的影响。【方法】从公共数据库获取组装完整的金葡菌基因组575个,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统计CRISPR结构的携带情况,菌株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型别分布和菌株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对CRISPR结构阳性(CRISPR+)和CRISPR结构阴性(CRISPR-)的金葡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数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同时对实验室60株金葡菌二代测序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公共数据库分析结果。对实验室60株金葡菌中原噬菌体、接合质粒的携带情况进行统计,讨论CRISPR结构对菌株原噬菌体和接合质粒的影响。【结果】基因组组装完整的575株金葡菌中,有62株携带CRISPR结构(CRISPR+),513株不携带CRISPR结构(CRISPR-);CRISPR+金葡球菌携带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的数目显著小于CRISPR-金葡菌。实验室60株金葡菌中,有14株为CRISPR+,46株为CRISPR-;CRISPR+金葡菌携带更少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与公共数据库分析结果一致。对原噬菌体和接合质粒的分析结果显示,CRISPR-菌株携带更多的原噬菌体序列,与CRISPR+菌株之间差异显著(P<0.05);接合质粒方面,CRISPR-和CRISPR+菌株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RISPR结构可能限制了金葡菌中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水平转移,CRISPR-菌株更容易受到噬菌体和可移动质粒的干扰。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金葡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传播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CRISPR/Cas系统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