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并配戴角膜绷带镜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黄荣添 林子刚 +1 位作者 钟艳满 刘国安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6期161-164,共4页
目的 探讨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并配戴角膜绷带镜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3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一组、对照二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2例。对照一组接受单... 目的 探讨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并配戴角膜绷带镜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3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一组、对照二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2例。对照一组接受单纯清创治疗,对照二组患者接受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并配戴角膜绷带镜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时间、不良反应与生存质量。结果 与对照一组及对照二组比较,观察组具备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与对照一组及对照二组比较,观察组具备更短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时间(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一组及对照二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 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并配戴角膜绷带镜可缩短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时间,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溃疡 清创 结膜瓣遮盖 角膜绷带镜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囊袋张力环在白内障术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子刚 郭海科 +1 位作者 汤伟民 邓倩妮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294,共2页
目的评价囊袋张力环(CTR)在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3例(14只眼)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CCC)后植入CTR,然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及人工晶体(IOL)植入术。结果12只眼IOL正位,... 目的评价囊袋张力环(CTR)在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3例(14只眼)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CCC)后植入CTR,然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及人工晶体(IOL)植入术。结果12只眼IOL正位,无倾斜及偏位,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满意,无CTR引起的并发症。结论CTR有利于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白内障手术操作安全性及术后保持IOL不偏位,维持囊袋圆形轮廓,减少了后发障(PCO),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CO IOL囊袋张力环 外伤性白内障 后发障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邓冬梅 钟秀卿 赵雅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2期74-75,共2页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有针对性的系统化...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有针对性的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的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系统化护理干预 疾病不确定感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YAG激光联合氩激光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林子刚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24-325,共2页
目的分析YAG激光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以及YAG激光联合氩激光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11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YAG激光治疗;观察组66例给予YAG激光联合氩激光治疗,行虹膜周边切开术。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眼... 目的分析YAG激光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以及YAG激光联合氩激光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11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YAG激光治疗;观察组66例给予YAG激光联合氩激光治疗,行虹膜周边切开术。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均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66例患者全部一次激光虹膜穿孔成功,成功率100.0%;对照组50例患者一次激光虹膜穿孔成功33例(66.0%);观察组一次激光虹膜穿孔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YAG激光联合氩激光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具有一次穿孔成功率高、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激光 YAG激光 闭角型青光眼 虹膜周边切开术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视力下降原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詹妍 汤伟民 林子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3097-3098,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激光凝固术 视力 低/病因学
下载PDF
激光治疗中浆病的时机及安全定位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詹妍 汤伟民 +2 位作者 张玉云 周慧芳 钟悦满 《医学文选》 2006年第3期414-415,共2页
目的分析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病)的时机及安全定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65例69眼中浆病患者按病程长短分为两组,A组病程〈3个月;B组病程≥3个月。选择相同的参数给予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 目的分析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病)的时机及安全定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65例69眼中浆病患者按病程长短分为两组,A组病程〈3个月;B组病程≥3个月。选择相同的参数给予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激光光凝治疗后,视功能变化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69只眼经激光光凝治疗后,视力提高2~9行,有效率达100%,均无并发症,病程越短,视功能恢复越好(P〈0.05),但病程的长短与复发率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渗漏点位置与视功能恢复无直接关系。结论早期行激光光凝治疗可缩短病程,促进视功能的恢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中心性 浆液性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激光治疗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1
7
作者 莫洁虹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367-368,共2页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0例(50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0例(50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6.0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年眼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术应用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以有效控制眼压,缓解疼痛,促使新生血管消退,并保留残存视功能和眼球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
下载PDF
联合手术方案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钟艳满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 目的分析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房角开放度、中央前房深度、眼压分别为(96.52±8.24)°、(3.25±0.15)mm、(15.63±2.44)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99.89±6.52)°、(3.06±0.19)mm、(18.79±3.58)mm Hg,视力(0.82±0.29)高于对照组的(0.67±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4.78%(16/46)低于对照组的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开展临床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成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有效提升患者视力水平、改善眼压状态以及房角开放度度、中央前房深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房角分离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情况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芬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1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86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甲组及乙组,每组43例。甲组给予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乙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黄斑水肿、眼压过低...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86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甲组及乙组,每组43例。甲组给予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乙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黄斑水肿、眼压过低、脉络膜脱离)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眼压检测情况。结果乙组显效34例(79.07%),有效7例(16.28%),无效2例(4.65%),总有效率为95.35%;甲组显效20例(46.51%),有效13例(30.23%),无效10例(23.26%),总有效率为76.74%。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低于甲组的2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乙组眼压为(28.31±3.25)mmHg(1 mmHg=0.133 kPa),与甲组的(28.14±3.30)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眼压为(12.97±3.30)mmHg,甲组眼压为(16.78±2.58)mmHg;两组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乙组低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并发症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原发性糖尿病性角膜病变诊治1例分析
10
作者 詹妍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2219-2219,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角膜疾病/诊断 角膜疾病/治疗 角膜/病理学 误诊
下载PDF
吲哚美辛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24例分析
11
作者 莫洁虹 莫竞匀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11期443-443,共1页
目的:观察分析吲哚美辛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48例电光性眼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应用吲哚美辛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一组为对照组,采用贝复舒、利多卡因以及润舒滴眼液综... 目的:观察分析吲哚美辛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48例电光性眼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应用吲哚美辛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一组为对照组,采用贝复舒、利多卡因以及润舒滴眼液综合治疗。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70.83%),显效6例(25%),无效1例(4.17%),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治愈9例(37.5%),显效10例(41.67%),无效5例(20.83%),总有效率79.17%。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吲哚美辛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的效果比较好。结论:采用吲哚美辛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治疗效果非常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滴眼液 电光性眼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钟艳满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5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究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76例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并发... 目的探究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76例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裸眼视力及眼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总有效率为78.95%,高于对照组的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1.0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5)。干预后,两组裸眼视力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裸眼视力(0.20±0.04)°高于对照组的(0.07±0.03)°;两组眼压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眼压(16.25±2.54)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45.52±4.18)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眼外伤引致的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疗效。在此法有助于调整患者最佳视力,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继发性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不同公式预测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性对比研究
13
作者 陈钦德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6期218-220,256,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不同公式预测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白内障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前有准分子激光手术史的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在手... 目的对比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不同公式预测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白内障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前有准分子激光手术史的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后,分别采用Haigis、Holladay Ⅰ、SRK/T公式计算等效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变化率,并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LASIK手术前后患者等效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变化率:Haigis公式为(1.01±0.01)、HolladayⅠ公式为(0.97±0.02)、SRK/T公式为(0.95±0.03),手术前后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aigis公式计算的误差1.0D以内眼数所占比例为100%,均高于HolladayⅠ公式的28.70%、SRK/T公式的7.41%,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人工晶体度数的准确性预测中,临床病史法和Haigis公式相结合计算出的结果最为准确,其他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也可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预测 人工晶状体度数 准确性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在继发性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刘芬兰 《黑龙江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440-441,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在继发性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68例(68眼)由于硅油填充而继发青光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则行SLT治疗... 目的:探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在继发性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68例(68眼)由于硅油填充而继发青光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则行SLT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2周与1、2、3个月时的眼压变化情况,另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周及1、2、3个月时的眼压下降值相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行SLT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继发性青光眼 眼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