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小儿手足口病129例临床特点及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成泉 王益彬 郑木为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12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报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经积极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均痊愈(好转),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大部分预后良好...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12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报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经积极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均痊愈(好转),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大部分预后良好。结论:手足口病可防可治,目前虽无特效的病因治疗手段,但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效果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综合治疗,可防止严重并发症及本病的传播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小儿 手足口病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江树生 林广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0期121-123,共3页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确诊的68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确诊的68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指标和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咳嗽缓解、消失时间,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小儿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江树生 黄王滨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1期123-124,127,共3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确诊的7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确诊的7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发热、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缩短病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孟鲁司特钠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氧化应激损伤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广 蔡淑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10-14,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氧化应激损伤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给...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氧化应激损伤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脑苷肌肽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损伤指标[血浆丙二醛(MDA)、抗氧化能力(AOA)]、炎性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神经损伤指标[血清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发育商(DQ)评分、体征恢复时间、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4.320,P=0.038)。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儿MDA水平均降低,AOA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患儿血清TNF-α、IL-6、S100蛋白、NS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4周,2组患儿NBNA及DQ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儿肌张力、原始反射、颅内压、意识及吮吸能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儿前动脉、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好,对患儿氧化应激损伤及神经行为发育具有积极影响,且对改善患儿血流动力学与血清炎性因子等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节苷脂钠 氧化应激损伤 神经行为发育
原文传递
儿童意外中毒141例的分析与预防 被引量:1
5
作者 成泉 黄王滨 +2 位作者 王益彬 江树生 谢少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0期11-12,共2页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中毒的常见原因、种类、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对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41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意外中毒的常见原因为:误服药物或化工用品122例(86.52%),医源...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中毒的常见原因、种类、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对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41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意外中毒的常见原因为:误服药物或化工用品122例(86.52%),医源性5例(3.55%),其他(投毒、自杀、一氧化碳中毒等)14例(9.93%)。结论儿童意外中毒以儿童误服中毒为主。预防儿童意外中毒的发生,需要个人、家庭、医务人员、甚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意外中毒 原因 预防
下载PDF
母乳性黄疸44例的临床治疗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4
6
作者 成泉 李戈彦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7期3486-3487,共2页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诊治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患儿554例,确诊为母乳性黄疸者44例,笔者对这些患者的所有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对44例母乳性黄疸(BMJ)患儿治疗后,23例好转,21例治愈,其中有19例患儿在停喂母乳...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诊治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患儿554例,确诊为母乳性黄疸者44例,笔者对这些患者的所有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对44例母乳性黄疸(BMJ)患儿治疗后,23例好转,21例治愈,其中有19例患儿在停喂母乳3 d后黄疸迅速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降至入院时的50%以下。所有病例中没有核黄疸发生。结论:母乳性黄疸可引起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其治疗干预方法多样,采取及时的干预可加速黄疸的消退,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性黄疸(BMJ) 临床分析 治疗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1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卢君 黄王滨 郑木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年第10期1246-1247,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特点。方法对1997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1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已知诱因:感染18例,占15.25%;食物过敏15例,占12.71%。②临床表现:皮肤症状...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特点。方法对1997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1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已知诱因:感染18例,占15.25%;食物过敏15例,占12.71%。②临床表现:皮肤症状118例,占100%;消化道症状59例,占50%;肾脏症状28例,占23.73%;关节症状32例,占27.11%。③预后:治愈及好转出院106例,占89.83%;未愈自动出院12例,占10.17%。结论①已知诱因中,感染仍占第一位;②皮肤紫癜是过敏性紫癜最具病理性的临床特征;③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决定过敏性紫癜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紫癜 过敏性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触摸法结合四分之一定位对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淑燕 林晓冰 江小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究触摸法结合1/4定位对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进行采血的新生儿2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触摸法;试验组给予触摸法结合1/4定位。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穿... 目的:探究触摸法结合1/4定位对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进行采血的新生儿2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触摸法;试验组给予触摸法结合1/4定位。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明显疼痛及轻微疼痛率高于对照组,明显疼痛及剧烈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外渗发生率、皮下瘀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触摸法结合1/4定位应用于新生儿采血过程中,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轻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摸法 1/4定位 新生儿 桡动脉采血 疼痛程度
下载PDF
现代儿童哮喘误诊的新特点及鉴别诊断探讨
9
作者 卢君 林广裕 +2 位作者 林创兴 陈派镇 吴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的误诊现状及鉴别诊断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儿科1998年1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外院转来"哮喘"患儿810例的最后确诊情况。结果810例中误诊105例(12.96%)。被误诊为哮喘的疾病达19种。其中...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的误诊现状及鉴别诊断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儿科1998年1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外院转来"哮喘"患儿810例的最后确诊情况。结果810例中误诊105例(12.96%)。被误诊为哮喘的疾病达19种。其中Tourette’s综合征和心因性咳嗽共50例(47.62%),均见于5岁以上的大龄患儿;而诊断为大、中气管阻塞性疾病32例(30.48%)均为5岁以下小龄患儿。结论儿童哮喘的误诊发生率仍较高,除了常见的大、中气管阻塞性疾病除外,大龄儿童的Tourette’s综合征、心因性咳嗽被误诊的情况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误诊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林晓冰 王少娜 张银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00例HI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00例HI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强窒息惊厥护理、颅内高压护理、喂养护理、低血糖护理、抚触护理等针对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清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OD活性与MDA水平平均值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HIE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能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优化MDA水平与SOD活性,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针对性护理
下载PDF
小剂量阿奇霉素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林冬丽 林道煌 +2 位作者 张少冰 蔡旭俊 卢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期106-108,132,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奇霉素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RRTI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予以匹多莫德治疗,研究组在对...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奇霉素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RRTI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予以匹多莫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含量、免疫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两组炎性因子含量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 M、Ig G、CD8^+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低,CD3^+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发热与扁桃体红肿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RTI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后患儿炎症状态显著改善,免疫力提高,具一定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科 阿奇霉素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40例病因、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益彬 江树生 +1 位作者 张银君 林广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8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4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围产因素50例,感染因素35例,母乳性黄疸28例,新生儿溶血病13例,多因素混合11例,不明原因3例。治愈87例,好...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4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围产因素50例,感染因素35例,母乳性黄疸28例,新生儿溶血病13例,多因素混合11例,不明原因3例。治愈87例,好转43例,无效10例。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复杂,经积极治疗,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和正确指导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病因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院前误诊48例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渊液 林广裕 陈桂銮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58-1460,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误诊状况和原因。方法回顾院前误诊48例,分析院前用药情况及发病至确诊时间,观察不同年龄组的误诊特点。结果 CVA患儿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特征。院前误诊的患儿,抗生素、口服激素滥用情况严重,误诊时...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误诊状况和原因。方法回顾院前误诊48例,分析院前用药情况及发病至确诊时间,观察不同年龄组的误诊特点。结果 CVA患儿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特征。院前误诊的患儿,抗生素、口服激素滥用情况严重,误诊时间长。误诊为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29例(60.42%),误诊疾病的病种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结论应重视CVA的鉴别诊断,对于慢性咳嗽患儿的病因诊断,应该注意不同年龄段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型哮喘 误诊 鉴别诊断 慢性咳嗽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惜珍 林国深 +1 位作者 谢冬英 蔡建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8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将85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规则糖皮质激素治疗,按需吸入沙丁胺醇和小剂量氨茶碱口服,有过敏性鼻炎者给予氯雷他定口服;观察组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将85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规则糖皮质激素治疗,按需吸入沙丁胺醇和小剂量氨茶碱口服,有过敏性鼻炎者给予氯雷他定口服;观察组42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海参地龙散治疗,并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为52%,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分别为26%、72%,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为45%,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分别为23%、67%,两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配合恰当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或减轻小儿哮喘缓解期的发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海参地龙散 小儿哮喘 缓解期 护理
下载PDF
赖氨酸维B_(12)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及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15
作者 林银儿 蔡旭俊 张少冰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0期108-110,共3页
目的 探讨赖氨酸维B12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及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210例小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二联组及观察组,各70例,并分别给予单用蒙... 目的 探讨赖氨酸维B12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及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210例小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二联组及观察组,各70例,并分别给予单用蒙脱石散、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以及赖氨酸维B12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及消旋卡多曲颗粒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并对照3组小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例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9%,二联组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疗效优于二联组(P〈0.05),而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赖氨酸维B12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及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 赖氨酸维B12颗粒 蒙脱石散 消旋卡多曲颗粒颗粒
下载PDF
小儿热性惊厥2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益彬 成泉 +1 位作者 江树生 谢少君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3期2524-252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45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FC首次发作年龄6个月~3岁198例;212例在发热24 h内出现惊厥;首次发作体温≥38.5℃223例;首次发作惊厥为全身强直-阵...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45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FC首次发作年龄6个月~3岁198例;212例在发热24 h内出现惊厥;首次发作体温≥38.5℃223例;首次发作惊厥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06例;引起小儿FC的最常见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结论:FC首发年龄多为6个月~3岁,患儿在病初体温急剧上升时,易发生抽搐。热性惊厥与神经组织发育尚不成熟有关,原发病主要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预防热性惊厥发生需要做好家长的健康宣教及必要的药物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热性惊厥 诊断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林道煌 陈燕霞 林国深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6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随机检索2010年4月~2013年4月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确诊的小儿腹泻病患儿3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患者。两组...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随机检索2010年4月~2013年4月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确诊的小儿腹泻病患儿3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患者。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补液、保护肠黏膜、补充微生态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颗粒口服,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明显,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卡多曲颗粒 葡萄糖酸锌 腹泻 小儿
下载PDF
苯巴比妥辅助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观察及对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少君 成泉 蔡旭俊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3期112-115,共4页
目的苯巴比妥辅助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观察及对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苯巴比妥辅... 目的苯巴比妥辅助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观察及对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苯巴比妥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胆红素水平、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实验组患者的总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3%(P <0.05);试验组患者无腹泻、发热等显著的不良反应情况,而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腹泻、2例发热现象发生。结论苯巴比妥辅助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不但可以降低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降低总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水平,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巴比妥 蓝光照射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肝功能 总胆汁酸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清痘汤为主治疗小儿水痘4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国深 林广裕 +1 位作者 蔡建文 谢奕璇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4期134-135,143,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自拟清痘汤治疗小儿水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90例小儿水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用自拟清痘汤治疗,对照组45例用阿昔洛韦片剂、西咪替丁片剂治疗。1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体征、发热改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 目的观察应用自拟清痘汤治疗小儿水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90例小儿水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用自拟清痘汤治疗,对照组45例用阿昔洛韦片剂、西咪替丁片剂治疗。1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体征、发热改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对照组为71.11%,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治疗组在疱疹痊愈时间、疱疹退热、止痒及基本结痂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并发症治疗组较对照组少。结论自拟清痘汤对治疗小儿水痘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水痘 中西医结合 清痘汤.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冬丽 林广裕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本文通过三个不同抗生素对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比较,探讨目前婴幼儿CAP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将2007年在本科收治的年龄在1个月至2岁间的肺炎患儿83例随机分成三组,1组用头孢曲松,2组用青霉素,3组用头孢呋辛... 目的:本文通过三个不同抗生素对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比较,探讨目前婴幼儿CAP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将2007年在本科收治的年龄在1个月至2岁间的肺炎患儿83例随机分成三组,1组用头孢曲松,2组用青霉素,3组用头孢呋辛进行抗感染,并同时配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不同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退热时间、治愈时间情况。结果:三组患儿入院前病程、年龄、性别比例均无明显差异。三组平均退热时间(h)及治愈时间(d)分别为1组27.33±18h,8.93±1.63d;两组16.7±12.58 h,6.60±2.61d;3组18.47±17.5h,7.75±3.47d,两组比1组退热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5),3组与1、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治疗中发现,1组院内感染比例47%、两组7.5%、3组7.14%,1组较2.3组明显增多。结论:青霉素作为第一线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是肯定的,而强效的抗生素也非万能,且其引起正常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及耐药菌株的危害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