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术后化疗后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1
作者 万舰 刘梦瑶 +3 位作者 李帅杰 刘祎婷 劳晓霞 陈勇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年第6期473-479,共7页
目的 观察及分析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及邵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22年1月~2023年6月乳腺癌患者120例,根据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情况将患者分为无骨髓抑制组(对照组,n=20)、轻度骨髓抑制组(轻症... 目的 观察及分析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及邵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22年1月~2023年6月乳腺癌患者120例,根据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情况将患者分为无骨髓抑制组(对照组,n=20)、轻度骨髓抑制组(轻症组,n=76)和重度骨髓抑制组(重症组,n=24),所有病人的术后化疗方案为EC→T、AC或EC方案。收集和初步分析的数据包括12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三组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单因素分析、术后化疗后骨髓抑制与各不良反应关系以及不同程度骨髓抑制与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关系。结果 12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中,83.3%(100例)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中76.0%(76例)为轻症(Ⅰ、Ⅱ级),20%(24例)为重症(Ⅲ、Ⅳ级),没有骨髓抑制的患者占16.7%(20例)。本组病例中没有中断化疗及减少剂量化疗的患者;骨髓抑制的程度与患者的年龄、化疗方案、营养状况以及化疗前合并糖尿病相关,对照组、轻症组及重症组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在统计的7项不良反应症状中,对照组、轻症组及重症组患者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根据WHO不良反应分级标准,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在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分级的分布不同,骨髓抑制程度越严重,不良反应的分级越高(P=0.001)。结论 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与患者年龄、化疗方案、营养状况以及化疗前合并糖尿病相关;化疗毒性反应发生的比例与骨髓抑制程度可能无关,但与WHO不良反应的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髓抑制 化疗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4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韩晓蓉 王颀 +3 位作者 吴坤河 谢四梅 连臻强 黄宗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4(programmed cell death gene 4,PDCD4)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随访资料完整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共176例,均为女性,中位年...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4(programmed cell death gene 4,PDCD4)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随访资料完整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共176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4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CD4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的无病生存及总生存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Cox回归法探讨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生存预后的因素。结果 176例患者中,PDCD4表达阳性者79例(44.8%),显著低于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90.0%,P=0.005)。PDCD4表达缺失与年龄无关(P>0.05),而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个数及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肿瘤越大(r=-0.270,P<0.001)、淋巴结转移越多(r=-0.240,P=0.001)、组织学分级越高(r=-0.206,P=0.006),PDCD4阳性表达率越低。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PDCD4表达阳性者其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优于表达阴性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DCD4表达、肿瘤直径及分期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PDCD4表达缺失与预后不良相关,PDCD4可作为评估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4 预后
原文传递
真空辅助旋切系统活检对乳腺癌伴有乳腺多发肿块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永南 严珊珊 +2 位作者 张安秦 万舰 李文萍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S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索真空辅助旋切系统活检对乳腺癌伴有乳腺多发肿块的诊治价值。方法对29例乳腺癌伴有乳腺多发肿块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切除活检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在乳腺癌伴有多发肿块的诊治价值。结果共有79个乳腺... 目的探索真空辅助旋切系统活检对乳腺癌伴有乳腺多发肿块的诊治价值。方法对29例乳腺癌伴有乳腺多发肿块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切除活检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在乳腺癌伴有多发肿块的诊治价值。结果共有79个乳腺肿块完全切除,其中50个肿块为纤维腺瘤,29个肿块为乳腺癌。乳腺超声基础联合钼钯+MRI对乳腺癌的检出率高于单纯的乳腺超声及乳腺超声联合钼钯(P=0.008)。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90%病灶直径≤2 cm,48.2%为浸润性导管癌,44.8%为导管内癌,浸润性小叶癌、黏液腺癌各占3.5%,93.1%核分级为Ⅰ~Ⅱ级,79.3%为HR阳性,86.2%为HER2阴性,96.6%腋窝淋巴结阴性,TNM分期为0~Ⅱ期。中位随访64个月,无患者复发、转移。结论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可以对临床表现为乳腺多发肿块的患者进行切除活检。乳腺超声基础联合钼钯+MRI有助于提高伴有乳腺多发肿块患者的乳腺癌的检出率。此类乳腺癌患者TNM分期早,肿瘤生物学特性好,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肿块 活检
下载PDF
PTEN、mTOR在HER2过表达乳腺导管内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剑敏 于海静 何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165-2168,2172,共5页
目的分析PTEN、mTOR在HER2过表达乳腺癌中表达差异,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病理确诊HER2过表达型且随访资料完整乳腺癌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癌旁乳腺组织、导管内癌(DCIS)、微浸润性乳腺癌(MIBC)、浸... 目的分析PTEN、mTOR在HER2过表达乳腺癌中表达差异,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病理确诊HER2过表达型且随访资料完整乳腺癌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癌旁乳腺组织、导管内癌(DCIS)、微浸润性乳腺癌(MIBC)、浸润性导管癌(IDC)4种组织中PTEN及mTOR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与DCIS患者各临床参数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PTEN蛋白在上述4组病理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呈逐渐下降趋势,m TO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则呈逐渐上升趋势。癌旁乳腺组与各癌变组、DCIS组与IDC组之间,PTEN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250,P=0.004;X^2=10.358,P=0.001;X^2=28.479,P<0.001;X^2=7.135,P=0.008);癌旁乳腺组与MIBC组、IDC组之间,DCIS组与IDC组间,mTOR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18,P=0.003;X^2=15.512,P<0.001;X^2=5.829,P=0.016)。mTOR蛋白表达与DCIS乳腺X线摄片结果、PR表达相关(X^2=8.523,P=0.036;X^2=7.679,P=0.006)。结论 PTEN、mTOR在癌旁乳腺组、DCIS、MIBC、IDC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可能参与了病变进展,可能为DCIS发展为浸润性癌的研究提供新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导管内癌 PTEN MTOR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663例临床及诊断特点 被引量:15
5
作者 韩晓蓉 王颀 +3 位作者 连臻强 张江宇 韩旎 何秋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3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总结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的临床及诊断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主要分布于30~50岁年龄段女性,以30~40岁最多,大多表现为乳头溢液,亦有10%左右表现... 目的总结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的临床及诊断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主要分布于30~50岁年龄段女性,以30~40岁最多,大多表现为乳头溢液,亦有10%左右表现为不可扪及肿块经B超检查微创活检发现。本组患者中乳腺超声有阳性发现者40.2%,乳腺X线检查有阳性发现者仅10%;纤维乳管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5.7%,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对IP的敏感性为74%,特异性为96.3%。本组患者平均随访13.3个月,有25例(4.5%)患者出现同侧复发,复发者均为多发乳头状瘤。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以乳头溢液为主要表现,超声检查有一定诊断价值;X线检查对IP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可用于鉴别诊断;纤维乳管镜是诊断IP的首选方法,可辅以TCT检查以提高诊断率。多发乳头状瘤术后有一定复发率,应定期随访,如有复发应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内乳头状瘤 超声检查 乳腺X线摄影术 纤维乳管镜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难治性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例报告及文献综述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海静 韩旎 杨剑敏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5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介绍三例难治性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GM)的诊治经过及治疗效果并文献综述。方法三例难治性IGM患者均为年轻生育后女性,均因乳房肿块伴红肿及局部破溃甚至窦道形成等弥漫病变就诊,脓液细菌培养阴性,其中2例患者应用"三联抗分... 目的介绍三例难治性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GM)的诊治经过及治疗效果并文献综述。方法三例难治性IGM患者均为年轻生育后女性,均因乳房肿块伴红肿及局部破溃甚至窦道形成等弥漫病变就诊,脓液细菌培养阴性,其中2例患者应用"三联抗分支杆菌"药物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1例患者接受甲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结果三例患者均得到10个月随访,1例接受"三联抗分支杆菌"药物及甲泼尼龙的患者最终行肿块切除及乳头内陷矫正术后痊愈,其他2例患者均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三联抗分支杆菌"或免疫抑制剂联合类固醇激素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效果良好,但前者用药证据较难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激素 免疫抑制 分支杆菌 复发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永南 李文萍 +1 位作者 于海云 万舰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的术后辅助化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Ⅰ~Ⅲ期≥65岁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其中接受辅助化疗有47例,未接受辅助化疗有33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特征。结果与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比较,接受辅助化疗年...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的术后辅助化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Ⅰ~Ⅲ期≥65岁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其中接受辅助化疗有47例,未接受辅助化疗有33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特征。结果与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比较,接受辅助化疗年龄轻的患者较多(P=0.005)、伴有合并症较少(P=0.040)、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P<0.001)、ER/PR阴性率高(P=0.029)、接受放疗概率高(P=0.005);而在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HER2表达、手术方式、内分泌治疗无明显区别(P>0.05)。中位随访期为73个月,辅助化疗组与未辅助化疗组相比,无病生存率(DFS)无明显区别(78.7%vs 90.9%,P=0.147),总生存率(OS)也无明显区别(83.0%vs93.9%,P=0.098)。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获益不明显,但对于年纪较轻、伴有合并症较少且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阴性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全面综合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和获益程度选择术后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乳腺癌 辅助化疗
下载PDF
他莫昔芬与来曲唑在绝经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中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杨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910-912,共3页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与来曲唑在绝经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对比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接诊的60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来曲唑治疗,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与来曲唑在绝经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对比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接诊的60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来曲唑治疗,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后肿块缩小程度以及肿瘤分级变化,比较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水平(145.79±41.28)pg/mL低于对照组(214.62±53.51)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块缩小程度为(56.89±15.43)大于对照组的(45.17±11.16),肿瘤分级中,观察组在Ⅰ期人数为46.67%(14/30)多于对照组的13.33%(4/30),Ⅲ期人数为13.33%(4/30)少于对照组的36.67%(11/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缓解率90.00%(27/30)高于对照组66.66%(2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来曲唑比他莫昔芬效果更为优异,在降低患者的肿瘤分期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乳腺癌 他莫昔芬 来曲唑
下载PDF
紫杉醇+卡铂化疗联合放疗对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恶性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梅 何思略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7期889-891,共3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卡铂化疗联合放疗对中、晚期乳腺患者恶性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广州军区总医院收治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80例,按照临床分期将患者分为中期(41例)和晚期(39例),2组患者均采用紫杉醇+... 目的:探讨紫杉醇+卡铂化疗联合放疗对中、晚期乳腺患者恶性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广州军区总医院收治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80例,按照临床分期将患者分为中期(41例)和晚期(39例),2组患者均采用紫杉醇+卡铂化疗联合放疗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后细胞的毒性反应、乳腺癌细胞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治疗后,细胞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降低,其次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计数降低、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治疗后,中期患者的乳腺癌细胞水平为(35.93±9.04)个/5 ml,明显低于晚期患者的(121.73±33.47)个/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患者的总缓解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晚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患者的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晚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卡铂化疗联合放疗对于中期乳腺癌患者恶性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提早治疗乳腺癌可提高远期生存率,降低远处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卡铂 乳腺癌
下载PDF
超声BI-RADS在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会敏 潘云祥 +4 位作者 肖祎炜 万舰 刘向娇 尚宁 王丽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24期3781-378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57例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均为女性,年龄(39.3±10.7)...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57例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均为女性,年龄(39.3±10.7)岁,对超声图像进行BI-RADS分类。采用Kappa系数分析不同级别医生分类结果的一致性。比较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叶状肿瘤的肿块最大径线、超声表现、超声BI-RADS。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交界性和恶性肿块为恶性组,良性肿块为良性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超声表现及BI-RADS对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级别医生应用BI-RADS对肿块分类的一致性好(Kappa=0.778,P<0.001)。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发病年龄、乳腺肿块最大径线、形态、边缘、内部回声、BI-RADS分类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流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RADS诊断恶性肿块的界值为BI-RADS 4B类。肿块的最大径线、形态、边缘、内部回声、BI-RADS诊断恶性肿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0.755、0.672、0.764、0.829,灵敏度分别为96.0%、75.0%、31.3%、68.7%、65.6%,特异度分别为53.1%、76.0%、96.0%、84.0%、88.0%。结论超声BI-RADS可减少不同级别医生间的主观差异性,利于临床推广与规范应用,其对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较单一的超声表现也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乳腺叶状肿瘤 良恶性
下载PDF
乳腺癌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玉娟 冯映业 +1 位作者 王永南 严珊珊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年第6期796-800,共5页
乳腺癌的发生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明确。研究显示表观遗传学改变(Epigenetics)所导致的基因表达异常也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表观遗传学改变是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 乳腺癌的发生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明确。研究显示表观遗传学改变(Epigenetics)所导致的基因表达异常也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表观遗传学改变是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以及非编码RNA等。乳腺腺的DNA甲基化是常见的分子事件,具有独特的DNA甲基化特征,既往的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可以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分型、监测药物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本文将对DNA甲基化在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乳腺癌
下载PDF
pT_(1a)和pT_(1b)乳腺癌13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2
作者 许娟 朱彩霞 +3 位作者 杨剑敏 连臻强 陈中扬 王颀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3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pT1a和pT1b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130例pT1a和pT1b乳腺癌及同期607例pT1c和pT2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其在年龄分布、月经状况、淋巴结状态、肿瘤组... 目的探讨pT1a和pT1b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130例pT1a和pT1b乳腺癌及同期607例pT1c和pT2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其在年龄分布、月经状况、淋巴结状态、肿瘤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和Ki-67表达指数等临床病理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pT1a和pT1b乳腺癌相比,在各临床病理因素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T1a/pT1b相比较于pT1c和pT2乳腺癌,有更多的低组织学分级(G159.2%vs18.6%和12.3%),低Ki-67增殖指数(<14%者,73.8%vs57.7%和55.5%)和阴性淋巴结转移(86.9%vs62.0%和47.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激素受体阳性表达较多(76.2%vs72.3%和62.2%),但与pT1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408),与pT2组相比则有统计学差异(P=0.006);HER2阳性表达较少(21.5%vs22.3%和29.7%),但未达统计学差异(P=0.870和P=0.076);年龄≤35岁者较多(21.5%vs8.8%和13.8%),有统计学差异(P<0.001和P=0.042),但在月经状况上与其他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145和P=0.217)。结论 pT1a和pT1b乳腺癌总体上具有组织学分级较低、Ki67增殖指数较低、激素受体阳性较多和HER2过表达较少的特点。pT1a和pT1b乳腺癌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KI-67
下载PDF
高龄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经验(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王永南 严珊珊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6期652-655,共4页
总结我科最近一例高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学科治疗团队分析高龄早期乳腺癌的麻醉方式、手术、辅助放疗、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对患者影响制定治疗方案,最终在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顺利接受左乳癌保乳术,术后10天愈合... 总结我科最近一例高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学科治疗团队分析高龄早期乳腺癌的麻醉方式、手术、辅助放疗、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对患者影响制定治疗方案,最终在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顺利接受左乳癌保乳术,术后10天愈合。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乳头状癌,直径约4 cm,前哨淋巴结阴性,ER(95%+),PR(95%+),HER-2(0),Ki-67(20%+)。术后未接受辅助放疗及全身系统辅助治疗。多学科治疗团队治疗前评估高龄乳腺癌治疗获益及风险,可为高龄乳腺癌患者制定明确安全且可靠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治疗 高龄老人
下载PDF
以乳头溢血为唯一临床表现的乳腺癌一例
14
作者 王永南 严珊珊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年第6期592-594,共3页
收治一例以乳头溢血为唯一临床表现的乳腺癌,术前通过完善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乳腺导管内镜及乳腺MRI等检查后,择期行右乳病变乳管切除活检术,术中冰冻病理提示乳腺癌,最终成功行右乳癌保乳术。对于伴有病理性乳头溢液的乳腺癌,即... 收治一例以乳头溢血为唯一临床表现的乳腺癌,术前通过完善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乳腺导管内镜及乳腺MRI等检查后,择期行右乳病变乳管切除活检术,术中冰冻病理提示乳腺癌,最终成功行右乳癌保乳术。对于伴有病理性乳头溢液的乳腺癌,即使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摄片检查均为阴性,应继续完善乳管镜和乳腺MRI检查避免漏诊;乳头乳晕复合体无受累及病变范围比较局限的患者,保乳手术也是可选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头溢血 手术
下载PDF
超声精确引导针刀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病例对照研究
15
作者 陈中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4期225-227,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精确引导针刀治疗哺乳期乳腺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2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135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分析超声精确引导针刀治疗哺乳期乳腺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2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1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切开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超声精确引导针刀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P、TNF-α、WB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TNF-α、WBC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长短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疤痕长度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采用超声精确引导针刀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优势,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在治疗过程中无需断奶以及应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精确引导针刀 哺乳期 乳腺脓肿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威 李帅杰 +2 位作者 严青 吴佑森 黎崇裕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3期28-31,37,共5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式,术后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上述西医治疗虽可延长患者生命,但手术创伤大、辅助治疗时间长,患者承受并发症和副反应的身心压力大。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在缓...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式,术后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上述西医治疗虽可延长患者生命,但手术创伤大、辅助治疗时间长,患者承受并发症和副反应的身心压力大。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在缓解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预防及治疗术后皮瓣坏死、缓解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缓解类更年期综合征及骨质疏松等方面有独特造诣,若能将中西医结合治疗,则可有效地降低乳腺癌术后西医治疗带来的并发症和副反应。针对西医治疗乳腺癌的方式及原理、中医治疗缓解术后并发症、减缓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带来的副反应的进展,本文对乳腺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乳腺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认识,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力度,进而提升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西医结合 辨证论治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黄芪甲甙治疗胸壁放射性皮炎的疗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万舰 陈勇 +1 位作者 陈露雨 谢靖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甙治疗乳腺癌并发胸壁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行胸壁放疗并发胸壁放射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黄芪甲甙均匀喷涂创面,对照组采用3%硼酸水或1%碘伏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皮肤创面愈合时间... 目的观察黄芪甲甙治疗乳腺癌并发胸壁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行胸壁放疗并发胸壁放射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黄芪甲甙均匀喷涂创面,对照组采用3%硼酸水或1%碘伏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皮肤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黄芪甲甙能有效治疗乳腺癌患者放疗后并发的胸壁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甙 放射性皮炎 放射治疗 乳腺癌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塞丁格联合DSA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体会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旎 伍彩霞 +2 位作者 李清华 张安秦 唐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4期2224-2226,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结合DSA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一例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S)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改良体位训练,术中运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结合DSA成功进行PICC置管。结果置管过程顺利,术中DSA及术后胸片显示...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结合DSA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一例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S)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改良体位训练,术中运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结合DSA成功进行PICC置管。结果置管过程顺利,术中DSA及术后胸片显示PICC导管末端位置准确,在整个化疗过程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最终完成整个化疗疗程。结论超声引导下塞丁格联合DSA技术行PICC置管术,穿刺导管成功率高,导管定位准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DSA 塞丁格技术 超声引导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庄少雄 黄瑞红 +1 位作者 王永南 张安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8期1143-1145,共3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化疗后出现末梢神经炎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86例给予维生素B6片60mg...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化疗后出现末梢神经炎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86例给予维生素B6片60mg,口服,3次/d,两组用药直至化疗结束,并分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末梢神经炎的缓解率为80.2%,明显高于对照组(8.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可缓解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末梢神经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末梢神经炎 化疗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祎婷 陈露雨 +3 位作者 郭运忠 龙芳 翟延评 万舰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40-441,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与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和B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 目的观察比较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与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和B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咳嗽症状缓解有效率、夜间和日间咳嗽积分、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速峰值(PEFR)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A组症状缓解有效率高于B组(P<0.05);夜间、日间咳嗽积分低于B组(P<0.05);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较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在缓解CVA患者咳嗽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方面疗效更为显著,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