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香蕉菠萝茎叶工厂化生产复合生物有机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匡石滋 田世尧 +2 位作者 肖维强 刘传和 李春雨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44-49,共6页
探讨现阶段以香蕉菠萝茎叶为原料生产复合生物有机肥的工厂化生产技术,重点研究以生物发酵为核心的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要点,并提出工厂化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和技术指标,利用自主开发研制的复合发酵菌剂和... 探讨现阶段以香蕉菠萝茎叶为原料生产复合生物有机肥的工厂化生产技术,重点研究以生物发酵为核心的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要点,并提出工厂化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和技术指标,利用自主开发研制的复合发酵菌剂和发酵设备,并结合造粒技术的应用,可构成流水工艺,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优化工艺条件下,香蕉菠萝废弃茎叶经生物发酵处理生产出的有机肥产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菠萝 茎叶 复合生物有机肥 工厂化生产 工艺技术
下载PDF
广东省百香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5
2
作者 邝瑞彬 杨护 +4 位作者 孔凡利 杨敏 周陈平 黄炳雄 魏岳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165-172,共8页
百香果是著名的果汁型热带水果,集高营养价值、观赏价值、药用价值于一身。百香果产业是近年广东省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分析了广东省百香果的产业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优质种质资源缺乏,健康种苗繁育技术溃乏... 百香果是著名的果汁型热带水果,集高营养价值、观赏价值、药用价值于一身。百香果产业是近年广东省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分析了广东省百香果的产业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优质种质资源缺乏,健康种苗繁育技术溃乏;高效高产能配套栽培技术尚不完善;病虫害及逆境灾害防范不足;产、销、加工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及政策扶持不足等。这些产业问题制约了广东百香果的综合利用和发展,亟需解决。针对百香果产业问题提出了广东省百香果产业发展的相应策略,包括加强百香果品种资源收集与利用;加强百香果良种良法种植;加强广东省百香果产业创新联盟构建,产销形式多元化发展;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加强百香果产业政策扶持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热带水果 果汁型水果 栽培 加工 广东省
下载PDF
利用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制备颗粒有机肥的粘结剂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匡石滋 田世尧 +2 位作者 肖维强 刘传和 李春雨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3期115-119,共5页
为了探寻有机粘结剂在商品有机肥造粒上的应用优化,为颗粒有机肥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以香蕉、菠萝茎叶堆肥为原料,采用3种有机粘结剂进行造粒试验。结果表明:3种有机粘结剂在添加量适宜的情况下,都能将香蕉、菠萝茎叶有机肥粉料团成颗粒... 为了探寻有机粘结剂在商品有机肥造粒上的应用优化,为颗粒有机肥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以香蕉、菠萝茎叶堆肥为原料,采用3种有机粘结剂进行造粒试验。结果表明:3种有机粘结剂在添加量适宜的情况下,都能将香蕉、菠萝茎叶有机肥粉料团成颗粒,其中,酵母废水浓缩液、玉米淀粉和聚乙烯醇的浓度分别为70%、6%和2%时,造粒效果最好,成粒率可大于97%,返料率低于7.93%。通过颗粒性能的分析比较,3种有机粘结剂中以2%的聚乙烯醇最适宜,其所造有机肥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抗压强度达7.4 N、吸水倍率达到2.97、平衡水含量也达到76.98%。6%玉米淀粉和2%聚乙烯醇粘结剂所造颗粒崩解率低,可作为缓释肥材料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肥 香蕉菠萝茎叶堆肥 有机粘结剂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研究玉米Zm FKF1在开花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敏 胥华伟 +2 位作者 王翠玲 杨护 魏岳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6-707,共12页
【目的】FKF1是多种植物开花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基因。为研究玉米FKF1功能,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ZmFKF1进行定点编辑,获得ZmFKF1编辑突变体。同时以此为材料,通过表型分析及关键开花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分析,明确ZmFKF1在... 【目的】FKF1是多种植物开花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基因。为研究玉米FKF1功能,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ZmFKF1进行定点编辑,获得ZmFKF1编辑突变体。同时以此为材料,通过表型分析及关键开花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分析,明确ZmFKF1在玉米开花途径中的作用,为玉米分子育种及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B104为材料,克隆ZmFKF1,通过序列比对明确ZmFKF1的基因结构。以ZmFKF1为靶标基因,根据CRISPR/Cas9技术原理设计靶点,将设计的靶点序列在玉米参考基因组中进行比对分析,排除非特异性靶位点,最终筛选出在ZmFKF1第1外显子上的靶位点ZmFKF1-T1,构建CRISPR/Cas9基因编辑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B104幼胚,通过抗性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之后诱导出芽和生根,获得T0代ZmFKF1编辑阳性植株,并利用cas9特异引物进行验证。利用靶位点扩增测序法,明确T1代ZmFKF1编辑植株在ZmFKF1预期靶标位点是否发生突变及突变的类型,筛选获得ZmFKF1定点突变纯合株系。获得这些材料后,以野生型B104为对照,统计和分析开花表型。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述材料中与玉米开花途径相关的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对表型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果】在玉米FKF1的第1外显子上设计靶点构建基因编辑表达载体,通过遗传转化获得的转基因株系实现了对ZmFKF1的定点突变,共获得T0代ZmFKF1编辑阳性株系18株,在预期靶标位点上发生突变的有6株,2种不同的突变类型:单碱基插入和多碱基缺失。通过开花时间统计和分析,与野生型B104相较,3个T2代ZmFKF1编辑纯合突变体的开花时间延迟,显著(P<0.05)晚于B104。进一步对这些材料中的开花关键基因ZmGI、conz1和ZmZCN8进行表达量检测,发现突变体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明显(P<0.05)低于野生型B104,与晚花表型相符。【结论】可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ZmFKF1进行定点编辑获得基因编辑突变体,且突变体开花时间明显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玉米 ZmFKF1 开花时间
下载PDF
德庆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益波 张海燕 +4 位作者 陈烁宇 陈小艳 蒋燕玲 洪玉欢 黄永敬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第4期75-79,共5页
分析了德庆县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总结了农业面污染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效果,并结合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趋势和当地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本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德庆县 农业污染 现状 治理对策
下载PDF
药肥两用生物有机肥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及其机理初探 被引量:22
6
作者 匡石滋 李春雨 +2 位作者 田世尧 左存武 易干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7-423,共7页
将2种生防菌(木霉菌和枯草芽胞杆菌)与腐熟的生物有机肥混合,制成药肥两用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混合木霉菌剂、生物有机肥+单株木霉菌剂、生物有机肥+枯草芽胞杆菌剂),应用到接种香蕉枯萎病菌的土壤中,研究其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将2种生防菌(木霉菌和枯草芽胞杆菌)与腐熟的生物有机肥混合,制成药肥两用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混合木霉菌剂、生物有机肥+单株木霉菌剂、生物有机肥+枯草芽胞杆菌剂),应用到接种香蕉枯萎病菌的土壤中,研究其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香蕉根尖β-1,3-葡聚糖酶活性、根际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较,病情指数降低了31.8%~50.0%,防病效果为31.8%~49.6%;香蕉植株根尖β-1,3-葡聚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提高了18.95%~37.13%。同时也影响根际土壤中枯萎病菌和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根际的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75~4.30倍和2.14~2.33倍,而根际真菌数量却减少了19.07%~23.26%,根际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减少了2.18%~80.27%;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分别增加了760~780 mg.kg 1和13.2~15.8 mg.kg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香蕉枯萎病 防治效果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9
7
作者 徐汉虹 赖多 张志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共11页
印楝素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植物源农药,田间登记应用已30多年,对全球作物保护和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印楝素的发现和印楝在中国引种情况,总结了印楝素结构鉴定与全合成的历程,重点介绍印楝素拒食、抑制昆虫生长发育、... 印楝素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植物源农药,田间登记应用已30多年,对全球作物保护和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印楝素的发现和印楝在中国引种情况,总结了印楝素结构鉴定与全合成的历程,重点介绍印楝素拒食、抑制昆虫生长发育、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作用机理以及印楝分子生物学、印楝素生物合成研究的最新进展。1983年,赵善欢等成功地将印楝引种中国,随后我国许多学者开展印楝引种与繁育,种植面积曾超过6万hm^2,为我国印楝素杀虫剂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1997年印楝素以新化合物结构作为新农药在我国登记,实现了商业化应用,2014年成为农业部推荐使用的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品种,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我国学者发现了印楝素诱导细胞自噬现象,阐明了印楝素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调控机理。随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控制,印楝素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越来越深入普及。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明确印楝素的分子靶标,为印楝素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素 印楝 植物源农药 拒食 抑制生长发育
下载PDF
28份余甘子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15
8
作者 邵雪花 刘牛 +2 位作者 赖多 肖维强 匡石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9-136,共8页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8份余甘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指纹图谱。【方法】从96条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9条核心引物,用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收集的华南地区28份余甘子品种分子标记,利用UPGMA聚类分析余甘子种质资...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8份余甘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指纹图谱。【方法】从96条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9条核心引物,用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收集的华南地区28份余甘子品种分子标记,利用UPGMA聚类分析余甘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以核心引物UBC809和UBC886组合构建余甘子DNA指纹图谱。【结果】9条ISSR核心引物对28份余甘子样品扩增共得到68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67条,多态率为97.23%。通过聚类分析将28份余甘子样品聚为4类,其中大果油甘和甜油甘5号遗传分化较大,各单独聚为一类,珍珠油甘、甜油甘2号和甜油甘4号聚为一类,其余23个品种聚为一类。利用核心引物UBC809和UBC886组合,成功构建了余甘子DNA指纹图谱,供试28份余甘子品种(系)每个都有一套唯一的指纹图谱编码。【结论】成功构建了28份余甘子种质的指纹图谱,可用于余甘子种质资源的分类与鉴定,同时可用于余甘子杂交新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分子标记 余甘子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下载PDF
东莞大蕉超表达拟南芥CBF1基因及其抗寒性检测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凯 胡春华 +3 位作者 杜发秀 张玉娥 魏岳荣 易干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53-1660,共8页
【目的】研究超表达拟南芥CBF1基因(AtCBF1)对大蕉抗寒性的影响,为从大蕉克隆抗寒相关基因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东莞大蕉的胚性细胞悬浮系,获得转AtCBF1基因的大蕉植株;利用GUS组织染色、PCR、RT-PCR以及RT-qPCR对转... 【目的】研究超表达拟南芥CBF1基因(AtCBF1)对大蕉抗寒性的影响,为从大蕉克隆抗寒相关基因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东莞大蕉的胚性细胞悬浮系,获得转AtCBF1基因的大蕉植株;利用GUS组织染色、PCR、RT-PCR以及RT-qPCR对转基因植株进行鉴定;比较低温处理后的转基因株系和对照的冷害特征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鉴定转基因大蕉植株的抗寒能力。【结果】试验共获得6个抗性再生转化系。GUS组织染色结果表明,除T1外,其余均为阳性;PCR鉴定结果表明,AtCBF1在6个抗性再生转化系均为阳性,而GUS基因在T1转化系中没有检测出;RT-PCR结果表明,AtCBF1在6个转化系均得到表达,对T1、T2和T3 3个转化系进行RT-qPCR检测发现,AtCBF1基因在3个转基因株系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在低温处理下,转基因植株的叶片相对电导率、MDA的累积都低于非转基因植株,而SOD总活性高于对照;低温处理条件下,转基因植株叶片的冷害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结论】AtCBF1在大蕉中超表达,具有增强大蕉SOD活性,降低因低温导致的MDA含量和离子渗漏率,缓解质膜过氧程度,进而改善大蕉植株抗低温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蕉(Musa spp.ABB group) 拟南芥CBF1基因 转基因 抗寒性
下载PDF
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生长和香蕉枯萎病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赖多 康向辉 +3 位作者 邵雪花 匡石滋 田世尧 徐汉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36,共7页
【目的】有效利用印楝渣废弃资源研制印楝渣生物药肥,并探讨其对香蕉Musa acuminata生长和香蕉枯萎病的影响。【方法】将耐药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与印楝渣混合发酵,制备印楝渣生物药肥;通过抑菌和盆栽试验,测定印楝渣生物药肥... 【目的】有效利用印楝渣废弃资源研制印楝渣生物药肥,并探讨其对香蕉Musa acuminata生长和香蕉枯萎病的影响。【方法】将耐药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与印楝渣混合发酵,制备印楝渣生物药肥;通过抑菌和盆栽试验,测定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生长的影响以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对病原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4号生理小种(Foc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为72.1%。生防菌株HN-11与印楝渣具有良好相容性,制备的印楝渣生物药肥施用质量分数为5%和10%时,处理组香蕉的长势好于对照,鲜质量、干质量、株高和茎粗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对照差异显著;施用印楝渣生物药肥组香蕉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0和25,对香蕉枯萎病的防病率分别达到72.2%和77.8%;生防菌HN-11能降低土壤中病原菌Foc4孢子数,破坏菌丝形态结构。【结论】印楝渣与生防菌HN-11发酵腐熟施用可避免对香蕉产生药害,制成的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有效控制香蕉枯萎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渣 生物药肥 解淀粉芽孢杆菌 香蕉生长 香蕉枯萎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荔枝资源果实成熟进程中糖、酸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洁珍 蔡长河 +3 位作者 吴洁芳 付丹文 严倩 欧良喜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693,共7页
为探讨荔枝品种资源果实成熟期间的糖、酸变化特点,对15份荔枝品种资源果实成熟进程中假种皮的糖、酸含量变化及其完熟果的还原糖、蔗糖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份荔枝资源果实成熟进程中的糖的变化可分为还原糖积累型和蔗糖积累型2大... 为探讨荔枝品种资源果实成熟期间的糖、酸变化特点,对15份荔枝品种资源果实成熟进程中假种皮的糖、酸含量变化及其完熟果的还原糖、蔗糖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份荔枝资源果实成熟进程中的糖的变化可分为还原糖积累型和蔗糖积累型2大类,其中还原糖积累型又可分为4个亚类;不同品种资源间,完熟果的还原糖、蔗糖含量差异显著,还原糖的含量在67.50~118.63 mg/g,蔗糖的含量在13.60~93.27 mg/g,大部分的荔枝资源其果实主要积累还原糖;荔枝果实假种皮的可滴定酸含量在成熟的前期急剧下降,后期变化趋缓;以完熟果的各糖分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5份荔枝资源分为2个类群5个组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品种资源 可溶性糖 糖酸含量变化 糖组分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番木瓜米酒酿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邝瑞彬 魏岳荣 +4 位作者 杨护 杨敏 周陈平 黄炳雄 孔凡利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3-67,共5页
以番木瓜和糯米为主要原料,先将糯米发酵成酒,再把番木瓜汁加入进行后发酵,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以后发酵时间、番木瓜汁添加量和酒曲添加量为因素的L9(33)正交试验,得出酿造番木瓜米酒的最适条件:后发酵时间为5 d,添加酒曲用量为0.... 以番木瓜和糯米为主要原料,先将糯米发酵成酒,再把番木瓜汁加入进行后发酵,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以后发酵时间、番木瓜汁添加量和酒曲添加量为因素的L9(33)正交试验,得出酿造番木瓜米酒的最适条件:后发酵时间为5 d,添加酒曲用量为0.2%,番木瓜汁的加入量为14%。此条件下的番木瓜米酒糖度为18%,酒精度为12%vol,感官评价分数为85分,其酒体澄清透亮,呈橙黄色;果香与酒香协调,醇甜适口,无苦涩味,典型性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米酒 酿造
下载PDF
荔枝雌蕊柱头可授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丽敏 陈洁珍 +3 位作者 欧良喜 蔡长河 付丹文 张春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9-622,共4页
为探讨荔枝雌蕊不同发育状态及盛开不同时间的柱头可授性,以安良、桂味荔枝为试材,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及荧光显微镜检测雌蕊柱头的可授性,并观察了荔枝花粉在柱头的萌发过程。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柱头的表观形态来判断可授状态。以花柱... 为探讨荔枝雌蕊不同发育状态及盛开不同时间的柱头可授性,以安良、桂味荔枝为试材,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及荧光显微镜检测雌蕊柱头的可授性,并观察了荔枝花粉在柱头的萌发过程。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柱头的表观形态来判断可授状态。以花柱开裂程度判断,当花柱开裂夹角为45°-90°时,部分柱头已经具有可授性;当花柱完全打开,开裂角度为120°~180°时,处于最佳可授状态。以柱头颜色判断,当雌花完全盛开后,柱头颜色为白色时处于最佳可授状态,微变褐时仍处于可授状态,但当柱头全变褐时则不具可授性。雌花柱头可授状态可维持至少3 d。荔枝雌花授粉后2 h花粉在柱头上萌发,6 h花粉管逐步向花柱伸长,12 h花粉管到达花柱中部,24 h花粉管到达子房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柱头 可授性 花粉萌发 LITCHI ( LITCHI CHINENSIS Sonn )
下载PDF
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在香蕉茎秆堆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匡石滋 李春雨 +1 位作者 田世尧 易干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5期194-198,共5页
为了提高香蕉废弃茎秆资源的利用效率,以香蕉茎秆为堆肥原料,接种纤维素分解菌,模拟工厂化生产条件,研究其对堆肥的温度变化、有机质分解、微生物数量和粗纤维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纤维素分解菌能提高堆体温度,延长高温时间;能促... 为了提高香蕉废弃茎秆资源的利用效率,以香蕉茎秆为堆肥原料,接种纤维素分解菌,模拟工厂化生产条件,研究其对堆肥的温度变化、有机质分解、微生物数量和粗纤维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纤维素分解菌能提高堆体温度,延长高温时间;能促进堆体中有机物质的分解,有机质含量下降了33.71%;在堆肥初期可以迅速增加堆肥中微生物总数,提高堆肥中微生物种群质量,从而加速堆肥进程;接种纤维素分解菌处理中粗纤维素的总降解率达33.69%,比对照增加了1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香蕉茎秆 粗纤维
下载PDF
野生‘龙门香橙’的植物学特征观察及起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继吾 姜波 +7 位作者 吴波 钟云 程春振 母红娜 甘廉生 彭成绩 钟广炎 易干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4-343,共10页
【目的】广东省龙门县境内南昆山主峰天堂顶海拔1 000 m处有当地称之为‘龙门香橙’的野生柑橘,论文拟从形态学和DNA分子证据上探讨其与已知柑橘资源的异同,为合理利用该资源奠定基础。【方法】实地调查‘龙门香橙’的生长环境,观察记... 【目的】广东省龙门县境内南昆山主峰天堂顶海拔1 000 m处有当地称之为‘龙门香橙’的野生柑橘,论文拟从形态学和DNA分子证据上探讨其与已知柑橘资源的异同,为合理利用该资源奠定基础。【方法】实地调查‘龙门香橙’的生长环境,观察记录叶、花、果实的形态特征。分析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和抗坏血酸含量。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显微特征。对比分析包括‘龙门香橙’在内的24个柑橘资源的AFLP图谱以及10个资源的8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克隆、测序分析‘龙门香橙’的β-胡萝卜素羟化酶(β-carotene hydroxylase,CHX)基因的2个等位基因,并与其他柑橘材料的CHX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生境调查结果表明‘龙门香橙’非人工种植,是真正的野生柑橘。其果实、种子的形状和单胚等特征与柚类相似,但果实与柚相比明显偏小、出汁率与可食率很低、味苦等性状提示其比较原始。叶片形状、线形翼叶、花丝联合等特征类似宽皮柑橘类,比较进化;但花丝和新叶染有紫红色等性状则比较原始。基于AFLP图谱的聚类分析显示其不与其他研究材料聚类,但介乎橘柚之间。8个SN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龙门香橙’的3个SNP位点为宽皮柑橘纯合基因型,1个位点为橘柚杂合基因型,其余4个位点为柚子纯合基因型,这种基因型组合不同于其他任何所分析的材料。‘龙门香橙’的CHX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显示其2个等位基因间相互差异较小,且含有其他已知柑橘CHX基因上未发现的SNP。CHX基因序列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其与其他柑橘的遗传距离较远、差异似达种间水平。【结论】‘龙门香橙’是一个真正的野生柑橘资源。其形态性状兼具原始与进化特征。在DNA分子水平上,‘龙门香橙’与已知柑橘不同,甚为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资源 '龙门香橙’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矮生香蕉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邝瑞彬 邓贵明 +6 位作者 董涛 盛鸥 李春雨 左存武 胡春华 高慧君 易干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6期45-50,共6页
矮生香蕉品种可在南北方发展温室栽培,是优良的经济树种与观赏树种,研究矮生香蕉的品种特性与配套栽培技术,可为发展矮生香蕉的观赏与鲜食应用提供基础和指南。试验选取了矮生香蕉品种‘中蕉12号’为材料,评估其枯萎病抗性,开展地培及... 矮生香蕉品种可在南北方发展温室栽培,是优良的经济树种与观赏树种,研究矮生香蕉的品种特性与配套栽培技术,可为发展矮生香蕉的观赏与鲜食应用提供基础和指南。试验选取了矮生香蕉品种‘中蕉12号’为材料,评估其枯萎病抗性,开展地培及盆栽试验研究其栽培特性,总结其温室栽培技术要点。试验结果表明,矮生香蕉‘中蕉12号’株高仅为85.7~103.3 cm,树形矮小,树姿优美,生长期较短约为10个月,与易感品种‘巴西香蕉’相比具较强枯萎病抗病性,产量适中(6.0~7.8 kg/株),品质优良,果实品质媲美常规鲜食品种‘巴西香蕉’。矮生香蕉品种‘中蕉12号’可鲜食与观赏两用,用于休闲观光以及生态农业建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符合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矮生 盆栽 观赏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芒果胶孢炭疽菌遗传转化及致病性缺陷突变体的筛选 被引量:8
17
作者 毕方铖 戴宏芬 孟祥春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8期47-51,共5页
构建含潮霉素抗性基因和GFP基因的双元载体p CAMBgfp,以其为转化载体用农杆菌EHA105介导的方法对芒果胶孢炭疽菌Cg-8菌株进行遗传转化,以潮霉素抗性和GFP荧光来筛选阳性转化子。然后,通过离体接种芒果叶片和果实观察病斑大小筛选致病性... 构建含潮霉素抗性基因和GFP基因的双元载体p CAMBgfp,以其为转化载体用农杆菌EHA105介导的方法对芒果胶孢炭疽菌Cg-8菌株进行遗传转化,以潮霉素抗性和GFP荧光来筛选阳性转化子。然后,通过离体接种芒果叶片和果实观察病斑大小筛选致病性缺陷转化子。结果获得500个阳性转化子,转化效率为平均106个孢子可获得400个左右同时具有潮霉素抗性和GFP荧光的阳性转化子,且其经多次在无潮霉素的培养基上传代后能得到稳定遗传。随机挑选其中13个突变体进行PCR检测,均可扩增出潮霉素基因目的条带,致病性分析从中筛选得到8个致病性减弱或缺失突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孢炭疽菌 遗传转化 突变体 致病性
下载PDF
育苗轻型基质块配方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匡石滋 赖多 +1 位作者 邵雪花 田世尧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34期124-130,共7页
为充分利用南方果树废弃物资源,以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和椰糠作为基质材料,添加粘合剂、固化剂、改良剂,制作出基质块。采用正交法设定基质块配方,通过测试分析基质块的理化性状,确定最佳的基质块配方。结果表明,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 为充分利用南方果树废弃物资源,以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和椰糠作为基质材料,添加粘合剂、固化剂、改良剂,制作出基质块。采用正交法设定基质块配方,通过测试分析基质块的理化性状,确定最佳的基质块配方。结果表明,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和椰糠的配比是影响基质块理化性状的主要因素,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基质配比>改良剂>粘合剂>固化剂;综合分析,A3B2C3D3组合配方具有最佳的理化性状,即基质配比(堆肥:椰糠)为4:6,粘合剂(聚乙烯醇)为4%,固化剂(硼砂)为2.5%,改良剂为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基质块 理化性状 基质块配方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荔枝果实成熟特性的研究
19
作者 戴宏芬 邱燕萍 +4 位作者 向旭 袁沛元 凡超 蒋侬辉 刘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5期57-63,共7页
为研究荔枝果实的成熟特性,以‘糯米糍’和‘桂味’2个花期和成熟期较一致的荔枝品种为试验材料,当‘桂味’果皮首先开始转黄时,定期测量2种果实的纵横径和果实各部分质量,测定果实固形物(TSS)、糖、酸和Vc等含量,从果实外观成熟度变化... 为研究荔枝果实的成熟特性,以‘糯米糍’和‘桂味’2个花期和成熟期较一致的荔枝品种为试验材料,当‘桂味’果皮首先开始转黄时,定期测量2种果实的纵横径和果实各部分质量,测定果实固形物(TSS)、糖、酸和Vc等含量,从果实外观成熟度变化、果实的生长情况和果实品质等方面探讨荔枝的成熟特性。结果表明,‘糯米糍’果实的初始缓慢生长期较‘桂味’长,果皮推迟转黄约13天,但后期大部分时间内生长速度更快,两者果径和单果重的差异在缩小,成熟度趋于一致;后期果径的生长以横径为主;当果实的鲜食品质趋于最佳时,果径有暂时收缩的趋势;‘糯米糍’和‘桂味’的果肉分别以积累蔗糖和还原糖为主,过熟时还原糖含量增加;可滴定酸持续下降,当可滴定酸含量位于0.23%~0.69%、糖酸比位于20.93~61.75时,果实鲜食品质较佳;‘糯米糍’可食率较高,维持在约80%,过熟时‘桂味’可食率下降,单果重的增加以果皮和果核增重为主;2种果实过熟时继续生长,‘糯米糍’生长速度较快,但果实TSS下降,Vc含量较低,果实品质劣变更加严重。2个荔枝品种的果实具有独特的成熟特性。可滴定酸和糖酸比可作为判断果实成熟度的参考指标。‘糯米糍’成熟果实衰退快速,维持适宜含酸量和糖酸比的时间较短,宜鲜食的品质保持期和适宜采收期较短,‘桂味’果实衰退速度较慢,适宜保质采收期较‘糯米糍’长,这也是‘桂味’品种的成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成熟特性 生长速度 可滴定酸 糖酸比 过熟
下载PDF
广东杨梅栽培技术规程
20
作者 邱继水 曾杨 +1 位作者 潘建平 林志雄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 2012年第3期20-23,共4页
近十来年,广东省杨梅的生产规模不断增长,广州市以北的大部分市、县都有商业栽培,主产区为潮汕地区的潮阳区、普宁市、潮安市、饶平县,广州市从化、河源市龙川、紫金、连平县,惠州市博罗、惠阳县,韶关市始兴、乳源、新丰县,清远... 近十来年,广东省杨梅的生产规模不断增长,广州市以北的大部分市、县都有商业栽培,主产区为潮汕地区的潮阳区、普宁市、潮安市、饶平县,广州市从化、河源市龙川、紫金、连平县,惠州市博罗、惠阳县,韶关市始兴、乳源、新丰县,清远市英德等地,杨梅种植已成为当地部分农民的最主要经济来源。为了满足我省杨梅的生产技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规程 广东省 杨梅 生产规模 技术需求 广州市 潮阳区 主产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