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都市型生态农业科普认知和体验活动 被引量:3
1
作者 谭德龙 聂俊 +5 位作者 罗国庆 郑锦荣 谢玉明 史亮亮 熊燕 蓝华生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3期97-99,共3页
在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立整合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特征的都市型生态设施农业37800m^2,与现有科普展览厅等二十大农业科普项目结合开展科普活动,向公众介绍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为标志都市型生态农... 在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立整合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特征的都市型生态设施农业37800m^2,与现有科普展览厅等二十大农业科普项目结合开展科普活动,向公众介绍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为标志都市型生态农业科普知识,并提供体验空间和专业指导,让公众了解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对保证食品供给和安全重要性,2017年接待公众346批次,232203人次,2018年接待289批次,164528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 生态农业 科普 体验
下载PDF
广东现代农业科普园农业科普互动展品创作 被引量:1
2
作者 谭德龙 聂俊 +4 位作者 史亮亮 蓝华生 熊燕 谢玉明 李艳红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1期170-172,共3页
广东现代农业科普园创制了11项科普互动展品和3项科普宣传片,将科普互动作品与科普资源结合开展科普活动,通过互动体验的模式展示更多互动展品,将创作乐趣融入科普中,提升科学普及的效果。
关键词 农业科普 互动展品 创作 体验
下载PDF
广东省设施园艺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长远 郭金菊 +4 位作者 史亮亮 郑锦荣 赵俊宏 谢玉明 曹海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236-242,共7页
设施园艺是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效、集约、可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发展设施园艺是广东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和必然选择,近年来,在政策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拉动的双重作用下,广东省设施园艺产业得到迅速发... 设施园艺是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效、集约、可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发展设施园艺是广东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和必然选择,近年来,在政策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拉动的双重作用下,广东省设施园艺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发展规模及水平与全国相比,还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也存在与广东经济强省不相匹配、与华南气候条件不相适宜等问题。从发展规模、装备水平、功能模式、技术水平、区域布局等方面概述了广东省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就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设施结构设计与建造有待优化、利用率偏低、栽培与管理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创新不足、产业尚不健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政策引导、目标定位、科研投入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广东设施园艺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我省设施园艺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设施园艺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园艺 农业装备 园艺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促进广东柚果优质优价的路径研究
4
作者 齐海军 周星星 +1 位作者 罗毅智 曾波锋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129,共6页
针对广东柚果品质参差不齐和难以优质优价的难题,提出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柚果供应链进行升级。首先从产业概况、产品流通模式、加工流程3个方面调研分析了当前广东柚果的供应链业务场景,明确了广东柚果的优质优价制约因素:一是种植端优果... 针对广东柚果品质参差不齐和难以优质优价的难题,提出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柚果供应链进行升级。首先从产业概况、产品流通模式、加工流程3个方面调研分析了当前广东柚果的供应链业务场景,明确了广东柚果的优质优价制约因素:一是种植端优果产出率低;二是加工流通端缺少优果识别设备;三是消费端难以认知优果。其次从物联网设施设备应用情况、信息需求与获取渠道、信息基础设施状况等3个方面分析了广东柚果产地端的数字化现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柚果产业数字化平台理论框架,并提出促进广东柚果优质优价的数字化提升路径:一是开展线上业务模式,推动“双流”信息统一;二是开发无损检测设备,实现品质数字分级;三是集成专业技术知识,开展智慧农技服务;四是构建可信溯源模型,提升产业品牌价值;五是建立产业大数据库,推动数据价值共享。对促进广东柚果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优质优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柚果产业 供应链 优质优价 物联网
原文传递
广东葡萄设施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玉明 谭德龙 +4 位作者 聂松青 张长远 聂俊 郑锦荣 李艳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1期41-48,共8页
葡萄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其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避雨技术、打破休眠等技术的推广应用,葡萄种植已从传统产区北方逐渐扩展到南方。广东地区通过设施种植葡萄,有效克服了气候条件的短板,具有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该模... 葡萄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其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避雨技术、打破休眠等技术的推广应用,葡萄种植已从传统产区北方逐渐扩展到南方。广东地区通过设施种植葡萄,有效克服了气候条件的短板,具有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该模式逐渐成为广东农业发展的新亮点。为了解广东葡萄设施栽培状况,从葡萄设施栽培的国内外现状、广东概况、模式、类型、品种、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葡萄设施栽培面积和产量持续上升,栽培模式和标准化栽培技术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但仍存在品种结构单一、设施栽培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弱、栽培设施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重点需要进一步加强适宜广东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葡萄新品种选育,提高设施栽培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开发适合广东地区葡萄栽培的抗台风、避高温的避雨设施,注重品牌发展,实现三产融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推进葡萄生产由"数量型效益"向"质量型效益"转变,推动广东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葡萄 设施栽培 发展对策 质量型效益
下载PDF
广东葡萄一年两收设施避雨栽培模式主要病虫害与防治关键期 被引量:4
6
作者 谭德龙 聂俊 +5 位作者 张长远 史亮亮 李艳红 赵俊宏 郑锦荣 谢玉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112-119,共8页
【目的】全面了解广东葡萄一年两收设施避雨生产模式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明确其防治关键物候期。【方法】在2016—2019年进行走访式和常规式调查按治早治小的原则,根据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相对应的葡萄物候期和防治实践确定防治关键... 【目的】全面了解广东葡萄一年两收设施避雨生产模式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明确其防治关键物候期。【方法】在2016—2019年进行走访式和常规式调查按治早治小的原则,根据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相对应的葡萄物候期和防治实践确定防治关键期。【结果】在设施避雨模式下,广东一年两收葡萄病害发生最严重的是白粉病,其次是溃疡病、霜霉病、穗轴褐枯病、灰霉病、日灼病、气灼病、毛毡病等;虫害发生最严重的是蓟马,主要物种是茶黄蓟马、烟蓟马、棕榈蓟马,其次是二斑叶螨、斜纹夜蛾、中喙丽金龟、缺节瘿螨等。与露地栽培的主要病虫害有较大差异。防治关键期重点在休眠期(修剪清园期)、开花前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果实成熟期。【结论】广东葡萄一年两收设施避雨模式主要病虫害种类不同于露地栽培,具有易重叠发生、危害期较长、多种病虫害出现两个甚至多个发生高峰期、同一病虫害更易爆发等特点。应对广东一年两收设施葡萄病虫害应当有针对性抓关键期防治,重点做好休眠期清园,消灭病虫源,结合花期果期等防治关键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葡萄 白粉病 蓟马 防治关键期 休眠期 清园
下载PDF
广东设施樱桃番茄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谭德龙 李正刚 +4 位作者 李艳红 聂俊 张长远 吴廷全 郑锦荣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3-118,共6页
番茄黄化曲叶病、青枯病、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等是广东设施樱桃番茄的主要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技术不当易造成整个棚室暴发,生产中应采用优化棚室、消毒预防、准确识别、对症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
关键词 樱桃番茄 美洲斑潜蝇 主要病虫害 青枯病 番茄黄化曲叶病 烟粉虱 棚室 综合防控技术
下载PDF
广东樱桃番茄产业发展特点与演进趋势
8
作者 骆浩文 郑锦荣 +5 位作者 李艳红 谭德龙 聂俊 杨鑫 熊燕 陈嘉婷 《农业展望》 2023年第9期60-65,共6页
樱桃番茄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型蔬菜,是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优先推广的“四大蔬果”之一。樱桃番茄的产业化发展是从引进国外品种和技术起步的,樱桃番茄产业是广东现代特色农业中最具活力的优质组成,是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 樱桃番茄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型蔬菜,是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优先推广的“四大蔬果”之一。樱桃番茄的产业化发展是从引进国外品种和技术起步的,樱桃番茄产业是广东现代特色农业中最具活力的优质组成,是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的现代农业新产业,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效益农业的发展。结合广东区位地理环境和产业现状,系统总结了广东樱桃番茄产业发展具有重视科技有力支撑樱桃番茄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广搭平台加快推进樱桃番茄种业产学研融合发展、拓展全产业链条功能、发展新兴优势产业和三产融合推动樱桃番茄产业高质量升级的显著特点,分析了广东樱桃番茄产业发展缺乏高质量产业发展规划、制约种业发展的瓶颈未破解、设施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产业化融合发展滞后以及全链产业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存在的问题,探测了广东樱桃番茄产业未来高质量发展必须高起点规划樱桃番茄产业有序发展、种业创新支撑樱桃番茄产业稳定发展、设施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技术带动三产融合和产业演进升级以及文化消费成为产业新载体的演进趋势,为广东樱桃番茄产业高质量良性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广东区位特色 产业发展 高质量发展 演进趋势
下载PDF
设施樱桃番茄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控技术
9
作者 谭德龙 李艳红 +4 位作者 聂俊 张长远 吴廷全 郑锦荣 李正刚 《农村百事通》 2023年第8期46-49,共4页
种植樱桃番茄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产业,常年种植面积约1万公顷,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采用设施种植,樱桃番茄产量可比露地栽培提高50%以上,如果搭配周年生产技术,可以有效保障生产的稳定性。但由于广东省气候温暖潮湿,设施环境下的樱桃番茄... 种植樱桃番茄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产业,常年种植面积约1万公顷,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采用设施种植,樱桃番茄产量可比露地栽培提高50%以上,如果搭配周年生产技术,可以有效保障生产的稳定性。但由于广东省气候温暖潮湿,设施环境下的樱桃番茄易发生多种病虫害,例如番茄黄化曲叶病、青枯病、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等,且部分病虫害甚至无越冬情况,可全年发生,若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技术不到位,易导致病虫害短时间内在整个棚室暴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通过多年研究,探索出广东地区设施樱桃番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并在广东茂名、湛江、清远、惠州等多地设施棚室推广应用,防控效果显著。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以供设施农业企业、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美洲斑潜蝇 主要病虫害 露地栽培 青枯病 农业产业 设施种植 防控效果
下载PDF
超声波雾化加湿技术对猪肉冷藏销售品质影响研究
10
作者 魏鑫钰 郭嘉明 +4 位作者 吕恩利 向蓉 赵俊宏 刘志昌 李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132-140,共9页
【目的】我国是世界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鲜肉的销售方式较为粗放,只有少部分采用冷藏。为提高鲜肉销售时的品质、延长货架期,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雾化加湿技术的冷藏保鲜方法。【方法】以敞开式冷藏陈列柜销售猪肉为对象... 【目的】我国是世界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鲜肉的销售方式较为粗放,只有少部分采用冷藏。为提高鲜肉销售时的品质、延长货架期,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雾化加湿技术的冷藏保鲜方法。【方法】以敞开式冷藏陈列柜销售猪肉为对象,研究超声波雾化加湿技术对猪肉冷藏销售品质的影响,探究猪肉冷藏24 h内剪切力、色差、蒸煮损失率和p H等品质参数的变化。【结果】单控温(Temperature Control,TC)工况冷藏12 h后,猪肉的剪切力与初始值差异较小;冷藏24 h后,剪切力迅速下降至65.2 N。温湿双控(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THC)工况冷藏12 h后的猪肉剪切力下降较快;冷藏12~24 h,剪切力维持在86 N左右。TC和THC工况下,冷藏猪肉的亮度(L^(*))值、红度(a^(*))值和黄度(b^(*))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但TC工况的L^(*)值始终较THC工况高,而a^(*)值和b^(*)值较THC工况低。冷藏24 h后,两种工况下猪肉微生物的数量分别为28 000、149 713 CFU/mL,其变化与色差变化有一定关联。两种工况冷藏猪肉蒸煮损失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且冷藏12 h后两者差异较小,TC和THC工况下蒸煮损失率分别26.2%、24.6%。冷藏24 h后,TC和THC工况的猪肉pH值分别下降0.4、0.2,且THC工况的猪肉仍属于一级肉。在单个制冷周期内,两种工况下柜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均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但TC工况的柜内最低温度较THC工况高1.2℃,两种工况下的相对湿度变化趋势和幅度相近。【结论】THC工况可减缓猪肉的剪切力和pH下降速率,降低猪肉的蒸煮损失率,但其微生物数量是TC工况下的5.3倍。研究结果对提高猪肉销售品质和优化冷藏陈列柜参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品质 冷藏陈列柜 超声波雾化 加湿 温度 相对湿度
下载PDF
银基电接触材料载流摩擦磨损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范长湘 徐赛 +2 位作者 杜杰彬 陈德馨 程丽娜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3年第3期495-502,共8页
电接触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是材料失效的核心原因,建立完整的电接触材料载流摩擦磨损研究体系是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的。对银基电接触材料的研究现状、载流摩擦磨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揭示了其载流摩擦磨损失效机理,对未来在数值模拟... 电接触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是材料失效的核心原因,建立完整的电接触材料载流摩擦磨损研究体系是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的。对银基电接触材料的研究现状、载流摩擦磨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揭示了其载流摩擦磨损失效机理,对未来在数值模拟方面进行全面的载流摩擦磨损系统性研究进行了展望,为科研人员及企业指出了研究方向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载流摩擦 磨损
下载PDF
苦瓜McPDS基因克隆及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构建
12
作者 韩鑫 郭金菊 +2 位作者 张惠尧 吴廷全 张长远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7,共8页
以苦瓜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hydrogenase,PDS)基因为靶标,构建其特异gRNA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以期为建立苦瓜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奠定基础。以苦瓜自交系B07叶片cDNA为模板,同源克隆苦瓜McPDS基因CDS序列。结... 以苦瓜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hydrogenase,PDS)基因为靶标,构建其特异gRNA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以期为建立苦瓜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奠定基础。以苦瓜自交系B07叶片cDNA为模板,同源克隆苦瓜McPDS基因CDS序列。结果表明,McPDS基因CDS序列全长1731 bp,编码576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64.44 kD,理论等电点(PI)为7.09。跨膜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为亲水性非跨膜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McPDS与黄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中的PDS蛋白同源性较高。此外,以McPDS为靶标基因,在5’端筛选2个高特异性靶点,经设计引物,成功构建1个双靶点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为苦瓜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McPDS 基因克隆 载体构建 基因编辑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樱桃番茄氮磷钾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史亮亮 聂俊 +4 位作者 李艳红 谭德龙 谢玉明 郑锦荣 张长远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5-21,32,共8页
采用浮板毛管水培栽培模式,研究了低氮N1(6 mol/m3)、中氮N2(12 mol/m3)和高氮N3(18 mol/m3)3种供氮处理对樱桃番茄各生育阶段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阶段积累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氮磷钾利用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樱桃番茄叶片氮... 采用浮板毛管水培栽培模式,研究了低氮N1(6 mol/m3)、中氮N2(12 mol/m3)和高氮N3(18 mol/m3)3种供氮处理对樱桃番茄各生育阶段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阶段积累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氮磷钾利用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樱桃番茄叶片氮、磷、钾积累量峰值期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而延后;茎的氮、磷、钾积累量与氮素浓度成正比;N2处理有利于樱桃番茄果实氮、磷、钾积累;随着氮素投入量增加,地上部吸氮量比例、氮肥偏生产力、氮产量效用指数都不断降低,氮素利用效率不断降低,地上部吸磷(钾)量比例、磷(钾)肥偏生产力比例不断增加,磷(钾)产量效用指数不断增加;地上部吸氮量比例和氮肥偏生产力与施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氮产量效用指数与果实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吸氮量呈显著负相关;地上部吸磷(钾)量比例与地上部吸磷(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施磷(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磷(钾)产量效用指数与果实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吸磷量呈显著负相关;地上部吸氮量比例与氮肥偏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地上部吸磷量比例与地上部吸钾量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磷肥偏生产力与钾肥偏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氮产量效用指数与磷产量效用指数、钾产量效用指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N2处理有利于提高樱桃番茄氮、磷、钾素的积累量,同时兼顾了肥料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供给 樱桃番茄 含氮(磷、钾)量 氮(磷、钾)积累量 利用率
下载PDF
广东东莞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玉明 聂松青 +4 位作者 聂俊 谭德龙 郑锦荣 李艳红 张长远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7-204,共8页
【目的】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葡萄的生长和果实品质。为了弄清广东省东莞地区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为该地区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8月果实采收后,选取该地区的7个具有代表... 【目的】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葡萄的生长和果实品质。为了弄清广东省东莞地区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为该地区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8月果实采收后,选取该地区的7个具有代表性的阳光玫瑰葡萄园,采集土壤(0~20 cm)样品,测定分析了各个土壤样品的pH值和有机质、氮、磷、钾、钙、镁、锌、锰、硼、铜等养分元素的含量。【结果】东莞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园的土壤pH值为3.42~6.72,有机质含量为8.4~35.7 g/kg;全氮含量为0.33~2.82 g/kg,碱解氮含量为66.25~461.76 mg/kg;全磷含量为0.57~1.81 g/kg,有效磷含量为34.74~282.51 mg/kg;全钾含量为8.55~25.39 g/kg,速效钾含量为115.0~497.5 mg/kg;交换性钙含量为56~589.2 mg/kg;交换性镁含量为6.48~108.24 mg/kg;铁、锌、锰、铜、硼的含量分别为40.1~257.3、1.27~15.43、7.77~62.73、1.11~8.81、0.19~1.63 mg/kg。【结论】东莞地区葡萄园的土壤pH值偏低,有机质含量少,多数葡萄园的土壤氮素含量偏低,但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均较高;钙和镁元素含量处于中等或偏低水平;部分葡萄园的土壤中缺乏硼元素;而磷、钾、铁、锌、铜、锰元素含量均处于高水平。在东莞地区葡萄园的生产管理中,应根据土壤养分元素的丰缺情况合理施肥,注意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适量施用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以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葡萄园土壤 养分状况 广东东莞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7-tiny的甜椒畸形果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昱 姚兴智 +3 位作者 李斌 徐赛 易振峰 赵俊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6-246,共11页
甜椒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产生畸形果,机器代替人工对甜椒畸形果识别和摘除一方面可提高甜椒品质和产量,另一方面可解决当前人工成本过高、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实现机器人对甜椒果实的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7-tiny目标检测模型,... 甜椒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产生畸形果,机器代替人工对甜椒畸形果识别和摘除一方面可提高甜椒品质和产量,另一方面可解决当前人工成本过高、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实现机器人对甜椒果实的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7-tiny目标检测模型,用于区分正常生长和畸形生长的甜椒果实。将无参数注意力机制(Parameter-free attention module,SimAM)融合到骨干特征提取网络中,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和特征整合能力;用Focal-EIOU(Focal and efficient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损失替换原损失函数CIOU(Complet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加快模型收敛并降低损失值;使用SiLU激活函数代替原网络中的Leaky ReLU,增强模型的非线性特征提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整体识别精确度、召回率、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mAP0.5、mAP0.5-0.95分别为99.1%、97.8%、98.9%、94.5%,与改进前相比,分别提升5.4、4.7、2.4、10.7个百分点,模型内存占用量为10.6 MB,单幅图像检测时间为4.2 ms。与YOLO v7、Scaled-YOLO v4、YOLOR-CSP等目标检测模型相比,模型在F1值上与YOLO v7相同,相比Scaled-YOLO v4、YOLOR-CSP分别提升0.7、0.2个百分点,在mAP0.5-0.95上分别提升0.6、1.2、0.2个百分点,而内存占用量仅为上述模型的14.2%、10.0%、10.0%。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实现了小体量而高精度,便于在移动端进行部署,为后续机械化采摘和品质分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畸形果 YOLO v7-tiny 目标检测 机器视觉
下载PDF
50份黄瓜核心种质的SSR标记筛选与聚类分析
16
作者 金庆敏 林毓娥 +2 位作者 吴廷全 钟玉娟 王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39-48,共10页
【目的】分析50份来自全国各地的黄瓜核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黄瓜育种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对50份黄瓜核心种质资源的重要外观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并利用全基因组设计66对SSR引物对其进行分子标记筛选及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目的】分析50份来自全国各地的黄瓜核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黄瓜育种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对50份黄瓜核心种质资源的重要外观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并利用全基因组设计66对SSR引物对其进行分子标记筛选及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供试50份黄瓜核心种质材料的瓜皮颜色、刺瘤、瓜皮斑纹具有多样性。66对引物中有32对引物能够在不同黄瓜种质间扩增出清晰而稳定的多态性标记,这3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280个等位基因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216个、占片段总数的77.1%,表明本研究筛选出的32对SSR引物遗传多态性较高,适用于黄瓜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结果与所调查的种质资源性状表现结果较为一致。50份黄瓜核心种质遗传相似系数最低为0.62、最高达1.00。在遗传相似系数0.754处,50份黄瓜种质材料聚为7类,即9份华南型材料聚为6类:Ⅰ类、Ⅲ类、Ⅳ类、Ⅴ类、Ⅵ类、Ⅶ类,其中Ⅳ类包含1份中间材料与9号华南型材料;40份华北型黄瓜材料聚为1类:Ⅱ类。表明华北型黄瓜材料和华南型黄瓜材料间相似系数低、亲缘关系远;华北型黄瓜材料间相似系数高、亲缘关系近、遗传背景窄、遗传多样性差;而华南型黄瓜材料间相似系数较低、亲缘关系较远、遗传背景宽、遗传多样性丰富。【结论】筛选出32对SSR引物可有效对50份黄瓜核心种质材料进行聚类分析,遗传相似系数为0.754处50份黄瓜材料聚为7类,其结果与性状调查结果相吻合;华北型黄瓜遗传背景窄、遗传多样性差,华南型黄瓜遗传背景相对较宽,遗传多样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核心种质 SSR标记 多态性分析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粤秀3号’黄瓜杂交种子纯度及真实性鉴定
17
作者 金庆敏 林毓娥 +2 位作者 王瑞 钟玉娟 吴廷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49-58,共10页
【目的】‘粤秀3号’黄瓜具有生长势强、产量高、抗病及抗逆性强的特点,是华南地区推广面积较多的品种,本研究以期为其建立一套快速、准确、有效的种子纯度鉴定方法。【方法】利用200对SSR引物,根据杂种带为父母本互补带型的原则,对‘粤... 【目的】‘粤秀3号’黄瓜具有生长势强、产量高、抗病及抗逆性强的特点,是华南地区推广面积较多的品种,本研究以期为其建立一套快速、准确、有效的种子纯度鉴定方法。【方法】利用200对SSR引物,根据杂种带为父母本互补带型的原则,对‘粤秀3号’黄瓜及其亲本进行特异性SSR标记物的筛选。将种子纯度鉴定结果与田间生物学鉴定结果进行比较,鉴定所筛选SSR引物的准确性。选取‘中农108’‘园丰6号’‘津绿5号’‘中农8号’‘津研四号’5个黄瓜品种种子及其他49份黄瓜种质材料,与‘粤秀3号’黄瓜品种同时检测,对所筛选的SSR引物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从200对引物中筛选出符合父母带间成互补带要求的两对SSR引物(3B-10和2B-41)。3B-10引物经PCR扩增后产生160 bp的母本特异条带(P1-A)及190 bp的父本特异条带(P2-B),测序比对这两条特异性条带,发现P2-B在49~79 bp处比P1-A多了5个6碱基的简单重复序列。2B-41引物经PCR扩增后产生218 bp的母本特异条带(P1-C)和206 bp的父本特异条带(P2-D),经测序比对后发现,与P2-D相比,P1-C在120~131 bp处有12个碱基的缺失。表明两对SSR引物均可有效区分‘粤秀3号’杂交种子及其父母本,可快速准确地鉴定‘粤秀3号’黄瓜种子纯度。此外,两对SSR引物的种子纯度鉴定结果均与田间生物学鉴定结果一致。两对引物均可有效区分‘粤秀3号’黄瓜种子与‘中农108’‘园丰6号’‘津绿5号’‘中农8号’‘津研四号’5个黄瓜品种种子及其他49份黄瓜种质资源。但3B-10在49份种质资源中多态性较高,故SSR标记2B-41更适用于‘粤秀3号’的真实性鉴定。【结论】3B-10和2B-41两对SSR引物可快速、准确、有效地对‘粤秀3号’杂交种子纯度进行鉴定,鉴定操作较简单、成本较低,可替代传统杂交种子纯度鉴定的方法,其商业应用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粤秀3号’ 种子纯度 SSR分子标记 真实性鉴定 田间性状鉴定
下载PDF
基于PLC技术的种苗精准光培育平台设计与试验
18
作者 李斌 魏鑫钰 +3 位作者 陈夕 赵俊宏 罗毅智 周星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47-56,共10页
【目的】光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代谢及外部表型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常使用人工光源代替自然光对种苗进行补光,以提高果蔬的品质、产量和效率。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是标准化高效育苗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其光源能耗高,占... 【目的】光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代谢及外部表型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常使用人工光源代替自然光对种苗进行补光,以提高果蔬的品质、产量和效率。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是标准化高效育苗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其光源能耗高,占植物工厂总能耗的60%~80%,严重阻碍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因此,降低光源能耗,提高光的利用率是植物工厂育苗的核心目标之一。【方法】针对植物工厂培育平台层高固定、能耗高且难以匹配种苗生长光需求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一款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技术的种苗精准光培育平台。以黄瓜幼苗为对象,验证种苗精准光培育平台光强调控系统性能,探究其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灯珠结构优化后的光强以及光分布均匀性均有所提高。开发的平台可通过手动、自动、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和上位机等方式对黄瓜幼苗进行补光。通过平台光辐射能耗模型和层高调整控制策略,有效降低LED运行功率,节约电能约40.65%,光平台辐射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4.37%,最小相对误差为3.57%,平均相对误差为11.45%。栽培试验表明,在相同光强处理下,通过对比种苗精准光培育平台与传统层高固定平台对比,幼苗表型参数与壮苗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PLC技术的种苗精准光培育平台可以实现自动升降和智能调光,且在不影响种苗生长的情况下最多可节约电能4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技术 种苗 光培育 植物工厂 能耗
下载PDF
番木瓜两性株高温条件下花性转变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陈平 杨敏 +5 位作者 郭金菊 邝瑞彬 李庆萌 杨护 黄炳雄 魏岳荣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7-470,共14页
【目的】探索番木瓜两性株高温条件下花性转变的分子机制,筛选花性调控相关基因,为培育耐高温番木瓜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高温环境(39~40℃)下采集的番木瓜两性株的雄花(雌蕊退化)和两性花(完全花)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 【目的】探索番木瓜两性株高温条件下花性转变的分子机制,筛选花性调控相关基因,为培育耐高温番木瓜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高温环境(39~40℃)下采集的番木瓜两性株的雄花(雌蕊退化)和两性花(完全花)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者内源激素含量,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两者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qRTPCR进行验证,用Plant CARE在线软件分析花发育相关基因启动子顺式元件。【结果】两性花乙烯合成前体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吲哚-3-乙酸(IAA)、反式玉米素(tZ)、水杨酸(SA)、茉莉酸(JA)含量显著高于雄花,两者脱落酸(ABA)和赤霉素A3(GA3)含量无显著差异。从转录组数据中共获得27793个表达基因,筛选到51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其中214个基因在雄花中上调表达,303个基因下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转录与调控、植物激素响应与信号转导、细胞分化与器官生长调控、质膜组分、氧化应激等GO条目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KEGG通路上。通过基因功能注释,筛选到70个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响应、生物合成及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2个基因在雄花中下调表达,18个基因上调表达。鉴定到ANT、ANT2、CIB1、HHO5、ZIP21、SAP等6个花发育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均在雄花中下调表达,其中SAP基因在两性花中特异表达。除ANT2未查找到相应启动子序列外,ANT、CIB1、HHO5、SAP、ZIP21启动子含植物激素和逆境相关顺式作用元件。选取17个花发育和植物激素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分析,结果与转录组数据一致。【结论】番木瓜两性株在高温条件下花性转变可能与花芽ACC、IAA、tZ、SA、JA含量下降及ANT、ANT2、CIB1、HHO5、SAP基因下调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两性株 高温 性别转变 基因差异表达 植物激素
下载PDF
椰糠栽培下水肥处理对菜心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杨鑫 聂俊 +4 位作者 李艳红 张长远 谢玉明 史亮亮 郑锦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42-50,共9页
【目的】探明椰糠栽培下水分和养分对菜心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为菜心栽培过程中的水肥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以菜心为试验材料,设置I1(55%~60%基质最大持水量)、I2(75%~80%基质最大持水量)、I3(95%~100%基质最大持... 【目的】探明椰糠栽培下水分和养分对菜心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为菜心栽培过程中的水肥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以菜心为试验材料,设置I1(55%~60%基质最大持水量)、I2(75%~80%基质最大持水量)、I3(95%~100%基质最大持水量)3种灌水处理以及F1(1/2倍山崎营养液浓度)、F2(1倍山崎营养液浓度)、F3(3/2倍山崎营养液浓度)3种养分处理,并将2 L不同浓度的营养液于试验前以基肥形式施入栽培盆。【结果】与充分灌溉处理(I3)相比,水分亏缺处理(I1、I2)使菜心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30.2%、16.3%,产量分别降低16.7%、11.1%,而对植株地上部氮磷钾吸收无显著影响。营养液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和菜心产量。灌水处理和养分处理对菜心的产量及叶片氮磷钾吸收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各处理中以I3F3的产量最高,但与I3F3相比,I2F3在没有明显降低菜心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条件下,菜心耗水量降低13.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8%,且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I2F3的综合得分居于首位,表明I2F3对菜心养分吸收、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综合影响效应最佳。【结论】椰糠栽培过程中,75%~80%亏缺灌溉和3/2山崎营养液浓度是提高菜心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吸收的有效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椰糠栽培 亏缺灌溉 农艺性状 养分吸收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