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AMI患者介入术后应用10d快速康复程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苏艳玲
林锦乐
+2 位作者
希奉菊
陈琳
何雪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10期143-145,共3页
目的:观察10 d快速康复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介入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00例AMI行PCI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两周(14 d)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10 d快速康复程序实施术后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
目的:观察10 d快速康复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介入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00例AMI行PCI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两周(14 d)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10 d快速康复程序实施术后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肌耗氧量(D-P),出院时心功能分级、并发症发生率、遵医行为、疗效主观评价。结果:术后1,3,7天两组HR,SBP,DBP,D-P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疗效个人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0 d快速康复程序能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康复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邓志锋
余江秀
+1 位作者
梅宝富
林堆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5期844-847,共4页
目的比较长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PTA)与内科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糖尿病足住院患者68例,患肢105例,分为55例对照组和50例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内科常规降血糖、消炎、抗凝、活血化瘀及营养神经药物等综合治疗,研究...
目的比较长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PTA)与内科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糖尿病足住院患者68例,患肢105例,分为55例对照组和50例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内科常规降血糖、消炎、抗凝、活血化瘀及营养神经药物等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长球囊PTA及支架置入介入治疗,观察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及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50条患肢128条靶血管,靶血管治疗总有效率占85%(109/128),治疗前血管造影靶血管狭窄率为(89±8.2)%,治疗后造影靶血管狭窄率为(25±4.5)%,治疗后靶血管狭窄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术后近期治疗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4%(42/50),且以显效为主,占54%(27/50),对照组糖尿病足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研究组中1例患者足部截肢,对照组中2例小腿截肢,1例足部截肢。结论长球囊PTA联合支架置入术能安全、有效地重建患者下肢血运,改善糖尿病足临床症状,且并发症少,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
糖尿病足
介入性
放射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护理观察
3
作者
苏艳玲
希奉菊
+2 位作者
陈琳
何雪华
林锦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A01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手术的观察及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分析神经外科行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20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0例病人中总共19例致密栓塞,其中18例术后3~6个月再次入院行DSA检查未发现动脉瘤复发,2例因其他原因死亡;经...
目的探讨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手术的观察及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分析神经外科行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20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0例病人中总共19例致密栓塞,其中18例术后3~6个月再次入院行DSA检查未发现动脉瘤复发,2例因其他原因死亡;经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瘤体深度及体颈比例与患者结局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1(P〈0.05)、0.658(P〈0.05);动脉瘤形态与手术时间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8,P〈0.05),提示动脉瘤越不规整,则需花的手术时间则越多;随之将影响术后转普通病房还是重症医学科的选择,相关系数分别为0.52(P〈0.05)、0.632(P〈0.05)。结论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是安全的、可靠的,但对护理配合要求高,需配合医师充分评估动脉瘤形态,记录手术角度及路径,配合医师完成术中微导管塑型,配合弹簧圈填塞过程,密切观察,发现术中动脉瘤再破裂情况,同时需重视术后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微小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护理配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频彩超引导下经腘静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
2
4
作者
邓志锋
余江秀
谢亦农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将5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置管组(20例)和对照组(35例)。置管组行实时超声引导下经患侧腘静脉穿刺,将溶栓导管放于含有血栓的目标静脉内,...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将5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置管组(20例)和对照组(35例)。置管组行实时超声引导下经患侧腘静脉穿刺,将溶栓导管放于含有血栓的目标静脉内,经静脉泵持续泵入尿激酶;对照组采用经外周浅静脉滴入尿激酶溶栓,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置管组中1例患者因静脉穿刺失败,改为经外周浅静脉给药治疗,归入对照组。置管组药物起效时间快,19例患肢肿胀消退或减轻,有效率为100%(19/19);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相对较慢,26例患肢肿胀消退或减轻,有效率为75%(27/36),9例治疗无效;置管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4.210,t9=0.000)。溶栓治疗后,置管组患者肢体肿胀明显缓解,置管组和对照组患者大腿和小腿周径差[(5.39±1.08)、(4.56±0.56)cm比(2.97±0.98)、(2.65±0.65)c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36个月,置管组远期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高频彩超引导下经胭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微创、简单易行、安全、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超引导
腘静脉
深静脉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题名
AMI患者介入术后应用10d快速康复程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苏艳玲
林锦乐
希奉菊
陈琳
何雪华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介入科
出处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10期143-145,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10 d快速康复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介入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00例AMI行PCI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两周(14 d)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10 d快速康复程序实施术后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肌耗氧量(D-P),出院时心功能分级、并发症发生率、遵医行为、疗效主观评价。结果:术后1,3,7天两组HR,SBP,DBP,D-P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疗效个人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0 d快速康复程序能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康复训练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邓志锋
余江秀
梅宝富
林堆贤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介入科
广东省
深圳市
宝安区人民医院
超声医学中心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5期844-847,共4页
基金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社会公益(医疗卫生类)项目(编号:2015030)
文摘
目的比较长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PTA)与内科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糖尿病足住院患者68例,患肢105例,分为55例对照组和50例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内科常规降血糖、消炎、抗凝、活血化瘀及营养神经药物等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长球囊PTA及支架置入介入治疗,观察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及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50条患肢128条靶血管,靶血管治疗总有效率占85%(109/128),治疗前血管造影靶血管狭窄率为(89±8.2)%,治疗后造影靶血管狭窄率为(25±4.5)%,治疗后靶血管狭窄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术后近期治疗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4%(42/50),且以显效为主,占54%(27/50),对照组糖尿病足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研究组中1例患者足部截肢,对照组中2例小腿截肢,1例足部截肢。结论长球囊PTA联合支架置入术能安全、有效地重建患者下肢血运,改善糖尿病足临床症状,且并发症少,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长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
糖尿病足
介入性
放射学
Keywords
Long balloon angioplasty
Diabetic foot
Interventional,Radiology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R814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护理观察
3
作者
苏艳玲
希奉菊
陈琳
何雪华
林锦乐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介入科
出处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A01期129-131,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手术的观察及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分析神经外科行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20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0例病人中总共19例致密栓塞,其中18例术后3~6个月再次入院行DSA检查未发现动脉瘤复发,2例因其他原因死亡;经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瘤体深度及体颈比例与患者结局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1(P〈0.05)、0.658(P〈0.05);动脉瘤形态与手术时间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8,P〈0.05),提示动脉瘤越不规整,则需花的手术时间则越多;随之将影响术后转普通病房还是重症医学科的选择,相关系数分别为0.52(P〈0.05)、0.632(P〈0.05)。结论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是安全的、可靠的,但对护理配合要求高,需配合医师充分评估动脉瘤形态,记录手术角度及路径,配合医师完成术中微导管塑型,配合弹簧圈填塞过程,密切观察,发现术中动脉瘤再破裂情况,同时需重视术后护理。
关键词
颅内微小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护理配合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频彩超引导下经腘静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
2
4
作者
邓志锋
余江秀
谢亦农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介入科
广东省
深圳市
宝安区人民医院
超声医学中心
广州医
科
大学附属第三
医院
超声医学
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1期89-9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将5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置管组(20例)和对照组(35例)。置管组行实时超声引导下经患侧腘静脉穿刺,将溶栓导管放于含有血栓的目标静脉内,经静脉泵持续泵入尿激酶;对照组采用经外周浅静脉滴入尿激酶溶栓,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置管组中1例患者因静脉穿刺失败,改为经外周浅静脉给药治疗,归入对照组。置管组药物起效时间快,19例患肢肿胀消退或减轻,有效率为100%(19/19);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相对较慢,26例患肢肿胀消退或减轻,有效率为75%(27/36),9例治疗无效;置管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4.210,t9=0.000)。溶栓治疗后,置管组患者肢体肿胀明显缓解,置管组和对照组患者大腿和小腿周径差[(5.39±1.08)、(4.56±0.56)cm比(2.97±0.98)、(2.65±0.65)c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36个月,置管组远期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高频彩超引导下经胭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微创、简单易行、安全、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的方法。
关键词
高频彩超引导
腘静脉
深静脉血栓形成
Keywords
High trequency ultrasound-guided
Popliteal vein
Deep venous thrombosis
分类号
R543.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AMI患者介入术后应用10d快速康复程序的效果观察
苏艳玲
林锦乐
希奉菊
陈琳
何雪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比较研究
邓志锋
余江秀
梅宝富
林堆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护理观察
苏艳玲
希奉菊
陈琳
何雪华
林锦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频彩超引导下经腘静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邓志锋
余江秀
谢亦农
《中国实用医刊》
2018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