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在神经内科疾病监测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慧君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41-442,共2页
神经内科以脑梗死、高血压、脑出血、格林-巴利综合征、帕金森氏病居多,在临床治疗中应密切掌握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特别在急性期,脉搏血氧饱和度、元创血压及心率监测,对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为临床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据.现将采用美... 神经内科以脑梗死、高血压、脑出血、格林-巴利综合征、帕金森氏病居多,在临床治疗中应密切掌握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特别在急性期,脉搏血氧饱和度、元创血压及心率监测,对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为临床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据.现将采用美国产多参数监护仪(MCG-509A),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监护仪 疾病监测 神经内科 心电监护仪 脉搏血氧饱和度 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理中 帕金森氏病 生命体征 临床治疗
下载PDF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亚岑 唐雪琴 +2 位作者 李华桦 张长杰 杨艳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0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病程均小于6个月且病情稳定,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运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想象...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病程均小于6个月且病情稳定,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运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只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周评定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5m最快折返速度、Berg平衡功能表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最快折返速度和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疗法 脑卒中偏瘫 运动功能 影响
下载PDF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8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杜登青 洪潮鑫 +1 位作者 陈孺子 陈根本 《医药导报》 CAS 1999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观察东菱精纯克检酶治疗根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3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东菱精纯克检酶观察组(18例)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778%,总有效率94.5... 目的:观察东菱精纯克检酶治疗根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3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东菱精纯克检酶观察组(18例)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778%,总有效率9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50.0%,总有效率80.0%。结论: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是显著的,奏效快,使用方便,是值得推广应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菱精纯克栓酶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VBI 治疗
下载PDF
2种药物外敷治疗甘露醇外渗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陈舜卿 卢锡芝 陈晓君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7期136-137,共2页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乳膏外敷治疗20%甘露醇外渗致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28例外周浅静脉输注20%甘露醇发生渗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聚维酮碘乳膏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对比2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第3,5,7d...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乳膏外敷治疗20%甘露醇外渗致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28例外周浅静脉输注20%甘露醇发生渗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聚维酮碘乳膏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对比2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第3,5,7d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聚维酮碘乳膏外敷治疗20%甘露醇渗漏疗效优于硫酸镁湿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外渗性损伤 聚维酮碘乳膏
下载PDF
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预防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2
5
作者 杜登青 吴育彬 肖颖秀 《吉林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534-535,共2页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在预防重症脑卒中并发症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人180例,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奥美拉唑组100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qd,硫糖铝750mg每日3次,两药错开口服或经胃管注入,疗程10...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在预防重症脑卒中并发症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人180例,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奥美拉唑组100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qd,硫糖铝750mg每日3次,两药错开口服或经胃管注入,疗程10~14d;西咪替丁组80例,给予西脒替丁0.4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40ml静滴,每日2次,疗程10~14d;对2组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西脒替丁组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30%,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12%,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硫糖铝 预防 脑卒中 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 并发症
下载PDF
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杜登青 吴育彬 《中原医刊》 2003年第13期6-7,共2页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1 50例脑出血患者按血钠水平分为高钠血症组 2 0例和对照组 1 30例 ,对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高钠血症组死亡 1 3例 ,病死率 65 % ;对照组死亡 2 6例 ,病死率 2...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1 50例脑出血患者按血钠水平分为高钠血症组 2 0例和对照组 1 30例 ,对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高钠血症组死亡 1 3例 ,病死率 65 % ;对照组死亡 2 6例 ,病死率 2 0 % ,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丘脑出血发生率 ,高钠血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空腹血糖≥ 6 .1mmol/L ,血细胞计数≥ 1 0 .0 g/L ,血压≥ 2 3 .9/ 1 4 .6Kpa,体温≥ 39℃及血肿破入脑室者百分比 ,高钠血症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主要与其本身的病理生理改变关系密切 ;其病死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并发症 高钠血症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那屈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方玉珊 《现代护理》 2001年第9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肝素钙 观察及护理 治疗 急性脑梗死 抗血栓作用 首创 血液凝固性 显影
下载PDF
脑心综合征42例监护
8
作者 徐巧玉 邱喜然 韦梅珍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35-436,共2页
关键词 脑心综合征 脑血管病急性期 监护 临床实践 护理干预 心脏异常 护理措施 治疗转归
下载PDF
脑室出血穿刺引流术的配合与监护
9
作者 郑少君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继发性脑室出血 脑室穿刺引流术 监护 治疗效果 动脉硬化 内囊出血 脑溢血 脑出血 脑实质 高血压
下载PDF
海洛因依赖者出现与帕金森病类似的症状体征情况调查
10
作者 梁春雨 肖壮伟 +2 位作者 张学新 张昊 庄伟端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人群出现与帕金森病类似的症状体征的情况。方法: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nit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e Scale,UPDRS量表)对121名海洛因依赖者及31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对照组志愿者进行评分,其数...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人群出现与帕金森病类似的症状体征的情况。方法: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nit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e Scale,UPDRS量表)对121名海洛因依赖者及31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对照组志愿者进行评分,其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海洛因依赖人群的UPDRS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志愿者,静脉吸毒、复吸、长期吸毒均能提高UPDRS分值,对于震颤、动作缓慢、姿势不稳、步态异常等症状,海洛因依赖者的出现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海洛因依赖可导致类似于帕金森病的症状体征出现,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脑内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帕金森病 UPDRS量表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IL-10与IL-18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荣波 李森美 +2 位作者 吴丽萍 巫顺秀 郑俊忠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6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研究IL-10与IL-18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髓炎(EAE)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变化与作用。方法应用豚鼠诱导Wistar大鼠EAE模型,以豚鼠髓鞘碱性蛋白(MBP)与弗氏完全佐剂(CFA)免疫Wistar大鼠,在第11、18、25d处死大鼠,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的研究IL-10与IL-18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髓炎(EAE)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变化与作用。方法应用豚鼠诱导Wistar大鼠EAE模型,以豚鼠髓鞘碱性蛋白(MBP)与弗氏完全佐剂(CFA)免疫Wistar大鼠,在第11、18、25d处死大鼠,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10与IL-18水平。结果EAE组的IL-10水平在疾病缓解期升高,IL-18的水平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升高,在缓解期有所下降,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IL-10与IL-18在EAE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IL-10 IL-18
原文传递
复发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登青 吴育彬 《临床医学》 CAS 2003年第8期3-4,共2页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 ,出血部位 ,复发时间。方法 :对 1990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住院的 3 2例再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 2例再发或复发性脑出血占我院同期 478例幸存者的 4.72 %。有高血压病史 2 3例 ( 71.9% ...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 ,出血部位 ,复发时间。方法 :对 1990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住院的 3 2例再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 2例再发或复发性脑出血占我院同期 478例幸存者的 4.72 %。有高血压病史 2 3例 ( 71.9% ) ;第一次出血到第二次出血时间以一年内复发率最高 ( 3 4 4% ) ;复发时间最短 6个月 ,最长达 9年。再出血发生于对侧 2 3例占 71.9% ,同侧 9例占 2 8.1%。无 1例发生于原出血部位。结论 :复发性脑出血与高血压关系密切 ,血压的波动最可能导致脑出血的复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脑出血 发生率 CT 症状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