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玲 黄健文 +4 位作者 吴晓颖 李春海 杨立权 史煜宇 李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7-154,23,共9页
为优化青橄榄浸膏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抗氧化性。以茂名盛产的青橄榄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以总黄酮和总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各因素对青橄榄浸膏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结晶紫法和DPPH清除能力评价青橄榄... 为优化青橄榄浸膏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抗氧化性。以茂名盛产的青橄榄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以总黄酮和总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各因素对青橄榄浸膏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结晶紫法和DPPH清除能力评价青橄榄浸膏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浸膏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8 (g∶mL),超声提取温度50℃,时间6 min(超声提取阶段);单纯有机溶剂提取温度60℃,时间45 min(有机溶剂浸提阶段);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1. 76%,总多酚得率为15. 53%。终产物浸膏在0. 3 mg/mL浓度下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率为22. 74%,相当于同等质量浓度的抗坏血酸抑制效果的23. 47%;在0. 02 mg/mL浓度下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7. 32%,相当于同等质量浓度的抗坏血酸清除效果的112. 58%;在0. 2 mmol/mL的DPPH溶液体系中,0. 15 mg/mL的浸膏对DPPH的清除率为95. 40%,相当于同等质量浓度的抗坏血酸清除效果的140. 83%;总体来讲,浸膏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虽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率弱于抗坏血酸,但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及DPPH清除率均优于抗坏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橄榄浸膏 总黄酮 总多酚 超声波 得率 抗氧化
下载PDF
紫果西番莲皮中多酚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玲 吴晓颖 +3 位作者 黄启慧 李春海 陈淇 钟育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7-44,共8页
以茂名产紫果西番莲皮为原料,采用60%乙醇水溶液浸提得到多酚粗提物,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粗提物中所含多酚物质进行定性分析。采用水杨酸法、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及IC50值评价了多酚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POV值法评... 以茂名产紫果西番莲皮为原料,采用60%乙醇水溶液浸提得到多酚粗提物,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粗提物中所含多酚物质进行定性分析。采用水杨酸法、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及IC50值评价了多酚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POV值法评价了多酚粗提物对花生油抗氧化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果皮乙醇粗提物被检出14种多酚物质,其中13种被鉴定,分别为槲皮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芦丁、山奈酚、白藜芦醇、虎杖苷、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异荭草苷、荭草苷、木犀草素、牡荆素和异牡荆素。以VC为对照,同等质量浓度下,果皮多酚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优于VC,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弱于VC;同一对照体系下,果皮多酚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0.328、0.696、0.328 mg/mL,VC的IC50值为3.305、15.850、0.007 mg/mL。以儿茶素为对照,西番莲果皮多酚对花生油的抗氧化效果虽不及儿茶素,但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0.75%的用量可使花生油在试验条件下48 h内保持POV值基本稳定不变,氧化抑制率达到33.33%,且抗氧化作用随用量的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皮 多酚 提取 液质联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橄榄果肉氨基酸、香气成分测定及其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颖 孙繁涛 +3 位作者 彭颖 罗剑斌 刘杰凤 萧允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5-162,共8页
以橄榄果肉为原料,采用GB/T5009.124—2016方法测定17种游离氨基酸,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其香气成分,并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橄榄果肉总黄酮工艺。结果表明:橄榄果肉含12种氨基酸,其总量为0.496g/100g;香气成分共鉴... 以橄榄果肉为原料,采用GB/T5009.124—2016方法测定17种游离氨基酸,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其香气成分,并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橄榄果肉总黄酮工艺。结果表明:橄榄果肉含12种氨基酸,其总量为0.496g/100g;香气成分共鉴定出36种,主要是烯类、酯类、醇类、酚类、酮类、苯类及萘类化合物,而烯类化合物是最主要香气成分,有24种,相对含量占94.36%,其中属石竹烯含量最高(37.68%),具有似丁香的木香味;在固定条件(微波功率500W,提取温度60℃,提取2次)下,最佳总黄酮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5mL/g,提取时间21min,乙醇体积分数为48%,此时总黄酮提取率为3.23%,与模型预测值3.27%接近,模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氨基酸 香气成分 总黄酮 微波提取法
下载PDF
青橄榄微波烫漂及酶解制汁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玲 黄晓翠 +2 位作者 陈淇 李春海 蔡燕 《中国果菜》 2020年第1期26-32,共7页
本文探讨了青橄榄微波烫漂和复合酶联合使用制作青橄榄汁,为青橄榄新型果汁产品的研发和调配提供数据参考。选用去核的新鲜青橄榄为原料,以出汁率和感官评分为评价依据,研究微波烫漂时间和功率对橄榄肉烫漂效果的影响;采用果胶酶和纤维... 本文探讨了青橄榄微波烫漂和复合酶联合使用制作青橄榄汁,为青橄榄新型果汁产品的研发和调配提供数据参考。选用去核的新鲜青橄榄为原料,以出汁率和感官评分为评价依据,研究微波烫漂时间和功率对橄榄肉烫漂效果的影响;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复合酶处理微波烫漂后的橄榄肉,考察了料液比、酶解温度、时间、加酶量及复合酶比例5个因素对橄榄肉出汁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酶解制汁条件。结果显示,50 g青橄榄肉采用微波功率490 W作用30 s,烫漂效果最好,酶解最优条件为果肉和水质量比(料液比)1:3,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复合酶质量比为1:1,加酶量400 U/g、酶解温度65℃、酶解时间45 min,此条件下,青橄榄出汁率为74.4%,比不采用酶处理对照组出汁率提高35.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橄榄 微波烫漂 酶解 出汁率
下载PDF
跃变型果实贮藏淀粉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萧允艺 姚祥滨 +1 位作者 刘杰凤 李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149-156,共8页
果实生长发育及成熟过程中伴随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其中淀粉降解为可溶性糖是跃变型果实最主要转变之一。在果实未启动成熟前,淀粉作为贮藏能量物质保存在组织细胞中。进入果实发育后期,在成熟启动因子的作用下,淀粉被降解,转化成可... 果实生长发育及成熟过程中伴随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其中淀粉降解为可溶性糖是跃变型果实最主要转变之一。在果实未启动成熟前,淀粉作为贮藏能量物质保存在组织细胞中。进入果实发育后期,在成熟启动因子的作用下,淀粉被降解,转化成可溶性糖,使鲜食水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急剧增加,从不适宜食用状态转为可食用状态,这个过程涉及大量转录因子变化、关键酶转录以及基因翻译后的蛋白水平的修饰等。对4种常见高淀粉水果中淀粉降解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淀粉降解参与的酶基因及其存在的调控因子,以了解果实成熟过程中淀粉降解的特点,为今后果实淀粉代谢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淀粉降解 转录调控 蛋白修饰 转录因子
下载PDF
桑葚酵素饮料的发酵工艺研究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39
6
作者 郭伟峰 王红梅 +5 位作者 邹晓桐 罗秀秀 王萍 曾霞 尹爱国 周英彪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93,共6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重要的生物活性因子。以桑葚为原料,SOD酶活力为指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桑葚酵素饮料的发酵工艺。优化后的桑葚酵素饮料的发酵工艺为发酵菌种为醋酸菌,初始糖度14Brix,接种量10%,发酵温...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重要的生物活性因子。以桑葚为原料,SOD酶活力为指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桑葚酵素饮料的发酵工艺。优化后的桑葚酵素饮料的发酵工艺为发酵菌种为醋酸菌,初始糖度14Brix,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24 h。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桑葚酵素饮料的SOD酶活力达24 122.2 U/m L,比桑葚果汁的SOD酶活力(10 818.7 U/mL)提高了123%。桑葚酵素饮料色泽紫红鲜艳,酸味柔和,口感上佳,具有桑葚果香和醋香,其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酵素 发酵 超氧化物歧化酶 质量评价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的柠檬精油挥发性成分比较及其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邓红梅 乐敏柔 王春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8年第9期56-61,共6页
以新鲜的柠檬果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浸提法、索氏提取法以及同时萃取蒸馏法三种方法提取柠檬精油。通过气质联用仪对这三种方法提取的精油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考察了三种方法提取的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柠檬精油中相对含... 以新鲜的柠檬果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浸提法、索氏提取法以及同时萃取蒸馏法三种方法提取柠檬精油。通过气质联用仪对这三种方法提取的精油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考察了三种方法提取的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柠檬精油中相对含量在0.2%以上的挥发性成分,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的有56种,索氏提取的有72种、同时萃取蒸馏提取的有46种。三种菌种对柠檬精油呈中度敏感。三种方法提取的精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为:同时萃取蒸馏>超声波辅助提取>索氏提取法。对于枯草芽孢杆菌的效果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同时蒸馏萃取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同时蒸馏萃取法>索氏提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 精油 挥发性成分 气质联用 抑菌性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突隔梅花草多糖的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庆 李化强 +3 位作者 吴菲菲 王美英 彭洁 胡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4期15-21,共7页
目的:为优化突隔梅花草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并评价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探究最佳提取工艺,测定DPPH·、·OH、ABTS+·清除能力以及Fe 3+还原力。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液料比25 mL/g,超声时间54 min,... 目的:为优化突隔梅花草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并评价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探究最佳提取工艺,测定DPPH·、·OH、ABTS+·清除能力以及Fe 3+还原力。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液料比25 mL/g,超声时间54 min,超声温度70℃,超声功率147 W,此条件下测得多糖得率为6.01%,对DPPH·、ABTS+·、·OH清除作用明显,Fe 3+还原力也较强。结论:突隔梅花草多糖具有开发成为保健食品和药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隔梅花草 多糖 超声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无硫原味山药片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钟 姚绮娜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8年第5期18-24,共7页
重点探究无硫护色剂配方和无硫原味山药片的制作工艺。以新鲜的山药作为原料,经过护色、烫漂、干燥等工艺制得山药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出最佳复合护色剂,同时研究了山药片加工工艺和干燥工艺。结果表明,复合... 重点探究无硫护色剂配方和无硫原味山药片的制作工艺。以新鲜的山药作为原料,经过护色、烫漂、干燥等工艺制得山药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出最佳复合护色剂,同时研究了山药片加工工艺和干燥工艺。结果表明,复合护色剂的最佳组合是2.04%的NaCl、1.05%的柠檬酸和0.50%的壳聚糖。山药片加工工艺:在60℃的恒温水浴锅中烫漂3min,山药片的最佳厚度为3~4mm,最佳护色时间为3h。干燥工艺:在60℃的温度下热风干燥5h。所得山药片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片 无硫护色液 加工工艺 干燥工艺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竹叶鸡爪茶总黄酮的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美英 李化强 吴菲菲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5-111,共7页
为优化竹叶鸡爪茶黄酮提取工艺,考察其抗氧化、抑菌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5个因素对黄酮含量的影响,继而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再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测定竹叶鸡爪茶醇提物... 为优化竹叶鸡爪茶黄酮提取工艺,考察其抗氧化、抑菌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5个因素对黄酮含量的影响,继而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再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测定竹叶鸡爪茶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牛津杯法与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所得最佳工艺为超声温度77℃、超声时间28 min、液料比47∶1 (m L/g)、乙醇体积分数51%,醇提物对DPPH·、ABTS^(+)·、·OH清除能力的IC_(50)值分别为0.012 mg/m L、1.98μg/m L、0.56 mg/m L,其中对ABTS^(+)·的清除能力略高于抗坏血酸,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醇提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表明竹叶鸡爪茶具备开发成为新型保健茶原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鸡爪茶 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 抑菌
下载PDF
龙眼与红肉火龙果复合酒酿造工艺研究及其有机酸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红梅 何遥 +3 位作者 陈丹红 庄鹏霖 陈桂纯 徐思滢 《酿酒科技》 2021年第10期24-28,35,共6页
以成熟的龙眼和红肉火龙果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龙眼红肉火龙果酒酿造工艺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成品酒中7种有机酸。结果显示,发酵温度为22℃,初始糖度为24%、龙眼与火龙果果汁配比为1∶1、酵母接种量为0.2 g/L的条件下,得到... 以成熟的龙眼和红肉火龙果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龙眼红肉火龙果酒酿造工艺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成品酒中7种有机酸。结果显示,发酵温度为22℃,初始糖度为24%、龙眼与火龙果果汁配比为1∶1、酵母接种量为0.2 g/L的条件下,得到的复合果酒品质最优。复合果酒中7种有机酸浓度为:乳酸2.718 g/L、酒石酸1.687 g/L、丁二酸1.220 g/L、柠檬酸0.846 g/L、草酸0.726 g/L、抗坏血酸0.691 g/L、α-酮戊二酸0.016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红肉火龙果 发酵 复合果酒 有机酸
下载PDF
石榴皮多酚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戴纯 丘慧萍 +3 位作者 罗文 徐国强 梁庆禄 邓红梅 《植物学研究》 2018年第5期514-522,共9页
以石榴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优化石榴皮多酚提取的工艺条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石榴皮多酚进行纯化,通过显色反应和紫外光谱分析对纯化后石榴皮多酚进行性质鉴定,并进一步研究了纯化后的石榴皮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 以石榴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优化石榴皮多酚提取的工艺条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石榴皮多酚进行纯化,通过显色反应和紫外光谱分析对纯化后石榴皮多酚进行性质鉴定,并进一步研究了纯化后的石榴皮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石榴皮多酚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30 (g/mL)、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5 h,提取率为12.68%;DM130树脂纯化石榴皮多酚效果较好,纯化物纯度为90.56%;初步判断纯化物含有酚类物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物抗氧化性作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多酚 分离纯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初始酸碱度对龙眼酒酿造过程中有机酸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红梅 温兆毅 +1 位作者 柳镜炬 王春 《酿酒科技》 2023年第4期22-27,共6页
利用HPLC测定龙眼酒发酵过程中8种有机酸含量的变化,研究初始酸碱度(用pH值表示)对龙眼酒酿造过程中有机酸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初始pH条件下,龙眼酒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变化有相似性,在发酵前7 d,酒石酸、苹果酸含量明显下降,乳... 利用HPLC测定龙眼酒发酵过程中8种有机酸含量的变化,研究初始酸碱度(用pH值表示)对龙眼酒酿造过程中有机酸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初始pH条件下,龙眼酒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变化有相似性,在发酵前7 d,酒石酸、苹果酸含量明显下降,乳酸、柠檬酸、琥珀酸含量明显增加,草酸、α-酮戊二酸含量变化不大;经过35 d发酵与陈酿后,不同初始pH值对有机酸的影响存在差异。草酸在整个发酵过程含量都是下降的,不同p H间含量变化不大,即受初始pH值影响很小;酒石酸在初始pH≤3.9时含量下降幅度维持在21%~23%之间,但当p H4.2时,降低幅度达41.07%;柠檬酸含量随着初始pH值增加而减少;乳酸和苹果酸的含量随着初始p H值增加而升高。在pH3.9条件下,不同发酵时期8种有机酸的总量均比原果汁的高,其中发酵前7 d有机酸变化最明显,随后基本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酒 初始酸碱度 有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苜蓿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洁 吴菲菲 +3 位作者 李化强 胡平 刘庆 王美英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17期24-26,共3页
本文综述了超声辅助提取苜蓿活性成分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多糖、多酚、叶蛋白、花色苷、总黄酮、总皂苷,以期为苜蓿活性成分的提取方面提供理论参考。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紫花苜蓿有 2000 多... 本文综述了超声辅助提取苜蓿活性成分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多糖、多酚、叶蛋白、花色苷、总黄酮、总皂苷,以期为苜蓿活性成分的提取方面提供理论参考。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紫花苜蓿有 2000 多年的种植历史,现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具有产量高、耐旱、耐寒、再生能力强、适口性好等优点,因其茎叶柔嫩鲜美,且种植简单、适应性强,已被世界各国大量种植,有"牧草之王"的美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草本植物 苜蓿属 叶蛋白 活性成分 最新研究进展 适口性 超声辅助提取
下载PDF
龙眼核淀粉的液化及糖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玲 陈淇 +3 位作者 高伟芳 叶家怡 黄盛锋 温婉仪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为探究龙眼核发酵酿制保健酒原料预处理方式,对龙眼核淀粉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采用中温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龙眼核粉进行酶解处理,以还原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并比较了双酶协同酶解和两步酶解的... 为探究龙眼核发酵酿制保健酒原料预处理方式,对龙眼核淀粉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采用中温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龙眼核粉进行酶解处理,以还原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并比较了双酶协同酶解和两步酶解的效果。最终确定双酶协同酶解法效果优于两步酶解法,其最佳工艺条件为40 U/g中温α-淀粉酶和180 U/g糖化酶、pH6.0、酶解温度65℃、酶解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还原糖含量为75.93%,与两步酶解法相比,其还原糖含量高44.94%,时间缩短8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核 液化 糖化 工艺优化 还原糖含量
下载PDF
菠萝蜜风味果冻的研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玲 赖梓昊 +3 位作者 李春海 迟恩忠 卢裕亿 姜翠翠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9-155,共7页
以菠萝蜜果汁为主要原料,添加卡拉胶、黄原胶、魔芋胶等制作风味果冻。以感官评分及质构参数为指标,考查菠萝蜜果汁、复配胶、柠檬酸及白砂糖用量对果冻品质的影响,并对感官评分与质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配方。结... 以菠萝蜜果汁为主要原料,添加卡拉胶、黄原胶、魔芋胶等制作风味果冻。以感官评分及质构参数为指标,考查菠萝蜜果汁、复配胶、柠檬酸及白砂糖用量对果冻品质的影响,并对感官评分与质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咀嚼性与感官评分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果冻最佳配方为:菠萝蜜果汁40%、复配胶1.10%、柠檬酸0.10%、白砂糖15%。按照最佳配方制得的果冻色泽亮黄、组织形态均匀、菠萝蜜风味较浓、酸甜可口、口感爽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果冻 质构分析 感官评分 配方
下载PDF
橄榄核油的微波萃取及其角鲨烯的检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颖 郜敬欣 +1 位作者 罗剑斌 刘杰凤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1,26,共5页
以橄榄核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微波萃取橄榄核油的工艺条件,然后利用硅胶柱净化橄榄核油中的角鲨烯,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含量,同时考察其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温... 以橄榄核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微波萃取橄榄核油的工艺条件,然后利用硅胶柱净化橄榄核油中的角鲨烯,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含量,同时考察其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料液比1∶25(g/mL)、萃取时间9 min,在此条件下,橄榄核油的萃取率可达13.51%;橄榄核油中角鲨烯含量为35 mg/100 g;角鲨烯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优于维生素E,且低质量浓度下优于维生素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核油 微波萃取 角鲨烯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玉米芯半纤维素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兰萍 李翔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91,共4页
采用碱法提取,以玉米芯半纤维素得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玉米芯半纤维素得率的影响,研究了玉米芯半纤维素的制备工艺,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半纤维素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料液比... 采用碱法提取,以玉米芯半纤维素得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玉米芯半纤维素得率的影响,研究了玉米芯半纤维素的制备工艺,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半纤维素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料液比与提取时间对半纤维素得率的影响较大,在料液比为1∶25(g/mL)、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0 h的条件下,玉米芯半纤维素的得率达28.2%;扫描电镜图显示玉米芯半纤维素表面大部分为松散结构,红外光谱图显示分子间存在着β-糖苷键连接,热重分析表明其热分解范围在200~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半纤维素 扫描电镜 红外光谱 热重分析
下载PDF
桂圆酵素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其酚类化合物生物转化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潘梓源 林佳漫 +5 位作者 邓乃铨 龚伟军 叶燕妮 郑萱 姜翠翠 周英彪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5-99,共5页
以桂圆水提液为原料,总酚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桂圆酵素的发酵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桂圆酵素中酚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结果表明,最优桂圆酵素发酵工艺为菌株组合酿酒酵母+醋酸杆菌+植物乳酸杆菌1∶1∶1... 以桂圆水提液为原料,总酚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桂圆酵素的发酵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桂圆酵素中酚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结果表明,最优桂圆酵素发酵工艺为菌株组合酿酒酵母+醋酸杆菌+植物乳酸杆菌1∶1∶1、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36h。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桂圆酵素的总酚含量达(46.05±0.76)μg/mL,是桂圆水提液总酚含量(9.12±0.26)μg/mL的5.05倍。HPLC分析表明,桂圆水提液中10多种酚类化合物,除了绿原酸及其它4种酚类化合物外,其余酚类化合物经发酵后均被完全转化。桂圆酵素中至少含有20余种酚类化合物,至少有16种为新生成,其中1种可以确定为柚皮苷,含量达3.32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圆酵素 发酵 酚类化合物 生物转化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溶剂提取香蕉5-羟色胺的工艺 被引量:3
20
作者 童汉清 海金萍 +1 位作者 李树长 张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24-130,共7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剂萃取法提取香蕉中的5-羟色胺,提取收率以埃尔利希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的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以及料液比4个因素对香蕉中5-羟色胺提取收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原...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剂萃取法提取香蕉中的5-羟色胺,提取收率以埃尔利希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的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以及料液比4个因素对香蕉中5-羟色胺提取收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原理设计响应面法优化5-羟色胺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5-羟色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L),乙醇体积分数72%,超声时间33 min、超声温度32℃。此工艺条件下香蕉中5-羟色胺提取收率为32.9867 mg/g,预测值和实际测定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5-羟色胺 溶剂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