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路径
1
作者 曲艺 孙翎 江家顺 《城市建筑空间》 2025年第1期122-124,共3页
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应充分发挥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生力军作用。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高校办学定位与目标、面向区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接行业基本要求与发展需求... 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应充分发挥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生力军作用。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高校办学定位与目标、面向区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接行业基本要求与发展需求;牢固树立“专创融合”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完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监督体系,完善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拓宽校内外实践平台,深度推进校企联合,扎根当地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城乡规划 人才培养 优化路径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省级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研究——以广东为例
2
作者 梁楚欣 《智能城市》 2025年第2期77-80,共4页
为满足体育赛事、全民健身和精英体育等多方面对体育设施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编制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构建更完善的设施体系以及强化落地实施保障尤为关键。文章以广东省为例,采用多渠道数据定量分析与多角度调研定性验证相结合的方法,... 为满足体育赛事、全民健身和精英体育等多方面对体育设施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编制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构建更完善的设施体系以及强化落地实施保障尤为关键。文章以广东省为例,采用多渠道数据定量分析与多角度调研定性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体育设施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体育发展需求,提出了体育设施规划的策略、编制重点以及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路径。结果显示,第一,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注重设施建设,并通过“体育+”“+体育”模式促进设施高效利用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二,规划编制重点为理清规划对象、建立现状数据分析方法、制定目标体系和配置标准以及省市两级空间方案等四个方面;第三,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应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库,并从用地层面对其市县国土空间规划进行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设施 专项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下载PDF
民宿发展演变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广东省民宿发展为例
3
作者 徐远琪 《智能城市》 2025年第2期81-83,共3页
随着乡村旅游和共享经济的发展,民宿市场正处于迅速扩张状态,而民宿市场的扩展逐步形成了一定规律。文章首先对民宿的定义与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再结合广东省民宿发展情况,对广东省民宿的布局特征、布局依托要素、进行空间规律分析总结,... 随着乡村旅游和共享经济的发展,民宿市场正处于迅速扩张状态,而民宿市场的扩展逐步形成了一定规律。文章首先对民宿的定义与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再结合广东省民宿发展情况,对广东省民宿的布局特征、布局依托要素、进行空间规律分析总结,从而推测广东省民宿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宿 民宿分布规律 民宿依托要素 民宿发展潜力
下载PDF
产业用地混合利用导向下详细规划编制与实施——基于广东省城市实践探索
4
作者 杨一凡 王朝宇 +2 位作者 李嘉仪 梁家健 郭强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33-39,55,共8页
在生态文明和创新驱动时代,围绕单一功能安排的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无法满足产业用地混合利用的发展趋势,亟需进一步发挥详细规划作为实施性政策工具的支撑作用。据此本文以广东省为例,运用案例归纳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梳理广东省政策... 在生态文明和创新驱动时代,围绕单一功能安排的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无法满足产业用地混合利用的发展趋势,亟需进一步发挥详细规划作为实施性政策工具的支撑作用。据此本文以广东省为例,运用案例归纳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梳理广东省政策发展历程和趋势,剖析传统控规的治理掣肘,总结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的规划管理实践,聚焦空间组织模式、编制审批体系、实施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推动产业用地混合利用的详细规划编制与实施建议,以期为深化创新详细规划对产业用地混合利用的支撑机制和促进产业空间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用地 混合利用 详细规划 编制实施
下载PDF
战略性产业的特征与地区选择研究——以广东省20大战略性产业为例
5
作者 邓力凡 李成悦 魏冀明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114-116,共3页
文章以广东省的20大战略性产业为例,首先探讨了战略性产业的特征和地区选择的重要性。其次,基于战略性产业支柱性和先导性特点,从产业规模、产业关联、技术创新、产业经济效益四大基础特征出发,对广东省战略性产业发展绩效进行了综合评... 文章以广东省的20大战略性产业为例,首先探讨了战略性产业的特征和地区选择的重要性。其次,基于战略性产业支柱性和先导性特点,从产业规模、产业关联、技术创新、产业经济效益四大基础特征出发,对广东省战略性产业发展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现代轻工纺织、信息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具有支柱性特征;生物医药与健康、前沿新材料、先进材料等产业具有先导性特征。最后,文章指出各城市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优势选择合适的战略性产业进行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产业 综合评价 地域分工 产业集群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
6
作者 罗文渊 《艺术与设计(电子版)》 2024年第3期0004-0006,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不仅是提升农村生活质量和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乡村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农村地区在景观规划过程中面临基础设施滞后、文化特征缺失、地域差异及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因此,探索适应...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不仅是提升农村生活质量和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乡村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农村地区在景观规划过程中面临基础设施滞后、文化特征缺失、地域差异及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因此,探索适应乡村特色的景观规划和设计路径,对于实现绿色、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优化乡村景观规划应着眼于突出地域特色、修复生态环境、引入科技手段以及培养人才。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乡村的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景观规划 生态园林 文化传承 技术创新
下载PDF
街景图像深度学习驱动下的历史建筑普查与管控研究——以泉州为例
7
作者 潘莹 黄龙英 +1 位作者 施瑛 游永熠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共10页
历史建筑作为见证城市演化的物质载体,对于传承文脉、延续风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历史建筑全域普查工作量大、保护周期长、数量众多、管控困难等问题,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为例,结合目标检测、图像分类等深度学习算法与GIS空间分析方... 历史建筑作为见证城市演化的物质载体,对于传承文脉、延续风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历史建筑全域普查工作量大、保护周期长、数量众多、管控困难等问题,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为例,结合目标检测、图像分类等深度学习算法与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由“传统风貌体系搭建-传统风貌特征检测-现代建筑区分筛除-传统建筑分布分析”组成的历史建筑智能识别模型,从泉州海量街景图像中高效采集传统建筑信息,绘制历史建筑潜在资源地图,并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基于街景图像深度学习的历史建筑智能识别模型具备成本低、效率高、结果稳定等优势,能够在历史建筑普查、建档、管控工作中,通过优化资源分配、快速采集信息与动态检验管理等方式发挥技术效用,适应了宏观空间尺度下历史建筑的高效普查与动态监测需求,为历史建筑普查与管控实践流程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街景图像 历史建筑 历史保护 遗产管理 泉州
下载PDF
文化游径数据分类体系与标准研究
8
作者 王心蕊 苏哲豪 陈飘 《旅游论坛》 2025年第4期58-68,共11页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文化游径作为一种新兴的线性旅游空间,涵盖了历史发展脉络、重要事件与人物以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等特征,在连接文化遗产与旅游景观方面具有独特价值,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深入剖析了文化游径的概念内...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文化游径作为一种新兴的线性旅游空间,涵盖了历史发展脉络、重要事件与人物以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等特征,在连接文化遗产与旅游景观方面具有独特价值,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深入剖析了文化游径的概念内涵,厘清了当前文化游径数据分类与标准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础—连接—扩展”框架,将文化游径数据划分为文旅资源要素、文化游径线路和服务配套系统3个范畴,进而结合范畴、主类、亚类与基本类型的分类体系,探索了适用于我国的文化游径数据标准。文章构建的数据分类体系与标准,强调了文化游径功能在“构成—纽带—支撑”上的系统性,对于推动文化游径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游径 数据分类 标准制定 分类体系 文旅融合
下载PDF
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衔接与融合——以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梅关古道古田段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家龙 李红举 +7 位作者 邓婷 罗思华 胡洁 张子健 牛丞禹 王凯 姜岩 苏少青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9-392,共14页
南粤古驿道是广东历史发展的线性文化遗产。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内涵关联,有利于增强两者的协同关系与叠加效应。文章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内涵解析和趋势分析入手,以广东省南粤古... 南粤古驿道是广东历史发展的线性文化遗产。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内涵关联,有利于增强两者的协同关系与叠加效应。文章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内涵解析和趋势分析入手,以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梅关古道古田段连接线为例,探析两者之间的工作关联,提出面向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结果表明:1)古驿道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密切关联,并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容相衔接;2)古驿道保护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在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实施、权益保障、政策激励、公共参与和景观协调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国土空间价值提升;3)聚焦发展定位―规划布局―工程设计―统筹资金―服务运营维度,需不断创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路径,全面推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线性文化遗产 保护利用 衔接 融合 南粤古驿道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广州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达豪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7期184-186,共3页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广东省广州市风景园林急需从规划设计层面积极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要求。为给广州市风景园林高质量低碳发展提供思路借鉴,分析广州市低碳风景园林建设需求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精准布局碳...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广东省广州市风景园林急需从规划设计层面积极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要求。为给广州市风景园林高质量低碳发展提供思路借鉴,分析广州市低碳风景园林建设需求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精准布局碳汇空间规划、以碳减排为导向优化植物配置规划、绿色设施规划助力碳排放控制、融入低碳理念改进园区能源规划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广东省广州市
下载PDF
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设计-建设”一体化模式构建--以肇庆市封开县贺江碧道画廊规划建设为例
11
作者 伊曼璐 王蕾 蔡穗虹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149,共8页
2014年以来,广东省先后开展了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谋划等,通过聚焦发力、整合资源,基于“规划—设计—建设”一体化模式“连线成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促进优势资源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2014年以来,广东省先后开展了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谋划等,通过聚焦发力、整合资源,基于“规划—设计—建设”一体化模式“连线成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促进优势资源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广东省乡村迈向共同富裕。贺江碧道画廊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早期代表之一,率先总结出广东省探索绿水、青山、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模式,是最为质朴、最有特色的建设样本,可为其他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示范带 规划一体化 乡村建设 广东 贺江碧道画廊
下载PDF
产业链视角下未来园区空间布局与设计研究--以智能家电为例
12
作者 胡海鹏 刘沛 +2 位作者 吴寿盛 周嘉豪 熊浩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6期207-214,共8页
产业园规划逻辑加速从空间视角向产业与空间互动需求转变。在深刻把握产业需求导向、产业链重塑等未来园区发展趋势下,以智能家电未来园区为切入点,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岸智能家电园区与企业调研现实情况,凝练智能家电产业智能化、场景... 产业园规划逻辑加速从空间视角向产业与空间互动需求转变。在深刻把握产业需求导向、产业链重塑等未来园区发展趋势下,以智能家电未来园区为切入点,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岸智能家电园区与企业调研现实情况,凝练智能家电产业智能化、场景化、小型化、稳定化等趋势特征,从产业链视角探讨智能家电未来园区布局需求。以中山某园区场景为实证案例,把深入的产业研究转化成园区空间模式配给,构建研发生产、消费体验、使用反馈、检验检测等4个空间模块,并开展场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园区 产业链 智能家电 空间布局
下载PDF
基于规划统筹引领的旧村成片改造区域研究——以广州市黄埔区某村为例
13
作者 徐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195-0199,共5页
本文以规划统筹引领的旧村成片改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改造区域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探讨了广州市黄埔区旧村成片改造的规划与实施策略。研究发现,规划统筹引领是推动旧村成片改造的关键,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特点和居民需求,制定科学合理... 本文以规划统筹引领的旧村成片改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改造区域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探讨了广州市黄埔区旧村成片改造的规划与实施策略。研究发现,规划统筹引领是推动旧村成片改造的关键,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特点和居民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同时,需要注重项目的实施过程管理,确保改造效果的可持续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广州市黄埔区旧村成片改造的规划与实施提供参考,促进城市更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统筹 旧村 改造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后期管护机制探究——以广东省韶关和梅州为例
14
作者 利一文 陆倩莹 +2 位作者 邹小娟 曹烁阳 张子健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4期153-156,160,共5页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举措,并于2022年底成功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为实现工程的生态修复效果并发挥其长久效益,需开展工程的长效管护,但目前普遍...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举措,并于2022年底成功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为实现工程的生态修复效果并发挥其长久效益,需开展工程的长效管护,但目前普遍遇到管护主体不清、管护资金不足等问题。以广东韶关和梅州2处国家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例,结合相关政策要求和相关后期管护实践要点,立足韶关和梅州工程现状情况,采用现状调研和相关研究归纳总结方法,从明确管护主体、拓宽资金和构建管护机制3个方面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后期管护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山水工程”的长效管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期管护 生态保护修复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源异构空间规划数据的融合方法
15
作者 潘俊钳 阮浩德 +1 位作者 徐可 李楚淮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国土空间规划是引导国家空间发展的科学指南,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在设计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收集到的大量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后投入使用。本文针对不同来源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在格式、坐标参考、属性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的问... 国土空间规划是引导国家空间发展的科学指南,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在设计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收集到的大量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后投入使用。本文针对不同来源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在格式、坐标参考、属性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的问题,基于大数据、GIS、人工智能等技术及多种自研算法,提出了一种多源异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的融合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地名地址匹配挂接和批处理4个步骤,将使用的技术和方法集成到“一键化”工具中,实现对多源异构空间规划数据的批量融合操作。本文设计的多源异构空间规划数据的融合方法能够对不同数据来源、不同存储格式、不同时空、不同尺度和不同坐标系下的数据实现无损的数据共享和批量化、自动化的处理,进而提高对国土空间规划数据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多源数据融合 地址匹配
原文传递
“五全保护”理念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探索——以韶关为例
16
作者 李宏志 林全 李桂欣 《中国名城》 2025年第2期27-33,共7页
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城市历史沉淀的精华,集中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特色风貌以及生活方式,是最具活态的文化遗产。在总结上版保护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保护规划编制的“五全保护”理念,即“古今时间全贯通、城乡空间... 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城市历史沉淀的精华,集中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特色风貌以及生活方式,是最具活态的文化遗产。在总结上版保护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保护规划编制的“五全保护”理念,即“古今时间全贯通、城乡空间全覆盖、资源要素全囊括、保护展示全方位、社会公众全参与”。以韶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案例,从梳理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凝练历史文化价值、构建保护格局、建立保护对象体系、构建展示利用格局、营造多元共治氛围等方面开展新时期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五全保护” 保护传承体系 保护对象 展示利用 公众参与 韶关
下载PDF
粤东地区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策略研究——以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工业集聚区为例
17
作者 赖嘉娱 刘晓照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2期264-266,共3页
村镇工业集聚区是镇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是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延链补链的空间载体。文章以莲下镇村镇工业集聚区为研究案例,通过管理组织、现状研究、产业导向、用地保障、地块开发模式研究等途径,探索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粤东地... 村镇工业集聚区是镇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是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延链补链的空间载体。文章以莲下镇村镇工业集聚区为研究案例,通过管理组织、现状研究、产业导向、用地保障、地块开发模式研究等途径,探索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粤东地区“小、散、乱”村镇工业集聚区“工改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下镇 粤东村镇工业集聚区 产业选择 产业协同 开发模式
下载PDF
国外牡丹品种花蕾和花瓣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8
作者 赵婷婷 高星 +5 位作者 杨佳维 王浩任 陈华乐 唐天琪 孟鑫 史倩倩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2期17-25,共9页
研究以10个国外牡丹品种的花蕾和花瓣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营养物质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Vc和活性物质总酚、总黄酮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探究不同牡丹品种的营养价值和活性潜力,以期为国外牡丹品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 研究以10个国外牡丹品种的花蕾和花瓣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营养物质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Vc和活性物质总酚、总黄酮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探究不同牡丹品种的营养价值和活性潜力,以期为国外牡丹品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牡丹花瓣的基本营养物质含量高于花蕾;而活性物质趋势相反,花蕾含量高于花瓣,且与抗氧化活性呈现相似趋势。根据相关性检验得出,牡丹花内起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总酚和Vc。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共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可达83.332%。品种‘花王’花蕾的综合得分最高,总酚和Vc含量相对较高,抗氧化活性相对最强,综合应用潜力较大。本研究旨在为国外牡丹品种花不同发育时期的营养价值和活性功能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花蕾和花瓣 营养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数字化综合管理应用路径初探
19
作者 王兴禹 刘明星 石钰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5年第4期56-59,共4页
针对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特征,从历史文化资源数据管理系统构建、数字化底座搭建、空间数据后台运维管理、数据质检及辅助决策分析等五个方面出发,探索针对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综合管理应用数字化建设路径,以满足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 针对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特征,从历史文化资源数据管理系统构建、数字化底座搭建、空间数据后台运维管理、数据质检及辅助决策分析等五个方面出发,探索针对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综合管理应用数字化建设路径,以满足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审批及实施过程中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 角色协同 数据共享 综合管理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