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兰花叶病毒广东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魏永路 任锐 +4 位作者 高洁 刘伟平 谢琦 朱根发 杨凤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109-117,共9页
【目的】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是最主要的兰花病毒病原之一,其广泛传播对兰花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探究CymMV遗传信息和进化,为广东省兰花病毒病的监测预警和兰花抗病毒病基因工程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 【目的】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是最主要的兰花病毒病原之一,其广泛传播对兰花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探究CymMV遗传信息和进化,为广东省兰花病毒病的监测预警和兰花抗病毒病基因工程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对采自广州地区的墨兰疑似病毒病叶片进行CymMV的RT-PCR及DA-SELISA检测鉴定,利用相关分子生物学软件对CymMV分离物进行基因组序列组装、注释、系统进化及选择压力分析。【结果】首次在广东省发现2个CymMV分离物GZV013和ZC-29,基因组全长均为6227 nt,编码5个功能蛋白;GZV013与台湾分离物M2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7.03%;ZC29与南京分离物NJ-1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7.11%;CymMV各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一致性为86.85%~98.31%,且多样性种群的分化与寄主种类和地理隔离关系密切;CymMV基因组每个区域均受到负选择的影响,并符合中性进化模型;编码RdRp、TGB1和TGB2的基因在基因组中变异率最高。【结论】GZV013与台湾分离物M2的亲缘关系最近,ZC29与南京分离物NJ-1的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病毒检测 建兰花叶病毒(CymMV) 序列分析 选择压力
下载PDF
姜荷花苞片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
2
作者 谭健俊 黄李珊 +2 位作者 周熠玮 徐晔春 叶远俊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08-116,共9页
[目的]筛选适用于姜荷花苞片组织qRT-PCR分析的内参基因,为苞片颜色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9个不同颜色的姜荷花品种为试材,根据姜荷花基因组数据选择常用的内参基因,包括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18S核糖体RNA(18S... [目的]筛选适用于姜荷花苞片组织qRT-PCR分析的内参基因,为苞片颜色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9个不同颜色的姜荷花品种为试材,根据姜荷花基因组数据选择常用的内参基因,包括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18S核糖体RNA(18S rRNA)、蛋白磷酸酶2A(PP2A)、泛素蛋白(UBQ)、苹果酸脱氢酶(MDH)、肌动蛋白(Actin)、微管蛋白(TUB)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8个看家基因,使用ΔCt、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 4种分析方法评估基因表达的稳定性,通过RefFinder程序综合评价以筛选出姜荷花苞片组织的最佳内参基因。[结果]8个内参基因均扩增出单一主峰,引物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 )≥ 0.98,扩增效率为99.5%~125.0%,PCR产物经1%琼脂糖电泳检测显示条带清晰单一,表明引物设计特异性好。4种不同的算法分析获得的结果排名有差异,其中MDH在ΔCt、geNorm和NormFinder分析中为表达最稳定的内参基因,18S rRNA在BestKeeper分析中为表达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利用RefFinder程序综合评价得出候选内参基因稳定性综合排名,排序依次为MDH>Actin>TUB>18S rRNA>PP2A>GAPDH>UBQ>PAL,表明不同品种姜荷花苞片最佳内参基因是MDH,其次为Actin和TUB,PAL稳定性最差、不适合作为姜荷花苞片组织的内参基因。[结论]MDH可作为不同品种姜荷花苞片组织的稳定内参基因,为后续深入开展姜荷花苞片颜色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姜荷花 内参基因 苞片颜色 MDH 基因表达模式
下载PDF
紫花山奈的组培快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满良 李冬梅 +1 位作者 朱根发 刘小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7期29-33,173,共6页
以紫花山柰无菌苗的芽基部为外植体,对芽基部进行继代增殖、丛生芽诱导以及生根培养基的筛选,建立了紫花山柰无菌苗芽基部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紫花山柰无菌苗芽基部继代增殖比较合适的培养基为MS+6-BA 8~12 mg/L+NAA 0~0.1 mg/L+... 以紫花山柰无菌苗的芽基部为外植体,对芽基部进行继代增殖、丛生芽诱导以及生根培养基的筛选,建立了紫花山柰无菌苗芽基部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紫花山柰无菌苗芽基部继代增殖比较合适的培养基为MS+6-BA 8~12 mg/L+NAA 0~0.1 mg/L+椰汁10%+白砂糖30 g/L+卡拉胶粉10 g/L,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8 mg/L+NAA 0.1 mg/L+椰汁10%+白砂糖30 g/L+卡拉胶粉10 g/L;丛生芽诱导较合适的培养基为MS+6-BA 3~5 mg/L+NAA 0.05~0.1 mg/L+椰汁10%+白砂糖30 g/L+卡拉胶粉10 g/L,最佳的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05 mg/L+椰汁10%+白砂糖30 g/L+卡拉胶粉10 g/L;生根较佳的培养基为MS+NAA0.1 mg/L+香蕉泥10~15%+活性炭0.5~1.0 g/L+白砂糖30 g/L+卡拉胶粉9.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山奈 组织培养 芽基部 增殖 芽诱导 生根
下载PDF
姜荷花‘红色印象’工厂化组培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谭健俊 叶远俊 +4 位作者 刘金梅 朱根发 许伟兵 崔晓东 徐晔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7-357,共11页
以姜荷花‘红色印象’植株的多个部位作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诱导、增殖扩繁、生根壮苗以及出瓶移栽育苗的研究,完善姜荷花工厂化组培快繁流程,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以姜荷花球茎、储藏根、球茎小芽、侧芽、幼嫩花芽、幼嫩叶片6个部... 以姜荷花‘红色印象’植株的多个部位作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诱导、增殖扩繁、生根壮苗以及出瓶移栽育苗的研究,完善姜荷花工厂化组培快繁流程,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以姜荷花球茎、储藏根、球茎小芽、侧芽、幼嫩花芽、幼嫩叶片6个部位为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浓度6-BA和NAA的MS培养基,对丛生芽诱导培养、丛生芽增殖培养、生根壮苗以及移栽育苗等步骤进行优化。姜荷花‘红色印象’最佳外植体为球茎小芽和侧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3 mg/L或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卡拉胶7 g/L,最佳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卡拉胶7 g/L,生根壮苗培养基选用1/2 MS+NAA 0.1 mg/L+蔗糖20 g/L+卡拉胶7 g/L,经过炼苗后出瓶移栽,组培苗种植基质选用细泥炭和细椰糠1∶1混合基质最佳,出瓶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表型稳定。利用EST-SSR标记对母株和随机选择的组培苗进行扩增分析,证实DNA水平上无明显变异。通过对姜荷花‘红色印象’外植体和培养基的筛选,实现姜荷花组培快繁流程优化,建立高效完整的姜荷花工厂化组培育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荷花 外植体 丛生芽诱导 组培 规模化生产
下载PDF
4种山奈属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冬梅 刘小飞 朱根发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46-51,共6页
为探究山奈属植物的光合特性,在温室栽培条件下,以山奈、海南三七、紫花山奈和小花山奈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及其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体色素含量和比叶质量进行研究... 为探究山奈属植物的光合特性,在温室栽培条件下,以山奈、海南三七、紫花山奈和小花山奈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及其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体色素含量和比叶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山奈、海南三七和紫花山奈叶片的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小花山奈叶片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山奈和海南三七叶片的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单峰曲线,紫花山奈和小花山奈叶片的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山奈、紫花山奈和小花山奈叶片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海南三七叶片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呈三峰曲线;叶片初始荧光排序为:海南三七>山奈>小花山奈>紫花山奈,最大荧光和最大可变荧光排序都为:海南三七>小花山奈>山奈>紫花山奈;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排序都为:海南三七>小花山奈>紫花山奈>山奈;比叶质量的排序为:山奈=紫花山奈>海南三七>小花山奈。4种山奈属植物中,海南三七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的峰值最大,紫花山奈叶片的蒸腾速率日变化的峰值最大。本研究为山奈属植物的光合生理研究和栽培浇水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 紫花山奈 海南三七 小花山奈 光合特性
下载PDF
‘红太阳’墨兰不同叶色时期的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
6
作者 高洁 相楚嫣 +2 位作者 赵俊宏 潘启明 杨凤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30,共14页
【目的】探明‘红太阳’墨兰不同叶色变化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变化模式,为墨兰叶色改良提供指导。【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红太阳’墨兰红色、黄色以及绿色叶片进行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通路,同时对转录组和... 【目的】探明‘红太阳’墨兰不同叶色变化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变化模式,为墨兰叶色改良提供指导。【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红太阳’墨兰红色、黄色以及绿色叶片进行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通路,同时对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并对筛选出的关键差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的验证。【结果】从红叶向黄叶转变过程中一共筛选到861个差异基因(DEGs),其中上调基因数为204个、下调基因数为657个;从黄叶向绿叶转变过程中一共筛选到815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492个、下调基因有323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色素合成和代谢相关通路上的基因在‘红太阳’墨兰叶色变化过程中均出现显著富集。在叶色转变过程中,MYB、NAC、WRKY以及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表达量出现显著性差异。与代谢组数据联合分析发现,黄酮类、异黄酮类化合物、黄酮和黄酮醇以及代谢物合成途径中的差异基因和差异代谢物在‘红太阳’墨兰叶色变化过程中显著富集。类黄酮代谢途径中共鉴定出26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在红叶向黄叶转变过程中均表现出显著下调,5种差异代谢物的含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显著下降。在黄叶向绿叶的转变中,17个基因和2种代谢物(新橙皮苷和柚皮苷查尔酮)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花青苷合成前体物质含量以及相关合成酶基因表达量的降低导致‘红太阳’墨兰叶片红色逐渐消失,光合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高表达是导致‘红太阳’墨兰叶色由黄最后变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兰 叶色变异 转录组 联合分析 相关性网络分析
下载PDF
LC-MS/MS测定蔬菜中残留的磺酰脲类除草剂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海林 耿安静 +1 位作者 陆晓宇 朱将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25-327,共3页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豇豆)中氯磺隆等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首先用甲醇-磷酸盐缓冲液提取蔬菜中的磺酰脲类除草剂,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LC-MS/MS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定量限可达0.6μg...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豇豆)中氯磺隆等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首先用甲醇-磷酸盐缓冲液提取蔬菜中的磺酰脲类除草剂,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LC-MS/MS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定量限可达0.6μg/kg以下,回收率范围为80.1%~91.2%,RSD为3.7%~6.7%,符合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相关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蔬菜 磺酰脲类除草剂 残留
下载PDF
激素和热水处理对姜荷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叶远俊 谭健俊 +4 位作者 李冬梅 刘金梅 柯帅 郑夏华 徐晔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41-48,共8页
【目的】以姜荷花杂交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浸种处理试验,打破姜荷花种子休眠,缩短姜荷花育种周期。【方法】利用激素、热水组合处理的方式,设置不同的浓度和浸种时间,以清水为对照,在28℃条件下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催芽60 d,统计发芽... 【目的】以姜荷花杂交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浸种处理试验,打破姜荷花种子休眠,缩短姜荷花育种周期。【方法】利用激素、热水组合处理的方式,设置不同的浓度和浸种时间,以清水为对照,在28℃条件下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催芽60 d,统计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与对照相比,外源激素和热水处理均能有效打破姜荷花种子休眠,使其提前1个月开始发芽。外源激素浸种试验中,400 mg/L GA3浸种处理效果最好,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29.3%、50.7%;80℃热水浸种5 min效果最好,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10.3%、17%,但部分种子出现烫死现象;在组合浸种处理试验中,60℃热水浸种10 min+400 mg/L GA3浸种24 h为最佳的处理组合,发芽势为40.7%,播种60 d发芽率达到64.3%。【结论】激素和热水组合处理对姜荷花种子解除休眠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浸种后种子发芽提前,出苗更加整齐,适合育种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荷花 育种周期 浸种处理 发芽率 解除休眠
下载PDF
不同光质LED对竹叶兰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阿瑾 杨凤玺 +1 位作者 王亚琴 朱根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18-1323,共6页
本研究采用9种LED光质组合光源处理竹叶兰2个月大的幼苗,测定其形态生长、酚类物质、氧化代谢指标。结果表明:与红光,远红光相比,蓝光使幼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生物量积累且有利于多酚、黄酮、花色素苷等活性成分的积累,同时蓝光可促... 本研究采用9种LED光质组合光源处理竹叶兰2个月大的幼苗,测定其形态生长、酚类物质、氧化代谢指标。结果表明:与红光,远红光相比,蓝光使幼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生物量积累且有利于多酚、黄酮、花色素苷等活性成分的积累,同时蓝光可促使竹叶兰体内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含量增加,提高植物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而相较于单色光源,复合光呈叠加效应,其中在3B1R条件下,竹叶兰活性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各项指标最好,更利于提高其药用价值,为最优光质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光质 竹叶兰 活性成分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小花山奈的组培快繁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勇劲 李冬梅 +1 位作者 刘小飞 朱根发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44-49,共6页
以小花山柰无菌苗的芽基部为外植体,对芽基部进行继代增殖、丛生芽诱导以及生根培养基的筛选,建立了小花山柰无菌苗芽基部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小花山柰无菌苗芽基部继代增殖比较合适的培养基为MS+6-BA 8.0~10.0 mg/L+NAA 0~0.10 m... 以小花山柰无菌苗的芽基部为外植体,对芽基部进行继代增殖、丛生芽诱导以及生根培养基的筛选,建立了小花山柰无菌苗芽基部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小花山柰无菌苗芽基部继代增殖比较合适的培养基为MS+6-BA 8.0~10.0 mg/L+NAA 0~0.10 mg/L+椰汁10%+白砂糖30 g/L+卡拉胶粉10 g/L,最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8.0 mg/L+椰汁10%+白砂糖30 g/L+卡拉胶粉10 g/L;丛生芽诱导比较合适的培养基为MS+6-BA 3.0~5.0 mg/L+NAA 0.05~0.10 mg/L+椰汁10%+白砂糖30 g/L+卡拉胶粉10 g/L,最佳的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05 mg/L+椰汁10%+白砂糖30 g/L+卡拉胶粉10 g/L;生根最佳的培养基为MS+NAA 0.10 mg/L+香蕉泥15%+活性炭1 g/L+白沙糖30 g/L+卡拉胶粉9.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山奈 芽基部 增殖 芽诱导 生根
下载PDF
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海南三七的矮化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冬梅 刘小飞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28-33,共6页
以海南三七的组培苗为材料,使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和丁酰肼浇灌植株基部,探究其矮化效果及对观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00、300和500 mg/L多效唑各浇灌1次,可使海南三七的株高变矮46.6%~65.6%,株幅变少22.5%~32.9%,主芽基茎增... 以海南三七的组培苗为材料,使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和丁酰肼浇灌植株基部,探究其矮化效果及对观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00、300和500 mg/L多效唑各浇灌1次,可使海南三七的株高变矮46.6%~65.6%,株幅变少22.5%~32.9%,主芽基茎增粗10.1%~14.1%,而且植株紧凑、叶色亮丽,观赏价值高;而使用100、300、500 mg/L多效唑浇灌2次,植株生长严重受阻;使用100、300、500 mg/L丁酰肼和矮壮素浇灌1次和2次,均不能矮化海南三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三七 多效唑 矮壮素 丁酰肼 矮化效果
下载PDF
兜兰新品种‘红霞兜兰’的选育
12
作者 李冬梅 吕复兵 +3 位作者 陈和明 赵超艺 刘小飞 朱根发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31-35,共5页
‘红霞兜兰’是以‘带叶兜兰’为母本、‘同色兜兰’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育成的F1新品种,属斑叶类,抗性强,花期3~5月,开花期长达50~60 d;花梗长5.5~7.8 cm,紫褐色,披白色短柔毛;花1~2朵,直径10~12 cm,紫红色具紫褐色斑点;中萼... ‘红霞兜兰’是以‘带叶兜兰’为母本、‘同色兜兰’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育成的F1新品种,属斑叶类,抗性强,花期3~5月,开花期长达50~60 d;花梗长5.5~7.8 cm,紫褐色,披白色短柔毛;花1~2朵,直径10~12 cm,紫红色具紫褐色斑点;中萼片宽卵形,长3.5~4.3 cm,宽3.2~4.0 cm,紫红色,边缘具淡黄色晕和紫褐色斑点;合萼片宽卵形,稍小于中萼片,长3.0~3.5 cm,宽2.5~3.0 cm,淡黄白色,具深浅不一的紫红色斑点或斑块;花瓣椭圆形,边缘波状具白色缘毛,长5.0~5.5 cm,宽3.5~4.0 cm;唇瓣兜状,长3.5~4.5 cm,宽1.9~2.1 cm,黄褐色,具紫红色斑点;退化雄蕊黄色,中心具紫褐色晕。花梗长度中等,避免了母本花梗过长易倒伏和父本花梗过短贴着盆生长的缺点,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对兜兰属植物资源的种质创新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霞兜兰 品种 选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