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槽外科辅助正畸快速整体内收前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楚峰 章锦才 +4 位作者 柳大烈 刘从华 徐平平 叶炳坤 盘荣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36-1737,共2页
目的:通过牙支持式牵引装置配合牙槽手术建立快速内收前牙的动物模型,研究将上颌前牙整体快速内收的可行性。方法:成年犬9只,拔除上颌双侧尖牙,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实施手术减阻后安装Ni-Ti拉簧,力量100g,连续加力4周后结扎丝固定;B组... 目的:通过牙支持式牵引装置配合牙槽手术建立快速内收前牙的动物模型,研究将上颌前牙整体快速内收的可行性。方法:成年犬9只,拔除上颌双侧尖牙,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实施手术减阻后安装Ni-Ti拉簧,力量100g,连续加力4周后结扎丝固定;B组实施减阻手术后安装特制加力装置,加力速度0.75mm/d,连续加力8d。C组作为对照组未施行手术直接用Ni-Ti拉簧,力量100g,连续加力4周后结扎丝固定。并分别于手术8d及3、5周后,进行标本测量并拍摄X光检查。结果:手术5周后A组前牙平均后退0.65mm,后牙支抗丧失0.28mm;B组前牙平均后退4.46mm,后牙支抗丧失1.46mm;C组前牙平均后退0.35mm,后牙支抗丧失0.26mm。且未见明显牙齿松动、骨坏死等不良并发症。结论:通过牙支持式牵引装置配合牙槽手术建立起了快速内收前牙的动物模型,证明该手术方法可加速正畸牙移动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学 矫正 牙槽成形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大鼠正畸牙移动张力侧牙周组织中CTGF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段培佳 陈雨雪 陈扬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检测正畸牙移动张力侧CTGF基因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初步探讨正畸牙移动中牙槽骨改建与CTGF的关系。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牙移动12h组、1d组、2d组、3d组、5d组、7d组、14d组、21d组,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 目的:检测正畸牙移动张力侧CTGF基因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初步探讨正畸牙移动中牙槽骨改建与CTGF的关系。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牙移动12h组、1d组、2d组、3d组、5d组、7d组、14d组、21d组,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运用原位杂交实验方法,检测正畸牙移动张力侧CTGF基因表达强度及时间分布特点。结果:牙移动1 d后牙槽骨表面的立方形活跃成骨细胞CTGFm RNA阳性表达开始增强,7 d后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结论: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在机械力作用下CTGF可能参与了张力侧的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移动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牙周改建
下载PDF
正畸力作用方向对支抗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龙红月 兰泽栋 +1 位作者 林珠 周磊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4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 :研究正畸力不同作用方向对种植体 -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以指导临床选择合适方向的正畸载荷。方法 :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给种植体施加150g近远中向、颊舌向及轴向载荷 ,对支抗种植体 -骨界面进行应力分析。结果 :三种方向载荷下种... 目的 :研究正畸力不同作用方向对种植体 -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以指导临床选择合适方向的正畸载荷。方法 :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给种植体施加150g近远中向、颊舌向及轴向载荷 ,对支抗种植体 -骨界面进行应力分析。结果 :三种方向载荷下种植体颈部 ,⑴Von -Mises应力值分别为 :(a)近远中向———0.5330MPa ;(b)颊舌向———颊侧为0.51520MPa ,舌侧为0.6470MPa ;(c)龈向———颊侧为0.0702MPa ,舌侧为0.0791MPa ,近远中向为0.0517MPa。⑵位移值分别为 :(a)近远中向———0.1630μm ;(b)颊舌向———颊侧为0.2070μm ,舌侧为0.1950μm ;(c)龈向———颊侧为0.0496μm ,舌侧为0.0467μm ,近远中向为0.0484μm。结论 :在植入支抗种植体时 ,应根据正畸载荷力的形式 ,适当调整种植体的部位 ,尽量不要过于偏颊、舌侧 ,以免造成应力的过分集中 ,导致骨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力作用方向 支抗种植体 骨界面 应力分布 三维有限元
下载PDF
广东正常人颅颌面形态的三维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徐红红 童学荣 王丛智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6年第3期154-157,共4页
作者采用X线头影测量一电子计算机系统对100名正常(牙合)广东汉族人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进行三维分析。结果表明:颅颌面横向、垂直向的生长发育男性大于女性,而颏部的生长发育女性大于男性;面下部的垂直高度在13岁以后还继续增长;而上... 作者采用X线头影测量一电子计算机系统对100名正常(牙合)广东汉族人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进行三维分析。结果表明:颅颌面横向、垂直向的生长发育男性大于女性,而颏部的生长发育女性大于男性;面下部的垂直高度在13岁以后还继续增长;而上颌骨宽度在第一恒磨牙萌出后基本稳定;广东人眼眶的横向距及颅颌面矢状线矩比西安人大,而颅颌面垂直距离及上颌骨宽度、上下牙弓宽度比西安人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面 三维 测量 形态学
下载PDF
含牙囊肿囊内埋伏牙的正畸治疗 被引量:18
5
作者 缪耀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及评估含牙囊肿囊内埋伏牙的正畸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9颗含牙囊肿内埋伏牙以固定矫治器结合外科开窗、囊肿刮除,正畸牵引导萌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X线片示囊腔消失,腔内骨组织再生,病变的囊性组织为正常骨组织所代替;... 目的:探讨及评估含牙囊肿囊内埋伏牙的正畸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9颗含牙囊肿内埋伏牙以固定矫治器结合外科开窗、囊肿刮除,正畸牵引导萌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X线片示囊腔消失,腔内骨组织再生,病变的囊性组织为正常骨组织所代替;埋伏牙被引导至正常的位置,牙根发育正常;牙列排齐、后牙尖窝关系良好和覆盖覆牙合正常。完成时间为14~36月,平均为21.25月。结论:外科开窗、囊肿刮除结合正畸牵引治疗含牙囊肿可消除囊腔,促进正常牙槽骨的再生和有助囊内埋伏阻生牙的萌出排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含牙囊肿 正畸牵引
下载PDF
广东籍正常合人的模型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丛智 区运运 徐红红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5年第4期235-236,共2页
作者对102名广东籍汉族人的恒牙正常合的牙模型进行了测量分析。通过计算Pont指数来预测理想牙弓宽度,得出其统计学公式,并对上下颌牙量进行了比率分析,即Bolton分析,来预测上下牙弓是否协调,得出其直线回归方程。为... 作者对102名广东籍汉族人的恒牙正常合的牙模型进行了测量分析。通过计算Pont指数来预测理想牙弓宽度,得出其统计学公式,并对上下颌牙量进行了比率分析,即Bolton分析,来预测上下牙弓是否协调,得出其直线回归方程。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 正常牙合 PONT指数 Bolton分析 模型分析
下载PDF
广东人150名正常X线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童学荣 缪耀强 +3 位作者 李兰超 徐红红 区运运 王丛智 《牙病防治杂志》 1993年第2期10-13,共4页
经普查挑选广东人150名正常,分为替牙期,恒牙初期及恒牙期三组。每人拍摄头颅侧位定位X光照片,采用Downs,Steiner,Tweed,Wylie四种分析法进行测量,得出各项均值与标准差。结果表明,(1)广东人为凸面型。(2)比北京人、上海人的面型更趋... 经普查挑选广东人150名正常,分为替牙期,恒牙初期及恒牙期三组。每人拍摄头颅侧位定位X光照片,采用Downs,Steiner,Tweed,Wylie四种分析法进行测量,得出各项均值与标准差。结果表明,(1)广东人为凸面型。(2)比北京人、上海人的面型更趋于前凸,并呈现出双颌前凸的颌面结构特征。(3)面高度、面深度、下颌长度的均值,男大于女,两性别间颌面结构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头影测量 颌面结构特征 广东
下载PDF
广东人正常合侧貌软组织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童学荣 李兰超 +1 位作者 缪耀强 徐红红 《广东牙病防治》 1996年第1期5-7,共3页
经普查挑选广东人(汉族)、五官均称,面部肌肉谐调,正常150名,按不同年龄分为三组,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侧貌软组织X线头影测量,得出了广东人侧貌软组织的面型结构特征:1.为凸面型。2.Ricketts审美线(E线)分析... 经普查挑选广东人(汉族)、五官均称,面部肌肉谐调,正常150名,按不同年龄分为三组,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侧貌软组织X线头影测量,得出了广东人侧貌软组织的面型结构特征:1.为凸面型。2.Ricketts审美线(E线)分析测貌唇型,前位唇居多,占84%。3.和谐协调线(H线)及H角(NB一pg'ul)与北京人比较,显示出广东人上下唇较北京人前突的面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软组织 X线 头影测量 唇型 面型特征
下载PDF
影响正畸治疗后牙弓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缪耀强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42-344,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正畸治疗后牙弓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正畸治疗后 2 4~ 97个月 (平均 5 0 .0 5个月 ) 74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后及保持后模型进行牙弓测量。结果 保持后 ,大部分测量项目男性大于女性 ,但减少百分率无显著差异 ... 目的 探讨影响正畸治疗后牙弓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正畸治疗后 2 4~ 97个月 (平均 5 0 .0 5个月 ) 74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后及保持后模型进行牙弓测量。结果 保持后 ,大部分测量项目男性大于女性 ,但减少百分率无显著差异 ;不同的矫治器类型 (除上下尖牙宽度P <0 .0 5外 )、错牙合类型 (除上牙弓长P <0 .0 1外 )和保持时间组间牙弓测量项目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保持后下 3- 3长度减少百分率非拔牙组 (13.4 4 % )和青少年组 (8.93% )分别大于拔牙组 (7.2 2 % )和成年组 (4 .10 % )。结论 保持停止后 ,尖牙间长度、宽度随着年龄的增大不断减少 ;下颌骨的向前生长和过度扩弓是导致下前牙拥挤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牙弓测量 后牙 相关因素 尖牙 治疗前后 后下 保持 百分率 宽度
下载PDF
正畸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风险因素及其临床处理建议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煌 武秀萍 +19 位作者 黄兰 徐晓梅 康娜 韩向龙 李宇 赵宁 江凌勇 谢贤聚 郭杰 李志华 莫水学 刘楚峰 胡江天 施洁珺 曹猛 胡炜 曹阳 宋锦璘 汤旭娜 白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9-637,共9页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显危害,可密切关注,谨慎正畸;若发生重度EARR,则建议先暂停正畸加力,观察3个月,等待牙骨质的修复。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临床医生对正畸EARR的认识,本文邀请了全国20余位口腔正畸及相关领域专家,基于文献分析与讨论,制定出此共识,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 正畸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牙周炎大鼠正畸牙移动张力侧牙周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段培佳 陈雨雪 陈扬熙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7期291-294,共4页
目的研究炎性牙周条件下牙移动及牙周改建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为正常牙移动组、牙周炎牙移动组,通过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移动,在预定的0、0.5、1、2、3... 目的研究炎性牙周条件下牙移动及牙周改建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为正常牙移动组、牙周炎牙移动组,通过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移动,在预定的0、0.5、1、2、3、5、7、14、21d时间点处死动物,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牙移动张力侧TGF-β1蛋白表达强度及时间分布特点。结果正常牙移动组中,TGF-β1在牙周膜的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和骨髓组织呈弱阳性表达,牙移动1d后,张力侧牙周膜区免疫染色的阳性反应明显增强,2d后达到高峰;牙周炎牙移动组,TGF-β1在破骨细胞、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呈阳性表达,牙移动0.5d后,张力侧牙周膜区免疫染色的阳性反应明显增强,以后逐渐下降。结论牙周炎症影响正畸力效应下的牙周组织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移动 转化生长因子Β1 牙周改建 牙周炎
下载PDF
正畸治疗后牙弓稳定性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缪耀强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后牙弓的稳定性。方法 对正畸治疗后 2~ 8年 74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后及保持后模型进行牙弓测量。结果 保持后 ,上基骨宽度较治疗后增加 2 .11% ;上下 6~ 6宽度、下基骨宽度没有显著性变化 ,其余均出现明显减...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后牙弓的稳定性。方法 对正畸治疗后 2~ 8年 74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后及保持后模型进行牙弓测量。结果 保持后 ,上基骨宽度较治疗后增加 2 .11% ;上下 6~ 6宽度、下基骨宽度没有显著性变化 ,其余均出现明显减少 ;减少百分率最大依次为上下 3 - 3长度 ( 7.79% ,7.5 6 % )、上下基骨长度( 7.14% ,5 .12 % )、上下牙弓长度 ( 3 .91% ,3.37% )、上下 3 - 3宽度 ( 2 .2 8% ,3 .30 % )。结论 保持停止后 ,上下牙弓长度、基骨长度及 3- 3宽度有不断减少和 3 - 3长度有回复治疗前水平的倾向 ,而 6 - 6宽度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弓测量 复发 错HE 牙模型
下载PDF
前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7
13
作者 缪耀强 《广东牙病防治》 2001年第4期256-257,共2页
目的 探讨前牙埋伏阻生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分析导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 对 30颗埋伏阻生前牙采用固定矫治器结合外科开窗导萌进行治疗。结果 含牙囊肿是前牙埋伏阻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仅次于乳牙滞留、... 目的 探讨前牙埋伏阻生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分析导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 对 30颗埋伏阻生前牙采用固定矫治器结合外科开窗导萌进行治疗。结果 含牙囊肿是前牙埋伏阻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仅次于乳牙滞留、早失和间隙不足。主要的并发症有龈退缩和边缘骨的丧失。结论 正确地选用手术方式和埋伏牙牵引装置 ,避免炎症的发生和使用过大的牵引力 ,尽量减少手术创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牙 牙牵引 龈退缩 口腔正畸
下载PDF
玻璃离子粘结正畸带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素琴 《广东牙病防治》 1999年第S1期55-55,共1页
GI-I型玻璃离子粘固剂是一种具有预防牙齿脱钙、水溶性低、不易脱落等优点的新型材料。近年来我科用它取代水门汀粘固剂粘结正畸带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对GI-I型玻璃离子粘结带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粘结前的准备... GI-I型玻璃离子粘固剂是一种具有预防牙齿脱钙、水溶性低、不易脱落等优点的新型材料。近年来我科用它取代水门汀粘固剂粘结正畸带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对GI-I型玻璃离子粘结带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粘结前的准备1.器械及用品的准备:包括口镜、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离子 带环 粘结剂 正畸 粘结强度 粘固剂 粘结过程 护理体会 粘固粉 调拌
下载PDF
牙支持式牵引装置配合牙槽手术辅助正畸快速整体内收前牙的动物实验研究
15
作者 刘楚峰 章锦才 +4 位作者 柳大烈 刘从华 徐平平 叶炳坤 盘荣剑 《新医学》 2009年第5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牙支持式牵引装置配合牙槽手术辅助正畸快速整体内收前牙的可行性。方法:将18只成年犬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A组粘接上颌前牙及前磨牙的个别带环,并安放镍-钛拉簧,力量100 g,固定28 d;B组实施减阻手术后安装由个别... 目的:探讨牙支持式牵引装置配合牙槽手术辅助正畸快速整体内收前牙的可行性。方法:将18只成年犬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A组粘接上颌前牙及前磨牙的个别带环,并安放镍-钛拉簧,力量100 g,固定28 d;B组实施减阻手术后安装由个别带环及牙支持式牵引装置焊接而成的特制加力装置,加力速率0.75 mm/d,连续加力8 d,然后停止加力予固定。分别于固定即日、14 d、28 d后2组各处死3只犬。所有实验动物均于手术前、加力前、处死前拍摄X线侧位片及根尖片,并于处死后测量前牙内收距离、后牙支抗丧失量和前牙内倾度数。结果:实验动物全部存活至预定时间,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未见牙齿松动、脱落及术区骨质坏死等现象。固定28 d时对照组上下颌前牙未见明显变化,试验组上下颌前牙关系呈明显反覆、反覆盖。试验组的前牙内收距离、后牙支抗丧失量和前牙内倾度数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均为P<0.01)。结论:通过牙支持式牵引装置配合牙槽手术建立快速内收前牙的动物模型,证明该法可加速正畸牙移动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支持式牵引装置 快速牙移动 前牙内收 后牙前移
下载PDF
广东美貌正常牙合人的下颌位置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红红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6年第6期1039-1041,共3页
目的探讨广东美貌正常牙合人的下颌位置的特点。方法从100例广东正常牙合人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中,按王氏美貌人群的侧貌标准筛选出广东美貌人群43例(男21例,女22例),与剩余的57例正常牙合人分为两组:美貌组与正常牙合组。分别测量下颌平... 目的探讨广东美貌正常牙合人的下颌位置的特点。方法从100例广东正常牙合人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中,按王氏美貌人群的侧貌标准筛选出广东美貌人群43例(男21例,女22例),与剩余的57例正常牙合人分为两组:美貌组与正常牙合组。分别测量下颌平面角、SNA角、SNB角、ANB角、上前牙唇舌向倾斜度、下前牙唇舌向倾斜度、上下切牙长轴交角、下颌体长度与下颌升支长度之比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美貌组下颌平面角较大、前牙唇舌向倾斜度较直、上下切牙长轴交角较大、SNB角78.32度、下前牙唇舌向倾斜度90.89度。结论广东美貌正常牙合人的下颌位置与正常牙合人比稍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位置 美学侧貌 美貌人群 正常[牙合]
下载PDF
正畸应力刺激修复比格犬牙槽突裂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灵超 赖文佳 +1 位作者 曹阳 刘楚峰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6期285-288,共4页
目的采用外科手术及正畸的方法,建立正畸应力刺激修复比格犬牙槽突裂动物模型,为牙槽突裂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比格犬6只,唇侧及腭侧分别翻瓣,拔除左侧上颌第一、二切牙并去除牙槽骨直达鼻底,断端两侧唇侧及腭侧黏膜瓣严密缝合... 目的采用外科手术及正畸的方法,建立正畸应力刺激修复比格犬牙槽突裂动物模型,为牙槽突裂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比格犬6只,唇侧及腭侧分别翻瓣,拔除左侧上颌第一、二切牙并去除牙槽骨直达鼻底,断端两侧唇侧及腭侧黏膜瓣严密缝合。待牙槽突裂模型建立完成后,于断端两侧牙施加150 g正畸力向裂隙移动。结果加力16周后观察,可见牙槽突裂两侧牙体相接触,裂隙变小乃至合拢,X线显示牙槽突裂处有新骨生成。结论利用比格犬建立正畸应力刺激修复牙槽突裂模型方法可靠,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应力 牙槽突裂 比格犬
下载PDF
LeFortⅠ型截骨旋转颌平面矫治下颌前突伴偏斜畸形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会喜 薛国初 +3 位作者 缪耀强 刘阗 艾伟健 刘曙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07-1408,共2页
目的评估LeFortⅠ型截骨旋转上颌颌平面在治疗下颌前突伴偏斜畸形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外科手术的下颌前突伴偏斜畸形并于术中行上颌LeFortⅠ型截骨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设计时在投影测量正位片上旋转颌平面模拟... 目的评估LeFortⅠ型截骨旋转上颌颌平面在治疗下颌前突伴偏斜畸形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外科手术的下颌前突伴偏斜畸形并于术中行上颌LeFortⅠ型截骨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设计时在投影测量正位片上旋转颌平面模拟治疗下颌偏斜畸形,应用几何学原理通过上颌颌平面的旋转角度计算出颏部移动的距离,并将模拟数据应用于模型外科及正颌患者手术中。结果 42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口内咬合关系良好,面形改善良好,下颌颏部无明显偏斜。下颌颏部移动的距离与上颌颌平面旋转的角度大小及上下颌骨的高度有关。旋转角度越大,上下颌骨的高度越大,颏部移动的距离越大。结论 LeFortⅠ型截骨旋转上颌颌平面对治疗下颌偏斜畸形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颌平面 下颌偏斜畸形 LeFortⅠ型截骨
下载PDF
纳米Ag/TiO_2涂层托槽对口腔常见细菌的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晟 麦理想 +3 位作者 柳大烈 刘从华 轩东英 章锦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08-1410,共3页
目的:检测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口腔常见细菌的抗菌性能。方法:通过扫描电镜检测纳米Ag/TiO2涂层托槽表面微观形态;采用贴膜法研究纳米Ag/TiO2涂层对口腔常见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本研究合成的纳米Ag/TiO2涂层为具有严整组织结构的纳... 目的:检测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口腔常见细菌的抗菌性能。方法:通过扫描电镜检测纳米Ag/TiO2涂层托槽表面微观形态;采用贴膜法研究纳米Ag/TiO2涂层对口腔常见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本研究合成的纳米Ag/TiO2涂层为具有严整组织结构的纳米颗粒膜;纳米Ag/TiO2涂层对口腔常见细菌20min黑暗环境下抗菌率均达到79%以上。结论: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口腔常见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托架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银 抗菌效果
下载PDF
口腔正畸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和考核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宇 阎梦蝶 曹阳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7年第4期392-396,共5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口腔医学生正式开展正畸临床诊疗工作前的重要学习阶段.目前,正畸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培训项目不完善、考核标准不明确等不足.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在细化培训内容、优化课程设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口腔医学生正式开展正畸临床诊疗工作前的重要学习阶段.目前,正畸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培训项目不完善、考核标准不明确等不足.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在细化培训内容、优化课程设计、实行导师制带教、理论学习和临床训练相结合、定期评估培训效果和量化考核指标等方面,对住院医师规培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显示,培训学员的接受度和满意度较高,有利于正畸临床综合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