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激光鼓膜造孔与鼓膜置管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志坚 骆辉珍 +2 位作者 钟晓燕 廖艳萍 杜宝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7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对比CO_2激光鼓膜造孔与鼓膜置管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前瞻对照研究71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分别接受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结果。其中37例(59耳)接受CO_2激光... 目的对比CO_2激光鼓膜造孔与鼓膜置管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前瞻对照研究71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分别接受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结果。其中37例(59耳)接受CO_2激光鼓膜造孔术(CO_2激光造孔组),34例(55耳)接受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鼓膜置管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疗效情况:CO_2激光造孔组治愈27耳(45.8%),好转18耳(30.5%),无效14耳(23.7%);鼓膜置管组治愈24耳(43.6%),好转15耳(27.3%),无效16耳(29.1%),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情况:CO_2激光造孔组59耳中术后复发25耳(42.4%);耳漏5耳(8.4%);鼓膜穿孔不愈合5耳(8.4%)。鼓膜置管组55耳中术后复发9耳(16.4%);耳漏14耳(25.5%);鼓膜穿孔不愈合6耳(10.9%)。两组间并发症比较,复发率CO_2激光造孔组高于鼓膜置管组,而CO_2激光造孔组的耳漏发生率显著低于鼓膜置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鼓膜穿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_2激光鼓膜造孔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虽然存在一定的复发率,患者需多次接受手术,但显著降低中耳感染,更值得临床所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疗法 分泌性中耳炎 CO2激光鼓膜造孔术 鼓膜置管 并发症
下载PDF
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钟晓燕 徐志坚 +1 位作者 骆辉珍 廖艳萍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4期2163-2165,2170,共4页
目的探究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上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研究,按入院先后均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地氯雷他... 目的探究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上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研究,按入院先后均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VAS评分、炎性因子水平以及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上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在鼻塞、流涕、嗅觉障碍、面颊部疼痛、头部疼痛等临床症状上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其TNF-α、IL-6、IL-8以及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联合组的黏液纤毛清除速度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糖精清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用药安全可靠。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上效果良好,在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的同时,其局部炎性反应也得到明显缓解,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氯雷他定 鼻窦内窥镜 手术治疗 慢性鼻窦炎
下载PDF
两种形状中耳硅胶通气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志坚 骆辉珍 +1 位作者 钟晓燕 廖艳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形状的中耳硅胶通气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在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并接受鼓膜置管术的患者80例,其中40例(58耳)选择哑铃型中耳硅胶通气管(哑铃管组...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形状的中耳硅胶通气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在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并接受鼓膜置管术的患者80例,其中40例(58耳)选择哑铃型中耳硅胶通气管(哑铃管组),40例(55耳)选择T型中耳硅胶通气管,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哑铃管组治愈33耳(56.89%),好转17耳(29.31%),无效8耳(13.79%),总有效率86.21%(50/58);T型管组治愈28耳(50.90%),好转21耳(38.18%),无效6耳(10.90%),总有效率89.09(49/55);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哑铃管组中术后脱管8耳(13.79%)、堵管5耳(8.62%)、耳漏3耳(5.17%),拔管后鼓膜切口不愈合2耳(3.45%);T型管组中术后脱管2耳(3.64%)、堵管1耳(1.82%)、耳漏3耳(5.45%),拔管后鼓膜切口不愈合3耳(5.45%),哑铃管组脱管、堵管率高于T型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耳漏及拔管后鼓膜切口不愈合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型中耳硅胶通气管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易于操作,术后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通气管 分泌性中耳炎 并发症 鼓膜
下载PDF
鼻内镜联合下鼻道开窗双径路治疗上颌窦难治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骆辉珍 徐志坚 +2 位作者 钟晓燕 廖艳萍 杜宝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91-793,共3页
鼻内镜手术是目前治疗鼻-鼻窦炎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且已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柯-陆氏手术进路的上颌窦根治术,其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治疗效果较好。但单纯鼻内镜手术对于上颌窦难治性病变的治疗效果却并不理想,上颌窦的解剖位... 鼻内镜手术是目前治疗鼻-鼻窦炎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且已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柯-陆氏手术进路的上颌窦根治术,其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治疗效果较好。但单纯鼻内镜手术对于上颌窦难治性病变的治疗效果却并不理想,上颌窦的解剖位置较为特殊,常常会遗留内镜无法窥及的死角,导致病变无法被彻底清除而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口 下鼻道 鼻内镜手术 开窗术 手术进路 嗅觉减退 预后效果 头面部疼痛 上颌窦囊肿 上颌窦息肉
下载PDF
CO_2激光喉镜显微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岸坤 周幸强 杜宝文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823-826,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CO_2激光喉镜显微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28例采用CO_2激光喉镜显微手术治疗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28例采用开放式喉部... 目的:分析探讨CO_2激光喉镜显微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28例采用CO_2激光喉镜显微手术治疗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28例采用开放式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QOL)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不同TNM分期的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QOL评分和VEGF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分别为(33.68±4.97)分、(351.63±34.67)ng/L,观察组QOL评分和VEGF水平分别为(45.62±8.34)分、(204.81±32.24)ng/L,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6.416.51;P<0.05);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_2激光喉镜显微手术用于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治疗有利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且术后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喉镜显微手术 声门型喉癌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消融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宇靖 杨小敏 徐志坚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1年第4期318-320,307,共4页
甲状腺良性结节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随着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消融在有效缩小甲状腺实性结节、改善相关症状的同时,也具有微创、美观的优越性。本文就甲状腺结节热消融和化学消融的原理、治疗及预后,适应症及禁忌证等情... 甲状腺良性结节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随着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消融在有效缩小甲状腺实性结节、改善相关症状的同时,也具有微创、美观的优越性。本文就甲状腺结节热消融和化学消融的原理、治疗及预后,适应症及禁忌证等情况作一个综述,期望为临床筛选甲状腺结节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结节 射频消融 微波消融 激光消融 高强度聚集超声消融 化学消融
下载PDF
中央淋巴结清扫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疗效和预后生存质量影响
7
作者 蔡绪伟 张文锐 王嘉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3期2134-2135,共2页
目的:探讨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实施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DTC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非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实验组则实施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探讨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实施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DTC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非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实验组则实施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及社会功能各方面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评分提高幅度明显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治疗DTC,可取得显著的疗效,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淋巴结清扫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疗效 生存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幸强 黄少波 +1 位作者 黄岸坤 陈海林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甲状腺腺瘤患者68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行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34例行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 目的观察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甲状腺腺瘤患者68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行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34例行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VAS)评分及切口美容评分,吞咽不适感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24 h VAS评分,切口美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度高,应作为该疾病首选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颈前小切口 甲状腺腺瘤 疼痛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