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因素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王媛媛 阮建兴 +2 位作者 龚照 刘文娟 翁慧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246-248,共3页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因素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2018年06月期间,在本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就诊的360例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的资料,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或碘油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单侧或双侧输卵...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因素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2018年06月期间,在本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就诊的360例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的资料,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或碘油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单侧或双侧输卵管梗阻,根据腹腔镜探查手术方式分为:A组(n=148):输卵管造口组; B组(n=60):输卵管插管组;C组(n=152):输卵管粘连松解组;观察三组患者术后2年内的自然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分析不同输卵管梗阻部位及程度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宫腹腔镜术后2年内的总体自然临床妊娠率在35.83%(129/360),异位妊娠率15.5%(20/129),早期流产率12.4%(16/129),活产率26.11%(94/360)。结论: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根据有无合并其他不孕因素,卵巢储备功能,患者自身意愿进行综合选择,轻度至中度输卵管病变术后2年内自然妊娠率约30%左右,中重度输卵管病变多数需要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输卵管远端梗阻 输卵管近端梗阻 输卵管造口 输卵管插管
下载PDF
生殖激素与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创奇 史哲 +3 位作者 黄志承 董云巧 黄郁强 汪李虎 《中国性科学》 2013年第7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生殖激素与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形态,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象为2008年8月至2012年我院60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根据正常形态精子所占比例大小分为三个组,每组200例。结果:三组患者血清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FT)水平与生... 目的:研究生殖激素与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形态,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象为2008年8月至2012年我院60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根据正常形态精子所占比例大小分为三个组,每组200例。结果:三组患者血清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FT)水平与生物活性睾酮(bioavailable testosterone,Bio-T)水平,均只有在第1组与第3组之间存在统计学的差异。另外,血清FT、Bio-T水平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之间均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血清FT和Bio-T水平越高,则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越高,提示生殖激素与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形态存在着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精子形态学分析 生殖激素 游离睾酮 生物活性睾酮
下载PDF
辅助生殖中精子获能时间对精子质量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梁嘉颖 郑毅春 +2 位作者 李子涛 汪李虎 刘风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462-2466,共5页
目的探讨优化处理后精液孵育至授精(精子体外获能)时间对精液质量参数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方法收集在本中心就诊的400例男性的精液,其中正常精子、少精子症、弱精子症和畸形精子症男性各10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 目的探讨优化处理后精液孵育至授精(精子体外获能)时间对精液质量参数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方法收集在本中心就诊的400例男性的精液,其中正常精子、少精子症、弱精子症和畸形精子症男性各10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后马上置5%CO_2、37℃、95%湿度培养箱孵育,分别记录20、40、80和120 min时的精液参数。结果弱精子症组精液在孵育20 min后,前向运动(PR)精子百分率、PR精子总数、精子总活力(PR+NP%)和活动精子总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和P=0.000),正常精子组、少精子症组和畸形精子症组精液在孵育40 min后,PR%、PR精子总数、PR+NP%和活动精子总数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和P=0.000)。结论精液优化处理后的孵育时间与精液质量参数均呈负相关,优化处理后精液孵育至授精时间应控制在40 min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优化处理 精子质量参数 辅助生殖技术
下载PDF
辅助生殖中促排卵药物使用剂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董梅 周娜 +3 位作者 张曦倩 易艳红 呙庆庆 刘风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4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治疗中促性腺激素(Gn)用量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423个周期。按照Gn用量的不同分为i组(〈1875U)、ii组...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治疗中促性腺激素(Gn)用量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423个周期。按照Gn用量的不同分为i组(〈1875U)、ii组(1875。〈2250U)、iii组(2250-〈2625U)、iv组(2625~3000U)、v组(〉3000U)来分析Gn用量和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各剂量组总受精率、2PN受精率、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组、v组和i组平均获卵数、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并且平均获卵数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多,而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出现下降。结论Gn用量的增大可以提高获卵数,对受精率无明显影响,但是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说明过高的Gn用量可能影响卵子的质量,使胚胎继续发育潜能降低,在以后的使用中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推荐2—3支/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率 临床结局
下载PDF
基于接受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女性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方法分析
5
作者 汪小丽 许素莲 陈兰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233-233,244,共2页
对于接受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女性人群的心理表现特点以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接诊的接受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女性患者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患... 对于接受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女性人群的心理表现特点以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接诊的接受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女性患者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患者接受传统护理服务,共计40例纳入到对照组,剩余一组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之上分析女性心理特点,给予其相应的个体化护理,共计40例纳入到研究组,对比两组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服务之后的临床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服务之后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对比差异明显;两组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对于接受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的女性患者,分析其心理表现特点,根据心理特点给予其个体化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保证护理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再生育 心理特点 个体化护理 临床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标准化患者管理护理流程在辅助生殖助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对缓解护患关系的效果研究
6
作者 许素莲 汪小丽 陈兰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145-145,147,共2页
对于辅助生殖助孕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标准化患者管理护理流程的具体方法以及对缓解护患关系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接诊的辅助生殖助孕患者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 对于辅助生殖助孕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标准化患者管理护理流程的具体方法以及对缓解护患关系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接诊的辅助生殖助孕患者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辅助生殖助孕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辅助生殖助孕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流程,共计40例纳入到对照组,剩余一组辅助生殖助孕患者接受标准化患者管理护理流程,共计40例纳入到研究组,对比两组辅助生殖助孕患者接受不同管理措施之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情绪评分。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辅助生殖助孕患者接受不同管理措施之后的整体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两组辅助生殖助孕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对于辅助生殖助孕患者,为其提供标准化患者管理护理流程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辅助生殖助孕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助孕 标准化患者管理护理流程 护理满意度 焦虑 抑郁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行腹腔镜手术的获益程度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媛媛 刘文娟 +3 位作者 黄莉 阮建兴 翁慧男 刘风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 探讨轻度输卵管远端梗阻不孕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行腹腔镜手术的获益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就诊的228例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选择首先进行腹腔镜治疗患... 目的 探讨轻度输卵管远端梗阻不孕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行腹腔镜手术的获益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就诊的228例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选择首先进行腹腔镜治疗患者148例,随访术后2年内自然妊娠结局;腹腔镜术后6个月未自然妊娠转IVF-ET者纳入为手术组(n=84),选择同期未经腹腔镜手术轻度输卵管远端梗阻不孕患者为非手术组(n=80),对比两组患者第一次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评估IVF-ET前行腹腔镜手术的获益程度。结果 148例患者腹腔镜术后2年内的自然临床妊娠率为29.7%,约50%的妊娠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IVF-ET结局中手术组早期流产率低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轻度输卵管远端梗阻患者腹腔镜术后2年内可获得约30%的自然妊娠率,如术后6个月未自然妊娠者建议行IVF-ET;轻度输卵管远端梗阻患者IVF-ET前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可能降低早期流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输卵管梗阻 远端梗阻 腹腔镜检查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临床妊娠率 早期流产率
下载PDF
分析系统化孕前保健方法对孕前备孕妇女营养及体重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利娜 汪雅琴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5期162-164,共3页
目的:研究系统化孕前保健方法对孕前备孕妇女营养及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备孕的100例妇女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 目的:研究系统化孕前保健方法对孕前备孕妇女营养及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备孕的100例妇女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孕前保健方法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指标、自我管理及体重指数。结果:观察组蛋白质、铁、钙、锌、铜、镁、维生素A及维生素E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脂肪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防护行为、遵医行为及日常生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重指数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孕前保健方法对孕前备孕妇女体重指数具有显著改善,能够改善营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孕前保健方法 备孕 体重指数 营养指标
下载PDF
褪黑素提高二苯酮-3暴露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潜能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熊钰莹 史若锦 +1 位作者 朱海瑛 金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4-909,共6页
目的探究褪黑素(MT)在二苯酮-3(BP-3)暴露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合子期受精卵分别在KSOM培养液(对照组)、0.8μmol/L BP-3培养液(BP-3组)以及1×10^(−7) mol/L MT+0.8μmol/L BP-3混合培养液(MT组)中进行培... 目的探究褪黑素(MT)在二苯酮-3(BP-3)暴露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合子期受精卵分别在KSOM培养液(对照组)、0.8μmol/L BP-3培养液(BP-3组)以及1×10^(−7) mol/L MT+0.8μmol/L BP-3混合培养液(MT组)中进行培养。通过检测三组胚胎的囊胚率、基因转录水平、蛋白表达水平,以及DNA损伤程度来探讨MT对BP-3暴露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潜能的挽救作用。结果MT提高了BP-3暴露小鼠胚胎体外发育潜能。与对照组相比,MT处理显著提高了BP-3组胚胎ATP5A和ATP5B的蛋白表达,降低了DNA损伤(P<0.05)。此外,抗氧化基因Gpx1及多能性相关基因Pou5f1、Cdx2的转录水平在MT组囊胚中出现了明显上调、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BP-3处理增强了囊胚中γ-H2AX信号强度(P<0.05),而添加MT可以有效缓解DSBs(P<0.05)。结论生理浓度BP-3暴露具有生殖毒性,但添加适当浓度的MT可明显改善BP-3暴露小鼠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潜能及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二苯酮-3 体外发育潜能 胚胎质量
下载PDF
血清中25(OH)D水平对隐匿型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10
作者 朱海瑛 张士坤 +4 位作者 卢小娟 周红霞 马飞宇 金龙 王芳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中25(OH)D水平对隐匿型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occult 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oPOI)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殖治疗的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 目的研究血清中25(OH)D水平对隐匿型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occult 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oPOI)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殖治疗的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对照组和oPOI组患者按孕产妇的年龄节点分为≤35岁和>35岁,比较各组的25(OH)D浓度及妊娠结局的差异,随后对oPOI患者进行维生素D补充,追踪助孕结局。结果在≤35岁患者中,oPOI组的25(OH)D水平及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1.62±11.90 vs 63.04±16.26,42.37±4.62 vs 53.33±1.97,P<0.05),在>35岁患者中,25(OH)D水平及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在≤35岁oPOI患者中,25(OH)D干预组的血清25(OH)D浓度和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25(OH)D未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13±12.91 vs 78.26±23.91,55.74±25.16 vs 80.39±29.05,P<0.05),但两组间的获卵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均没有显著差异;在>35岁的oPOI患者中,25(OH)D干预组与未干预组的血清25(OH)D浓度、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35岁的女性不孕患者中,oPOI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低于其他因素不孕的患者,给予维生素D补充后可改善oPOI患者25(OH)D水平及优质胚胎率,但未改变oPOI患者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OI 25(OH)D 妊娠结局 卵巢功能
下载PDF
褪黑素对二苯酮-3暴露小鼠卵母细胞成熟水平及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
11
作者 史若锦 熊钰莹 +2 位作者 张雪玲 金龙 朱海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275-3283,共9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改善二苯酮-3(benzophenone-3,BP-3)暴露小鼠卵母细胞质量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试验将6~12周龄的ICR雌鼠GV期卵母细胞分别在M16培养液、0.8μmol/L BP-3培养液以及1×10-7mol/L MT+0.8μmol/L BP-3混合...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改善二苯酮-3(benzophenone-3,BP-3)暴露小鼠卵母细胞质量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试验将6~12周龄的ICR雌鼠GV期卵母细胞分别在M16培养液、0.8μmol/L BP-3培养液以及1×10-7mol/L MT+0.8μmol/L BP-3混合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将ICR雌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BP-3组、BMT组;对照组灌胃0.5 m L纯净水、BP-3组灌胃0.5 m L含0.8μmol/L BP-3的药物溶液、BMT组灌胃0.5 m L含0.8μmol/L BP-3以及15 mg/kg MT的药物溶液,每天1次,连续灌胃4周,进行体内实验。随后通过检测3组小鼠的MⅡ期卵子成熟率,线粒体动力学相关基因Mfn1、Opa1、Fis1、Drp1的转录水平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及纺锤体形态来探讨MT对BP-3暴露小鼠卵母细胞线粒体的挽救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T处理显著增加了BP-3组卵母细胞中线粒体融合基因Mfn1和Opa1的转录及蛋白水平表达,同时下调了线粒体分裂基因Fis1和Drp1的m RNA与蛋白表达。此外,BMT组的卵母细胞ROS水平和纺锤体形态异常比例明显低于BP-3组,但其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结论生理浓度BP-3暴露具有生殖毒性,但添加适当浓度的MT可以明显改善BP-3暴露小鼠卵母细胞的线粒体动力学及其发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二苯酮-3 线粒体动力学 卵母细胞成熟
下载PDF
抗苗勒氏激素、年龄、窦卵泡、雌二醇和促卵泡刺激素预测卵巢反应及IVF结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杨旭辉 莫国柱 +3 位作者 梁嘉颖 黄志承 杨少芬 吴远菲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647-653,共7页
目的探讨抗苗勒氏激素(AMH)、年龄、窦卵泡(AFC)、雌二醇(E2)和促卵泡刺激素(FS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寻找灵敏的预测指标指导IVF-ET的促排方案。方法随机选择接受IVF-ET治疗的179例不孕患... 目的探讨抗苗勒氏激素(AMH)、年龄、窦卵泡(AFC)、雌二醇(E2)和促卵泡刺激素(FS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寻找灵敏的预测指标指导IVF-ET的促排方案。方法随机选择接受IVF-ET治疗的179例不孕患者,于超促排卵前月经第3天抽取空腹血测定基础性激素及AMH水平;阴道B超下计数直径1-5 mmAFC数;记录年龄、体重指数、促性腺激素(Gn)总量、获卵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基因重组促卵泡激素(r-F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长方案促排卵,观察IVF-ET过程中卵巢的反应性。根据获卵数将患者分为3组:低反应组(获卵数≤5)、正常反应组(5〈获卵数≤15)和高反应组(获卵数〉15)。用非参数M-W检验不同反应组AMH、AFC、E2、FSH和年龄等5项指标的差异性,分析其与获卵数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5项指标单独或联合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5项指标对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卵巢高、正常与低反应组间比较,AMH、年龄和AF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反应组的基础FSH(bFSH)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反应组FSH/LH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E2(bE2)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H、AFC数和Gn总量与获卵数呈正相关,年龄、FSH、FSH/LH与获卵数呈负相关,基础E2与获卵数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年龄和FSH预测卵巢低反应(分组为卵巢低反应和非低反应组)优于其他指标,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47,0.660,AMH预测价值不高,AUC是0.107;但AMH联合年龄预测卵巢低反应优于单独,AUC是0.876。AMH和AFC预测高反应优于其他指标,AUC分别是0.822和0.764;AMH和AFC联合预测高反应AUC是0.826,与AMH或AFC单独预测相比无优势,但优于其他指标。经相关分析发现分析发现正常受精率与AMH呈负相关(P〈0.01),受精率与AMH呈负相关(P〈0.05),正常受精率与AFC呈负相关(P〈0.05),其余均无相关性。结论 AMH、AFC、FSH和年龄均能较好地预测卵巢反应性,年龄和FSH预测卵巢低反应优于其他指标,AMH和年龄联合预测低反应优于单独预测;AMH和AFC预测高反应优于其他指标,AMH和AFC联合预测高反应优于其他指标;E2不是良好的预测反应性的指标。5个指标均不能预测胚胎发育潜能及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巢储备 抗苗勒氏激素 窦卵泡 雌二醇 促卵泡刺激素 年龄
下载PDF
精子优化处理后孵育时间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梁嘉颖 李子涛 +4 位作者 杨旭辉 黄志承 杨少芬 汪李虎 刘风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2-535,共4页
目的:研究精子优化处理后孵育时间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相同促排卵方案的191个AIH-IUI周期,男方精液经密度梯度离心优化处理后,将孵育时间分为0~19、20~39、40~59、60~80 min 4组;根据优化处理后... 目的:研究精子优化处理后孵育时间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相同促排卵方案的191个AIH-IUI周期,男方精液经密度梯度离心优化处理后,将孵育时间分为0~19、20~39、40~59、60~80 min 4组;根据优化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PMC)分为(0~9)×106、(10~20)×106、(21~30)×106、〉30×1064组,分析孵育时间和优化处理后TPMC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并对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孵育时间、优化处理后TPMC与临床妊娠率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孵育时间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2.7%、18.3%、11.4%、9.1%,孵育20~39 min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均〈0.05);优化处理后4组TPMC临床妊娠率分别为0%、16.7%、11.4%、8.3%,(10~20)×106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女方年龄的增加会导致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OR 0.89,95%CI 0.83~0.94),而孵育时间20~39 min(OR 2.11,95%CI 1.34~3.13)和处理后TPMC(10~20)×106(OR 2.06,95%CI 1.32~3.46)均可显著增加临床妊娠率。结论:精子优化处理后的孵育时间是AIH-IUI临床妊娠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优化处理 孵育时间 临床妊娠率 宫腔内人工授精
原文传递
精液保存和优化处理方法对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郑毅春 梁嘉颖 +3 位作者 杜鹏 莫国柱 汪李虎 刘风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精液保存和处理方法对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1~12月就诊的100例精液正常志愿者,将每例志愿者的精液混匀后分别对其进行不同的保存和优化处理;保存方法包括直接冷冻法、试剂冷冻法、室温保存4 h和24 h等,... 目的:探讨不同精液保存和处理方法对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1~12月就诊的100例精液正常志愿者,将每例志愿者的精液混匀后分别对其进行不同的保存和优化处理;保存方法包括直接冷冻法、试剂冷冻法、室温保存4 h和24 h等,优化处理方法包括简单洗涤法、直接上游法和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保存和处理后均采用精子染色体扩散实验(SCD)分析其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优化处理各组继续培养24 h,培养后再分析其精子活动率和DFI。结果:精液保存条件两两组间分析显示,直接冷冻法、试剂冷冻法和室温保存4 h的精子DFI分别为(27.3±6.4)%、(26.9±6.1)%和(24.7±6.8)%,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室温保存24 h则显著增加精子DFI[(35.6±9.0)%](P〈0.05)。与简单洗涤法的精子DFI[(13.7±2.0)%]相比,直接上游法的精子DFI[(9.1±1.3)%]和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的精子DFI[(8.0±2.5)%]均显著降低(P〈0.05);再培养24 h后,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的精子DFI[(11.5±4.2)%]最低(P〈0.05)。结论:保存条件和优化处理方法对精子DNA完整性有影响,临床工作中需选取最合适的精液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保存 精液优化处理 DNA碎片 精子染色体扩散实验
原文传递
以精子DNA碎片化指数辅助精液参数评估男性生育力 被引量:11
15
作者 梁嘉颖 李子涛 +4 位作者 黄志承 杨旭辉 汪李虎 杜鹏 刘风华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研究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与精子正常形态率、诱发顶体反应率等精液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评估男性生育力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87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标本,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分析精液常规参数;运用Dif... 目的研究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与精子正常形态率、诱发顶体反应率等精液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评估男性生育力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87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标本,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分析精液常规参数;运用Diff-Quick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严格参照《WHO人类精液检验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标准;采用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精子发生顶体反应(AR);采用SCD法检测精子DNA碎片化程度。按DFI值分为DFI≤30%和DFI>30%两组,对DFI与各项精液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率、正常形态率和顶体反应率随DFI值的升高逐渐减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FI与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率、正常形态率以及诱发顶体反应率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精液量无显著相关。结论精子DNA损伤可导致精子前向运动力下降、形态学异常和诱发AR%降低,精子DFI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一个较好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DNA 精子形态 顶体反应 不育 男性
下载PDF
单孔与多孔腹腔镜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及其术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翁慧男 阮建兴 +2 位作者 王媛媛 陈烨 刘风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7-2029,共3页
目的对比经脐单孔腹腔镜(LESS)与多孔腹腔镜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的围手术期资料,术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助孕的临床结局。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双侧输卵管积水患者经脐LESS双侧输卵管结扎术32例,多孔腹腔镜双侧输卵管... 目的对比经脐单孔腹腔镜(LESS)与多孔腹腔镜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的围手术期资料,术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助孕的临床结局。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双侧输卵管积水患者经脐LESS双侧输卵管结扎术32例,多孔腹腔镜双侧输卵管结扎术6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IVF-ET,窦卵泡数(AFC)、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天数、获卵数、优胚率、种植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结果 LESS组与多孔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P<0.001)、住院时间缩短(P<0.001)。LESS组与多孔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LESS组与多孔组术后IVF-ET,其AFC、AMH、Gn总量、Gn天数、获卵数、优胚率、种植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LESS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结扎术 输卵管积水 腹腔镜检查 经脐 单孔 体外授精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优化处理技术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形态和DNA碎片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郑毅春 徐丽清 +3 位作者 梁嘉颖 唐婷 汪李虎 刘风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确定优化处理技术对畸形精子症和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的精子形态和DNA碎片指数(DFI)的影响。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0例男性及孕产妇家属,根据生育史和精液分析结果,分为正常生育组、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 目的:确定优化处理技术对畸形精子症和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的精子形态和DNA碎片指数(DFI)的影响。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0例男性及孕产妇家属,根据生育史和精液分析结果,分为正常生育组、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不育症组,对其精液进行直接上游法和非连续密度梯度法优化处理,并分析其精子形态和DFI。结果:优化处理前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不育症组精子头部、颈部畸形率和DFI均显著高于正常生育组(P<0.01);优化处理后正常生育组、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不育症组的精子畸形率和DFI均显著低于处理前(P<0.01),经非连续密度梯度法处理的精子畸形率和DFI最低(P<0.01)。结论:相对于直接上游法,非连续密度梯度法更有利于筛选形态正常和DNA完整性高的精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精液优化处理 精子形态 精子DNA碎片指数
下载PDF
男性不育症患者GST基因多态性与精子质量、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梁嘉颖 郑毅春 +3 位作者 李子涛 张杰 肖宗辉 汪李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19-722,726,共5页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症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多态性与精子质量、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本院首次诊断为男性不育症伴少弱精子症的患者作为不育组并根据GST基因GSTM1及GSTT1亚型缺失的多态性分为GSTM1/T1[+/+]、G...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症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多态性与精子质量、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本院首次诊断为男性不育症伴少弱精子症的患者作为不育组并根据GST基因GSTM1及GSTT1亚型缺失的多态性分为GSTM1/T1[+/+]、GSTM1/T1[+/-]、GSTM1/T1[-/+]、GSTM1/T1[-/-],测定精液质量的参数以及精液中氧化应激指标、细胞凋亡指标的含量。结果:GSTM1/T1[+/-]、GSTM1/T1[-/+]、GSTM1/T1[-/-]患者的精子浓度、精子活力以及精液中Nme5、PKC、ERK、TA、Bcl-2的含量均显著低于GSTM1/T1[+/+]患者,精液中MDA、AOPP、AIF、Caspase-9、Caspase-3的含量高于GSTM1/T1[+/+]患者(P<0.05);GSTM1/T1[-/-]患者的精子浓度、精子活力以及精液中Nme5、PKC、ERK、TA、Bcl-2的含量均显著低于GSTM1/T1[+/-]、GSTM1/T1[-/+]患者,精液中MDA、AOPP、AIF、Caspase-9、Caspase-3的含量高于GSTM1/T1[+/-]、GSTM1/T1[-/+]患者(P<0.05)。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GST基因GSTM1及GSTT1亚型的缺失会造成精子质量低下并激活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多态性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精子DNA完整性、诱发顶体反应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梁嘉颖 李子涛 +4 位作者 张杰 杨旭辉 黄志承 汪李虎 刘风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250-1252,共3页
目的探讨精子DNA完整性和诱发顶体反应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对相同促排方案的151个IUI周期的患者进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和钙离子载体激发顶体反应(ARIC)检测,分析精子DNA完整性和诱发顶体反应与AIH... 目的探讨精子DNA完整性和诱发顶体反应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对相同促排方案的151个IUI周期的患者进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和钙离子载体激发顶体反应(ARIC)检测,分析精子DNA完整性和诱发顶体反应与AIH-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妊娠组DFI%为(20.6±9.5)%,非妊娠组为(31.5±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分为DFI%≤30%和DFI%>30%两组,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4.0%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ARIC%为(14.1±4.6)%,非妊娠组为(8.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分为ARIC%≥10%和ARIC%<10%两组,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8.6%和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FI%和ARIC%与AIH-IUI临床妊娠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DNA 顶体反应 临床妊娠率 宫腔内人工授精
下载PDF
GnRH拮抗剂方案与激动剂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反应患者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菊 董梅 +2 位作者 黄莉 徐丽清 黄翠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909-2913,共5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高反应患者的临床运用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中心行体外...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高反应患者的临床运用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的PCOS高反应患者,获卵数>20个,预防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取消新鲜移植后行冷冻周期移植的共727个周期,其中GnRH-ant方案163个周期,GnRH-a长方案56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结果 GnRH-ant方案组Gn用量、Gn天数、获卵数、成熟卵子数、正常受精率明显低于GnRH-a长方案组(P <0.05);GnRH-ant方案组优胚率显著高于GnRH-a长方案组(P <0.05)。两组中成熟卵子率、优胚数、重度OHSS发生率、ET日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流产率、宫外孕率、早产率及低出生体重周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PCOS高反应获卵数>20个的患者,GnRH-ant方案比GnRH-a长方案能在减少Gn用量,缩短Gn时间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优胚率;联合冻融胚胎移植,GnRH-ant方案组妊娠结局与GnRH-a长方案相当;在使用HCG扳机的前提下,GnRH-ant方案在降低中重度OHSS发生率方面未能体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反应人群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GnRH-ant) 促性腺释放激素激动剂方案(GnRH-a) 冻融胚胎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